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集選(精選8篇)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集選 篇1
情系難童育英才
七七事變后,日軍大舉進攻中國,國民黨軍望風而逃,大片國土淪喪,難民如潮水般涌向大西南,其中有很多是少年兒童。
一天,陶行知和戴伯韜一同去查看重慶一所戰時保育院。只見吃飯的時候,大小孩子擠在一起你爭我搶,大的吃飽了,小的一口也沒吃到,亂哭亂叫。在一間陰森潮濕的房子里,一群生病的難童躺在地上呻吟著,有幾個死去的小孩還躺在病孩中間。在保育院天天都有達官貴人前來挑選難童去做干女兒、干兒子。他們當著小孩面評頭論足,使身體有缺陷的難童身心受到極大摧殘。陶行知感到痛心極了。
陶行知想起此前在漢口一所臨時保育院的見聞。他在那里看到一名害癩痢頭的難童正在指揮小孩們唱歌,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能力,而且十分聰敏。當即,與陶行知一同考察的任光教孩子們唱他新譜的歌曲《高粱紅了》的開頭幾句。隨后便問:‚誰能用譜把它記下來?‛沉默了一會兒,又是這個癩痢頭難童舉起手來,他準確地把剛唱的兩句歌曲的旋律寫在黑板上,任光感到很驚喜。陶行知認為,難童中,確實有許多天才兒童,只是這些幼苗缺少陽光、雨露。他下決心開辦育才學校,為國家民族選拔人才幼苗,從難童中挑選有特殊才能的兒童加以特殊培養。
育才學校開辦后,陶行知發現那個害癩痢頭具有音樂天才的難童沒有選上,便找來負責招生的常學墉老師,向他介紹這個難童的特征,叮嚀常老師無論如何要把他找到。后來,常老師經多方打聽才知道這位小朋友叫陳貽鑫,在大田壩第一保育院。原來,育才學校招生時,陳貽鑫正患瘧疾,所以錯過了機會。陶行知知此情況后,即刻寫信給該院院長羅叔章,請他派人把這個難童送到育才學校來上學。羅叔章派一位姓袁的老師,帶著陳貽鑫翻過金劍雪山,渡過嘉陵江,經北碚到北泉,交由一位育才學校的老師護送到古圣寺。陶行知見到他十分高興,安排他到音樂組學習,還寫信告訴遠在新加坡的作曲家任光:‚你在漢口賞識的禿頭小朋友已經由我們迎接來了。‛
漸漸長大的陳貽鑫,因害癩痢頭情緒低落。陶行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曾專門請皮膚病專家給他治療,但效果不明顯。后來,陶行知聽說距重慶一百多里的榮昌縣,有一位劉醫生擅治此病,于是就拜托馮玉祥將軍與青年會干事黃次咸邀請劉醫生來校為陳貽鑫治療。治療期間,陶行知來到學校親自為陳貽鑫熬藥。在陶行知的關懷和精心照顧下,陳貽鑫光禿的頭
上終于長滿了黑發,成為一位身材頎長、眼睛聰慧、充滿自信和音樂才華的英俊少年。
陳貽鑫現在是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國內知名的音樂家。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集選 篇2
陶行知的兩只口袋
陶行知是一位既有言教,更有身教的人民教育家,他律已甚嚴,以身作則。
古人曰:
他自己就是用他的實際動來
育才學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師生赤手空拳辦起來的,有時全校師生幾乎無以舉炊,陶行知
東張西羅,左支右絀,迫不得已就停止體育鍛煉,每天改吃兩頓稀粥,以勉強維持生活。在這樣艱難困苦中,有人勸陶行知把育才停辦了算了,但他堅決不答應。他發動全校師生走街串巷,向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募捐,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陶行知帶頭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條紀律:募捐來的錢涓滴歸公,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人不得借故挪用分文。他自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上衣縫有兩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到遠處去募捐,走訪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現款,袋里裝得滿滿的。在歸途搭車時,忽然發現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錢也沒有了,他當時就有一個堅決的想法,決不那用公家一分錢,盡管一天奔波下來,既疲憊不堪,又饑腸轆轆,但仍堅持從十里外步行回校。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集選 篇3
救援共產黨員
劉季平是曉莊師范地下黨支部書記,曉莊被封閉后他是最早被捕的同志之一,后來他組織難友一起越獄逃跑到上海。1932年6月,劉季平第二次被捕,正在上海的陶行知先生知道后心急如焚,為了籌錢請律師,他找了好多朋友,甚至當掉了自己的一些衣物,終于在四個小時內籌集到500元大洋,立即去律師事務所,請了一位知名的律師趕在當天下午出庭辯護。由于律師的據理力辯,法庭未判劉季平死刑,改為終身監禁,并轉送東煙臺監獄。
陶先生又立即寫了一封親筆信,派徐明清送到泰山面交馮將軍,因為當時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渠原是馮玉祥部下。陶先生在信中寫道:‚煥章吾兄:曉莊學生劉季平被捕,近已解往濟南。敢仗鼎力救援。倘蒙援手,感同身受。弟知行拜上。‛馮玉祥見信后,立即找了韓復渠,盡力營救。韓復渠雖不敢貿然放人,但又不敢得罪馮玉祥,對獄中的劉季平也就沒有多為難,拖了幾年后便讓劉季平出獄。徐明清也是曉莊師范地下黨支部負責人之一,曾任曉莊共青團支部書記。
1932年春天,她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沒有適當職業掩護,生活相當困難。她求助于陶行知先生,陶先生毫不猶豫,通過朋友介紹她到‚上海一?二八難民工廠‛任教育科長。當時,上海各界募捐給難民的物資很多,但卻被廠方克扣私吞。徐明清發動難民職工與廠方進行斗爭,發展了革命力量。廠方惱羞成怒,借故把徐明清辭退了。她離廠時,難職工列隊送別,表示對廠方的抗議。陶行知先生知道此事后,贊揚徐明清干得好,是正義的行動,并交給徐明清一個新的工作,叫她在上海北新涇籌辦一個新的工學團——晨更工學團,還對她說:‚你們與山海工學團比賽,看誰辦得好。‛徐明清因此又有了一個公開的合法的身份,有利于進行黨的工作。不久,敵人開始監視晨更工學團,而且要準備下手了。黨組織決定讓徐明清轉移。經陶行知先生介紹,徐明清又到上海女青年會勞工部辦的女工補習學校當教員。徐明清繼續在女工中宣傳革命道理,發展革命力量。
1935年,由于叛徒告密,徐明清不幸被捕。陶行知先生立即設法營救,并派了曉莊學生陸靜霞與陳露薇兩人到拘留所探望徐明清。后來,徐明清被押解到杭州監獄,陶先生因營救工作增加了困難而十分焦急。時已仲秋,天氣轉涼,陶行知擔心徐明清無衣物御寒,他就托女工朱冰如到杭州去送衣物。過了一些時候,冬天降臨,陶行知又讓朱冰如到杭州探望,說:‚天冷了,再送點衣物去吧,國民黨監獄里是很苦的。‛當徐明清再次接過了陶先生托交的衣物時,不禁感動得淚流滿面。陶行知為了營救徐明清,
四處奔波,多方聯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時,地下黨組織也通過各方面的關系積極營救。1936年6月徐明清終于出獄,并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戴伯韜是曉莊師范地下黨員。1936年他跟隨陶行知參加了育才學校的創建工作。皖南事變后,國民黨反動派加緊反共,戴伯韜得到組織通知要趕快撤離。戴伯韜等五、六人隱蔽在隱行知住所的閣樓上。
每天一早,陶先生出外買一包面條回來,請他們吃。有一天,陶行知回來告訴他們:‚今天早上我碰到余仲箎(原曉莊學生),他已經爬到國民黨少將特務的位置了。他認識你們,你們不要再出去了!‛風聲越來越緊,重慶不斷傳出共產黨員、進步人士被捕被殺的消息。陶行知先生覺得再住下去,難免要發生危險。其他幾個人陶先生都托朋友設法轉移出去,就剩下戴伯韜。
特務正到處尋找戴伯韜的蹤跡,怎么辦呢?他想到老朋友馮玉祥將軍。一天晚上,陶行知把化了裝的戴伯韜悄悄帶到巴蜀中學馮玉祥公館。陶行知把伯韜介紹給馮玉祥:‚他是我的學生白桃,國民黨要抓他,他沒有地方住,想在你這里住一陣,你看行嗎?‛馮玉祥非常相信陶行知先生,他毫不猶豫地說:‚歡迎!歡迎!‛陶行知在告別戴伯韜時,緊緊握住他的手再三叮嚀:‚你要處處小心,一切聽馮將軍的安排。希望你到了光明區以后加緊努力,但愿將來我們還有見面的一天!‛他說完轉身向馮玉祥拱手告別:‚煥章兄,一切多多拜托!‛馮將軍豪爽地笑道:‚你的學生也就是我的弟子,我會安排好的,你盡管放心。‛戴伯韜在馮公館住了一個多月,后來,馮玉祥派了一個師長,讓伯韜裝作士兵混在打獵的隊伍里護送出去,使他脫離了虎口。戴伯韜終于輾轉到達了蘇北解放區。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集選 篇4
小熊貓天上擺攤記
一天,小熊貓帶著漢堡、薯條、臭豆腐、可樂、奶茶等美味小吃,穿過天地通道,從凡間到天上去擺攤做買賣。
小熊貓找了一個攤位,就開始大聲吆喝:“快來買快來看,各種小吃,美味又實惠咯!”小熊貓喊得嗓子都啞了,可是動物天使們卻看都不看一眼,直接走到別的攤位去了。
天色越來越晚,小熊貓越來越餓。它干脆把小吃都吃光,拎著空空的袋子回家了。小熊貓做的第一次買賣以失敗告終。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了了解動物天使們的生活習俗,小熊貓跟著旅行團,參加了天上一日游活動。這回,小熊貓終于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會失敗。原來,動物天使們從來不吃東西,所以對美食根本不感興趣。
同時,小熊貓也掌握了不少“情報”,它緊鑼密鼓地準備第二次買賣。
動物天使們站在飛毯上會很累,所以小熊貓準備了躺椅;動物天使們經常在空中飛來飛去,速度很快,為了它們的安全,小熊貓帶了導航儀和頭盔;動物天使們在天上很無聊,所以小熊貓帶了游戲機和計算機,還有影視碟片;動物天使們的空氣經常受到凡間的污染,所以小熊貓帶了空氣清新劑……
這次,小熊貓轉變戰略,悠閑地躺在椅子上,等著動物天使們主動上前咨詢。沒想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好奇地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小熊貓耐心地向他們介紹,還重點教他們怎么看碟片,因為,小熊貓想讓它們了解貧困山區的動物生活,邀請它們到凡間做慈善活動。
小熊貓的商品很暢銷,賺了很多天使幣。小熊貓又用賺來的天使幣買了很多飛毯,去幫助凡間那些行動不便的動物們。
沒過幾天,天地通道的動物越來越多。原來,動物天使們看了小熊貓贈送的碟片之后,心生惻隱之心,紛紛帶著救助物資來凡間幫助貧困地區的動物們。小熊貓也帶著小伙伴們到天上去擺攤,給動物天使們帶去更多新奇的商品。
地球上的動物和動物天使們牽起手來,共同打造美好的世界。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集選 篇5
陶行知以詩教子
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常勸孩子在少年時代要勤奮學習,莫誤好時光,曾作詩贈給孩子:
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
蹉跎悔歧路,為一大事來,
做一大事去,多少白發翁,
寄語少年人,莫將少年誤。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集選 篇6
報童工學團
上海靜安寺附近車站,一群衣衫襤褸的報童在高聲叫賣:‚新聞報,大公報!‛穿長袍馬褂的先生呵斥:‚走開,小癟三!‛小姐掩住鼻子說:‚臟死了,滾遠點!‛
陶行知在等車,一群報童圍住他。陶先生笑咪咪地掏出錢,向每一個報童買了一份報紙,報童紛紛找錢給他,他搖搖手:‚不用找了。‛他拉著一個孩子的手問:‚你們是逃荒來的吧?‛孩子點點頭,他撫著孩子的頭說:‚國家窮得連災民都接濟不上了,苦了你們這群小朋友。‛這時,來了一個外國巡捕,用警棍驅趕報童。陶行知用英語與他交涉,巡捕走開了。報童們感激地向他道謝,他和藹地說:‚不用謝,你們快去賣報吧!‛
幾天后,靜安寺的一條弄堂里,報童賣完了報都坐在地上。陶行知走來,孩子們齊聲親熱地喊起來:‚先生!先生!‛陶行知與他們一起坐在地上說:‚報都賣完了?‛他拍拍身邊一個孩子的腦袋又問:‚你們什么時候有空?‛‚早上賣《申報》、《大公報》,晚上賣《晚報》,只有中午有空。‛‚應該把中午的時間利用起來,學習文化。要過好日子沒有文化可不行。‛一個報童怯生生地靠近陶行知,陶將他挽著坐在身邊說:‚孩子,你們不會一輩子賣報,將來會有好日子過的。有空學點文化,識了字人家就不會再欺侮你們。‛‚讀書?可我們沒有錢買書和筆!‛陶行知伸出手指說:‚看,這就是筆。‛他用食指在地上寫了一個‚人‛字,大人小人的人,做人的人。一報童說:‚沒有書怎么辦?‛‚你們每天賣的報紙就是書。你們識了字,會讀報上的新聞,介紹報紙的內容,人家聽了會喜歡買你們的報紙。‛‚沒有老師怎么辦呢?‛陶行知想了一想說:‚我每天早上提前幾分鐘來,教你們識字。誰識的字多,學得快,我就多買他的報紙。‛從此,陶行知每天在靜安寺附近的車站上教報童識字。
后來他請陳挺夫、方明來當小先生,在梵皇渡路榮慶里辦了一個報童工學團。在報童工學團,這些窮苦的流浪兒學識字,學文化,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有一些報童在陶行知先生的關心教育下,后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集選 篇7
美蘋果和丑蘋果
一個人來到水果攤前來買蘋果,水果商販殷勤的說,我的蘋果都是最甜的,你看這一個個蘋果多漂亮,水果商販又看看旁邊的一個小攤位,那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
買蘋果的人來到老人的攤位上看了看老人的蘋果,老人的蘋果不漂亮,而且每個蘋果上面都有傷疤,老人并不急著推銷自己的蘋果,他只是對每一位買蘋果的顧客奉上一個微笑而已。
最后這個顧客買了老人的水果,旁邊的商販不明白自己的蘋果這么漂亮他卻買了旁邊不像樣子的丑蘋果,買蘋果的人送給了蘋果商販一個丑蘋果。
蘋果商販吃了一口覺得非常鮮甜,比自己的蘋果甜上很多,原來美麗的外表不一定就是好的,丑陋下的果實也很甜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只看外表。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集選 篇8
低智能動物尚且會感激別人的救助, 人類難道不也應該有顆感恩的心嗎? 狗和鳥會長久地凝視你離開表達感激之情,可是這一刻很快就會過去;他們可能 很快忘卻你。但有了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來的世界,感激的目光消失了,但 感激之情彌散在天地見,世界也就因此有了溫暖,有了親切。因而我們應當培養 人與人之間的這份情感 。有一回,日本歌伎大師勘彌在一部戲里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 姓,正當他要上場時,一個門生提醒他說:“師傅,你的草鞋帶松了。”他回了 一聲“謝謝你”,然后立刻蹲下,系緊了鞋帶。當他走到門生看不到的舞臺入口 處時,卻又蹲下,把剛剛系緊的鞋帶又弄松。顯然他想以松垮的草鞋帶子來表現 一個長途旅行者的疲憊。有位記者到后臺采訪,親眼看到了這一幕,他問勘彌:
“您為什么不當場教那位門生呢?他還不懂演戲的真諦。”勘彌答道:“要教導 門生演戲的技能,機會多的是。在今天的場合,最要緊的是教導他學會感激別人 對自己的關心。” 意大利有個女探險家獨自穿越了塔克拉瑪干沙漠。當她走出沙漠之 后, 她面對沙漠跪下來, 靜默良久。
有記者問為什么時, 他極為真誠的說說:
“我 不認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謝塔克拉瑪干允許我通過。”的確,人類的一切 都是大自然所賜予的。對于這個世界,人類不可能有征服它的能力。相反,人類 需要的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人類才有可能生生不息的傳乘下去。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被盜,丟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 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 謝謝你來信安慰我, 我現在很平安。
感謝上帝:
因為第一, 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 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 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竊絕對是不幸的事, 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該如何感恩生活。
感恩,是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看到危機,獲得溫暖,激發 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過去前進的動力。就像羅斯福那樣,換一種角度去看 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 對生活時時懷著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 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感恩不純粹是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 逃避,更不是阿 Q 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唱歌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 的愛與希望。 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 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淀許多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
越人寇不韋為避兵災逃至剡溪。困頓中,徘徊于天姥山下的他與妻 子在一株極其繁茂的大樹下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寇不韋舉起斧頭想砍下樹枝 當柴燒。妻子阻止他說:
“我們能活下來,多虧了它。我們應該像敬仰自己的慈母一般感 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