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離校計劃(通用3篇)
文明離校計劃 篇1
為維護校園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確保本系X屆畢業生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努力做到安全、文明離校,加強對畢業生的教育與管理,認真做好應屆畢業生文明離校的各項工作,特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 提高認識,加大領導力度
1.以系科為單位,成立“應屆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有:系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輔導員、班主任及系辦公室有關教輔人員。
2.系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專門學習、研究畢業生工作有關政策和院學工處下發的有關指導性意見,從思想上進一步提高對做好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的認識,加強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3.以“系領導小組”為核心,組織發動全系教職員工共同參與畢業生文明離校的各項工作,努力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各負其責,確保畢業生的各項工作有序順利地進行。
二、 認真組織落實各項規定和措施
1.以系、班為單位,分層做好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切實解決好學生在畢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困難和問題,尤其是關注那些那些暫沒找到工作崗位的、暫時不能畢業的、受過校紀處分的、
對同學或學校有嚴重不滿情緒的、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易激動等特殊學生群體,給予特別的關心與疏導,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2.各畢業班建立以班干部為核心,以宿舍為單位的學生自控、監督聯絡小組,積極開展畢業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教育,并通過聯絡小組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與信息。
3.發動和組織畢業班的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骨干,開展一次特別黨日活動,畢業前夕為母校做一件好事,以實際行動接受組織的考驗。
4.五月中、下旬,以班主任牽頭主持召開一次“畢業生文明離校教育”主題班會,積極響應院團委發出的文明倡議活動和簽名活動,每一個畢業生都要制定一份文明離校行動計劃。
5.六月上旬,進行以畢業班學生為主體,班主任為指導的畢業音樂會的演出活動,展示應屆畢業生四年來的學習成果,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母校和社會。
6.六月中旬,以系、班為單位,再一次進行文明離校、校紀校規教育,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尤其是文明離校的有關規定,一旦有違紀行為發生,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7.加強對畢業生的安全教育,進一步落實防火、防盜、防其他事故的規定,系領導小組不定期走訪學生宿舍,進行抽查,切實加強畢業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
以上各項要求,系領導小組將派專人負責貫徹、落實、督促、檢查,確保畢業班的各項工作有序、高效進行與圓滿完成。
文明離校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積極營造溫暖、莊重、難忘的和諧畢業氛圍,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學生熱愛母校、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把握當前的就業形勢,以良好的精神風貌,飽滿的工作熱情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二、時間安排
X年5月至6月
三、教育內容
1.理想信念教育。結合新常態,加強畢業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報效祖國,志在四方的理想信念,自覺把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個人夢”與“中國夢”聯系在一起;鼓勵畢業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服務祖國、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
2.誠信教育。各院系要加強對畢業生的誠信教育,引導畢業生增強誠信意識,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合格公民。積極做好拖欠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畢業生在論文撰寫、學費繳納、助學貸款還款、簽訂就業協議等方面做到誠實守信,樹立自身良好形象,維護好母校和自己的聲譽。
3.感恩教育。各院系要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的情感,引導畢業生關心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理解和支持學校的工作;引導畢業生飲水思源,體會母校、老師對自己的培養和教育之情,同學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之情。教育畢業生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學校、感恩同學、感恩社會,從而樹立責任意識和自立意識。
4.遵紀守法教育。各院系要對畢業生加強法制和紀律教育,增強畢業生的法律意識和紀律觀念,引導畢業生開展有意義的畢業紀念活動,提倡愛護公共設施,勤儉節約,以健康文明的方式告別母校,堅決反對損壞公物、酗酒起哄擾亂校園秩序等不文明行為。教育引導畢業生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5.國防教育。大學畢業生是兵員征集的主要對象,各院系要高度重視畢業生的國防教育工作,采取多種措施,對畢業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進行征兵政策宣傳和應征入伍動員,積極營造濃厚的參軍入伍氛圍,引導畢業生樹立強烈的國防意識,胸懷祖國,投筆從戎,支援國防建設,自覺到綠色軍營中接受鍛煉。
6.入職適應教育。通過多種途徑,對畢業生進行就業觀、成才觀教育,幫助畢業生正確把握就業形勢,引導畢業生立大志、謀大業;開展職業定位、職場適應、職業道德和法律常識等方面的培訓,幫助畢業生了解職場規范,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及維權意識;教育引導畢業生不僅要會做人、會做事,還要善溝通、善協作,為個人職業發展開好頭、起好步。
7.心理健康教育。要高度關注特殊畢業生群體(學業困難、就業受挫、經濟困難、情感困惑及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等),及時掌握畢業生的思想動態,認真做好心理危機排查和談心談話工作,盡力為畢業生提供舒緩心理壓力、排解緊張情緒、解決實際困難的渠道,引導畢業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業、情感、學業等各方面的壓力,幫助畢業生順利度過畢業、就業的心理關鍵期。
8.安全教育。各院系要進一步增強對安全穩定工作的敏感性、預見性,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對畢業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活動,切實加強畢業生的防火、防盜、防騙教育工作。同時加強畢業生日常管理工作,嚴肅紀律,杜絕打架、酗酒等違反校規校紀行為的發生,對違紀行為按有關規定及時嚴肅處理。
四、教育形式
1.學院統一組織X屆畢業生畢業典禮(具體安排另行通知),請各院(系)積極配合,精心組織。
2.院(系)領導走訪畢業生。通過組織座談會及走訪學生宿舍等形式,傾聽畢業生對學院建設和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3.院(系)搭建畢業生感念母校,回饋母校的活動平臺,組織開展“五個一”活動,即在畢業生離校前組織畢業生做一件有益好事,獻一份愛心,拜訪一位老師,為母校獻一言,留下一間整潔宿舍。
4.報告會系列。各院(系)可通過組織優秀校友事跡報告會、優秀畢業生事跡報告會、形勢政策報告會、就業創業指導、心理健康講座等,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社交禮儀教育、人生規劃教育等,為畢業生提供科學的指導,正確的教育,真誠的關懷,周到的服務。
5.歡送畢業生。各院(系)要通過畢業生聯歡晚會,畢業生茶話會、歡送畢業生離校儀式等活動,營造濃厚的惜別氛圍,使畢業生離校之際再次感恩母校的熱情和溫暖。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院(系)要充分認識加強畢業生文明離校教育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廣泛動員輔導員(班主任),認真開展畢業生文明離校的宣傳動員和組織落實工作,切實把畢業教育工作做實、做細、做好。
2.精心組織,注重實效。各院(系)要結合實際,制定特色鮮明富有實效的畢業生文明離校教育方案,要針對畢業生的思想實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共同營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
3.關愛學生,做好服務。各院(系)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關愛學生、服務學生為宗旨,力所能及地為畢業生排憂解難,切實為畢業生離校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輔導員(班主任)要深入學生宿舍,及時了解畢業生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妥善處理,確保畢業生安全、穩定、文明離校。
4.嚴格值班,確保安全。畢業生離校期間,學工處、院團委、各院系要做好值班安排。值班人員要嚴格按照值班安排,堅守工作崗位,及時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確保畢業生文明、安全、有序離校。
5.積極宣傳,總結經驗。各院(系)應認真總結畢業生教育經驗,認真聽取畢業生對學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匯總資料,并于暑假前將本院(系)畢業生教育相關工作總結報送到學工處。
文明離校計劃 篇3
為進一步提高轄區樓院居民文明素質,促進樓院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經社區、黨總支研究,決定在轄區樓院中開展 “文明樓院” 創建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創建文明樓院的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爭創文明城市,建設美好家園”這個總目標,以提高居民整體素質,提高社區文明程度,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為出發點,力爭把現有居住樓院建設成為環境整潔優美、服務便利全面、風氣健康向上、治安穩定有序,基礎設施完善,文化生活豐富,人際關系和諧的文明樓院。
二、創建文明樓院的實施范圍 創建文明樓院的實施范圍是,社區中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居民住宅區、單位宿舍樓。
三、創建目標
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和樓院文明程度為目標,以文明樓院創建和文明居民的創建為重點,大力改善樓院環境,逐步完善樓院基礎設施,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使樓院成為管理規范、治安良好、環境優雅、服務完善、文化繁榮、教育全面的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化“文明樓院”
四、文明樓院標準
1、治安防范措施健全,有樓長,有衛生管理人員;有宣傳板報,宣傳內容每月更新一次;庭院道路硬化無坑槽,管道暢通無積水。
2、繁榮傳統文化,開展樓院文化,人人講究文明禮貌,講究社會公德,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尊老愛幼,相互關心、幫助。并能夠充分運用社區各類文體活動中心、圖書館等文化娛樂場所,經常開展健康向上、具有社區特色的家庭、鄰里一家親等文體活動,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計劃生育、晚婚、晚育率達100%。居民崇尚科學,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無輟學兒童,基本無青壯年文盲。文體生活健康。
3、環境整潔優美,樓院墻面整潔,無亂貼亂畫現象,陽臺無亂搭亂掛現象。樓周邊和樓道無亂堆、亂放,無違章搭建。公共場地綠化、住戶垂直綠化。人人愛花護樹,不在樹上拴繩掛物、晾曬衣被。化糞池、排水溝、下水道暢道,無堵塞現象。住戶室內外清潔,大樓周圍公用走道有人清掃、保清。居民無亂拋、亂倒等不衛生、不文明行為。
4、教育深入,風氣良好,從實際出發,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勢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以及各種有益的教育活動。加強居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家庭成員、鄰里之間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新型人際關系。宣傳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形成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良好氛圍。
5、秩序優良,社會安定,居民遵紀守法,積極協助社區、街道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防范和管理措施,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網絡和群防群治體系完善。社區治安狀況良好,無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事故和群體上訪事件,無“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和封建迷信活動。社區管理規范,社會秩序穩定,群眾安居樂業。
五、創建文明樓院的責任及要求
創建文明樓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建設文明城市的基礎,也是為民造福的大事。對此,必須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齊抓共建,形成合力,確保創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要加強領導,認真落實責任制
社區文明創建領導小組、黨總支要加強對創建活動的領導,將其作為“民心”工程來抓,把任務分解到有關部門,納入年終考核的一項內容。
(二)要建立健全創建機制
成立由社區委員和居民群眾參加的創建協調領導小組,負責建章立制,組織推動,檢查督促,全面落實各項創建工作任務。
(三)要大力開展社區共建活動
發動轄區全體居民參與文明樓院的創建活動,提高文明樓院建設的質量和參與度。
(四)要發動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創建活動
從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需要出發,切實為樓院居民辦實事、辦好事。以提高樓院居民道德素質為主題,開展做文明公民活動;以弘揚家庭美德、建立“友善、和睦、親情”的新型人際關系為主題,開展創建文明樓院、文明家庭活動。進而提高群眾的參與意識,發揮其在樓院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