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精選4篇)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 篇1
救援共產黨員
劉季平是曉莊師范地下黨支部書記,曉莊被封閉后他是最早被捕的同志之一,后來他組織難友一起越獄逃跑到上海。1932年6月,劉季平第二次被捕,正在上海的陶行知先生知道后心急如焚,為了籌錢請律師,他找了好多朋友,甚至當掉了自己的一些衣物,終于在四個小時內籌集到500元大洋,立即去律師事務所,請了一位知名的律師趕在當天下午出庭辯護。由于律師的據理力辯,法庭未判劉季平死刑,改為終身監禁,并轉送東煙臺監獄。
陶先生又立即寫了一封親筆信,派徐明清送到泰山面交馮將軍,因為當時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渠原是馮玉祥部下。陶先生在信中寫道:‚煥章吾兄:曉莊學生劉季平被捕,近已解往濟南。敢仗鼎力救援。倘蒙援手,感同身受。弟知行拜上。‛馮玉祥見信后,立即找了韓復渠,盡力營救。韓復渠雖不敢貿然放人,但又不敢得罪馮玉祥,對獄中的劉季平也就沒有多為難,拖了幾年后便讓劉季平出獄。徐明清也是曉莊師范地下黨支部負責人之一,曾任曉莊共青團支部書記。
1932年春天,她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沒有適當職業掩護,生活相當困難。她求助于陶行知先生,陶先生毫不猶豫,通過朋友介紹她到‚上海一?二八難民工廠‛任教育科長。當時,上海各界募捐給難民的物資很多,但卻被廠方克扣私吞。徐明清發動難民職工與廠方進行斗爭,發展了革命力量。廠方惱羞成怒,借故把徐明清辭退了。她離廠時,難職工列隊送別,表示對廠方的抗議。陶行知先生知道此事后,贊揚徐明清干得好,是正義的行動,并交給徐明清一個新的工作,叫她在上海北新涇籌辦一個新的工學團——晨更工學團,還對她說:‚你們與山海工學團比賽,看誰辦得好。‛徐明清因此又有了一個公開的合法的身份,有利于進行黨的工作。不久,敵人開始監視晨更工學團,而且要準備下手了。黨組織決定讓徐明清轉移。經陶行知先生介紹,徐明清又到上海女青年會勞工部辦的女工補習學校當教員。徐明清繼續在女工中宣傳革命道理,發展革命力量。
1935年,由于叛徒告密,徐明清不幸被捕。陶行知先生立即設法營救,并派了曉莊學生陸靜霞與陳露薇兩人到拘留所探望徐明清。后來,徐明清被押解到杭州監獄,陶先生因營救工作增加了困難而十分焦急。時已仲秋,天氣轉涼,陶行知擔心徐明清無衣物御寒,他就托女工朱冰如到杭州去送衣物。過了一些時候,冬天降臨,陶行知又讓朱冰如到杭州探望,說:‚天冷了,再送點衣物去吧,國民黨監獄里是很苦的。‛當徐明清再次接過了陶先生托交的衣物時,不禁感動得淚流滿面。陶行知為了營救徐明清,
四處奔波,多方聯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時,地下黨組織也通過各方面的關系積極營救。1936年6月徐明清終于出獄,并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戴伯韜是曉莊師范地下黨員。1936年他跟隨陶行知參加了育才學校的創建工作。皖南事變后,國民黨反動派加緊反共,戴伯韜得到組織通知要趕快撤離。戴伯韜等五、六人隱蔽在隱行知住所的閣樓上。
每天一早,陶先生出外買一包面條回來,請他們吃。有一天,陶行知回來告訴他們:‚今天早上我碰到余仲箎(原曉莊學生),他已經爬到國民黨少將特務的位置了。他認識你們,你們不要再出去了!‛風聲越來越緊,重慶不斷傳出共產黨員、進步人士被捕被殺的消息。陶行知先生覺得再住下去,難免要發生危險。其他幾個人陶先生都托朋友設法轉移出去,就剩下戴伯韜。
特務正到處尋找戴伯韜的蹤跡,怎么辦呢?他想到老朋友馮玉祥將軍。一天晚上,陶行知把化了裝的戴伯韜悄悄帶到巴蜀中學馮玉祥公館。陶行知把伯韜介紹給馮玉祥:‚他是我的學生白桃,國民黨要抓他,他沒有地方住,想在你這里住一陣,你看行嗎?‛馮玉祥非常相信陶行知先生,他毫不猶豫地說:‚歡迎!歡迎!‛陶行知在告別戴伯韜時,緊緊握住他的手再三叮嚀:‚你要處處小心,一切聽馮將軍的安排。希望你到了光明區以后加緊努力,但愿將來我們還有見面的一天!‛他說完轉身向馮玉祥拱手告別:‚煥章兄,一切多多拜托!‛馮將軍豪爽地笑道:‚你的學生也就是我的弟子,我會安排好的,你盡管放心。‛戴伯韜在馮公館住了一個多月,后來,馮玉祥派了一個師長,讓伯韜裝作士兵混在打獵的隊伍里護送出去,使他脫離了虎口。戴伯韜終于輾轉到達了蘇北解放區。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 篇2
陶行知的兩只口袋
陶行知是一位既有言教,更有身教的人民教育家,他律已甚嚴,以身作則。
古人曰:
他自己就是用他的實際動來
育才學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師生赤手空拳辦起來的,有時全校師生幾乎無以舉炊,陶行知
東張西羅,左支右絀,迫不得已就停止體育鍛煉,每天改吃兩頓稀粥,以勉強維持生活。在這樣艱難困苦中,有人勸陶行知把育才停辦了算了,但他堅決不答應。他發動全校師生走街串巷,向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募捐,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陶行知帶頭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條紀律:募捐來的錢涓滴歸公,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人不得借故挪用分文。他自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上衣縫有兩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到遠處去募捐,走訪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現款,袋里裝得滿滿的。在歸途搭車時,忽然發現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錢也沒有了,他當時就有一個堅決的想法,決不那用公家一分錢,盡管一天奔波下來,既疲憊不堪,又饑腸轆轆,但仍堅持從十里外步行回校。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 篇3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題記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卻認為:我要靠自己!
以前的我,事事依賴著別人。
小學時,媽媽總是每天早上送我上學校,慢慢地我變得很懶惰。每天等著媽媽叫我起床,給我做飯,然后送我上學。那天,媽媽沒叫我起床,給我做飯,然后送我上學。那天,媽媽沒叫我起床,已經七點多了我才醒來,而且媽媽說不去送我了。我飯也沒吃,自己哭哭泣泣地走去學校。
我一直有個壞毛病,不愿意自己記作業,所以每次星期天,我總會讓同桌幫我把作業記在本子上。有一次,也許是同桌不小心,她竟然沒給我記生物作業。那天課代表收作業我自然是交不出來,我不僅被老師數落了一頓,而且站在教室前面把作業補完。我心里憤憤不平,與同桌大吵了一架,課后,她對我說:“你不能總是讓我幫你記作業呀,你自己不能記嗎?”我點點頭,似乎明白了什么。
有一次考試,我的數學考得一塌糊涂,我很難過,也很生氣。我埋怨老師為什么不多給我們講題,這張試卷上好多題老師都沒講過。老師看著我,語重心長地說:“老師不可能講得面面俱到,這完全靠你們自己,多去讀題,多去做題,多來問題。”
最后老師告訴我:“你不能養成事事依賴別人的習慣,你要學會獨立,要靠自己多努力!”
于是,我終于明白——我,要靠自己!
于是,我養成了獨立記作業的習慣,并且每次把作業都完成地很好,有一次,我還幫我同桌記一下作業。
于是,我學會了自覺學習,主動做題。辦公室里也經常有了我的身影,有一次期中考試,我考了全班數學第一!
于是,我變得勤勞,勤奮。我不僅學會了做飯、洗衣服,而且在學習上也變得獨立,主動。
陶行知老師說的真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是啊,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后記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 篇4
陶行知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因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著學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的所有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把天地間折奧妙為學生一齊發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在學校里獲得一種學習能力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有了這種能力,即使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他們照樣能獲取知識。
當今時代知識更新非?欤^去那種在學校里十幾年所學到的知識畢業后受用一輩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教師要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不斷地充電、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這也是當今社會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
二、'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僅熱愛兒童,熱愛青少年,而且熱愛教育、熱愛科學、熱愛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熱愛全人類。'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簇繽紛。
1、播下愛的種子
作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里,就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為了教好每位學生,讓每位家長放心,我認真完成家長拜托的任何事。有時家長出門在外,托我多多關心他們的孩子,我就會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為他們分憂解愁,有時還輔導他們的學習,并定期與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長聯系。雖然有時我也會因為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為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為他們的違紀而心煩,但一想到他們還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滿。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內心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之下生根、發芽。
2、澆灌愛的雨露
愛是雨露,她能滋潤人;愛是夏日,她能溫暖人;愛是奉獻,她的無私能讓幼苗茁壯地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希望得到愛的滋潤,愛的溫暖,更何況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學習和行為上暫時落后的學生。
滴水,可以穿頑石;清泉,可以潤心田;愛心,可以撥心弦。通過大家的努力,王芳、鄒曉靜合格地畢業了。伸展在學生們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許不是那么平坦,但我想,我們老師可以把愛的雨露灑進每個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鋪路石
3、收獲愛的回報
以真誠對待學生,必將收獲豐碩果實。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在這里,我想說的是,平日里教師要給予學生適度的關愛,照顧,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視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會很滿足,很
滿足,他們也會特別感激你。真情的付出使我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就是王芳和鄒曉靜這兩位學生,在我請產假期間,攜手來看望我,拿著家長給她們準備的雞蛋,帶上自己收集廢品后換錢買來的水果,她們的心是透明的,她們的真誠至今令我深深感動。當我不經意間向學生噓寒問暖時,我已贏得了學生的心,學生的愛。在我生病住院時,學生們來看望我,他們告訴我,我不在時,他們也能得紅旗。有的學生精心制作賀卡,寫上幾句祝福的話語'老師,祝您早日康復!'
'老師,收到我的祝福了嗎?'雖是寥寥數語,卻足以表達他們對老師的愛,那一刻,誰見了都會羨慕地說一聲:'當老師真好!'是的,當老師真好!在我看來,無論是那些憨厚的小助手,還是那個在我喉嚨沙啞時提醒我輕聲教課的有心人;無論是那個花了好常時間編制中國結又將它偷偷塞進我手心的膽怯女孩,還是那幾個在我參加排球比賽前不斷撿球給我練習、又不斷朝我喊加油的調皮蛋,他們的行為都是愛的表現,這份特殊的愛值得我珍藏一生一世。誰說做老師的只有清貧陪伴,我說,我們教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實踐證明,'愛'是教育的基礎,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要以廣博的愛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靈塑造人。讓我們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堅定自己心中'以愛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寫最為壯麗的詩篇,奏響一曲激昂的人生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