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教導主任教學工作總結中小學(精選3篇)
期末教導主任教學工作總結中小學 篇1
本學期,在教育辦的指導下,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在全體老師的支持和努力下,我校的教學各項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期末較期中教學成績穩中有升。街辦舉行各類競賽中我校獲得4個第一,6個二三名。我校教師郝鵬軍、李鵬軍教學論文先后獲市級一.三等獎。學校各種資料評比中,我校資料獲得好評,F就工作中的幾點收獲和感受總結如下。
一、一支積極向上的教師隊伍,一個團結互助的集體
開學初,針對學,F實問題,在全體教師會上,我們就學校面臨的實際困難和教師進行談心、討論。工作中,方敏玉老師、魏雅誼老師每天早到校組織學生打掃衛生,班務工作扎扎實實,各項活動名列前茅。數學老師梁敏每節課都積極準備,經常幫助差生補課,認真批閱每本作業。班主任杜國朝老師,關愛每一位學生,學校多次收到家長的表揚信。英語教師李鵬軍每天早晨7:30,就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各班教室穿梭。年輕教師不恥下問,謙虛好學,班務教學能力都提高很快。教研組內經常可以看到教師們在熱烈討論教學問題……
二、學校領導深入一線,充分重視教學工作
1、每月行政會研究教學工作2次,針對存在的問題,商定有效的改進措施。
2、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及時了解教學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每周深入教研組指導教研工作1次,每周聽課2-3節,每學期聽課不少于40節,課后就教法、學法問題給教師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3、每天校長、主任巡視各班的上課、下課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使教學與教研相結合
1、加強常規管理,狠抓落實情況。教導處提出“四個一”,要求教師認真備好每節課,精心上好每節課,仔細批閱每本作業,關愛每一個學生。利用班會、對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能力培養,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從被動學習轉向自覺學習。
2、加強對教研組的'管理力度,學校每星期定期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完善考核制度,實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
3、教研組積極開展集體備課,同時,加強教師集體備課和研究活動地力度。每位教師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修改教案,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發揮集體智慧,取長補短。
4、制定完善量化細則,對教師備課完成情況及質量、課堂教學效果、教研活動參加情況、作業批改、聽課、評課、課后小節、后進生輔導效果等進行考評。表彰任務完成優秀的教師,激勵教師積極向上。
5、建立后進生和特長生檔案,教師記載后進生的成長進步記錄。定期對后進生進行調查,借以評價教師對后進生的輔導力度。
四、積極組織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1、四月份,我校積極組織了校級“三課”賽教活動,教師參與積極,效果極好。本次賽教首先教研組長先上示范課,骨干教師再上觀摩課,新教師上好展示課,教師教法新穎,都在向新課改的目標努力,評課各抒己見,發言踴躍,大家都覺得獲益匪淺,杜國朝、馬軍營、李鵬軍等教師的課獲好評。
2、五月份,學校開展了體操比賽,各班積極準備參與,學校評出一二等獎,并挑選優秀學生參加“六一”比賽。英語競賽我校獲的兩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
3、六月份,我校進行了四五年級作文競賽,教師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學習等方面實際,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參加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寫作,月底,進行了競賽,學生全員參與,每班評選出三-五份優秀作文,教導處收集裝訂成冊。參加街辦比賽中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數學競賽3名學生別獲二三等獎。
4、學期末,教改教研成果的提煉。每位教師學期末寫一篇教學方面的研究論文和一篇教學案例,要求有較高的質量,然后在全校集體交流,評出一二三等獎并予以獎勵。
五、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1.加大培養力度,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1).利用每周二業務學習、教研活動時間,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通過各種教研活動和專家講座等形式促進教師的理論水平的提高。
。2).積極爭取和創造機會,為大家提供了遠程教育講座,學校組織教師結合實際進行了討論,教師還談了自己的想法做法。組織骨干教師外出聽課3次,學習優秀教師好的教法,進一步明確課改方向。
。3).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采用教師隨堂聽課及集體評課等方法,與教師研究課堂教學方法,探索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
。4).讓校級骨干教師發揮引領作用。重點指導青年教師備課、上課、評課。
2.改革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對教師課堂教學實施和學生實施有效評價
。1)學校教導處制定出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主要看教師是否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是否培養學生去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否重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實施發展性評價:創設適宜學生發展的良好環境、土壤和條件;給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實施更為合理、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發展性評價。
六、注重家校雙邊配合,共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1、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性結合,期中與期末召開了兩次家長會,向家長反映學生學習情況,就學生存在問題,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學生改進。
2、各班建立家校聯系,老師掌握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和聯系電話,以便與家長實施共同教育。建立家訪制度,每位教師每月至少家訪學生兩名。
本學期,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不足,展望未來既面臨挑戰,又充滿機遇。我們將抓住機遇,上下一心,與時俱進,共創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灞橋鎮小學
20xx年6月
期末教導主任教學工作總結中小學 篇2
1、明山中心校工作群里面所發的上級文件,不是所有的都必須打印出來,當然也可以打印,但是打印出的文件要知道該放在哪個檔案盒。 2、每周按學校工作行事歷安排學校的工作,寫在教育教學
工作會議記錄本上。到周四的時候,對于未向學校上交所要檔案材料的教師,要督促催交,以便周五的時候把本周的檔案材料歸類好放在檔案盒。
3、上學期的檔案開學一個月左右就要基本都打印出來,除過后面各種活動產生的文件;而下學期帶“下”字的檔案,可以仿照上一年帶“下”字的相關檔案一一完善即可,如有和上學期雷同的檔案,沒必要重復的話,可以不打印。
4、網上操作系統提示:
學籍網在9月30日前把幼兒園和一年級新生信息上傳完畢(包括在線采集照片和完善兩位家長信息),轉出轉入學生信息處理完畢。在下學期暑假對六年級學生進行“一鍵畢業”操作,對其他學生進行“一鍵升級”操作,具體時間教育局會通知,一般在8月1日之前。沒有通知的話,則不用進行操作。注意學籍網瀏覽器應該是兼容模式,不是極速模式,極速模式有些內容顯示不出來。
教育信息統計年報網上操作從10月份開始按要求完成,本校有兩個網上操作任務,一個是皂安小學,一個是明山幼兒園,明山小學的教師人數給皂安幼兒園分1個人,不計算在明山小學教師總人數之內。( 學生體質檢測網網上操作必須12月31日之前完成,
上傳學生體質檢測所有數據,并下載學生每個人一份的體質檢測測評登記卡存檔備查。
在上學期期末對本年度美育工作進行評價并上報,要求學生每個學期在網上觀看音樂和美術視頻并完成相關作業,學校對學生音樂和美術成績進行測評并上傳。 “一師一優課”活動在下學期4、5月份進行網上操作,要求教師一課兩傳,在國平臺和大學區平臺分別上傳教學設計和課件等。教師分別上傳后,學校用校級管理員賬號對教師上傳的內容進行審核。 教育信息化填報系統每月25日前更新一次。
從20xx年開始,體育工作年報要在網上進行操作上報。 5、重要檔案提示:
《辦學思想》中素質教育大討論每學期開學第一個月 進行一次,要有詳細過程材料。
《領導管理》中校長學術報告每學期各3個(教師、
學生、家長)共6個,而且把學術報告記錄單和學術報告本身分開單列。校長年終述職報告要有照片,時間為下學期的6月份。 《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教育主題根據教育局每年年初
所發文件進行安排并準備檔案,并在學校工作行事歷中體現出來;安全演練活動每月進行一次,要有照片等詳細過程記錄。 《師德建設》中的教師師德師風承諾書每學期開學
初寫一次;師德師風自查報告每學期期末寫一次,并要和承諾書條條對應。 《身心素質》中的晨檢登記表、消毒記錄表在每個月
底時,把月初發給各班主任的表格收回并歸檔!邦A防傳染病”和“食品衛生安全”有關資料都歸檔于此中。另外,“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材料(幾個附件)存檔于《身心素質》,而“學生體質檢測成績”等材料存檔于《教育質量》。
期末教導主任教學工作總結中小學 篇3
一、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規范加靈活。
1、建立健全三個層面的隊伍,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
建立健全一支務實的德育工作隊伍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為了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我校成立了三個層面的德育隊伍。一是以校長為首,教導主任和團總支書記、年級組長為核心的德育管理隊伍。二是以班主任、心理輔導教師、教師為骨干的德育實施隊伍。三是以學生會干部為橋梁的德育督查隊伍。形成了一個立體化、網絡化的德育工作格局,有效地推動了我校各項德育活動的開展。
2、充分發揮各類組織的優勢和家長作用,實現兩個結合。
我校成立了家長學校。還有保衛小分隊,衛生督查隊,紀律檢查小組等,充分發揮各類組織的輻射作用和家長影響力。進一步狠抓兩個結合: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形式與內容相結合。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班主任經常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與交流。其次學校還長期聘任了一批有的心理輔導員,讓心理輔導進課堂,變單一的談話到班集體教育。根據學生的身體特點、心理特點、思想特點,開展多種多樣的校內外活動。各班與班之間經常有賽、賽、賽。每周一次升旗儀式,培養了學生人集體榮譽感、無私奉獻精神和助人為樂的優良傳統。
3、穩步推進學生自治,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
良好班風、教風、學風、校風的形成,關鍵在教師,而落實在學校德育工作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學生自我教育。使學生成為管理自己的主人。進行學生自律,加強學生會功能,是我校今年德育工作又一亮點。學生校徽配戴,食堂就餐,各班衛生情況,教師辦公室衛生檢查評比,還有學生違紀事件如:抽煙、爬圍墻、亂拋紙屑等都由學生會干部值日檢查。這樣推進了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并且還確立了學生日常管理的德育評價體系,對學生素質進行評價,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自己約束自己,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由看管型向自覺型轉變。
4、加強校園建設。
(1)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校要求達到“四化”(綠化、美化、凈化、道路硬化),“九有”(有國旗、有校訓、有宣傳櫥窗、有文明鏡、有文明監督崗、有警示牌、有校園文化教育內容、校園文化教育活動、有校園文化建設評比表彰),并用制度和措施將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量化和細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此基礎上先后制定了《諭興中學學生管理》、《諭興中學十不準》、《班主任工作制度》、《班級管理條例》、《文明衛生制度》、《愛護公物制度》、《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評選制度》等。這些措施的制定和落實,使校園文化建設邁向了規范化、制度化軌道,有力地推動了精神文明的建設。
(2)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是精神文明的陣地,有一個舒適幽雅的教學環境,教師能安心教、學生能愉快學,其“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不言而喻,所以,作為學校必須營造良好的.校園物質文化環境。
幾年來,我校多方籌措資金,改造校園環境;校園內的宣傳窗制作精美;別具一格的休閑小路、花園、草坪令人賞心悅目。學校的綠化工作切實做到平面綠化與垂直綠化相交,樹木與花卉并存,與地栽互補,大片綠化與小景布置結合,使校園成為四季長青、月月飄香的花園。同時,學校醒目的、校訓、專欄板報布局得當,美觀大方,又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綠地布局合理,花草配置得當,整個校園洋溢著高雅、和諧、向上、創新的氣息,受到了各級領導、村民群眾的高度贊揚。
我校在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學校環境建設的同時加強對師生的規范養成教育,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營造了“一草一木都說話,一磚一石皆育人”的良好環境。創設環境教育宣傳欄;張貼有關宣傳標語。琳瑯滿目的文化設施,使校園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F代化教育設備不斷完善。這些高品位的校園環境為推動我校校園文化建設步入新的臺階顯示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和威力。
(3)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多年來,我校圍繞“以正確的信念引導學生,以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學生,以豐富的知識哺育學生”的育人目標,以“事業為重的敬業精神,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嚴謹治學的務實精神,銳意改革的創新精神”為主題的校園精神,已經成為校園文化的靈魂和核心,并成為我校校園文化的精髓。特別是近幾年來,在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全面發展、管理有方、積極進取、求新務實的優良傳統, “用科學發展的教育觀,創環境育人特色學校”的辦學特色基本形成。
二、寓德育于教學之中,堅持一個滲透。
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充分認識到課堂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求:教師從“愛”出發,用“嚴”要求,用“變”看人,用“好”落實。既教書又育人,把德育工作貫穿到日常教育教學中,一則加強思想政治課,二則利用班會及時引導,班主任、班干部及時總結每天、每周、每月本班學生學習、生活情況,各項競賽情況,利用表揚、鼓勵的武器,規范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養成好習慣,三則課堂教育滲透德育。
三、寓德育于活動之中,使學生體驗綠色生活。
寓德育于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在活動中受到啟發,在活動中受到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诖它c,我校德育領導小組緊緊圍繞“培養民族精神,增強誠信教育,加強養成教育”三個重點,為切實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采的活動。
1、傳統性活動。我們利用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節等等進行了各種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校園文化教育。通過“國慶74周年愛國主義歌詠會”、及德育基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時代性活動。近年來,我們開展了“黨在我心中”、 “遠離,珍愛生命”、 “支援災區獻愛心”、“為同齡人就學募捐”、 “講文明樹新風,爭文明學校、文明班級和文明學生”等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受到了極大的教育,涌現出了數不勝數、可歌可泣的。
3、趣味性活動。我們先后開展了“兩讀一評(讀書、讀報、影評)活動”、“三熱愛(愛我祖國、愛我家鄉、愛我諭中)知識競賽”、 “國情知識競賽”、“校運會”、“比賽”“節”、“藝術節”、“國慶74周年愛國主義歌詠會”等活動,開拓了第二課堂,發展了學生的特長,保證了學校小組活動的經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