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案例記錄(通用3篇)
班主任教育案例記錄 篇1
陽光總在風雨后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其基本任務是全面教育、管理、指導學生,積極努力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班主任工作績效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質量。近些年來,由于社會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學校因素造成學生心理上發生偏差。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遇到學生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作為班主任,唯有充分利用“錯誤”開啟學生的心智,巧妙地引導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諧發展。在新課程教育理念指引下,當好班主任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種責任,班主任工作應該由“經驗型”向“專業化”轉變。其實,每個班主任都有自己獨到的班級管理方法和模式,我在此僅談一個個案例與君分享。
高二(4)班學生張堅同學,活潑好動,個性要強,但富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剛進文公中學時,他因多次違反學校紀律(如打架斗毆)而被學校處分,幾經周折的他重新回到班級。高一下期班級調整時分到我班,當時他從我身邊走過時,我有意叫住他,說:“新的班級,新的開始,‘人非草木,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不計較你過去所犯的錯誤,往事就讓它過去,不要放在心上,但愿你今后做任何事情要三思而后行,理智些,不要沖動。在新的班集體里好好表現,為自己父母交上一份滿意的案卷。”聽完之后,他低下了頭。后來,我又多次與其家長取得聯系,進行幾次誠懇交談,家長很支持我的工作,愿意配合學校共同教育。一年來,我對他不斷地進行耐心細致引導教育并觀察發現,他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遵守校紀班規,自己失去的總是想方設法去彌補,不時地為班級出謀劃策,能夠積極參加各項有益的活動為班級爭得榮譽。但是,在20xx年元旦晚會結束后,他伙同本班同宿舍的其他四位同學在宿舍集體喝酒事件被生管老師發現,學校將對這一事件進行嚴肅處理。于是,我找到校有關領導、年段交流一下看法,懇求再給他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學校再三考慮答應了我的請求,他又重新回到班級。之后,我又對進行促膝長談,這是又一次心靈的對話,他深有感觸地說:“謝謝老師,我會好好珍惜這段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經歷多次的挫折,現在的他正逐步走向成熟。
班主任教育案例記錄 篇2
抓住機會,金子就會閃光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是否成功就在于對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閃光點,并且幫助他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進步。在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頭痛的是如何轉化后進生,轉化后進生是老師所肩負的重大而艱巨的任務,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責任。下面就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后進生轉化為先進生這一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案例:
林某基礎比較差,進校的時候連368都沒有達到,個人表現也不是很好,但是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我大膽嘗試讓他擔任班長,他工作上認真負責,學習上雖有小的波動, 經過高中一年半的努力,整體在班級保持前五名,我和各個科任老師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僅就三個方面談一下對這個學生的德育體會
一、以人為本,傾注師愛
尊重每一位學生是學生與我們交流的前提,“以人為本”是我們的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石,同時這也是對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這樣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學生不僅把我們當做老師,更會把我們當成他們的大哥哥.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在“愛”的感召下,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夠克服呢?
剛剛開始,我經常找他的"茬",許多事情本來其他人都可以做的,我會故意找他,如幫課代表發書等,給了他表現的機會,他也會把握,經過一段時間,他的精神狀態好多了,敢于主動的問題了,平時也會主動和同學在一起玩了,心中已經沒有了那種覺得自己是班級最低分入校而感覺怯弱了。應該說這一個階段是林某后來進步的關鍵,只要教師敞開心扉,大膽嘗試,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走上來。心敞亮了,學習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二、良師益友,寬容以待
班主任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應寬容以待之。在中學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過于直率,尤其是批評他們的時候太嚴肅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與林某同學從交朋友做起,和他共同探討班級的工作,談論學習數學的心得。讓他感受老師對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要慢慢掌握。多次不同場合的交流讓他感受老師是自己的良師益友。讓他感受到老師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故應“寬以待人,容人之錯”。在通情達理中暫時性的容忍寬恕學生的錯誤,采用靈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 ,鼓勵他。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促進了師生的情感交流,在班級工作中和他各個科目的培優補差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也有犯錯誤的時候,這時我就主動幫他分析原因,有的時候我還會故意給他犯錯誤的“機會”,因為我知道,現在他自己犯的錯誤會給他深刻的記憶,以后重要的考試他就會更加仔細和小心。工作中的小的誤差就更加會激發他的斗志,讓他更加認真負責才能夠做好每一件事情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有一段時間,班級因為放假剛剛返校,違紀現象比較多,他自己覺得很過意不去,連上課的時候回答問題都沒有以前積極了,看到這種情況,我主動找到他,告訴他違紀現象比較多與你這個班長沒有關系,給我們大家空間和時間,這些都不是問題,班干部有工作,但更要把學習抓起來,只要你們把成績抓起來了,班級的學風就好了,這就象一塊長了荒草的土地,鋤草的最佳方法就 是種上莊稼,違紀現象在你們把學風帶起來后還是個問題嗎?
通過一年半的潛心努力,精心轉化,班級的狀況和他的都終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林某由不自信的小孩子,轉變為自信的少年,由遇事信心不足,需要人鼓勁轉變為能夠擔當一面的班長,班級各個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改觀,在學習和紀律方面都走在同水平班級的前列。我也相信在后面的工作中,只要我們傾注愛心,他也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林某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來自信心和責任感。對于現在的高中生因此,我們和他們年齡的差距必然會造成或大或小的代溝,但是只要我們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抓住他們的閃光點,與他交朋友,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最終他可能不會品學兼優,但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并且為了人生目標堅持不懈的有責任感的高中生。!
愿我們老師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熱愛之情,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沐浴在師長的關愛之中,共同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并且為了人生目標堅持不懈的有責任感的高中生。!
班主任教育案例記錄 篇3
四月的一天,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一位同學手拿一本字典走了進來,氣沖沖地說:“張老師,又偷東西了,您瞧,我的字典從她書包里翻出來了。”“不會吧?”我也有些吃驚。“您看,她把我的名字給涂上了。”
說起,科任老師幾乎都知道她。從小就有愛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有一次,竟背著家人拿了幾十元錢,上游戲廳,請同學吃飯,所以平時學生們誰丟了東西,大家都朝她那看,懷疑是她偷去了。三年級以后,班里開展“爭做四好少年”活動以來,師生共同幫助她,近一年的時間沒有發生“偷東西”的現象。“今天怎么了?”我安慰了這位同學,要他冷靜冷靜,暫時不要直接找,等我調查調查再說。他回去了。
案例分析:
班級再次發生“失竊”事件,而且事實證據俱在,看來確是這件事的實施者了。但我還是覺得不應把她定位成“小偷”而大加責罰。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因為他們還是成長中的人,其道德評價和道德意志力還處在較低水平,出現這些問題,并不等同于成人的犯罪行為。從事件來看,她前一階段愛拿別人東西的行為習慣經過集體的教育已
經得以糾正,現在又發生這樣的事,是她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反復,在這些反復中,她會更快地成長起來。
從另一方面看,憑著對了解,我覺得這事也許另有原因。孩子心里往往有這樣那樣的顧慮,不肯對他人講心里話。我們判斷問題,不能只看表面現象,更要避免武斷,不可只憑主觀猜測,去傷害孩子脆弱的心靈。只有多一分耐心,讓事實說話,用愛心感化,教育才能收到良好功效。 案例診斷:
1、側面了解,調查真相
兩天過去了,我一直在觀察著,只見她默默無語,心事重重,有意在躲著老師的目光。我并沒有馬上找她,而是先把經常和在一起的同學找來了解,孩子說:“那天,我倆在教室查13課的生詞,當時,我們沒帶字典,我就從旁邊的桌上拿了一本,查完后,就去參加早訓練了,回家時,她桌上的東西是我給收拾的,字典是我隨手裝在她的書包里的。”
“字典不是她偷的,那字典上的名字又是誰涂的呢?”
2、直接交流,愛心感化
當天下午,我找到了。“張老師,我……”她一走到我面前,就低著頭不知所措。“不用緊張,我不是在責怪你。”我笑著說。“我是想和你聊聊天。咱們相處快四五年了,難道你還不信任老師嗎?老師就愿意每位學生和老師說實話。
誰能沒有缺點呢?就說我吧,不是也有不足嗎?有了缺點、錯誤只要敢說真話,得到別人的諒解,自己也感到輕松了,你說,對嗎?”只見她低頭不語,我接著說:“那本字典本來就不是你偷的,可同學們誤認為是你偷的,老師要還你一個清白呀!”這時,她睜大眼睛,吃驚地看著我,“張老師,你怎么知道?”“對,我只是有一個問題不明白,不是你偷的,為什么把名字給涂上了呢?”“張老師,我對不起您,我不爭氣。”這時,她才對我講述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在同學找字典找不到時,問她拿了沒有,她說:“誰拿誰是狗。”回到家,才發現,自己書包里原來真有這本字典,想還吧,又怕同學的譏笑,因此,把字典的名字給涂上了。
3、澄清事實,增進團結
事情已經清楚了,還是公布于眾好,免得同學們在底下嘰嘰咕咕,給犯過錯誤的學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于是,在星期三的班會課上,我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向同學們講了一遍,然后,鄭重地將字典還給了同學,這時,大家緊張的情緒放松了,氣氛和諧了。
經過這件事,徹底放下了思想包袱,變得比以前活潑開朗了。不管學習、生活、思想上出了什么問題,總是愛與我交流,請我出謀劃策,把我當成了知心好友。同學們也不再以異樣的目光看她了,互相之間消除了隔閡,多了幾分友好和理解。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這個集體比以前更團結了,
大家的心真正聯結在了一起。我知道,把師生聯系得更為緊密的,是理解,是信任,是愛心。
案例反思
班主任在處理突發事件的過程中,頭腦一定要冷靜,要注重調查研究,耐心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后進生敢于說真話,吐真情,這樣才能圓滿解決問題。
注重調查研究,到同學中去,傾聽同學們的聲音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靈魂,我們每位班主任如果魯莽地批評出事的學生,恨鐵不成鋼,勢必造成對學生心理的傷害,不耐心做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引出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愿我們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多一份耐心,少一點指責;多一點調查,少一點武斷。走近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