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敘事3篇
高中英語主要是對高中課改后的全國高考英語試題課標卷進行全面分析,旨在幫助中學英語教師和高三學生詳細了解高考命題方向及今后命題的趨勢。本文是高中英語的教學敘事,歡迎閱讀。
高中英語教學敘事一:
講臺上,我,立。講臺下,學生,坐。教室外,陽光,暖。教室內,目光,熾。理想的課堂環境大概就是這樣了。作為新教師,站在正在慢慢熟悉的講臺上,我正努力用輕快地語調講解著習題,而學生們看著題目,跟隨我的思路,一起走在英語世界的寬敞大道上„„
閱讀理解。題目已經講解完畢,回頭整理文中出現的重點詞句?吹絙reakfast,早餐。這個詞,并不在我備課的范圍之內,但靈機一動,決定抓住時機,時刻提醒大家注意基本知識的掌握和回顧復習。
我問道:“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breakfast?”“早飯!”“早餐!”大家迅速的給出了正確答案。緊接著,我又問道:“And how do we call the meal we have at noon and in the eveing?”“Lunch!”“Dinner!”“Good!”看來大家對基本的日常詞匯掌握的還是很扎實的嘛!每每說道breakfast和lunch這兩個詞,我都會想到另外一個復合詞:brunch。所以,我趁熱打鐵:“If you get up late in the morning, maybe at 10 a.m., the meal you eat is called breakfast or lunch or„”我故意拖長了聲調,提示大家應該還有另一種答案。
這個時候,大概從來沒有遇見過這個問題,大家有些沉默。幾秒鐘后,一個男生大聲說:“還叫breakfast!”我看著他,帶著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給我們解釋一下。男生站起來,略帶尷尬的說:“我十點起來吃早飯,十二點再吃午飯。所以應該還是breakfast。”話音未落,我們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全都心照不宣的笑了。
我沖他點點頭,請他坐下,繼續引導大家。
我轉身在黑板上寫道:
8:00 breakfast
12:00 lunch
學生看著黑板迷茫了幾秒鐘,稍后有幾個理解力不錯的孩子已經有些悟到什么的樣子了。我用另外顏色的粉筆在第一條橫線上寫:10:00。This 2 hours past 8 and 2 hours before 12. This is a time in the middle of the times for breakfast and lunch.
之前的課堂上,有跟大家簡單的介紹過某些單詞是由兩個單詞復合而來的,有時候是兩個單詞的完全形式,比如timetable,有時候是兩個單詞的部分形式的組合,比如說brunch。
大概是受到這種構詞法的啟發,大家開始議論。突然聽到一個聲音:
breakfastlunch!
有人在笑,也有人在思考:到底對還是不對呢?
呃„„這個說法„„思路倒是沒錯,到底要怎么引導到正確的路子上呢?我稍稍的皺了眉。
算是靈機一動吧,我學著電視機里李詠的樣子,身體前傾,表情莊嚴,右手伸向說出這個有些復雜單詞的同學,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希望他能夠在全班同學面前重復一遍這個偉大的猜想。當我滿懷希望和信心的看著他時,男孩卻有些羞怯和不確定的沖我抱歉的搖頭。
Well,要將大家的注意力重新轉移到我身上來啊!我故意把語速放慢,重復著剛才聽到的那個略顯荒唐的單詞:“breakfastlunch„„”大家看向我,等待著下一步說明:不會真的是這個看起來神馬道理都沒有的詞兒吧?„„這是我從大家臉上讀出的話。
我轉身在黑板上的第二道橫線上寫道:brunch。
當看完最后一個字母的收筆,幾乎全班都恍然大悟的“哦”了一聲。我微笑著看著大家,學生們卻把我鼓勵的微笑看成了狡猾的得意,紛紛說道:老師,這也太那個什么了吧?
這是英語課!中文神馬的怎么又隨口溜出來了?
“Recently, having brunch in the west has already been a fashion. Because sometimes they have to sleep very late and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for them to get up at the normal time for breakfast. And they will feel hungry till lunchtime, so brunch comes out.” 聽了我的講解,對于brunch這個詞,大家都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拿起筆在英語報的空白處,記下了這個有趣的新單詞下。
記憶單詞,一直以來都是令學生頭疼的學習項目之一。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和渠道讓個別學生不得不在聽寫單詞的那個早上,四點半就爬起來“挑燈夜戰”。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心里真的不是滋味,覺得自己欠了學生的,沒有能教給他們適用的學習方法。所以,在聽了師父以及同組其他老師的課后,對于單詞的記憶和講解有了比以前深刻的認識。首先要給學生樹立一個時時都復習的環境氛圍,不能知識學過了就過了,要時時的提起,溫故才能知新。在課文講授和練習講解時候,遇到熟悉的單詞,順口就提問相關的搭配和用法,既簡潔而且久而久之,學生也能自覺地在遇到熟悉知識時候,舉一反三。
由于高中單詞量要比初中的大得多,所以單純的記憶,對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所以將生單詞拆分為幾個熟悉單詞的做法會更加適合我們學生。構詞法的簡單介紹,前綴、后綴以及復合詞的知識的大概了解,在完成閱讀理解題目時,不會因為太多沒有頭緒的生詞而造成過多的障礙。這對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都是十分有用的方法。
這節課上,通過即時對于基本知識的提問,引申出新的復合詞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有興趣的,所以記憶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在后面幾次課上,偶爾遇到類似的詞,提問起來,八成左右的孩子都會很快的反應出brunch。對于教師來說,這樣的教授方式也是輕松的,少了硬性的規定,多了些即興的成分。隨時隨地的補充知識,擴展知識,從側面提醒我們的孩子:從生活中學習知識會是有趣的。
高中英語教學敘事二:
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既備學生,又備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記得有一課要學習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 ?這一話題,可是該如何引入這一新的話題呢?我坐在桌前想了半天也沒琢磨出一個滿意的想法。于是我打開了電視機想放松一下。這時電視里正在演一檔娛樂綜合節目,一群人在那里玩猜一猜的游戲,猜猜盒子里是什么。“對呀,我也可以讓學生們來猜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好奇心重的時候,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猜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課堂氣氛一定會很活躍的!”于是我快步回到桌前,不一會兒就順利地完成了這份設計。然后我又找出了以前朋友送禮物時留下的一個漂亮的禮品盒。好了,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明天上課了。想想明天上課時也許會出現的情況,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鈴、鈴、鈴……”,伴隨著上課鈴聲,我走進了教室,將那個漂亮的禮品盒端端正正地放在了講桌上,然后微笑著環視了一下教室。有的同學已經在小聲議論了,有的則伸長了脖子往講桌上看。“OK!第一步成功。同學們的好奇心已經被我準備的禮品盒給調動起來了。”我心里暗自想到,“好了,抓住時機,馬上開始第二步。”于是,我拿起禮品和問到:
T: Boys and girls, what’s this ? Ss: It’s a box.
T: Is it beautiful Ss: Yes!
T: Can you guess what is in it ? Ss: Cup.(Books./ Doll./ Camera… ) 課堂氣氛一下就活躍了起來,同學們或自己思考,或三三兩兩討論,注意力完全被禮品盒牢牢抓住了。于是,趁大家都在積極思考和討論的時候,我拿起了禮品盒,準備打開它。教室里一下就安靜了下來,幾十雙眼睛齊齊地盯著我手中的盒子。我慢慢的打開了盒子。“噢?!”孩子們發出了驚呼。原來盒子里什么都沒有。“老
師……?!”孩子們又把疑惑和詢問的目光投向了我。我微笑著看了看他們,說到“Yes. It’s a gift box. But there is nothing in it .I have a problem .My mother’s birthday is coming soon ,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can I get her for her birthday?” 聽了我的話,孩子們皺著的眉頭和小臉又舒展開來,教室里又重新熱鬧了起來,大家都在爭先恐后的給我出主意。
根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任何事情的好奇心都特別重這個特點,我設計時采用了懸疑法,通過一個外表漂亮但里面空空的禮品盒,從我開始講話之前就牢牢的吸引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調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然后步步深入,環環相扣,自然而然的過渡到本單元的主要話題“送禮物”。這個想法的形成完全是一檔電視節目無意間對我的啟發,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總結,把生活當中的點滴趣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教學更貼近生活,使學習充滿生活的樂趣。
高中英語教學敘事三:
英語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二語言,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殊性。從學科本身來講,課堂上出現各種意外事件的頻率比較高,再加上高中生處于強烈追求個性,突顯自我的特殊時期,所以能否較為妥善地處理好課堂突發事件就顯的尤為重要。俗話說的好“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只有“沉著”,才能“應戰”,才能將被動局面扭轉。下面我談談在英語教學中一次處理突發事件的案例。
每當期末到來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有所減退。特別是在教師講解練習題時,學生有時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這學期期末復習階段,我在班級正講解翻譯練習題。當我叫一名學生回答翻譯題時,他居然站起身,想都沒有想就大聲地說:“我認為這道題正確答案是D.”這引來了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然后,所有同學的目光都集中到我這里來,那個答錯問題的學生也不好意思地看著我。我想他們都在想老師怎么處理此事。于是,我等大家全都安靜下來后,不緊不慢地說:“雖然你剛才是所答非所問,但是老師還是能感受到你對我和英語這門功課還有一分熱情,我希望你能再多投入一點熱情給英語。同時,受到感動的我也愿意給你更多的關注和幫助。請坐。”然后,我又繼續講解練習。在這節課剩下的半小時里,我欣喜地看到不僅剛才那位上課溜號的同學格外認真地聽我講課,其他同學的注意力也變得高度集中。
從那次事情后,我在上課時就格外注意起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的同學來,不斷給他們鼓勵,信心和希望,結果發現他們在上課時的表現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我上課也更有效率了。卡爾·羅杰斯有句名言:一旦真誠、對個人的尊重、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等態度出現了,振奮人心的事情就發生了。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的幼稚和天真;用充滿愛的眼睛欣賞學生„„即使是成績最差,行為最隨便的孩子,他們也有自尊,也要我們所說的“面子”。很多課堂上的突發事情其實并不需要教師和學生對立起來,如果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心和肯定,那么我想教與學就將不再是心血來潮和靈感突發的過程了。
我上面提到的例子,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我們做教師的幾乎每個人都能夠遇到,但要真能夠做到恰如其分,得心應手,卻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我本人來講,在平時很多的教學過程中就犯過不少錯誤。解決一系列的問題除了自身的素質之外,仍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自身的努力,加上對于教育事業的熱愛,加上對自己所教學生的深厚的愛,我想我會把這種應對此類“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升為一門教育藝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