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小學生讀書心得(精選3篇)
《愛的教育》小學生讀書心得 篇1
我是一口氣把它讀完的。我走進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學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學習的,是怎樣去愛的,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
小說記述了主人公恩里科在三年級整整一學年中所經歷、觀察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間穿插了他的父母、姐姐寫給他的話及老師給學生抄寫的每月故事,通過他們來頌揚愛的美德、和高尚的心靈,教誨青少年愛祖國,愛人民,愛大自然,愛學習,愛勞動,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保護弱者,同情不幸的人。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讓我同樣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愛不加虛偽,不加冷藏,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愛的教育》小學生讀書心得 篇2
愛像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心房;愛像雨露,滋潤了美麗的花苞;愛像空氣,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得到……是因為愛,我們人世間才變得溫暖。讀了《愛的教育》,我感受到了愛的重要!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寫的,它還有一個副題《一個小學生的日記》。這本書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感情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馬爾可、老鐵匠、鐵匠的兒子、賣菜的婦女、少年鼓手……這些感人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是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啊!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東西——愛。
讓我最感動的一個故事就是《萬里尋母記》,這個故事講了13歲的馬爾可為了尋找自己的母親,用雙腳走出了萬里長路,最終他找到了母親,還“救活”了生病的母親!
看到這個故事啊,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愛,而我還老是嫌他們這兒不好,那兒不好的,所以我感到十分慚愧!我取得的所有成績,都離不開平時爸爸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教誨。這點點滴滴都體現出他們對我無私的愛!
因為愛,我們在成長;因為愛,我們懂得感恩;因為愛,我們選擇堅持;因為愛,讓我們有支撐生命的力量!
《愛的教育》小學生讀書心得 篇3
新的學期開始了,語文第一單元幾篇課講的都是關于讀書與習作的關系,其中《我的“長生果”》這篇課文使我感悟最深。
這篇文章是葉文玲寫的,文中講述了作者回憶起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她讀的書是從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到中外名著,閱讀的范圍與深度在不斷地增加。在醉心地閱讀中,由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到養成了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并在讀寫實踐中悟出了讀寫之間的關系和寫作方法。
我也有和作者一樣的感受。小學一、二年級時,一聽到要寫作文我就頭疼,寫出來的作文就像流水帳一樣,干巴巴的沒有一點生氣。于是媽媽為我買了許多經典的課外讀物,從小學生優秀作文選到名家名著,從一半畫片一半文字到長篇小說,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從這些課外讀物中我學到了作家們的寫作方法和一些優美的語句,然后把它們恰當地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正如偉大的的詩人杜甫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漸漸地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地進步,也慢慢地喜歡上了寫作文,每當我看見自己的的作文本上老師用紅筆圈出寫得好的地方,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從此我就更加熱愛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