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敘事道德(通用5篇)
教育敘事道德 篇1
高樓中的1301室在除夕之夜著火,1401的某先生及時發現了火勢,并且作為一個素質公民,某先生報火警并且去找物業,由于是除夕之夜,所以消防員暫時趕不過來,物業先派人來滅火,但是無法正面進入1301,于是決定從14樓滅火,但是14樓的住戶都不愿意讓物業進入他們家里作為滅火通道,這個時候某先生主動要求物業通過他們家來滅火,這時候所有的人都被疏散到了13樓,過了半個小時火勢被控制,物業得知消防員快到了,于是陸續從房中撤出,但是某先生發現樓道內水漫金山,往上看發現都是從他家里溢出的,他想上去看,但是被保安攔住,說火勢還沒有完全撲滅。這時某先生抓住一個物業人員詢問他是否關閉了消防龍頭,那人說忘記了。10分鐘后消防員來了,成功撲滅火勢,又10分鐘后消防員撤出。這時某先生回家發現自己的木質地板已經完全濕透,室內有20cm的積水,半年之后完全腐爛,家里電器完全不能使用,在梅雨季節滿屋子的蟲子,平均每平方米有上千條蟲子,無法住人,于是將物業告上法庭,但是物業以住戶沒有證據證明是他們所為,也可能是消防員所為,最終一審判決原告某先生敗訴。
教育敘事道德 篇2
面對危重病人、在血源緊缺的情況下,醫院自采血液救病人到底屬不屬違法行為?如果是違法行為,那么今后再碰到類似情況時,醫院該怎么辦?在聞知東川區人民醫院獻血救病人反受處罰的消息后,東川當地醫務人員及市民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6月8日上午,東川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在為一名叫阮懷蓮的產婦做完剖腹產手術后,阮懷蓮因子宮收縮乏力,大出血不止。下午1點多,醫生向她體內輸入了1600毫升懸浮紅細胞后,阮懷蓮仍出血不止,有臨床輸血指征。為此,在四處為阮懷蓮尋找AB血型的義務獻血者無果、電話征得區衛生局領導同意的情況下,婦產科手術醫生盧新華本著救死扶傷的原則,為阮懷蓮義務獻血200毫升,令阮懷蓮轉危為安。
據東川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盧新華醫生救死扶傷的良好醫德,不僅感動了患者和家屬,還感動了醫院的全體醫務人員,正當醫院準備對盧新華醫生進行表彰之際,云南省衛生廳法監處認為,東川區人民醫院違法采供血,要求醫院進行整改,不準表揚盧新華醫生,并對醫院下發了《處罰預先通知書》和《聽證告知書》,決定對醫院處以6萬元的經濟處罰。
教育敘事道德 篇3
今天上午我請某寶潔公司的保潔員清掃房屋,一行4人。讓人郁悶的是清掃剛開始,其中一位保潔員就讓窗外角落里的蜜蜂蜇倒了臉部,我心里很著急,畢竟這些保潔員生活一定很不容易,又受了傷,于是我拿著正紅花油送給這位保潔員,結果她使用這種東西有過敏史,于是我又咨詢了社區醫院的大夫,只好用肥皂蘸水不停的涂抹。過了大約一個小時,其中一位唯一的男保潔員說害怕蜜蜂傷到他,甩手出門,不干了,其他人也提出不干了。
得此消息,我首先是很生氣,這是什么樣的公司,又是什么樣的保潔員素質?這是違約,對方公司是要賠償的。于是我在手機上按出了投訴電話號碼,可我又放棄了。我進行了第一次行為選擇——不想公司對這些保潔員進行處罰。但是,保潔員已經把房內的兩個屋子的玻璃擦的特別干凈了,他們中途不干了,我要不要付這一部分的勞務費?從道義上講,我該付并且我也想支付,但是從法律(合同)上講,我不僅不予以支付,還應該要求賠償。我最終選擇:不投訴、不支付。這種選擇,完全說得過去,與法律不沖突。但是,這個選擇讓我良心不安,總覺得虧欠什么。
當我的良心與法律沖突時,我還是選擇了履行法律義務。如果我選擇不投訴并支付部分勞務費,可能我的心里也不會那么舒暢吧,畢竟我的利益受到了較多的損害。直到我動手寫這篇文章,我還是心里不安。這兩種選擇對我來說沒有一個是能讓我心安的。真的是很無奈啊!
教育敘事道德 篇4
一天清晨,剛剛走上二樓,小班長就趕忙向我匯報:“老師,李陳哭了,哭得很厲害!”李陳哭了?李陳是我們班一個倔強而又堅強的男孩子。去年上一年級時,有次他不小心,弄破了手指,鮮血直流,在縫針時,他的額頭上滿是都是汗水,但沒見他流一滴眼淚。今天怎么啦,他居然哭了,而且哭得很厲害?
我顧不得放下手中的包,就沖進教室。李陳的位子旁圍了好多同學。他趴在桌子上,肩膀一抽一抽的。看我進來,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是李陳想爸爸,所以哭了。我想起,去年留守兒童家訪時,我和他姥姥、姥爺交流過,原來李陳爸爸的老家在陜西 ,因為擔心女兒遠嫁受委屈,老兩口要男方過來,在大河廠買了塊地蓋了房子,就在這兒安了家。李陳爸媽原來都在燈泡廠上班,日子過得也挺滋潤。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去年上半年的一天晚上,李陳爸爸騎車撞死了一個老人,賠了幾十萬,家里從此債臺高筑。
為了生活,他們夫婦遠去江蘇打工,從此沒再回來。一直到現在,都一年了,可憐的李陳也再沒見過爸媽。孩子想爸爸也是很正常的呀。我趕緊扶起李陳,喊著他:“來,小李陳,到老師這兒來,跟老師說說吧。”李陳站起來,我看他眼睛紅紅的,滿臉是淚,我也忍不住眼睛紅了。我把他帶到辦公室,辦公室里靜悄悄的。我趕緊打來熱水幫他洗洗臉,又把他抱在我懷里,柔聲問他:“李陳,你怎么啦?”“早上同學們說爸爸爸爸的,我就好想我爸爸。”“爸爸經常打電話給你嗎?”“有時候打,他們忙。”我又問他爸爸媽媽為啥到外面打工。他說為了家里還債。我說爸爸媽媽不光是為還債,也是為了讓小李陳將來過好日子,對吧?他重重地點點頭。我又問他爸爸媽媽打電話給他說了什么。他說爸爸主要讓他好好學習,要聽話,要當好孩子。我表揚他近段時間學習很認真,發言很積極。告訴他有啥困難來找老師,老師會幫他想辦法解決的。又和他說了古代孩子孝順爸媽體貼父母的故事。說到開心處,他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
從這以后,堅強的李陳又活潑好動了,不同的事,總喜歡借機會到辦公室來,和我說說這,聊聊那。作業有困難也不再是躲避,而是來找我幫助。他姥姥說,李陳就是想上學,星期天也念叨要上學呢。
有人說過:“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師愛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愛”當孩子那份親情之愛缺乏時,老師之愛也能彌補一點欠缺。師愛,是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的熱情鼓勵;師愛,是學生遭受挫折時,老師的親切微笑;師愛,是學生獲得成功時,老師的真誠贊許。師愛如一米陽光,會灑向孩子純真的心靈世界,使他們感受溫暖,汲取力量;師愛若一縷清泉,會滋潤孩子的心靈世界,讓他們體會關懷,茁壯成長。
教育敘事道德 篇5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它表現在:當學生受到挫折、處境困難的時候,給學生以同情、關懷、體貼和幫助;當學生生病的時候,主動噓寒問暖,送藥送飯;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致,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一起來。
在一次考試時,我正站在教室的前面注視著同學們,只見同學們都在認真地答題,教室里靜悄悄的。突然,從后天傳來了桌椅的碰撞聲,順著聲音望去,原來是張洋同學邊答題便晃動著桌椅,我大聲喝道:“這是考試,不要太隨便!”誰知他卻滿不在乎,我頓時火冒三丈,怕影響全班同學,耐著性子沒有理他。誰知他竟變本加厲,竟拿出書來抄。于是,我走上前去搶他的卷子,可他不但不給,反把卷子揉成一團。這是我一把將他從椅子上拽起來。把他推到了門外。以后,每到我的課,他不是一言不發,就是在那愣神,和我有了距離。
一天,平常格外活潑的張洋同學“打蔫了”,我很奇怪,一打聽,原來是他沒有帶飯,又沒帶錢。我趕緊拿出錢給她買了飯,勸他吃。雖然他當時沒說話,我也感覺到他的眼睛在注視著我而且眼圈紅紅的。第二天,張洋同學主動走到了我跟前說:“老師,我錯了”。然后就把頭低下了。
從此,孩子又恢復了以前的活潑,在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只要用心去教育學生,感動學生,我們就會和諧相處,達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