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知識講座心得體會(通用3篇)
感恩教育知識講座心得體會 篇1
這天,是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學校為了讓我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特意請來了感恩教育專家高得勝教授為我們舉行一次意義深重的感恩教育講座,并讓學生與家長一同參加這次意義非凡的講座。
他的第一句話:“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國家、感恩父母、感恩身邊的人,就難以成大器。”令我深有感觸,已銘記于心了。感恩是中國人最注重的品德。
緊接著,他給我們說了一個感恩祖國的故事。英氣勃發的運動員艾哈瓦里在馬拉松比賽途中摔傷了一條腿,但為了祖國的榮譽,他并沒有中止比賽,而是草草地包扎后繼續頑強地向賽道的終點跑去。紗布滲著斑斑血跡,但他以最大毅力忍著巨痛,在最后一段距離,單腳跳到終點,完成他的使命。我聽后深受感動。雖然他是最后一名,但他為國爭光的精神和頑強勇敢的意志已經讓他成為了這場比賽的大贏家,這都源于他有著博大的愛國情懷支撐著他感恩祖國、報答祖國。
三國有諸葛亮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唐朝有孟郊胸懷對慈母的感恩之情,作出偉大詩篇——《游子吟》;秦朝有韓信為報洗衣婆施飯之恩,賞金千兩;晉朝有晉文公為報楚王厚待之恩,作出“退避三舍”的決定。
高教授慷慨激昂地高聲頌誦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確,作為兒女的我們,無論怎么報答也報答不完父母給予我們的無限慈愛。世間萬物千變萬化,唯獨父母對兒女的舐犢之愛是永恒不變的。
我們首先要感恩父母,是身體勞累的母親和擔憂焦慮的父親艱難地經歷了漫長的10個月后,好不容易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我們才能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擁有五味俱全的精彩人生。
父母為養育我們勞心勞力。而我們回報父母的是什么呢?一張張的笑臉?一杯杯的熱茶?然而,仿佛更多的是一副副的冷面孔,一句句不耐煩的話。
高教授引用了俗語:“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確實沒錯。當兒女生病時,父母不管白晝黑夜,不論晴天下雨,不顧寒冷酷熱,背上兒女不知疲憊地以最快速度往醫院跑去。見到醫生后,誠懇求救、重金酬謝,甚至還不惜下跪哀求。
在這些芊芊學子當中,每個同學的父母都擔任著不同的職業。上到懸壺濟世的醫護人員,下到辛勤儉樸的清潔工,但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意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他們把辛勤勞動賺來的錢供兒女讀書,哪怕自己要省吃儉用。
當高教授教育我們:“在今天這個晴朗的天氣里,習習涼風下,全校師生以及家長在一起接受感恩教育,是非常幸福愉快與舒服的……”我突然想起常年為事業為兒女奔波勞累的父母在平時可沒有我們那么舒暢。當我們在溫暖的課室里舒心地學習時,父母有可能在雜亂的工地里艱苦地打工;當我們用機靈古怪的腦袋打著古靈精怪的主意時,父母有可能在用經驗老成的腦袋總結著工作的經驗;當我們得意洋洋地接受老師的溫和表揚時,父母有可能在忍氣吞聲地遭受上司的嚴厲斥責。
不錯,我們所擁有的溫馨學習環境,都是父母用血汗換來的。
高教授跟我們講了一個商人夜行撿石子變黃金的寓言。一商人在夜行時,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孩子,撿起地上的石子吧,對你將來有好處的。”商人不予理會,繼續向前行進。第二次,堅定的聲音響起:“孩子,撿起地上的石子,對你將來有好處的。”商人依然不作理財,仍然向前。第三次,聲音以哀求的語氣響起:“孩子,撿起地上的石子吧,對你會有好處的。”商人不耐煩,便拾起一顆石子。待他到天明,走出森林,才發現,他在途中撿的石子變成了一顆顆金光閃閃的黃金。他后悔道:“當初為什么不多拾點呢?”當他想回返森林,卻發現去往森林的道路已無影無蹤。
生活中往往也是如此。蒼老的聲音寓意父母的苦心,將來會有好處的。”;商人寓意不懂得珍惜學習機會的孩子;消失無蹤的道路寓意一去不復返的時光。望子成才的父母總是苦心教導孩子:“孩子,多讀點書吧,對你有好處的。”而孩童心性的孩子只顧玩樂沒能領會父母的良心用心,到長大后一事無成,驀然回首,才得知自己浪費了太多寶貴光陰。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除了望子成才以外,也非常關心子女的安危。到了萬不得已時,作為父母的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孩子,責無旁貸。這個真諦在汶川8。0級與玉樹7。1的大地震中就已經用許許多多的生命撰寫出來了。多少父母在地震時克制自己的自救本能,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孩子的生命。
高教授慷慨激昂地講述著,感動了場下的所有聽眾。是他字字哼腔有力,句句擲地有聲的言辭讓我們更深地體會到父母的偉大,是他孜孜不倦的教誨,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
除了父母以外,最要感恩的,要數老師了。老師好比辛勤的園丁,每天不嫌勞苦地澆灌著祖國的花朵。不但早起晚歸,而且還不知疲倦地批改著作業。問他們為什么,答案是:為了花朵明天開綻得美麗。而不懂事的我們,總是埋怨老師布置作業多,或是對老師的善意批評懷恨在心。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我們嘔心瀝血,我們能為老師做的.事由很多。例如:當老師因教學而變得聲音嘶啞時,因遞上一杯清茶,體貼地說:“老師,您辛苦了,請喝茶吧。”當老師因批改堆積如山的作業本而熱得滿頭大汗時,因遞上一張紙巾,關懷地問候:“老師,熱嗎?我來替您擦汗。”如此簡單的行為,已經讓老師感覺很快樂很滿足了。
最后,就是自己身邊的人了。無論是喜歡你的,憎恨你的,遷就你的,為難你的,賞識你的,或不懂欣賞你的。喜愛自己的固然要感激,但討厭自己的人也應感激。因為我們能從憎恨、不欣賞、為難自己的人那里得知自己不被他們喜歡的原因或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另外,正因為他們的不喜歡,讓自己更加珍惜那些喜歡、賞識自己的人,何嘗不是一件美事?
感恩教育講座完畢,以播放《感恩的心》作為這次講座的尾音。在聽完高教授的感恩教育,加上音樂的渲染,所有聽眾都潸然淚下,并且許多學生都與自己的老師、父母深情擁抱,并承諾今后一定加倍敬愛老師、感恩父母。在這群孺子可教的好孩子好學生里有我的影子。
如果全國13億人民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祖國、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身邊人,那中國就是一個和樂融融的禮儀之邦。讓我們一起努力朝這個目標奮斗吧!
感恩教育知識講座心得體會 篇2
葉落歸根,是為了感恩大地曾經的滋養;烏鳥反哺,是為了報答母親當初的哺育,心存感激,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中國人教人向善,講求“善有善報”,教育人要感恩,講求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會有無私的親情; 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生命的真諦;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姿多彩的生活。
下面是一個關于感恩的故事,手術費=一杯牛奶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傍晚時,他感到疲憊萬分,饑餓難挨,而他推銷的卻很不順利,以至他有些絕望。這時,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卻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許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位患病的婦女,因為病情嚴重,當地的大夫都束手無策,便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外科大夫為婦女做完手術后,驚喜地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熱情地給過他幫助的年輕女子,當年正是那杯熱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結果,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感恩是一種情感,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個人,不管他的起點與終點相距多遠,只要他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并珍惜它,就一定能成為一個不斷進步的人,一個能擁有親情、友情的人,一個生活快樂、幸福的人!
最后,我想有三句話與同學們共勉: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它會讓我們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常懷一份感恩之情,它會讓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常懷一種感恩之念,它會讓我們的生活灑滿溫暖的陽光。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感恩教育知識講座心得體會 篇3
11月11日星期日8::30我打開電視,觀看于丹老師講座《感恩教育》。
開始時,于丹老師講述了一個孩子與大樹的故事,把家長喻為大樹,在孩子的每一步成長中,都不惜一切,想方設法讓孩子快樂,而年少無知的我們,卻把這當做是自己生命應得的報酬。直到父母老去,我們滿頭白發,歷經生活,才懂得回到最初的起點,陪父母走完這剩下的年華。我不禁垂下頭,慚愧不已。
電視中的聲音,把我拉回了現實:敬愛的周總理,在父親過世以后,竟徹夜痛苦;賴東進,父母全盲,母親又伴有智障,但他仍然堅信生活,勇敢的活下去,他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雖然瞎,但給了我生命,至今我還跪著給他們喂飯;我還感謝苦難命運,是苦難的磨練給了我磨練,給了我這樣一份與眾不同的人生”我聽到這,又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為了我,常常徹夜難眠,我真是太蠢了,對父母如此的付出,不索取一絲絲報酬,只為我的付出,竟不予以一點回報。現在,我好恨,好恨自己。我必須要幫父母去做些什么。不知不覺,有咸咸的液體順著我的臉頰流了下來。
待模糊的眼眶漸漸清晰后,于丹老師開始分解人的含義“一個單立人,一個二”在社會交往中,人們都是兩兩交往,如若一份痛苦兩個人分擔,那么痛苦就減少了一半:一份喜悅,兩個人分享,那么喜悅就會更多。我一直都堅信著這個真理,相信“仁”。
此時屏幕上多出一行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曾說過“獨與天地精神共往來”我一直都在苦苦思索著這其中所蘊含的深刻哲學。于丹老師的聲音再度傳到我的耳畔“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我把這句話,死死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也許,多少年以后,我會因這句話而有某個巨大的成就。
接著,老師說社會是滾開滾開的水,不會因為同情或喜歡誰而變得溫情脈脈。聞之,我重重的點頭,只我生活的這些年里,我就感受到了社會的無情和冷酷。父母總在我們出生時,給予太多的美好,讓我們不知夜的黑,夢想著有一天自己長大成人,就會擁有美好的生活,可當我們真正的融入生活時,才知道生活并不是七彩糖,而是五味瓶。
一碗米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一碗水可以煮出不同的答案,一個孩子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感恩教育》,我懂得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恩教育個人心得體會精編例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