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安全與教育總計劃(通用3篇)
小學安全與教育總計劃 篇1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希望和未來。但因小學生年齡偏小,自我保護的意識也就稍弱,因而會受到一些安全方面的威脅。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灌輸安全的意識。安全工作關系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否正常開展,它的責任重于泰山,必須長抓不懈,時時警鐘長鳴。本學期的安全工作,仍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為主旨,以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為目標。
一、校外安全
1、紅燈停,綠燈行,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在沒有隔欄的路段上車行速度較快,小朋友不可以隨意穿行,翻越隔欄,否則很容易發生撞車事故。
2、在較窄的街區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邊走,不要幾個小朋友橫著走,以免妨礙他人行走和車輛行駛。
3、走路要專心,不要一邊走路,一邊想心事,如果對馬路上往來的車輛、行人不注意,一不留神,就容易出亂子。
4、留心意外路障,因修理各種地下管理,挖開的地溝沒有填平,行路時要當心。路面正在施工,往往坑洼不平,還堆有砂石,如不注意會造成意外傷害。住宅區內,有時會出現陰井無蓋的現象,走路時要特別留神。
5、莫在馬路上玩耍。既妨礙交通,又不安全。
6、文明乘車。小朋友要做文明乘客,等車停穩,按次序上下車。上車后要扶好站穩,避免在汽車急轉彎時摔倒。在公共汽車上不要相互追逐、打鬧、捉迷藏,在人縫中鉆來鉆去,這樣也會在急剎車時摔倒。坐在車廂里,把頭、手伸出車外,或將拿著的東西伸到車外,這樣容易在兩車相會時出現意外事故。
7、上學途中不逗留,不接受陌生人的禮物。
二、校內安全
1、不在走廊及上下樓梯時奔跑、打球及玩追逐游戲。
2、不攀爬走廊及教室窗臺。
3、不任意觸碰電源開關。
4、不從樓上丟棄物品到樓下。
5、不帶危險物品到學校玩。
6、下樓梯不爭先恐后、照順序從樓梯右側下,懂得禮讓。
7、在校上學期間我不任意出校購買東西。
8、不接近校園內的施工場所,也不在這些地方游戲。
?9、遵守學校規定的時間上學,不早到也不遲到。
10、在校園或班上看到陌生人我會提醒老師注意。
11、上課鈴聲響,我會準時進教室,不在外面逗留。
12、愛惜學校公物,不隨意破壞;若有損壞學校公物情形,我會照價賠償。
三、預防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病毒感染的傳染病,人感染后的臨床早期癥狀與流感類似,有發燒、咳嗽、疲勞、食欲不振等,還可能出現腹瀉或嘔吐等癥狀。病情可迅速進展,突然高熱、肺炎,重者可以出現呼吸衰竭、多器官損傷,導致死亡。那么,我們小學生該如何預防甲型H1N1型流感呢?
1、經常洗手,切斷傳播。
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空氣飛沫傳播和物件接觸傳播。因此,我們要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2、充足睡眠,恢復體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恢復體力的好方法之一。我們建議,每天保持30分鐘—1小時的午睡習慣。另外,夜里的睡眠時間也應該充足,一般情況下,小學生要達到8—9小時的睡眠時間,低年級的孩子的睡眠時間則要達到9小時以上。
3、勤于鍛煉,增強體質。
積極的堅持鍛煉,既可以活躍思維,更可以增強體質。在學校里,除認真做好“兩操”外,更要“堅持每天一根繩,跳出健康來。”當然,鍛煉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增強體質的效果。
4、均衡飲食,足夠營養。
充足的營養有助于我們抵抗病毒的侵害。但是,不少孩子在生活中存在偏食和挑食以及不吃早飯的不良習慣,這都是有害無益的,我們要改正這些不良習慣。
5、關注溫差,適時添衣。
近日,氣溫變幅較大,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很難適應(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此時,病毒很容易趁虛而入。因此,適時添衣,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十分必要的。
6、遠離病源,防微杜漸。
普通的流感疫苗對甲型H1N1型流感沒有明顯的效果,而且,目前也沒有針對性的疫苗。一旦互相傳染,將很快引起大流行。因此,我們要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生豬屠宰的場所;如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立即就醫(就醫時應戴口罩)。
小學安全與教育總計劃 篇2
班主任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的組織者、管理者和引領者,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加強班主任培訓是新時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迫切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而且專業性強,對精力、能力、經驗、素養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對于一代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影響很大。做好班主任的培訓工作,不僅關系到學校德育工作的成功與否,還直接制約著學校各方面的發展。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為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我校班主任培訓總體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提高班主任的崗位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和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切實發揮班主任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全面提高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幫助班主任明確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水平,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三、培訓對象:
在校從事班主任工作及準備勝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
四、培訓內容:
根據我校德育隊伍現狀及崗位要求,確定培訓內容。培訓主要內容有:
1.教育政策法規;
2.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3.班集體建設與班主任工作藝術;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5.優秀班主任經驗介紹;
6.個案分析與問題交流;
7.課題申報與操作。
五、培訓方式和途徑:
1.崗位培訓
(1)講座:邀請德育專家或優秀班主任作專題講座。
(2)交流:組織班主任進行專題交流,圍繞同一主題展開討論,有利于思考的深入。
(3)觀摩:班主任優秀主題班會展示,使新班主任通過具體的觀摩,提高能力,增長才干。
(4)競賽:組織班主任開展形式多樣的相關競賽活動。如班主任工作理論知識競賽、班主任教學基本功競賽、班級活動設計競賽等。
2.課題研究
組織班主任參與德育課題的研究,要求每人(每年級)至少要立一個校級(或以上)德育課題。
3.參觀學習
組織班主任到先進地區、先進學校、優秀班集體中學習,實地考察、耳聞目睹,增強對先進經驗的認同感,提高認識。
4.系統進修
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安排班主任參加系統的培訓和進修,同時鼓勵班主任報考高一層次學歷進修等。
5.師徒結對
為切實有效地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實效,推行師徒結對制,要求年輕班主任與經驗豐富的班主任結對子。在培訓階段,必須做到聽師傅兩節班會課、一節主題活動課,邀請師傅聽一節班會課、一節主題活動課,當工作中遇到問題及時請教。
六、培訓措施:
1.平時學習筆記檢查,論文交流,期末評比考核。
2.一份學習筆記、一篇教育個案、一次班級活動方案設計、一篇育人故事。
小學安全與教育總計劃 篇3
為了切實貫徹落實《中小學德育綱要》,做好學校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形成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特制定如下各種計劃:
一、培訓對象和方式:
分組培訓:
1、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
2、后勤人員、科任教師
3、教輔人員、行政管理人員
二、培訓時間:
1、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每2月1次,第一月初進行;
2、科任教師、教輔人員:每兩月1次,雙月初舉行;
3、后勤人員、教輔人員、行政管理人員:每學期1次,開學初舉行。
三、培訓內容:
《中小學德育綱要》、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班主任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教職工行為“十不準”》、 《教師職業行為五 “嚴禁”》等。
四、培訓目標:
1、通過培訓,樹立良好的師德,增強工作責任心和師表意識,關心愛護學生,建立良好的班風班紀,促進學生的智、體、美等全面發展。
2、開展好少先隊活動,尤其是創新實踐活動;做好少先隊組織發展和建設;提升少先隊紅領巾廣播站的質量。
3、通過培訓,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聯系學生,挖掘教材,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力;培養學生認真嚴謹、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相信科學的精神和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繼承和發揚民族光榮傳統;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感情。
4、提高管理能力,強化管理育人意識,把學校德育工作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