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評估指南環境創設心得體會(通用6篇)
幼兒園教育評估指南環境創設心得體會 篇1
幼兒園生活活動包括進餐、飲水、睡眠、盥洗、如廁等,所用時間約占幼兒在園生活時間的一半,對幼兒生活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影響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我園在組織孩子生活活動時,著力從以下三方面如手,經過3周的努力,孩子們終于小有轉變。條理上順暢很多。
1.注重從實際出發.從各班年齡實際出發,建立起正確、合理的生活常規。形式繁瑣的。難度太大的,對幼兒約束過多的都要進行改善。
2.在生活活動中堅持一貫性、一致性和靈活性。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兒園中每日重復進行的各種生活活動,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和自理能力的好時機。保教人員應將習慣與能力的培養長期堅持下去,對幼兒有一致性的要求,同時還應視環境及幼兒個體的狀況,靈活對待,不宜強求千篇一律。
3.日常生活活動是施教的機會。每天的生活活動,占據了幼兒在幼兒園中大部分的時間,我們抓住時機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以促進幼兒保教目標的實現。
孩子們如園三周的就餐視頻,歡迎圍觀!
日常生活活動保育與教育是不可分開的,上崗老師都要默契配合。分工責任明確、具體,創造好條件,讓幼兒去做他們能做的事。而家長們在家也應該努力糾正孩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通過示范、幫助、要求與鼓勵,讓幼兒逐漸學會生活自理,逐漸自立,養成生活有序、生活自理的好習慣。
幼兒園教育評估指南環境創設心得體會 篇2
聆聽了侯莉敏教授帶來的《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直播課,我有以下的一些感想:
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們,要懂得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保育教育結合,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保育教育全過程,注重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基。當然也要注重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潛移默化貫穿于一日生活和各項活動,創設溫暖、關愛、平等的集體生活氛圍,建立積極和諧的同伴關系;幫助幼兒學會生活,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培育幼兒愛父母長輩、愛老師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國的情感。
幼兒園教育評估指南環境創設心得體會 篇3
時光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又是匆匆流走的一年,歷史的年輪在我生命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為此,時光也便成了記錄我人生日記的“記錄本”。
清晨來園時,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走進活動室,我就會熱情地迎接,并從家長懷里接過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來幼兒園的。”“你今天早飯吃什么呀?”讓孩子一進幼兒園就有一份好心情。因為我想讓孩子明白:老師是多么愛他們。
晨間鍛煉時,我喜歡與孩子一起玩、一起瘋,并隨時關注孩子的活動情況。如果熟了,就及時提醒孩子們脫衣服,并用干毛巾擦去孩子背上的汗。活動結束,我會督促孩子及時把衣服穿上。因為我想孩子們明白:老師多么愛他們。
午餐時,我忙碌的穿梭在孩子們中間,隨時關注他們的進餐情況,并告訴他們盤中餐的營養。看到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時,我覺得沒有什么事情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我想讓孩子們明白:老師是多么愛他們。
午睡時,我總是不厭其煩的幫這個孩子脫衣服,幫那個孩子掖掖被角,并讓故事伴隨孩子進入甜美的夢想。孩子們熟睡了,我還是不斷地來回巡視,幫助蹬被子及時蓋好,以免著涼。因為我想讓孩子們明白:老師是多么愛他們。
孩子們身體不適時,我更是用心關注,了解他的現狀,并隨時做好準備。當孩子嘔吐或大便在身上時,我又會毫不猶豫地伸出雙手,幫孩子孩子清理污物,并換上干凈的衣服。因為我想讓孩子們明白:老師是多么愛他們。
游戲時,我與孩子玩做一團,盡情地享受童年的歡樂。當孩子不小心踩了別人一腳時,我就引導孩子向對方說“對不起”,以表歉意。
借東西時,我要求孩子對同伴說:“請你把這東西借給我,好嗎?”歸還時,我督促孩子對孩子對同伴說:“謝謝!”
離園時,我提醒孩子要與老師、同伴說聲“再見。”
晚上入睡時,我要求孩子孩子與父母道聲“晚安。”
…….
無數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潤了我,也滋潤了孩子們。我讓孩子們明白:愛人者才能被人愛,只有愛成為我們的追求,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時,我們生命之花才會更加馥郁芬芳。
幼兒園教育評估指南環境創設心得體會 篇4
保育工作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育工作是幼兒園重要工種之一,是保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作為幼兒教師的助手,她輔助幼兒教師負責幼兒的保健、養育、并協助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雖然每個幼兒園的工種職責有所差異,但是其基本職責與要求都是一樣的,其目的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了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項工作水平。
社會在發展,對保育教師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當一名合格的保育工作教師。在工作中,我以園部下達的任務為中心,努力做到和各位老師和諧相處,學習她們的長處和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保育水平,平時遇到園部有什么額外任務,只要自己力所能及,會和其他教師一起加班加點,及時完成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愛”是無私的,也是做好保育工作的前提,自從我擔任了保育工作以來,我是用心詮釋著“愛”,這使我在工作中有了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責任心,關心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通過這段時間的工作,我認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只有熱愛了,才會去追求,才會不斷進取,才會得到家長和孩子的信任。
在家園共建方面,我們知道要搞好工作,一定要家長的配合。平時,我能熱情對待每一位家長,注意和家長溝通。接送孩子時和家長聊上幾句,了解一下幼兒在家的表現或關心一下幼兒的身體情況,家長都感覺非常溫暖。我通過各種方式及時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生活、學習情況,認真聽取家長建議。讓家長正確了解幼兒保育方面的內容,了解孩子的一日生活,并向家長提供一些正確的保育方式信息,一起探討一些現實中的棘手問題,建立了和諧信任的.家園關系。
時間在幼兒的成長中過去了,對于我個人,要學習的東西、知識還很多,無論是教育還是保育,都是我學習的目標。要把好的方面堅持住,不夠的地方向別人學習,把別人身上的精華吸取過來,使自己成為德育、保育都合格的教師。
幼兒園教育評估指南環境創設心得體會 篇5
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中指出:“園長能與教職工共同研究定制符合教職工自身特點的專業發展規劃”。
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發展層次教師的專業化需求各有不同,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具有針對性,以教學中的困惑為基礎,根據教師自身特點,制定具有個性化的發展規劃,新教師在實踐中解惑,在學習中成長;發展期教師以問題為導向,在課題研究中成才;骨干教師凸顯教學特色,精細化教學,優化教育行為,成就自我。
幼兒園教育評估指南環境創設心得體會 篇6
今天在線上學習了《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中有提到我們要堅持以兒童為本。始終堅持尊重幼兒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注重幼兒發展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堅持保育教育結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評估指南》中明確指出要“遵循幼兒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完善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為導向的學前教育質量評估體系”,進一步強化了“堅持兒童為本”的基本原則,專設“保育與安全”、“教育過程”、“環境創設”三個維度的評估內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堅持以兒童為本,支持幼兒的自主游戲,尊重每個幼兒的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