測量計劃書如何寫
測量計劃書
一、總則及編制依據
依據有關文件和規定要求,全面進行項目測量工作系統規劃和安排,明確測量職責和工作任務,通過過程有效實施和監控,創建優質工程。通過測量體系和職責明確,建立相應機制,從而保證測量工作優質高效完成,為工程施工和質量監控做好充分保證。
編制依據:
1.婁底至衡陽高速公路招標文件,技術規范要求,兩階段施工圖設計。
2.國家交通部有關規范和標準。
3.業主、監理有關文件和要求。
4.公司相關規章制度和管理規定。
二、工程概況
本項目是益陽至婁底至衡陽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湖南省
“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中岳臨(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二廣高速公路之間新增加的直接連接益陽、婁底、衡陽三市的一條南北向的高速公路。本項目分別連接長常、婁新(在建)、潭邵和衡邵(在建)、衡棗五條高速公路,未來還將繼續向北經沅江市、南縣接杭瑞高速公路,向南經長寧市接岳臨高速公路,從而在二廣高速和岳臨高速之間形成湖南省中部地區一條南北向的高速通道。項目起于滬昆高速(潭邵段)蛇形山鎮東南部長沖(滬昆高速樁號K1165+512.032),
設長沖樞紐互通,終于衡陽至棗木鋪高速公路七碗(衡棗高速樁號K70+555.498),全長約117km,沿線途徑婁底市雙峰縣、衡陽市衡陽縣、衡南縣、祁東縣等四縣市。
本合同段起點位于衡陽縣庫宗鄉石口村北側(K55+100),與第3合同段終點順接。設置庫宗橋互通,實現與衡邵高速的交通轉換,路線沿丘陵壟崗間相對平緩處向南布設,經大山村、大關村,過新華村東側路線向南布設,經白鶴村,于百花村跨縣道X056,之后跨S315后,經埡口至山頂展線,經伍一村,至壟崗區展線,經黃金村、黃石村、寺沖村、方工村、楊家村,終于日新村(K69+200),全長14.101km。
三、工程特點
本合同段共設互通式立體交叉1處,即庫宗橋互通(樞紐),服務區1處,即檀山咀服務區。大橋1307.5/6座,無中、小橋,主線上跨分離式立交519/3座。通道24道;涵洞24道,人行天橋593.058/9座,渡槽169.16/2座。路基土石方:挖土方289萬方,填土方268萬方。
四、坐標系、高程系采用標準
本路段平面控制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中央子午線為112°10′00″,高程投影面150m,高程系統采用1985國家高準。
五、目標和宗旨
測量目標:測量精度100%達到規范要求,測量過程100%自主
控制,測量事故為零。
測量宗旨:1.執行測量雙復核制,確保測量精度,減少測量誤
差,消除測量質量事故。
2.執行測量責任制,保障施工生產。
3.推行測量量化承包,提高人員責任心,明確測量
工作程序,高效完成測量工作。
(1)施工控制測量:導線、水準復測、加固、保護及過程中監管,
確保測量精度要求及各項技術指標。
(2)原地面系統測量:進行橋、涵構造物的放樣和檢查對照。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復測原地面同時進行橫斷面繪制及土方量計算,匯總資料并上報簽認。
(3)路基施工測量:土石方557萬方,路基長14.101km,測量確保路基寬度及中邊線位置準確,進行施工填土高程監測,保證斷面和高程準確。
(4)橋涵構造物測量:
全線橋梁和分離式橋梁共9座,人行天橋2座,渡槽2座,涵洞、通道48道。
進行施工放樣,進行過程控制及施工中的測控,主要測控任務:溶洞壓漿、橋梁挖孔灌注樁、立柱、系梁、臺帽、承臺、橋臺、肋板、預應力空心板預制安裝、箱梁預制安裝、現澆箱梁測控,涵洞、通道基礎開挖。
六、測量人員分布及主要使用儀器
婁衡高速四標測量人員分布及主要使用儀器
以上儀器已送專門檢定機構進行檢定。儀器精度均滿足測量規范要求。附儀器圖片:
GPS測量儀基站、索佳儀器拌和站土方測量
七、測量工作程序
施工測量工作工藝流程
測量組嚴格按照工作流程進行測量準備施工放樣,施工測控,測量復核以及測量資料整理和填寫,嚴格按照工序進行測量把關,合格后與測量監理工程師進行每道工序的測量復核,合格后簽認放行。明確測量工作程序,保證測量工作有序高效開展,保障工程順利施工,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創建優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