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經典誦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精選5篇)
2022經典誦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行動指南,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根本目的,立足現實,著眼未來,遵循規律開發和利用好校本課程,引領廣大學生閱讀經典、閱讀思想、閱讀文化、閱讀精神,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二、教材分析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經典誦讀》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本校實際,自行開發的校本課程,其內容包括《弟子規》、《百家姓》全文,《千字文》、《中華成語千句文》精選和《笠翁對韻》、《古詩詞名句誦讀》。三年級所學內容為《弟子規》、《百家姓》全文。
《弟子規》是學童們的生活規范,它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是中華文化精髓,倡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 。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遐,更應努力的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
《百家姓》是一本關于中文姓氏的書,成書于北宋初。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與誦讀和記憶,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以上內容適合三年級孩子認知規律和閱讀發展,不僅能弘揚傳統文化,還能教育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具體做法
1、向學生以及家長積極宣傳閱讀的重要性,為學生的閱讀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
2、利用每周一節課的時間,通過誦讀、理解、觀看視頻或表演等形式,認真組織學生學習校本課程規定的內容《弟子規》、《百家姓》。
3、養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中國文化精髓。
4、家校結合,讓學生每周將誦讀內容背誦給父母聽,與家長交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按《弟子規》倡導的去做,將誦讀與德育教育緊密結合。
2022經典誦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新的學期又來臨了,經典誦讀教學也面臨著挑戰,為了使學生喜歡上國學,也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開展教學,特制定本年級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學習《幼學瓊林》。《幼學瓊林》內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事政治、婚姻家庭、草木蟲魚等,既是一部生活小百科全書,也是一部兒童啟蒙教材。
二、教學重難點。
經典誦讀教學的重點之一是經常讓學生輕松并有韻律感的吟誦《幼學瓊林》先求熟讀,并初步背誦所學內容;經典誦讀教學的重點之二是在教學中,有許多品德教育滲透其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等),注重教育學生學以致用,要用實際行動體現國學的學習內容,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經典誦讀教學的難點是學生正確理解所學內容;這些蒙學經典都是古文,古文與白話文相比,會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學生初步理解學習內容就成為教學難點,如果這些難點得到突破,將會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
三、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講歇后語比賽等。
2、注重游戲教學。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游戲“對句、接龍、小老師”等。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學活動。
本學期將舉行《幼學瓊林》朗誦比賽,將以班為單位,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國學的興趣。
為了能讓傳統文化精華古為今用、重煥生機,我還要進行不斷的學習,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將中華文化最好的經典教給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給民族的未來播撒希望的種子。
2022經典誦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緊緊圍繞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學校建設要求,深化實施各專業“2.5+0.5”人才培養方案,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完善教師教師考核體系,貫徹落實贛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工作量化考核標準,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激發教師工作熱情,提高教師工作素質。
二、主要工作
1.對各教學部“2.5+0.5”人才培養方案執行情況督導檢查。
2.加強高效課堂建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師考核體系。
4. 督促與指導省技能大賽培訓工作,全面提高訓練質量,爭取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5.文化課“兩課”評比組織與報名。
6. 組織開展校春季運動會工作。
7.迎評創建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教學管理工作
1. 教務處加強督導力度,對各教學部教學方案的執行情況進行督導和檢查,推動中等職業教育“2.5+0.5”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嚴格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的制定、報批、執行和滾動修改制度,開齊開足各類課程,按規定科學合理選用教材。推進教學評價考核改革,制定我校學生學業評價考核方案,規范考核管理,促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考核形式的多樣化。
2.加強高效課堂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檢查制度,制定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管理規定并嚴格執行,加大對教學責任事故的處罰力度。教務處將以教研組為單位,對教師日常教學質量及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督導檢查,樹立教師課堂教學的中心意識,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的嚴肅性。教務處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的方式,對各部教師的教案、聽課記錄、學生作業、實驗實習報告等進行檢查,并在學校網站上及時通報檢查結果。各教學部至少每兩周要對本部教師教學情況檢查一次,為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化考核提供依據。
3.組織開展文化課“五課”教研、“兩課”評比活動。對參賽教師加強督促和指導,讓教師掌握“五課”教研、“兩課”評比的內涵實質和參賽程序。組織歷年我校參加兩課評比的教師對參賽選手在備課、說課、上課等各環節進行多輪打磨,爭取在今年市“兩課”評比中取得較好成績。
4.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探索實踐教學管理的有效措施,加強對專業教師實踐教學的指導與考核,引導專業教師主動走進實驗實訓室,充分利用我校現有的實訓條件,上足上好實驗實訓課。要求專業教師在期初制定具體的實踐教學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教務處及各教學部將對專業教師實踐教學情況進行檢查。要求有條件的專業課程理實一體化課占總課時達60%以上,并將此作為教師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
5.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研功能。引導教研組加強教法和學法的研究,要求每個教研組每2周至少進行1次集中教研活動,加強課堂教學模式探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各教研組要根據我校實際,結合本專業(學科)特點,認真研討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完善。學期結束,教務處將根據各教研組開展工作情況評出一、二、三等獎。
2022經典誦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自我分析
根據測評結果,使我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對信息技術知識掌握的不夠多,應用信息技術能力也弱,而當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作為教師不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是不符合時代需求的。 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具有主動探索和運用信息技術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意識。了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類型與功能,并且要非常熟練地操作常用設備,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課堂。
二、我的發展目標
通過本次培訓,我希望能在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力和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力兩反面得到顯著的提高。具體內容如下:
1.提高技術素養。了解相關知識。了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類型與功能,熟練操作常用設備。掌握互聯網、移動設備及其他新技術的常用操作。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數字教育資源的工具與方法。
2.掌握有正確方法,進行有效的課前計劃和準備。依據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學生特征和技術條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設計有效實現學習目標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設計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與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指導策略與方法,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與創造。
3.學習有效組織和管理課堂的方式方法。利用技術支持,改進教學方式,有效實施課堂教學轉變學習方式,有效開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4.了解如何科學的進行評估與診斷。嘗試利用技術工具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信息,并能整理與分析,發現教學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引導學生利用評價工具開展自評與互評,做好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嘗試建立學生學習電子檔案,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供支持。
三、具體措施
1 、網絡平臺,積極學習研討。
每天瀏覽教育類網頁1小時,進行網上交流和研討。參加培訓班內博客交流。利用網絡,不斷在反思中進步。
2、深入實踐。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培訓所得運用到課程當中去,可以進行互相學習提高教學實效。立足學校實際,解決當前信息技術教學難題,以研促教。
3、認真聽課評課,積極備課做課。利用觀摩學習的機會,見賢思齊,學習提高。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的教學活動,研修提高教學能力,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藝術。
4、積極參加培訓,潛心學習研討,認真參與小組活動,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積極向專家請教,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利用好每次的學習機會。
5、學習專業知識,拓展視野,提升素養。練好教學基本功的同時,通過多讀多寫完善自我,為教好書育好人打下堅實基礎。誦讀名家名篇,浸潤人文情懷。寫生活感悟,反思人生真諦。通過自身的提高,尋求教學的新起點。
2022經典誦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作為地區骨干教師。在欣喜之余也感到了自己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這新的一年里,我決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起好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以課改為中心,以科研為導向,注重課堂常規教學,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一)預期目標
1、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的能力,積極的參加學校的各種競賽和教研活動,不斷的磨練自己。
2、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平時多讀一些有關自己學科的最新前沿資料,注意收集,注意積累。用新課標的理念不斷的充實自己。
3、加強和結對教師的交流和切磋,發揮骨干教師的帶頭引領作用,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具體措施
1、注重學習,提升內在素養。
(1)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以觀看專家視頻、書籍和案例分析為主,虛心請教身邊的名師、優秀教師,充分利用網絡交流平臺,自覺的吸納新理念,使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發展和成功。
(2)精讀書籍。繼續堅持每天讀書半小時以上,使知識不斷積累,思想與時俱進。每月必讀教學雜志:《小學語文教師》
(3)做好讀書筆記。養成勤于積累的習慣,本期做好詳細的讀書筆記。
2、潛心鉆研,上好每一節課。
(1)、樹立強烈的目標意識,認真學習、研究課程和教學大綱,明確本學段學習內容以及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有機分解到每一個單元、每一個教時,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
(2)、認真上課,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堂課,每一堂課爭取有一個亮點,要逐漸完成從一個合格型教師向特長型教師的轉變。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
3、建立個人教育教學博客,及時上傳教育教學心得或經驗總結等材料供教師分享。
4、堅持教育教學創新,積極參加公開課、聽評課活動,本學年計劃承擔兩節公開課,聽評課40節,主動與本學科老師進行研討及反思,促進共同進步。
5、積極承擔培養教師的任務,本期我將承擔培養袁梅,郭從俊兩位教師的任務。主要通過集體備課、聽評課等方式互相交流學習,使彼此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6、本學年至少承擔1次學術講座或學術報告。
7、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創編蒙學基礎模塊的校本教材,切實解決教育改革與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8、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及時進行經驗的總結。
9、一學年內送課到村小至少1次,具體安排根據學校統一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