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勵志教育心得體會(精選3篇)
學生勵志教育心得體會 篇1
“為了學生好”,是一句最為樸素的話語,也是教師最起碼的道德底線和行動目標,本無需討論。然而當學生無法承受來自教師的“好”時,這個“好”就得打上問號;當學生因為你的“好”而變得唯唯諾諾、束手無策時,這個“好”就得重新審視!盀榱藢W生好”這個短語的中心詞應是“學生”,即“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生命成長出發,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尊重學生的立場、需要權利。 這個“好”必須是學生需要的,是能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是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的。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人的生命價值,而當今知識、技能、分數卻綁架了教育,讓很多教師覺得分數低就抬不起頭,考試成績差點就得不到家長、領導、同事的尊重。老師往往把自己的需要凌駕于學生的需要之上,教育承載了太多的功利。學生是需要接受教育,但不是為了受教育。一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價值,只有當生命得到充分、完滿地發展之后,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才得以體現。教師的責任,在于創設適合學生生命成長的條件,提供適合學生生命成長的機會,讓生命自由、自然地生長,切不可以犧牲學生的幸福和尊嚴為代價。有一位教師,他的班里有一個腿部殘疾的學生,每次廣播操比賽總因為這個殘疾學生的動作不合拍,影響了班級的整齊而被扣分,這位老師明知這個殘疾學生的參與會影響班級的榮譽,也完全可以不讓這個學生參加,但在學生的尊嚴與班級榮譽面前,他放棄了榮譽,選擇了學生的尊嚴。這位老師能夠放棄短暫的成績,放棄一時的榮譽,而把著眼點放在學生的健康人格的培養上,這就是一種素養,一種教育的大智慧。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紀初就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的觀點,其本質是基于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和無比信任,更是基于對學生的生命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為了安全,我們開始謹小慎微,這個不讓學生碰,那個也不讓學生試;為了整齊劃一,我們給學生規定了很多的“不可以”;為了效率,我們省去了很多過程和環節,而選擇了直接告訴;為了分數,沒完沒了的作業和補課占用了本該屬于學生的大量的自由玩耍、馳騁想象的時間。其實,每個生命的成長都有自身的規律,內在的動力,過多地保護和干預,只會使學生的發展錯失了大好時機,徒增煩惱。
于丹老師曾經把教師比喻為“為天使縫補翅膀的人”,她認為“每個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們來到地上是因為翅膀斷了,在他們還沒有忘記天空的時候,他們一直在尋找為他們縫補翅膀的人。而教師就應該是那個為孩子縫補翅膀的人。”因為翅膀是嬌嫩的,教師要細心縫補;因為翅膀是脆弱的,教師要悉心呵護。教師要為孩子縫上翅膀,更要讓他們放飛藍天。賞識、鼓勵給孩子以自信,是放飛孩子的起點,教師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都有獨特的地方,切不可用分數來衡量每一個學生。只要你愿意去尋找,就一定能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予以放大,讓學生建立自信。天馬行空、充滿好奇與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是積極的、向上的、生動的教師就盡力去鼓勵,剩下的就交給他們自己——讓孩子做孩子的事,他們往往能在“不可能”中找到可以努力的方向。
“為了學生好”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讓這種“好”成為學生生命成長和精神豐盈的催化劑,為學生成長搭建一個一個臺階和跳板,讓學生體驗生活的樂趣,感受成長的幸福。
學生勵志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感恩,它雖說是一個動詞,一個很微笑的動作,其實,真正做到感恩的人卻少之甚少。作為21世紀的我們,首先感恩的應當是父母。也許,你沒有思考過,從你剛剛出生那時起,一直到青春勃發的少女,到堅強勇敢的男孩,誰對你付出的最多?不用說,當然是父母嘍!所以我們必須做到“受‘父母’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蔽覀冇薪裉煨腋5纳,有一個溫馨的家,行得安穩,過得幸福,沒有饑荒,穿著得體,閑暇時讀讀課外書,這里一切的一切,又是誰造成的呢?都是父母給的,難道我們不應該感恩嗎?雖然有的同學怨家長留的任務太重,使孩子喘不過氣來,我想說的是:你不必為工作而身心疲憊;不必為沒房住而勞神費心,你最大的任務就是學習,這還不夠嗎?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感恩的人有太多太多,只是你不曾發現!從只會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們喃喃學語叫出第一聲爸媽,到第一次踩著小腳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第一次拿回考試成績,……也許你從沒注意到在這無數次的第一次中,在這漫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敗,每一次犯錯誤父母都會牢牢記在心頭,陪在我身邊,給予我默默的支持……
可是當我看到枝頭的樹葉并沒有忘記大地母親,踏著歡快的節拍,跳著灑脫的舞姿回到母親身邊,靜靜躺在母親懷里,為她提供養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了一絲的慚愧?你慚愧連樹葉都懂得要對大地母親感恩,而自己卻從來也沒有想過要對父母感恩。仔細回想:你為父母倒過多少杯水?相比之下后者應該更多吧?
當我抱怨父母的羅嗦時,當我抱怨父母的苛刻不通情達理時,當我抱怨父母的種種的時候,即使父母有很多的不對,我也應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想到這是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我們應該洋一顆赤誠的感恩之心來回報父母。是他們賜予了我們生命,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絢麗多彩。我們要感謝他們,是他們一直用溫暖的羽翼保護著我們。我們要感謝他們,是他們一直賜予我們力量與勇氣,是他們對我們永不言棄,是他們一次次在十字路口為我們標明前進的方向——他們更是我們停泊的港灣……
感恩,它雖說是一個動詞,一個很微笑的動作,其實,真正做到感恩的人卻少之甚少。作為21世紀的我們,首先感恩的應當是父母。也許,你沒有思考過,從你剛剛出生那時起,一直到青春勃發的少女,到堅強勇敢的男孩,誰對你付出的最多?不用說,當然是父母嘍!所以我們必須做到“受‘父母’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有一個溫馨的家,行得安穩,過得幸福,沒有饑荒,穿著得體,閑暇時讀讀課外書,這里一切的一切,又是誰造成的呢?都是父母給的,難道我們不應該感恩嗎?雖然有的同學怨家長留的任務太重,使孩子喘不過氣來,我想說的是:你不必為工作而身心疲憊;不必為沒房住而勞神費心,你最大的任務就是學習,這還不夠嗎?
我真感謝老天,讓我投生在父母的膝下,如沒有父母最博大,最無私的愛,傾具所有的真愛,所有的情感來灌注,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勞苦和艱辛,起早摸黑的養育,我豈能寫出今天這番感恩的敘述。
感恩是一種方式,感恩更是一種境界。只有學會感恩,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與愛戴。
從我記事時起,我就能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愛。我從小在奶奶家長大,父母每周都騎車走很遠的路來看我,給我帶好多好吃的東西,帶我出去玩,分別的時候,我哭了,父母也眼含著淚。這時我想說: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
走入學校的大門,開始了新的知識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難題。比如,我們學校英語考試,我本以為能夠考好的,可是卻因為我的粗心大意,只得了51分,當我垂頭喪氣地回家的時候,父母沒有批評我,也沒有安慰我,只是對我說:“沒關系,下次好好考就行了!钡钦f這句話時的語氣是沉重的。于是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取得好成績,為父母爭口氣,果然,第二次考試我就得了高分。我好想說:感謝父母給了我學習的幫助!
當我放學回來,打開電視,吃著零食,享受著青春的美好。仔細一想,這一切不都是父母賜給我的嗎?這是,媽媽在做飯,爸爸在洗菜。父母現在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我嗎?我真想說:感謝父母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
記得有一首歌中唱到“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命運——————”是啊,父母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恩人,要是沒有他們,怎么能有我這樣性格開朗的陽光男孩呢?所以我要說:感謝父母!
學生勵志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在七年多的工作和專業學習中,陳豐教師作為我的指導教師給了我十分有效的指導和很大幫忙,讓我在從新教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的路上走的更順利,少走很多彎路。
在學校舉辦的教學大賽中,陳豐教師在有關如何引入,如何過渡,如何把每一句語交待清楚,及課堂教學過程的安排等方面進行了耐心有效的指導,尤其是在創新點上不斷的否定我的不適宜的想法。
在教研組會評課活動中,陳豐教師的發言總能把我們的評課提高層次,讓我們新教師從更專業的角度評價一節課,并且這也促使我們在個人的教學備課活中進取學習了解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注意用到新的教學思想,并有意識的體會理論在實踐的踐行。
新教師的成長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由于課時的安排,幾乎陳豐教師的每節課都是有新教師聽課的。作為教了七年多的教師,我的感受是有教師聽課會對授課教師有必須的影響,可陳豐教師從來對此沒有說過什么,并且還抽時間去聽新教師的課,聽完后會在提出十分專業和中肯的意見。每次聽完陳豐教師的課都感覺收獲很大,慨嘆原先課是能夠這樣上的。陳豐教師能把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的政治課堂教學中,是我十分想學習的,對此陳豐教師也給我們意見平時要多積累,自然就會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了。在此過程中我能看到自我作為教師的優勢和不足,自覺投身于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我的專業發展水平。在主動學習中,能進取吸收和借鑒先進教育理念,注意研究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規律和心里需求,能找準學生的興奮點,從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不賁不啟,不悱不發,是陳豐教師在聽完我的課給我的意見,體會這句話,我發現了自我課堂上的不足,在以后的課中,十分注意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這使我走出了以前上課的誤區,也改變了以前認為上課就是簡單重復的看法,對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也更加熱愛教書育人的工作。陳豐教師對新教師的工作做了很好的指導,并且給我們樹立了十分好的榜樣,讓我們這批新教師學會如何幫忙同事,如何建立一個良好互助關系的工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