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級期末復習計劃書(精選3篇)
最新五年級期末復習計劃書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課標為標準,以課本為藍本,以課堂為陣地,精心復習,充分準備,迎接調考。
二、復習思路:分板塊,分專題復習。
三、復習內容:
(一)基礎
1 生字表中的160個生字,能讀準音、人清字形,了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
2 課本中出現的多音字,無遺漏地全部梳理,要能分辨音義。
3 會使用字、辭典,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句或段中詞語的意思。
4 用鋼筆正確、整齊、美觀、有速度書寫楷書。
5 學過的詞語,常用的標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靈活運用。(組詞、造句、填空、選擇、判斷)
(二)閱讀
1 朗讀。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2 默讀。每分鐘達到300個字。
3 瀏覽。帶著目的瀏覽讀物,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4 閱讀說明文。①能抓住要點,概括段意②認識“兩舉兩比”四種說明方法。
5 閱讀敘事性作品。能簡單概括自己影響最深的場景,重點人物,細節,能描述事件的梗概。
6 閱讀詩歌散文作品,能讀懂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7 閱讀課外讀物。
①能借助字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關鍵詞意思,體會表達效果。
②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有內涵的句子的含義。
8 積累。
①能積累、背誦課本優秀詩文,教材中的古詩、對聯、名言警句、成語、諺語及經典篇目中的詩句
②能填寫課文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中的關鍵詞句。
③熟讀課本中的精美段落。
④熟悉、積累課本中的好詞佳句。
(三)習作
1 能寫簡單的紀實文和想象文,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表達的需求分段表述。
2 能抓住重點內容縮寫。能運用刪、減、改、概括等方法。
3 寫讀后感。要緊扣原文,抓住要點,聯系實際,感情真實,夾敘夾議。
4 四十分鐘內完成不少于400字習作/ 5書寫規范、整潔,能正確使用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四、復習方法:
1 分成基礎、閱讀、作文三個板塊復習。
2 對基礎部分,又分為字(識字、寫字、用字)、詞兩個專題來復習。主要采取在老師指導的前提下,學生自主歸納整理的方法。
3 對閱讀部分,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在課本中尋找語言優美,層次清晰,暗含考點,難易適度的片斷設計訓練點。
4 對作文部分,在對已寫作文歸類、梳理、修改過程中強化習作技巧和要求。
五、課時安排
字2課時
詞2課時
閱讀5課時
作文5課時
綜合練習、評講2——4課時
總計16——18課時
最新五年級期末復習計劃書 篇2
指導思想:
為了在期末復習階段使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掌握和運用重點知識,使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通過復習,學生查漏補缺,靈活的運用知識,在期末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特制定復習計劃如下:
復習目標:
1、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鞏固所學知識,把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形成知識網絡,使學生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知識與能力之間建立新的聯系。
2、教方法、抓規律,引導學生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從新的視野對知識和有關事物進行再認識,開展新的實踐活動。
復習內容:
1、總復習階段,需要識記大量的生字詞,包括其音、形、義,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理解、識記、掌握,為以后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能正確填充四字詞語(包括成語),并理解其含義。
3、能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并能結合語境解釋詞語。
最新五年級期末復習計劃書 篇3
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后,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2、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3、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24、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6、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28、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