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音樂教育讀書心得(通用3篇)
關于音樂教育讀書心得 篇1
讀了吳瑤香老師的《音樂課例與專家評析》一書,通讀全書,我漸漸走進一位基層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成長歷程,感受著她以大量的教學實踐作為求證而確立的,對于中學音樂課堂靈動的,趨向于成功的構建。創作課、舞蹈課、欣賞課、唱游課、音美協同課、器樂課、歌唱課,課如其人,字里行間流淌出源于骨子里頭的真誠的信息。它是一種特別的親和力,一種給予兒童最大限度與效度的良性的影響力的教育理解,一種用心實踐的情感釋放。這些基于“吸引兒童主動而強烈地參與到音樂表現中去”聆聽、體驗、感悟、發展的課例,這些基于“促成兒童具有教育意向的生活經歷,培養幸福而有審美意味的人”的興趣激發、品行習染、人格完善的課例,初步形成了她那獨具個性的、美的、動情的教學風格。
音樂的情感性、人文性特征,強調音樂教學要以人為本,充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民主平等、寬松愉悅學習環境的創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中師生互動,共同體驗,探究,感悟,創造,這樣才能使音樂進入學生的心靈,發揮出音樂使兒童學會甄別美丑、善惡、真假并去享受和創造美好的作用,最終向精進修養、精神健康和情趣盎然的境界邁進,在這個層面上,吳老師是個非常用心的音樂老師,她主張音樂教育要回歸兒童的生活,服務于兒童生活,讓學生有更多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時間與空間。
一位好的老師,不僅能使學生在充分積極的審美體驗中獲得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創設的音樂情景、意境中自主體會、感悟,從而實現“啟情悟智”,不可否認,吳老師的課例顯現出她在努力地去做好這一點。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廣闊領域里,課堂是個綻放生命精彩的魅力舞臺,無論是自己的教學案例,還是指導弟子的教學案例,無論是教學經過的全程實錄,還是詮釋教義的說課稿件,都能給人一種不一般的感受。這就是吳老師在這個魅力舞臺上發出的屬于自己的音樂——課的主題。她以主要教學內容的美感特征的深入挖掘,融進扎實有效的體驗性學練,突出以一個作品為中心的小主題構建,讓學生每課建立學科成長的小單元快感,課的切入以聽著音樂入課為標志,彰顯與其他課程的區別:課的呈現緊緊圍繞音樂性、情感性、人文性的線索循序漸進地展開,課的發展以環節的層層遞進、每一個鏈接點都力爭實現學生發展的增量來達成目標;課的結構以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為塊塊狀框架,建構顯示部、發展部以及再現或收束的“曲式美感”特征;課的類型在借鑒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形成新的亮點,如三聽、三談、三次討論、三次對比、三次探索,或突出情感性,或突出參與性,或突出創造性,或突出層次性與可操作性,注重在體驗性教學方法中創設審美情景,在實踐教學方法中貫穿即興創造。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讀了吳瑤香老師的《音樂課例與專家評析》一書,真是受益匪淺。我想,一位好老師,最重要的是對學生、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熱愛、充滿熱情,其次要鉆研教材、教法,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創造性的應用;一位好老師,應該善于挖掘音樂作品的童趣和意境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由衷的情感;一位好老師,應該會找準切入點,凸顯情感與態度目標,重視訓練點,河里把握知識技能目標,抓住互動點,強調過程與方法目標;一位好老師,不僅要自己教好課,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愛學、主動地學、創造性地學!
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以吳老師為楷模,滿懷愛心,用心教學,以審美為核心,將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做一個美的傳播者!
關于音樂教育讀書心得 篇2
一轉眼走上音樂教學崗位已經三年了。三年來,在師傅們的幫助下,我的課堂教學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我深知,這些進步遠遠不夠。工作上稚嫩的我面臨著知識結構、教學觀念、研究能力、教學方法、評價手段等一系列具體問題。暑假期間,在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羅老師的指導下,我拜讀了李虻老師的《音樂教師實用手冊》一書。這本書從識譜教學、唱歌教學、演奏教學、音樂鑒賞教學等方面作了深入講解,現將我在書中的收獲匯報如下:
一、唱歌教學。
唱歌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愉快地投入到音樂學習活動中,既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又學會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唱歌。通過聆聽和演唱歌曲,感悟音樂的豐富內涵,熱愛生活和音樂,培養健全的人格;通過歌曲的齊唱與重唱,增強群體意識,培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和共同參與的團隊意識;通過理解歌曲含義,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培養愛國主義情懷,了解并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
唱歌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表情地演唱;形成科學的呼吸方法,正確的唱歌姿勢,輕松、自然地發聲;歌曲中的輪唱、合唱,通過訓練后盡量做到音高準確、音色統一;防止過度用嗓和喊唱。
反思:在我的教學中,雖然注重了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用自信、自然地聲音演唱,但是忽略了培養學生了解音樂的內涵,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想這方面略微傾斜。
二、演奏教學。
演奏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習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及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演奏教學應在培養學生興趣和愛好的基礎上發展其音樂才能,使他們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潛能得以充分發揮。
演奏教學要求合理選擇樂器、從簡單的樂器學起、獨奏與合奏相結合、避免過度強調技巧練習、重視個性差異等。
反思:每次演奏教學都會毫無章法,亂七八糟。反思發現,我在教學中過分強調了技巧練習,沒有注重學生演奏興趣的培養,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從興趣入手!
三、音樂鑒賞教學。
音樂鑒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的感受能力、審美能力、評價和判斷能力的有效途徑。音樂鑒賞教學應該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以聽賞為主。教師的講解、提示力求簡明,富有啟發性,并與音樂歷史,文化的學習相結合。
針對小學音樂鑒賞教學,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感受與見解,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積極表述自己的審美體驗;應該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參與音樂活動,引發想象和聯想,激發欣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習慣。
反思:音樂欣賞課一直是我的弱項,在我心目中,要上好一堂欣賞課太難了。在實際教學中,只要精心設計,學生對欣賞課很有興趣,可是設計好一堂欣賞課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每堂課都這樣設計幾乎不可能,盡量上好每堂欣賞課將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這本書解決了不少我工作中的困惑,希望能在不斷學習中找到更多“黃金屋”和“顏如玉”!
關于音樂教育讀書心得 篇3
作為現代音樂老師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靈活嫻熟的課堂調控能力,還要更多地了解了當今的音樂課堂的流行趨勢,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前的時候,我們大肆的談論素質教育,流行教師把教材當作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將教材進行重新地整合,有些老師不太理解,把備課看地越來越不重要。其實,這樣是不正確的,備課的形式有許多種,我們該提倡有效地備課!
一、該不該寫教案不是問題的所在,問題是怎樣有效備課。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用盡可能多的時間去欣賞你要和學生共同分享的教學內容。只有音樂你很熟悉了,你才會動情,教學才會“水到渠成”。拿到音樂后,先自己很認真地唱一唱,別去搞設想呀,課件呀!只要的還是音樂要熟悉!
(三)、有選擇地利用配套的音響資料。
二、從備課到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
1、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給歌曲定調。
2、根據不同的學生設計彈性的教學方案。班級多,班級的水平不一樣,要能臨時調整。
3、根據課堂生成,臨時調整教學方案。
三、備學習方式的選擇
1、從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方式。
導入要有效
2、正確設計好“問題”。
問題是音樂課的.起點,問題是主線,問題是過程與方法。
音樂課堂問題教學的誤區:
瑣碎蒼白的“淺問題”。
教師主宰的“假問題”,這樣的問題是一步步引學生進入圈套。
漠視差異的“偏問題”。多關注學生的差異,多關注后進生。
脫離目標的“空問題”。
四、問題的導向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目標。
音樂課堂教學的對策:
難易適中,激發興趣——關注問題的“啟發性”和“新穎性”。
面向全體,絲絲入扣——把握問題的“廣泛性”和“層次性”。
圍繞目標,因勢利導——突出問題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注重多元,鼓勵質疑——講究問題的“探究性”和“多元性”。
五、課后反思:
沒有反思的教學不可能深刻,不進行反思的教師不可能成長。
六、素質教育包括以下幾點:
1、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品德。
2、學習愿望。
3、扎實的雙基。
4、良好的身體素質與藝術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