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強化免疫日
世界強化免疫日 來源:老百曉在線
世界強化免疫日主要是為消滅脊髓灰質(zhì)炎而設立的。脊髓灰質(zhì)炎(又稱小兒麻痹癥)是少數(shù)能被消滅的疾病之一,這主要是因為人是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已經(jīng)有有效的疫苗、免疫能終生持續(xù)存在等。
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采取常規(guī)免疫、群眾運動、監(jiān)測、掃蕩式接種等四大消滅脊髓灰質(zhì)炎策略,尤為突出的是為強化免疫而采取群眾運動形式——國家免疫日。國家免疫日是為了補充及完善常規(guī)免疫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通過免疫高危險年齡組0-4歲的每個兒童,盡可能快地阻斷脊髓灰質(zhì)炎地方性流行。通常包括一年兩輪的國家免疫日(隔一個月),持續(xù)至少三年的期限,達到捕捉未免疫或僅部分免疫保護的兒童、提高已免疫兒童的免疫水平。這樣,最敏感年齡組的每個兒童同時得到保護,也就立即剝奪病毒的生存。
強化免疫是消滅脊髓灰質(zhì)炎的重要措施,我國共開展了三次六輪消滅脊髓灰質(zhì)炎強化免疫日活動,即每年12月5日和1月5日對全國所有4歲以下兒童各服1劑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參加了強化免疫日活動,為兒童喂服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并題了詞,充分體現(xiàn)了政府對實現(xiàn)已承諾目標的支持。
免疫接種重在預防 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免疫就是通過接種疫苗這種對疾病有預防作用的生物制劑,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一些容易感染的疾病的目的。強化免疫則是對常規(guī)免疫的加強。它與計劃免疫(對新生兒有計劃地實施疫苗接種)共同構成計劃免疫體系。
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后,體內(nèi)由母體傳給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會逐漸減弱或消失。這時就必須適時地進行預防接種(即計劃免疫)。而這對孩子一生的健康至關重要。比如說乙肝。新生兒由于抵抗力差,感染幾率極大。年齡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成為持續(xù)攜帶乙肝表面抗原者的幾率就越高。如1歲以內(nèi)的孩子感染乙肝病毒后,將有90%以上會變成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而7歲以上的人群,僅10%變成慢性乙肝病攜帶者。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在他一出生,必須在醫(yī)院接種乙肝疫苗和其他計劃免疫包括的疫苗。
許多人認為只有孩子才需要接種疫苗,成人則不必,這是認識誤區(qū)。因為接種疫苗后,在孩子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相應抗體會針對性地起到預防某種疾病的作用,但不是一勞永逸。到了一定時間,有的抗體會逐漸減弱或消失,從而對相應疾病的預防作用降低,這時就需要加強。比如麻疹,雖然在出生時曾接種過,但在年齡大些及流行期,則還是需要加強接種的。而成人型的白喉、破傷風二聯(lián)類毒素在10歲時第一次接種后,應每隔10年加強一次。所以成人接種疫苗除是對孩童時期接種疫苗作用的加強外,另一方面,則是增強接種者對流行期傳染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做到有備無患。
但成人接種疫苗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應該接種一些較易感染,流行的疾病疫苗。既不要多打、重打,也不要漏打、少打,而應嚴格按時間、劑量接種。
接種疫苗要到防疫站或醫(yī)院的保健科。但狂犬疫苗由于其所預防疾病的特殊性,則必須到防疫站進行接種。
我國是乙肝大國(有乙肝病人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1.3億人,約占人口的10%)為預防乙肝,接種乙肝疫苗前,應先查乙肝五項(又稱“2對半”),無乙肝病毒感染者應接種乙肝疫苗。
為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zhì),必須重視和加強預防接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