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通用7篇)
勞動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勞動是幸福的源泉,沒有揮灑過勞動的汗水,沒有體味過勞動的艱辛,就很難真正理解勞動的內涵、珍視勞動的價值。為積極培育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樹立“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思想,商丘工學院在寒假期間動開展了以“勞動美”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
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最光榮,這句口號也是積淀了我們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的重要品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要全身心參與,手腦并用,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從中感受洗碗的技巧、拖地的方法,并體會到父母平時在家的不辭辛苦。讓我明白勞動的不易,從而更加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也深知勞動是創造一切財富的基礎,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
在放假開始,我切實的開展家庭的勞動,從家庭的角角落落到鍋碗瓢盆無一遺漏,體現了本人做事的認真,是整個班級同學風貌的展現,更是作為一個商工人具有的優良品質。
勞動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勤儉節約、踏實肯干、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這是一門必要的課程。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也要將這份美德傳承下去。
勞動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2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這句話對學習和生活都同樣適用。
本次勞動教育旨在鍛煉意志,換位思考,首先教我們做人,進而才能成才。將個人放入生活中最可能默默無聞的集體中,體驗保潔阿姨們的工作,感受她們的辛勞;牢記每日的工作安排,理解他們的職責;與阿姨聊天談心,體味生活的不易,大滴的汗水;酸痛的腰背;繁瑣的活計,對我來講,是尊敬,更是收獲。
這兩天的勞動,也因為有阿姨們日復一日時時刻刻的清掃整理,并沒有帶給我想象中的疲憊。滴水穿石,繩鋸木斷,小事做好做勤,便能大樹參天。
生活就是用牙齒咬著一朵花成長,勞動便是沉潛自身的好時機。我們用腦力勞動充實自己的生活,卻必須明白體力勞動是在建立生活。學歷是走向社會的敲門磚,是十余年的潛心研讀;自理能力則是獨立生存的資本,是時時刻刻積累沉淀。
祝我們再有了一周的“工作經歷”后,能對自身,對學習,對成長有更深刻的見解。在飛速發展的現今,我們總將科技進步作為自己惰怠的理由,但唯有扎根于人類精神傳統的沃土中的人,才能擺脫蒙昧,真正成人。
勞動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平時呆在學校,很少在家做家務,即使回家也很少有這種意識。在這個寒假,開展了這些難得的活動。可惜今年家里沒招待客人,也沒買多少年貨,主要是當客人。但是現在只要在家,家里的碗都是我刷,偶爾拖拖地。
有時候會有些懶,但是我很清楚,這些都是生活技能。反正我也得學點,至少不會餓死自己。比如有一次我在家蒸香腸,只過了幾分鐘,鍋就蒸干了,還冒出煙來。整個房間都是煤氣味,鍋碗瓢盆都燒焦了。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經過危險,想想都后怕。
因為父母比較疼愛我,我接觸的東西很少,對家里的事情也很少關心,所以做人的能力有所欠缺。比我大不到一歲的姐姐就不一樣了。她會做飯,會見人,會等東西。有時候我很羨慕她,但我也知道每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我能做的就是進步,讓自己變得更好。
我認為家庭作業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在安逸的校園生活中,我們很少接觸到這些真實的家庭工作。我們要珍惜這為數不多的鍛煉機會,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
勞動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4
“勞動”成為獨立課程,無疑提高了勞動的“地位”,在孩子心中種下“勞動光榮”的種子,讓孩子在勞動中理解勞動之美、體驗勞動之趣,擺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依賴,改變“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狀態,領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在基礎教育階段獲得更多獨立生活的能力。
勞動課要發揮作用,如何落地是關鍵。一方面,教育部門要做好“五育并舉”,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配齊師資力量、配備實踐場地,解決好勞動課落地的軟硬件問題;同時要健全完善監督機制,防止勞動課被擠挪占用,導致學生在“紙面上、屏幕里”完成有名無實的“拍照打卡”。另一方面,家長不要“大包大攬”,給孩子養成“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習慣。不妨讓孩子“沾沾灰”“聞聞土”。體驗過耕作之苦,自然珍惜盤中之餐;感受過打磨之累,必然尊重匠心之作;經歷過志愿服務,一定會遇見更好的自己。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磨煉意志,如此,勞動教育才會在孩子成長的“土壤”里扎根萌芽、開花結果。
勞動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5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高爾基
這次勞動課對我們是一個多方面學習的過程。如何有效清理廁所邊沿的污垢?這些看似簡單容易的工作實際大有學問。阿姨先為我們講解清潔要點,并親自向我們演示。看著阿姨嫻熟的動作,不由感慨,將小事做到極致便是大事。我們在阿姨的細心指導下,從最開始的不熟練變得高效。想到阿姨一個人負責我們六個人的工作量的同時還要保證工作質量,對阿姨更是多了一份敬佩,阿姨,您辛苦了!
在勞動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小細節真的很重要,只有自己親自經歷后才會知道。比如:衛生間的紙巾要投入框內,不要因為這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增加阿姨的工作難度。通過別開生面的勞動課,我了解到阿姨的辛苦,同時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們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方便自己的同時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勞動課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讓我們體驗到勞動最光榮。看著自己收拾完整齊的洗漱間,也是滿滿的成就感。勞動課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責任心,幫助我們樹立正確做人的態度。作為大學生,我們應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做一位合格的勞動人民。
勞動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6
日前,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__年版)》。今秋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規定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分為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版塊,共設置10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干項目組成。
20__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__年,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主要面向學校,重點針對勞動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細化了有關要求。而在今年秋季學期開始的中小學勞動課程,是將勞動教育落到實處的具體體現。
要想把勞動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僅有紙面規定肯定不夠,還必須注重師資隊伍建設以及相關教材的編寫和出版;還要結合各地實際,讓勞動教育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就像成都的中小學這樣。總之,一定要符合新時代要求,從而避免勞動課流于形式。這需要創新驅動,更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由此才能使學生真正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態度。
眾所周知,如今的孩子都忙于學業,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把所有經精力都用在了“主課”上,連起碼的勞動能力都快喪失了。生活中很多孩子沒有養成勞動習慣,有些孩子連鋪床疊被、洗襪子、收拾書包都不會,甚至懶得洗臉、洗腳,喝水也懶得自己倒!可見,是時候補上“勞動教育”這門課了。
不過,勞動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孩子們“生活能夠自理”,而是成長過程中的必須。通過勞動認識社會感悟自然、觀察生活、認識生命、了解社會,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人生觀。總之,勞動教育目的遠不是“生活能夠自理”,是為了讓孩子全面發展打好底子,也為其未來打牢基礎。學校、家長和學生,都必須對此做好充分的認識和心理準備。
勞動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7
五一來臨,為了讓學生明白勞動是最光榮的,要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4月26日下午,雪紡雅小學召開《“勞動光榮”喜迎20__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主題小組會議。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很少有團隊總部開展過豐富多樣的團隊活動。輔導員和老師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感人勞動故事來教育學生,讓他們明白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勞動。
動,更應該感恩我們的父母、老師和那些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付出汗水的勞動者們。會后許多同學紛紛表示要積極參加勞動,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慧的大腦來美化我們的家園和校園。
通過本次活動,學生懂得了應該尊重每一個勞動者,感謝每一個勞動者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同時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熱愛勞動,學會感恩,向身邊的勞動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