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通用3篇)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范文 篇1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三年級2班,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尤其是男同學,學習基礎也還比較好,但是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或者作業質量較差,對于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采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與綜合運用四個領域的內容同時混編的方式,各個領域包括以下內容:
數與代數:第一單元"元、角、分與小數"。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感受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會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第三單元"乘法"。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第五單元"認識分數"。能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感受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
空間與圖形:第二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軸對稱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是軸對稱圖形。第四單元"面積"。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的換算;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統計與概率: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換想法。
實踐活動:到商店調查三種商品的價格,做好記錄。與同學比一比同一種商品的價格。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并與同伴說一說。用紙剪出一個你喜歡的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繪制一幅圖案。設計旅游計劃。廚房鋪地轉的選擇方案制作七巧板。調查小組同學的身高,并計算小組的平均身高,并計算小組的平均身高。在報刊上找出與平均數有關的信息,并與同伴說一說。
三、教學重點:
本冊教材中的小數與分數、圖形的變換與面積等概念,都是學生初次接觸的重要基礎知識,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它們是至關重要的。
四、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把數學學習與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線索,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生活,從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與實際價值,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教學時在使學生掌握數學概念、法則、數量關系的同時,應更重視數學方法的訓練,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和運用數學的意識。處理好基本訓練與創造性思維發展及后繼學習的關系。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在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過程中逐步得到發展的,而"再創造"的前提是通過必要的基本訓練使學生形成扎實的基本功。
(二)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冊教材設計了適量探索性和開放性的數學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一個比較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肯于鉆研、善于思考、勤于動手的科學態度。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三)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數學教學應體現"從問題情境出發,建立模型,尋求結論,應用與推廣"的基本過程。在日常的數學活動中要注意小課題研究和實習作業等實踐活動,對這方面的內容不但不能隨意刪減,而且要加強這方面內容安排的密度和強度。
(四)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要善于駕馭教材,把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要求,開展教學活動。要注意在直觀感知廣泛的背景下,通過自身體驗在分析、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概念,不要用死記硬背的方法。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范文 篇2
一、基本情況分析:
作為三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能遵守紀律,學習習慣良好,也有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成績不夠理想,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耐心細致地做好班級工作,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二、教學目標及要求:
知識與技能
1、1000以內數的意義,認、讀、寫1000以內的數以及比較大小。掌握數的讀、寫方法,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2、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和估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的驗算。
3、口算和估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加整百數以及相應的減法。能正確列豎式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知道0與一個數相乘得0,會驗算除法。
4、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筆算和估算三位數乘一位數。
5、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初步含義,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讀、寫分數,在具體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較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6、千克與克的認識。在現實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認識千克與克,通過動手實驗知道1千克=1000克。
7、24時記時法。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換算。
空間與概率:
1、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長方形的長與寬、正方形的邊長。
2、理解平面圖形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3、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統計與概率:
1、能用比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會用表格或簡單的條形圖表達統計的結果。
2、初步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然”、經常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三、主要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培養學習興趣,教給學習方法,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2、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練習題型多樣,精練,備好課,上好課。
3、加強對差生的輔導和轉化,開展互幫互助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爭先意識。
4、教學中盡力能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教師做到充分利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加強手,腦,眼的協調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識。
5、切實做好七認真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范文 篇3
一、復習內容: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材
二、復習目標:
1.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掌握一些運算的技巧,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算習慣。
2.進一步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
3.掌握一些觀察物體、平移圖形的方法。知道什么是軸對稱圖形。
4.認識千米和噸,會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和小數,比較它們的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小數的加減運算。
5.會進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能夠區別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6.知道一些統計的方法,會計算幾個數的平均數,初步了解平均數的作用。
7.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理解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看、寫、算等解題的習慣。
三、復習的重點:
以乘法、除法的計算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作為復習的重點,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復習的時間及安排:
5個課題。
建議:
第一課時以乘法、除法的計算為主要內容。完成110頁第1—3題。
第二課時以千米和噸、平移為主要內容。完成第111---112頁第4---8題。
第三課時以分數、觀察物體為主要內容,完成第112---113頁第9---14題。
第四課時以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為主要內容,完成第114頁15---17題。
第五課時敎者自己根據本班情況確定復習的內容。
五、復習的策略:
以學生自己復習為主,復習時讓學生先復習(看看、想想、做做)可以根據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安排復習的內容,也可以敎者增加內容進行練習。敎者要做到復習的內容要全,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要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