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計劃 > 教學工作計劃 >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精選18篇)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2023-08-09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精選18篇)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并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立體造型,并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采用散點式的結構,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四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20課,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占有較大的比重,欣賞評述大多隨堂教學,均分配在各課中。

  三、教學目標: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和純度漸變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用各種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膽想象并設計制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難點:

  1.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愿望。

  4.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5.能運用紫沙泥等材料進行立體造型,并用水粉顏料加工、裝飾。

  五、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六、教學進度:

  第一周色彩的冷與暖、線條的動與靜

  第二周美術的節奏

  第三周變一變、色彩的對比

  第四周快樂的回憶

  第五周登山游戲

  第六周國慶節

  第七周校微設計精美的郵票(1)

  第八周精美的郵票(2)

  第九周做年歷(1)

  第十周做年歷(2)

  第十一周星座聯想、窗外的景色

  第十二周我心中的未來

  第十三周假如我是汽車設計師

  第十四周夢幻家園

  第十五周紙帶穿編(1)

  第十六周紙帶穿編(2)、電腦美術

  第十七周會走的玩具

  第十八周我們的生日聚會

  第十九周我心中的未來

  第二十周進入復習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2

  單元重點難點分析:

  [欣賞] 重點:

  1、欣賞優秀美術作品,培養學生能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

  2、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難點:引導學生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

  [繪畫] 重點:

  1、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嘗試筆墨表現技巧。

  2、用線描的方法進行簡單的寫生練習。

  3、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難點:

  1、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寫生方法。

  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重點:

  1、學習編織的基本方法,并用簡單的材料紙條進行設計和制作。

  2、利用掛歷紙或彩紙制作剪貼手工作品,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制作。

  3、學習簡單立體物的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難點:

  1、加強繪畫欣賞教學,重建學生繪畫興趣和信心。

  2、由淺入深,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由易到難,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4、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創新與質量的關系,繼續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小學美術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學習方式。

  二、教材分析

  該教材是贛美版美術教科書,全冊共17個課。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游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本教材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尺度》編寫,重督學生情感、立場、價值觀的培育養成,滿足學生不斷成長的需要,體現人文關懷,存眷學生持久的健康成長

  三、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經過三年多的學習認知的訓練,具備了一定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辨別認知能力和創造力,但在繪畫,動手過程中還缺乏大膽想象創造,創造能力、想象延展性還有待提高。

  四、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運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工具制作。

  3、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等能力。

  五、教學措施:

  處于兒童繪畫“過渡期”兒童,是兒童美術學習興趣取向的轉折期。教師應注意引導,提出過高過急的要求,或過分相信兒童的天賦,任其發展,將導致兒童怕畫或厭畫的不良后果。

  1、加強繪畫欣賞教學,重建學生繪畫興趣和信心。

  2、由淺入深,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由易到難,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4、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六、教學內容進度安排

  第1課色彩的冷暖

  第2課線條的動與靜

  第3課美術的節奏

  第4課今天我值日

  第5課比賽場上

  第6課巧思妙貼

  第7課巧鑲妙嵌

  第8課巧編妙織

  第9課我編斗笠送親人

  第12課瓶瓶罐罐

  第13課瓶花

  第16課民主服裝

  第17課快樂的小樂隊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目的任務

  1、 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 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制作。

  3、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教學難點: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四、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

  1、 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 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 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五、課時安排

  第一周:參觀和旅游

  第二周:游樂場 中外民居

  第三周:粉印版畫 生活用品

  第四周:老房子

  第五周:點、線、面

  第六周:會變的花 會變的樹

  第七周:水墨游戲

  第八周:剪紙(一、二)

  第九周:十二生肖

  第十周:紙卷造型

  第十一周:近大遠小

  第十二周:退遠的色彩和變化的筆觸

  第十三周:新老街道

  第十四周:小設施 我設計的小設施

  第十五周:我制作的小設施(一、二)

  第十六周:摸物背形

  第十七周:實物的聯想(一、二、三)

  第十八周:染紙

  第十九周:書簽 民間年畫

  第二十周:復習考試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5

  一、全冊教材分析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主要內容: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三年級的學習,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小學美術學習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課堂授課的基本程序。對于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工具可以做到熟練運用,對于剪刀、繩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認識。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來的四年級美術課堂上,應該繼續堅持繪畫和動手的結合教學,使得孩子在意識和動手方面繼續提高。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個人的目標,抓住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點談本學期的具體措施(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科實踐活動、創造性的培養、電教輔助教學、評價的改革、減負手段等)

  合作的學習方式:

  提倡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做小老師的興趣及自學水平,也有利于優良班風的形成、發展;學生仍然按照上學期分好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合作與探究,合作作業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欣賞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前期準備,如:上網查閱有關資料,采訪有經驗的家長等。橡皮泥雕課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材料,進行合作練習。而造型表現課、游戲式活動方式的課業一定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集體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用美術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設計、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設計提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發散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將自己通過《變廢為寶》一課學到的設計知識運用到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成果的能力。

  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把發現、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進而發展綜合實踐能力。

  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四、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內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與暖》

  第二周《畫家的調色板》

  第三周《蔬果的剖面》

  第四周《生活中的線條》

  第五周《節奏的美感》

  第六周《尊敬的人》

  第七周《今天我值日》

  第八周《趣味游樂園》

  第九周《彩墨世界》

  第十周《我是汽車設計師》

  第十一周《擬人的形象》

  第十二周《精美的郵票》

  第十三周《規劃每一天》

  第十四周《給您提個醒》

  第十五周《有創意的書》

  第十六周《穿編的樂趣》

  第十七周《會“走”的玩具》

  第十八周《電腦美術》

  第十九周《我快樂我成長》第二十周《漫畫欣賞》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概況

  本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并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立體造型,并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地提高。

  二、教學目的、要求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南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學重點

  1.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和純度漸變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3.用各種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膽想象并設計制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二)教學難點

  1.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愿望。

  4.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5.能運用紫沙泥等材料進行立體造型,并用水粉顏料加工、裝飾。

  四、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采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五全冊教學進度(略)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7

  四年級大部分的學生喜歡美術,學生思維活潑,想象豐富,接受能力強,具有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動手能力較強,上課氣氛活潑,接受能力特強。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對美術的感受及美的理解尚且不是很系統。從生活中發現美,在生活中運用美的還需進一步引導。

  學生造型、設色等方面綜合能力較低,但這已不成為教學重要的點,而更重要的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因此在新的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運用美的能力,學生能夠運用各種材料積極參加活動都還需進一步地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畏難情緒,達到基本掌握其技法,提高審美能力及綜合素質的目的。

  二、學情分析:

  存在問題:

  1、由于人數較多,上課部分學生紀律不夠嚴謹,注意力容易分散,沒有做到靜、齊、快。

  2、部分學生作業習慣較差,男生比較突出,繪畫水平差距太大。

  3、課前教學中雙邊教學開展一般,部分學生上美術課沒有激情。

  三、本冊教材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共分4個單元,由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等四個領域組成。本冊教材內容結構合理,面向全體學生,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化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充分體現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時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結構上,以美術的形式語言集中劃分單元,淡化不同課業類型之間的區別,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大綱”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習德兩方面的需求。課業設置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并降低了一定的難度。

  四、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1、教學目的:

  通過美術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學習過程,將教科書的知識與技法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審美能力,并在學習過程中豐富經驗,學會學習,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

  2、教學重點:

  本冊教材融會了欣賞、繪畫知識、工藝制作、版畫印制、綜合探索及繪畫理論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各個領域的探索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情感。每部分內容都具有各自的重點,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上,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3、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感悟能力,大膽表現、自由創新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 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與方法:

  1、遵循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采用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帶領學生探究美術學科的奧秘,可利用現代教學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優化課堂教學。

  2、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勤于動手動腦的習慣,積極參與實踐活動。

  3、充分利用美術課獨特的審美教育手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4、改進作業講評的方法,采用多元評價、激勵性評價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評價,將美術評價正規化。

  5、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6、教學手段生動有趣,運用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六、 課時安排:

  第一周 色彩的冷與暖 第二周線條的動與靜

  第三周美術的節奏 第四周變一變

  第五周色彩的對比 第六周 快樂的回憶

  第七周登山游戲 第八周校徽設計票

  第九周精美的郵票伴 第十周做年歷

  第十一周星座的聯想 第十二周窗外的景色

  第十三周我心中的未來 第十四周假如我是汽車設計師

  第十五周迷宮 電腦美術 第十六周 會游的玩具

  第十七我們的生日聚會 第十八周漫畫與動漫欣賞

  七、教學檢測與評價:

  根據兒童年齡特征,檢測方法主要時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示范能力,課堂組織紀律,合作表現能力,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評價主要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講評,家長評價的綜合方式。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立體造型,并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同時本學期要多向學生講授更豐富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對身邊事物進行更多的感受和觀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采用散點式的結構,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四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20課,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占有較大的比重,欣賞評述大多隨堂教學,均分配在各課中。

  三、教學目標

  (一)總學習目標

  本冊教學目標以《美術新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美術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征的美術教材新體系。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造型 表現:初步認識形,色,與機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設計 應用: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 評述: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的形式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 探索:采用造型游戲的方法,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色彩的冷暖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3、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教學難點:

  1、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2、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愿望。

  五、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采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為豐富校園文化,減輕緊張的課堂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培養特長生,繼續開展藝術團的培訓工作,重點加強學生兒童畫,創作畫的訓練。如本學期的科技節,做好學生的選拔和對學生相應的輔導,參賽工作。

  5、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搞好我校的藝術特色,加強校園藝術文化建設。配合學校,區開展的活動,定期更換學校櫥窗作品,定期指導學生畫藝術走廊等。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9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第7冊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的編寫,以國家有關課程改革的文件為依據,努力改變過于強調學科中心和過于關注美術專業知識技能的體系結構,以體現課程的綜合性和多樣性。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美術教材是美術課程內容的重要載體。在編寫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材的過程中,較完整把握《標準》的基本精神,為適應各地的美術教學實際,科學構建教材的框架體系,樹立新的教材觀。美術教材的編寫,向學生提供了美術學習的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像世界,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使學生獲得終生必備的美術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教材的設計和編寫依據美術課程總目標的要求,以階段標準和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為參考,教材編寫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有利于學生學習作為思考的基點,以各種方法進行指導。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的態度。教材注意其的趣味性、綜合性,并機巧妙地融入每個課題或學習單元。注重活動過程設計。美術教材涉及現代藝術的觀念和方法,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思路。教材適應具體的教學情境,具可操作性。

  美術教材以教科書為主,輔以圖片、實物、作品以及相關的視聽影像資料和計算機軟件等。在重視美術教科書的內容的同時,充分體現其視覺特色和可讀性,使之易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與興趣。美術教科書的主體內容一般包括課題、作品范例、教學輔助圖、學習活動圖片、文字內容、作業方式和評價要求等。同時充分展現美術學習的有關過程與方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感受和體驗。美術材料與圖片文本相結合,以形成集成和互動的優勢,加強美術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以利于學生學習作為思考的基點,多種指導方法展示學習過程。力求向學生提供美術學習的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像世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既考慮到知識體系的建構又突出了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引導學生認識發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一種范例,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

  本冊教材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將學習活動劃分為“設計創作”與“造型”兩大學習方式;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和“綜合·探索”等學習領域。其中重點突出“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每個單元在課題的教學目標上都努力明確體現三維目標的培養;讓學生在自主互動的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與實踐,教材設計具有多元選擇性和可操作性,以適應具體教學情境中教師和學生的需要;自評和互評相結合,使評價真正發揮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讓學生從中得到美的熏陶。

  第7冊共有22課。本教學內容中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本冊教材中,如《冷色與暖色》與《冷暖色調的畫》這兩課教學內容有著遞進關系,《廚房》和《我干家務活》在內容設計上,也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時,課序可以根據季節、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做一定的調整。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5人,男生17人,女生18人。大部學生對美術課很感興趣,畫得也不錯。少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從設計到上色,都不是太理想,是以后教學中要重點輔導的對象。

  三、教學措施。

  1、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如第7冊第4課《冷色與暖色》,教師不要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而是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判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2、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創新思維是在讓其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因此,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緊密聯系的。例如第7冊第6課《紙版畫》應抓住作品產生的效果,讓學生開動腦筋,大膽講講自己的思路,以便互相啟發,激活創造性思維。然后,讓學生通過互相比較,采用類比、求異、想象等方法,引導學生發現紙版畫的制作方法。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

  3、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幫助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形成喜愛質疑、樂于探究、激發創新的欲望。例如,第7冊第17課《標志》中先讓學生欣賞各個地方、各個國家不同的標志的圖片,進行觀察,以了解其豐富的內涵,從而為《標志》創設藝術情境,增加藝術含量,加深學生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

  4、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次課改的重點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在這些學習方式中,培養學生依靠自己主動建構知識與活動,去與他人互動,與環境互動,與人類文化互動,達到自身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教師要尊重與愛護學生,對每個學生的創造成果要給予充分的尊重,不要用統一的規定去束縛學生的手腳,學生作業應是個性的體現,要以豐富性、多樣性的要求去迎合學生的需要,如果學生完成的作業各不相同,則應該充分肯定。當然,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非讓學生放任自流。但我們的教師也千萬不要把自己的體驗作為“標準答案”強加給學生,而應該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在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用美術與其他學科相交融的方法來解決各種問題的機會將越來越多,這使得當今美術課應十分注意以美術為主體并聯合其他學科學習,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了解各學科的共通之處和相異之處,理解美術對生活獨特的貢獻,使他們真正獲得綜合運用美術以及其他知識、技能來解決學習與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能力。探究性學習是美術學習的一種好方式。教師應鼓勵學生對問題多思考,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

  6、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

  傳統美術課程評價是一種以課程目標為依據的鑒定和甄別,現代課程評價應貫徹素質教育精神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要通過突出評價的過程和個性的差異性等,建立發展性的評價體系。評價標準應改變“像不像”等“技能性”的單一化評價標準,體現美術的多樣性、個性化、創造性等基本特征。在評價中除了要完善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的觀念與方法,也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和自我教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者。使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技能,培養審美情趣。這樣的教學課堂氣氛一定更為生動活潑,學生更感興趣,教學質量將大大提高。

  7、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旅游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8、廣泛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本次課改“給予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強調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努力開發當地的課程資源。因此,本教材在設計時留有20%左右的課時由教師根據本地區、本校師生的實際需要安排教學內容,實施教學,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廣泛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各種圖片、光盤、攝影資料;參觀美術館、博物館、博覽會、藝術家工作室;校園環境、社區環境、自然環境等都是開發利用的對象。另外,還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加強學生之間、學校之間、省市之間和國際之間的學生作品的交流。

  三、教學進度

  周 次 日 期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備 注

  一 9.1~9.2 1、賀卡(1課時) 9月1日上課

  二 9.5~9.7 2、誘人的瓜果(1課時)

  3、瓜果的想象(第一課時)

  三 9.10~9.14 3、瓜果的想象(第二課時)

  4、冷色與暖色(1課時)

  四 9.17~9.21 5、冷暖色調的畫(共兩課時)

  五 9.24~10.28 6、紙版畫(第一課時)6、紙版畫(第二、三課時)

  六 10.1~10.5 中秋節放假國慶節放假

  七 10.8~10.12 7、藏書票(1課時)

  8、奇怪的夢(第一課時)

  八 10.15~10.19 8、奇怪的夢(第二課時)

  9、迷人的游樂場(第一課時)

  九 10.22~10.26 9、迷人的游樂場(第二課時)

  10、下雨?(第一課時)

  十 10.29~11.2 10、下雨?(第二課時)

  十一 11.5~11.9 11、近大遠小(1課時)

  十二 11.12~11.16 12、廚房(第1課時)

  13、我干家務活(第一課時)

  十三 11.19~11.23 13、我干家務活(第二課時)

  十四 11.26~11.30 14、吹氣投籃(1課時)

  15、字的聯想(1課時)

  十五 12.3~12.7 16、版面設計(共兩課時)

  十六 12.10~12.14 17、標志(1課時)

  18、包的世界(1課時)

  十七 12.17~12.21 19、能干的腳(第一課時)

  20、美麗的鞋(第二課時)

  十八 12.24~12.28 21、我也能做鞋(共兩課時)

  十九 12.31~1.4 22、鞋的聯想(共兩課時) 元旦放假

  二十 1.7~1.11 期末考核

  廿一 1.14~1.18

  廿二 1.21~1.25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0

  一、班級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具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已經初步認識了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了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并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了初步的創新意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對于一些繪畫的基本方法了解的不夠深,學生普遍創造性不夠,在本學期將加強訓練。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編寫,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養成,滿足學生不斷發展的需要,體現人文關懷,關注學生長期的健康成長。本冊教材共13課,每一課即為一個單元。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造型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色彩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欣賞等,這些美術活動都十分接近生活,且可操作性強,很容易吸引學生,也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加強美術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2、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和才能的發展,發展學生的形象記憶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學生學習美術的空間,從而讓學生明白美術無處不在。

  四、教學措施:

  1、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深鉆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精心準備,做好課前準備。

  2、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魅力價值。

  3、在課堂上運用范畫,手工范品及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為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情境,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形式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美術學習過程中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5、教師加強學習,不斷研究教學方法,提高美術教學教研水平和業務能力。

  6、推薦美術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課外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使他們得到更大的提高。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1

  一、教學情況分析:

  經上學年的美術教師介紹,四年級想象能力極為豐富,逐漸出現對美術極為愛好的個別同學,該些學生無論在造型上、色彩、構圖、工藝上都有自己獨特見解,該年級段在欣賞上對一些美術家的介紹故事特為感興趣。但也有不足之處:

  1、造型上普遍極差,缺乏觀察能力。

  2、色彩能力上有點缺乏彩感,配制不夠準確。

  3、工藝制作上不夠認真。

  4、出現個別超常學生與后進學生懸疏越來越大。

  二、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愿望。

  2、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學重點:

  1、簡單的自然物和日常生活用品進行寫生。

  2、學習用蠟筆水彩畫形式,硬筆線描,水彩平涂等方法,進行寫生或把觀察、記憶、想象中的事物表現出來。

  3、繪制簡單的適合紋樣。

  4、學習用樹葉、樹皮、蛋殼等材料拼貼圖形。

  5、學習用多種材料進行初步浮雕制作。

  6、觀賞自然風光,欣賞傳統圖案和優秀美術作品。

  四、教學難點:

  1、掌握蠟筆水彩畫技法,并能在寫生和創作中進行運用。

  2、掌握適合紋樣規律,并能自如運用進行創作。

  3、利用各種材料,巧妙構思,掌握拼貼和初步的浮雕技法。

  五、措施:

  1、加強造型能力的培養,對簡單的自然物進行寫生,并指導正確的觀察方法,以確定如何對事物進行造型處理。

  2、面向全體學生,拉近個別超常學生與后進學生的距離,加強對后進學生美術上的培養。

  3、適當滲入“色彩原理”的理論性知識,以加強他們分析觀察事物的顏色變化能力。

  4、加強對工藝上的技巧能力培養。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2

  一、教學情況分析:

  經上學年的美術教師介紹,該年級段想象能力極為豐富,逐漸出現對美術極為愛好的個別同學,該些學生無論在造型上、色彩、構圖、工藝上都有自己獨特見解,該年級段在欣賞上對一些美術家的介紹故事特為感興趣。但也有不足之處:

  1、造型上普遍極差,缺乏觀察能力。

  2、色彩能力上有點缺乏彩感,配制不夠準確。

  3、工藝制作上不夠認真。

  4、出現個別超常學生與后進學生懸疏越來越大。

  二、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愿望。

  2、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學重點:

  1、簡單的自然物和日常生活用品進行寫生。

  2、學習用蠟筆水彩畫形式,硬筆線描,水彩平涂等方法,進行寫生或把觀察、記憶、想象中的事物表現出來。

  3、繪制簡單的適合紋樣。

  4、學習用樹葉、樹皮、蛋殼等材料拼貼圖形。

  5、學習用多種材料進行初步浮雕制作。

  6、觀賞自然風光,欣賞傳統圖案和優秀美術作品。

  四、教學難點:

  1、掌握蠟筆水彩畫技法,并能在寫生和創作中進行運用。

  2、掌握適合紋樣規律,并能自如運用進行創作。

  3、利用各種材料,巧妙構思,掌握拼貼和初步的浮雕技法。

  五、措施:

  1、加強造型能力的培養,對簡單的自然物進行寫生,并指導正確的觀察方法,以確定如何對事物進行造型處理。

  2、面向全體學生,拉近個別超常學生與后進學生的距離,加強對后進學生美術上的培養。

  3、適當滲入“色彩原理”的理論性知識,以加強他們分析觀察事物的顏色變化能力。

  4、加強對工藝上的技巧能力培養。

  六、教學課時安排:

  略。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3

  一、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小學六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屬于中年級的階段。經過一年的英語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英語學科的基本學習方法。這一學齡段的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于接受英語學習這一新事物較為有利。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十一個模塊:

  1—10 and Review。

  每個模塊依照前冊慣例,各分三個Unit。

  一般情況下,Unit1呈現本模塊所要學習的語言內容,Unit2 and Unit3提供若干任務型練習(Task based)。

  與學習英語的第一年相比,本學期的學習內容難度有所增加,而學生學習的熱情可能有些減退。因此,教學中老師應積極采取靈活措施,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如何表達正在發生的事情和將要做的事情。

  2、我們除了學習如何描述正在發生的動作、還要學習如何詢問和說明能力,如何獲得允許,如何談論體育比賽和旅行等活動。

  3、如何表達數字13—20以及12個月份。

  四、教學重、難點:

  學會相關目標描述,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五、教學措施:

  1、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

  2、適當運用課堂用語。

  3、合理確定教學要求。

  4、合理對待學生的學習錯誤。

  5、充分利用教具如:磁帶、錄音機,使學生學好語音語調。

  6、通過說、唱、表演等形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7、采取形式,創設情景,降低學習難度。

  8、加強合作學習。

  六、課時安排:

  每個模塊安排預計四課時,共計四十四課時。

  七、教學進度:

  第一周:Module1 Unit1 Unit2

  第二周:Module1 Unit3 Module 2Unit1

  第三周:Module2 Unit2 Unit3

  第四周:Module3 Unit1 Unit2

  第五周:Module3 Unit3 Module4 Unit1

  第六周:Module4 Unit2 Unit3

  第七周:Module5 Unit1 Unit2

  第八周:Module5 Unit3 Module6 Unit1

  第九周:Module6 Unit2 Unit3

  第十周:Module7 Unit1 Unit2

  第十一周:Module7 Unit3 Module8 Unit1

  第十二周:Module8 Unit2 Unit3

  第十三周:Module9 Unit1 Unit2

  第十四周:Module9 Unit3 Module10 Unit1

  第十五周:Module10 Unit 2Unit3

  第十六周:Review Module

  第十七周:Review

  八、其他活動安排:

  適應學校調整。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能在圖片的幫助下基本理解故事大意。

  2、能聽懂、會說、會認讀單詞:cryfallreakscarymonster

  3、能基本會用句子“Did you…”詢問過去是否發生過某事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情感態度目標

  1、在活動中體會關心他人和被他人關心的感覺。

  2、在模仿、扮演、合作學習中進一步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敢于用英語進行表達。

  文化策略目標

  1、在聽、說、演、練活動中學習和運用語言。

  2、學會傾聽他人,愿意在小組中合作、交流。

  重點難點:

  1、能基本會用句子“Did you…”詢問過去是否發生過某事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2、能正確理解和認讀單詞:breakscarymonster

  教學準備:

  課件、人物頭像、單詞卡、錄音機、磁帶等

  教學過程:

  Step1 Warm-up

  1、Greetings.

  2、Free talk.

  3、Say a chant. Talking with the teacher. Say a chant.

  拉近師生距離,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Step2 Lead-in

  Are you happy? But look at our friend Tom.

  He is not happy. He’s crying.Do you know why?

  Let’s listen and find out. Listen and think引入主題,帶著問題整體感知語篇。

  Step3 New

  1、Why is Tom crying?

  He saw a monstor on the TV.teaching

  2、listen, point and find “did,didn’t”。

  “We know the reason now.

  But Mumt、Sam and Amy didn't know. Let’s listen again and find out: How did they ask? And how did Tom answer? Do the listening activity.

  帶著任務聽第二遍,找出關鍵詞。

  3、Ok, did you find “did,didn’t”。

  Let’s read after the tape together. Read after the tape.

  逐句跟讀,解釋新詞,進一步理解語篇。

  4、Read in roles. Read in roles.分角色跟讀,再次強化認讀。

  Step4 Practice

  Make a survey(show some pictures on PPT.) Tom saw a monter on the TV.

  How about you?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先示范,后分組練習,再展示。

  1、Ask and answer with the teacher.

  2、Practice in four

  3、Show time.在圖片的幫助下進行半控制操練,學生有選擇地進行語言輸出。

  Step5 Sum-up

  1、You did a very good job! Let’s see who is the winner? The winner gets the points.及時評價,激勵學生持續學習。

  2、Today’s homework:

  a.make a survey about your friends .

  b. listen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for three times. Remember the homework.

  布置課后延伸活動,強化學習效果。

  板書設計:

  Unit 1 Did you break your toy?

  Words Wall Did you fall ? fall break your toy?

  1 2 3 4 monstor see a scary thing?

  break No, I didn’t. scary Yes, I did.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5

  在長期教育教學工作中,使我認識到培優輔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了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行以點帶面,全面提高,通過培優輔差使學生轉變觀念,認真學習,發展智力,陶冶品德,真正使教師動起來,使學生活起來。并長期堅持下去,真正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我校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不能不學,量性而學這一目標,特制訂培優輔差工作計劃

  培優對象:

  寇偉、毛柯評、楊怡、麻慧新、劉宇超彭波原張晨佳、石精杰。

  輔差對象:

  劉毅、彭馳杰、彭相凡、彭濤、張夢松、彭鼎喆。

  輔導基礎薄弱的學困生:常常利用課余的休息時間給學困生輔導,耐心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以多鼓勵、少批評、多輔導、少責怪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上課多提問、多鼓勵,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分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主要措施:

  一、思想方面的培優輔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學生家長、班主任聯系,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在培優輔差中注意幾點:

  1、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學生,一視同仁。

  2、根據優差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比如優秀生可以給他們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進行練習,學困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已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3、經常與家長聯系,相互了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4、對于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要及時地檢查,并做出評價。

  5、不定期地進行所學知識的小測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抽測。

  6、要講究教法。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研究不同課型的教法。如上復習課時,要把知識進行網絡,把知識進行列表比較,把知識系統,便于學生掌握;上習題評講課時,做到既評又講,評有代表性的學生答題情況,講知識的重點、易混點、熱點及考點。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優生率。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6

  一、教學情況分析:

  經上學年的美術教師介紹,該年級段想象能力極為豐富,逐漸出現對美術極為愛好的個別同學,該些學生無論在造型上、色彩、構圖、工藝上都有自己獨特見解,該年級段在欣賞上對一些美術家的介紹故事特為感興趣。但也有不足之處:

  1、造型上普遍極差,缺乏觀察能力。

  2、色彩能力上有點缺乏彩感,配制不夠準確。

  3、工藝制作上不夠認真。

  4、出現個別超常學生與后進學生懸疏越來越大。

  二、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愿望。

  2、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學重點:

  1、簡單的自然物和日常生活用品進行寫生。

  2、學習用蠟筆水彩畫形式,硬筆線描,水彩平涂等方法,進行寫生或把觀察、記憶、想象中的事物表現出來。

  3、繪制簡單的適合紋樣。

  4、學習用樹葉、樹皮、蛋殼等材料拼貼圖形。

  5、學習用多種材料進行初步浮雕制作。

  6、觀賞自然風光,欣賞傳統圖案和優秀美術作品。

  四、教學難點:

  1、掌握蠟筆水彩畫技法,并能在寫生和創作中進行運用。

  2、掌握適合紋樣規律,并能自如運用進行創作。

  3、利用各種材料,巧妙構思,掌握拼貼和初步的浮雕技法。

  五、措施:

  1、加強造型能力的培養,對簡單的自然物進行寫生,并指導正確的觀察方法,以確定如何對事物進行造型處理。

  2、面向全體學生,拉近個別超常學生與后進學生的距離,加強對后進學生美術上的培養。

  3、適當滲入“色彩原理”的理論性知識,以加強他們分析觀察事物的顏色變化能力。

  4、加強對工藝上的技巧能力培養。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7

  教學目標:

  1、學習四個名詞sunglasses, gloves, umbrella, scarf。

  2、在A部分對話的基礎上,運用本課時及A部分學過內容進行實際的交際活動。根據不同的天氣情況,自己搭配不同的服飾。

  教具準備:ppt課件、單詞卡片。

  教學重點:本課時的四個單詞。

  教學難點: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詞匯,根據不同的天氣選擇正確的服飾并交流。

  教學過程:

  一、warming up

  1、Let’s sing.(盡快將學生從課間拉到英語學習中來。)

  2、Review.(復習第五單元一組“clothes”單詞,用舊知來引出新知。)

  3、Let’s group.(將復習過的單詞進行分類,有利于之后更好地開展對話。)

  二、presentation

  1、a.通過兩個對話完成購物。

  b.Shopping bought a pair of shoes and a hat.now,she wants to go back home.引出“umbrella”教學。

  C.放“umbrella”于對話中的操練。

  2、晴天引出“sunglasses”教學,然后對話操練。

  3、下雪引出“scarf”和“gloves”教學,通過對話操練。

  三、Consolidation

  1、Take a trip.(通過百度查找天氣,最終Shopping選擇NewYork去旅游。)

  Shopping:It’s hot. So I put on my T-shirt.

  (讓學生明白旅游前如何做好準備,不同的天氣要穿不同的衣服。)

  2、Group work.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Let’s take a trip.

  (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了解7、8月份各地的天氣情況并做選擇,最后根據選擇的城市準備不同的服飾。)

  四、布置作業

  1、聽錄音,熟讀P59。

  2、完成P59的表格,并說一說。

  3.、(自選)和父母親討論暑假旅行安排,說說需要的物品。

  五、板書設計

  Pep4 Unit6 A Let’s learn

  umbrella

  scarf

  gloves

  sunglasses

  六、教學反思

  在進行group work的時候對學生的要求并不是很清楚,有些同學不太清楚課堂學習的要求。課堂上由于第一次參加講課演示緊張導致原先的教學計劃被打亂,原先的教學步驟被打亂,在課程內容上有點急,沒有很好的闡述我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希望下次能夠更好的表達我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用語的使用不是很流利,在課堂中有些地方想表達的內容自己表達的不是很清楚,不能很好的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我想這也是一名新教師和老教師之間的差距。回校以后我會像,學校優秀的老教師們,如何用最簡單,學生最容易接受的語言來表達教學內容。經過這次的教學評比,我看到了自己與其他優秀教師的差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學習到和接受到了全省優秀教師們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教學理念。對我的觸動很大,也讓我對以后的教學表達指明了一條道路。感謝這次的活動,讓我們這些新接觸教師崗位的新人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給我們新人提供了表達自己新教學理念的平臺。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8

  [ 教學目標 ]

  1. 掌握目標語句:Chinese people invented …

  學習新詞:invent paper important printing print 并能用目標語句練習說;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rinting.

  2. 理解文章的內容, 能將學到的詞匯融于目標語句進行練習,能熟讀重點句型,并有感情的表演對話。

  3. 通過小組活動, 培養合作意識;通過了解中國的四大發明, 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民族自豪感。

  [ 教學重點 ]

  詞匯:invent paper important printing print

  目標語句: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rinting .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important things.

  [ 教學難點 ]

  如何用正確的語言進行對話表演,如何熟練背誦本課的重點句型。

  [ 教學準備]

  錄音機,頭飾,圖片,單詞卡片,實物,POWERPOINT 課件

  [ 教學流程 ]

  一.Warm- up( 熱身啟動 )

  1.Sing a song first .

  《Today is National Day .》

  2.Free talk

  T: Hello , my children , can you tell me sth about your National Day ? What did you do ? Where did you go ?

  Ss:I went to …I helped my mum, I cooked noodles, I satyed at home,…(教師邊聽, 邊將這些過去式寫在黑板上。)

  T: Good,now let’s read all the words here. (教師和學生一起復習剛才所有的單詞 )

  3.大屏幕展示動詞過去式,將尾音相同的單詞歸為一類。

  二.Presentation (任務呈現)

  (教師拿出一張紙,問學生)

  To you know what is it ?

  Saper .

  T:Yes,paper,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it

  S: No.

  T:Ok , I will tell you today .Please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14. (引入今天的新課文)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精選18篇) 相關內容:
  • 2023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通用17篇)

    一、全冊教材分析(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主要內容: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

  • 2022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精選18篇)

    一、全冊教材分析(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主要內容: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

  • 小學四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精選24篇)

    一、指導思想:本學期英語組在學校“打造精品教育、建設精致新知”學校總目標的基礎上,立足崗位,從細節入手,不斷細化各項教學工作。認真學習和貫徹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結合我校辦學理念,結合學科特點堅持把課堂教學作為教研工作的中心...

  • 四年級上冊語文復習計劃(精選24篇)

    一、指導思想通過分類復習,抓好課內、課外的知識,把好基礎關,提高學生應對考試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成績,力爭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二、復習重難點以分類復習為主,把好課內關和課外知識的拓展。...

  •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期末復習計劃(精選3篇)

    一、指導思想緊緊圍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依據新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結合本冊教材內容和學生自身實際,進一步優化復習內容,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地復習中,形成對所學概念、計算方法、解決問題、規律性知...

  • 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精選22篇)

    一、教材分析本冊共有課文30篇,其中講讀課文22篇,略讀課文8篇。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 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計劃(精選23篇)

    一、復習目的1、教師帶領學生梳理整冊教材,復習基礎知識,進一步理解重、難點,在原有的基礎上,加深理解,鞏固知識。2、查漏補缺,提優補差,使所有學生通過復習都能有所收獲。...

  • 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計劃范文(通用22篇)

    語文復習重在對整冊書的知識做一個系統的梳理,然后形成自己的知識樹,針對本期教材,特制定如下計劃: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就本班學生而言,少部分學生對字詞掌握情況較好,但獨立閱讀知識方面掌握得不太好,大部分學生拿到題之后不認真...

  • 四年級上冊期末復習計劃書范文(精選22篇)

    一、學生學情分析: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本班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初步學會獨立識字。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會給部分學過的詞語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

  • 四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集合(精選21篇)

    一、學情分析本學期我執教四年級的三個班,共有學生(159)人。通過三年級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著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中遇到了困難,學習興趣隨之減弱,因此兩極分化比較嚴重,而且新插班的有部分...

  • 四年級上冊英語的教學計劃(精選25篇)

    (一)教材分析:本教材采用了“教案式”的編排體系。每冊書共6個學習單元和2個復習單元。每單元分“A,B,C”三個部分,共10頁,每個復習單元為4頁。...

  • 四年級上冊期末復習計劃(精選21篇)

    20xx秋季學期期末考試即將到來了,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期末復習能力,不過還是要為學生們制定一個復習計劃,讓大家能夠在期末考試中獲得成功。...

  • 四年級上冊期末復習計劃書(精選20篇)

    一、學生學情分析: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本班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初步學會獨立識字。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會給部分學過的詞語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期末復習計劃(通用7篇)

    一、復習目的1、教師帶領學生梳理整冊教材,復習基礎知識,進一步理解重、難點,在原有的基礎上,加深理解,鞏固知識。2、查漏補缺,提優補差,使所有學生通過復習都能有所收獲。...

  •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優秀(精選22篇)

    一.指導思想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 教學工作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大厂| 庆元县| 弥勒县| 阜南县| 漾濞| 吴川市| 廉江市| 鄄城县| 云林县| 峨边| 故城县| 宝坻区| 清镇市| 得荣县| 千阳县| 仁布县| 古浪县| 会东县| 永吉县| 石家庄市| 游戏| 紫云| 万宁市| 南岸区| 辉县市| 贵溪市| 包头市| 托克逊县| 江达县| 枝江市| 东乡县| 和林格尔县| 桐庐县| 金沙县| 天台县| 磴口县| 会东县| 和林格尔县| 彩票| 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