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組教學工作計劃2023(通用3篇)
初三化學組教學工作計劃2023 篇1
一、指導思想及工作思路
根據我校“高質量,輕負擔,學生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辦學宗旨,圍繞學校培養學生“三個學會”的基本育人目標,以高效課堂為核心,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提高教科研質量,加快教師培養步伐,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而使化學組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有特色,上水平”。
二、具體措施
1、 深入學習教學常規,嚴格按照教學常規的要求上課,培養學生朝著能學、會學、愿學、樂學方向發展。
2、 堅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的優勢和功能,統一教學目標,統一重難點,盡量統一作業的量和難度。同時強化課堂問題設計創設的嚴密性、科學性、可實用性,主要從這幾個方面予以關注:問什么,問多少,問誰,怎么問,誰來問,問題的思考時間給多少,對所問問題如何反饋總結,超出預設的生成有哪些可能等。備課過程中要結合學情,重點備過程與方法,研究重難點的突破途徑,努力做到知識主線、情境主線以及情感主線的有機結合。
3、 加強學生的個別輔導。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實行分層輔導,對基礎好的學生,重點從解題速度和強度方面進行要求,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把要求適當降低,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立足于每個知識點,進行個別輔導,使他們的成績有較大的明顯的提高。
4、組織教師自學反思,堅持利用周六及學科教研活動時間,組織教師進行“每月必讀”的讀書學習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不少于40分鐘。同時要求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學反思,每學年完成一篇較高水平的教學論文。
5.組織本組教師充實與完善學校的“教學資源庫”,將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拿出來共其他老師共享。
6、 堅持組內公開課、互聽課、推門聽課、督查聽課制度,促進全組同志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7、發揮課題組教研優勢,依托課題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扎扎實實將課題組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本學期馮彥成老師的第三期市個人課題將很快結題,張方芳老師將申報第四期市個人課題立項。
初三化學組教學工作計劃2023 篇2
在校長室和教導處的直接領導下,本學期化學教研組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 帶領全組教師鉆研教材,把握課堂教學
1. 貫徹學校提出的精品課堂教學理念,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形成各位教師生動活潑、豐富精彩、邏輯嚴密、條理清晰的課堂教堂風格。
2. 開展推磨課教學,全組教師每人開一節公開課,互相觀摩、研討,大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11~16周進行)
3. 開展家常課“五認真”教學,組內教師共同研討,上好每一節家常課,每次教研組活動排定主講人,要求針對本階段教學學情分析,重難點突破,課堂檢測與反饋等加以總結。
二、 組織好本組教師開展好科研活動,本學期主要進行以下幾項活動:
1. 積極參加市區教研活動,做到按時參加,按時完成各項要求。
2. 參加赤峰市初中化學教學設計評比。
3. 參加松山區組織的教學研究課活動,開設一堂問題式教學公開課。
4. 參加區教學公開課活動,開設一堂探究式學習公開課。
5. 參加學校區級教育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個性化教育的案
例研究》,每人要求撰寫一篇論文。
三、開展化學第二課堂,興趣組活動情況
1. 第五周開民用工業化學式書寫競賽活動負責人:全組化學教師
2. 第十一周開展
化學方程式競賽 全組化學教師
5. 化學興趣實驗小組活動
四、 開展教學反饋工作
1. 控制全組化學作業的布置量,既要能強化雙基,又不能增加學生負擔。
2. 注意化學作業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要求有所不同,可分為選做題和基本題,不同對象不同要求。
3. 作業批改時要注意,統一要求,要求有訂正,有評分。
4. 每章節要有測驗,每月按學校要求進行月考,其中期中、期末二季度組內進行一次教學研討。
5. 適時搜集材料,準備相應的期中、期末復習。
本組教師力爭在去年區中考化學成績第四的基礎上,能不斷地加強教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初三化學組教學工作計劃2023 篇3
一、教學背景:
為了加強課堂教學,完善教學常規,能夠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完成初中最后一學期的化學教學,使之高效完成學科教學任務制定了本教學計劃。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是初中學習的關鍵時期,本學期我仍擔任九年級年級82、83、84和85四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從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來看,四個班都是學校的普通班,但學生大部分學習氣氛不濃,導致學習在一定范圍內只是應付差事。
而且還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和化學基礎不好,個別學生的學習態度還不是很積極,特別要讓這部分學生認識到本學期是初中化學至關重要的一個學期,內容相對于上學期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的努力學習、教師耐心輔導,并且做到抓兩頭帶中間,使四個班的成績能一直呈上升趨勢。本學期主要加強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三、新課標要求:
九年級化學是科教版的,按照九年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來實施的,其目的是通過化學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通過九年級化學的教學了解基本的科學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學會或掌握相應的基本技能。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及科學探究的方法。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是科學課程目標的重要方面,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貫穿于整個科學教育的全過程。
通過教學,學生將對自然現象保持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養成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尊重科學原理,不斷提高對科學的興趣,關心科學技術的發展、反對迷信;逐步培養創新意識,敢于依據客觀事實提出自己的見解,能聽取與分析不同的意見,并能根據科學事實修正自己的觀點,初步養成善于與人交流、分享與協作的習慣,形成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用科學技術知識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意識。
四、本學期學科知識在整個體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本學期知識中共學習4章節的內容涉及到新課標中“物質科學”、“常見化學反應”“工農業生產中的溶液”、“酸堿鹽的認識與應用”等知識。
其中第五章節中學習能源中的燃料問題,第六章節中學習金屬,第七章節中學習溶液,第八章節中學習認識酸堿鹽、酸堿鹽間的相互反應及酸堿鹽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本學期學科知識在整個初中化學中是重點內容與是難點內容,它將為以后的化學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科學探究的方法為終身學習化學起到啟蒙作用。通過本學期的學習,為學生在日常生活和生產提供更好的依據。
五、各單元章節實驗操作安排
時間
周次
實驗名稱
3.1-3.8
第一周
氫氣的特性、氫氣的燃燒、氫氣爆炸、氫氣驗純
3.9-3.15
第二周
二氧化碳的制備和性質
3.23-3.29
第四周
金屬的化學性質、孔雀石加熱分解、氧化銅的還原
3.30-4.5
第五周
鋼鐵銹蝕的因素
4.6-4.12
第六周
可溶與不溶、影響溶解的因素、溶解時的吸熱和放熱現象、溶液的導電性
4.13-4.19
第七周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4.20-4.26
第八周
溶液的濃稀、配制一定溶質質理分數的溶液
5.11-5.17
第十一周
混合物的分離、過濾操作、
5.18-5.24
第十二周
乳化現象
5.25-5.31
第十三周
稀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
6.1-6..7
第十四周
濃硫酸的性質及稀釋
6.8-6.14
第十五周
堿的性質、PH與溶液的酸堿性
6.15-6.21
第十六周
鹽的性質
6.22-6.28
第十七周
檢驗銨態氮肥
六、教法和學法指導方案: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以下方面:
(1)認真備課。認真研究教材及考綱,明確教學目標,抓住重點、難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重視每一章節內容與前后知識的聯系及其地位,重視課后反思,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師生互動的細節。
(2)上好課:在備好課的基礎上,上好每一個45分鐘,提高45分鐘的效率,讓每一位同學都聽的懂,對部分基礎較差者要循序漸進,以選用的例題的難易程度不同,使每個學生能“吃”飽、“吃”好。
(3)注重課后反思,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做到以下方面:
(1)學生應該重視課本知識。切實加強作業的獨立完成操作過程。
(2)學生應重視相關知識點的延伸。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合作學習。
七、階段性測試或檢查方式及輔導措施:
(1)批好每一次作業:作業反映了一節課的效果如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認真批改作業,使教師能迅速掌握情況,對癥下藥。
(2)按時檢驗學習成果,做到單元測驗的有效、及時,測驗卷子的批改不過夜。考后對典型錯誤利用學生想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點評。
(3)及時指導、糾錯:爭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務不推托到明日,爭取一切時間,緊緊抓住初三階段的每分每秒。課后反饋。落實每一堂課后輔助,查漏補缺。精選適當的練習題、測試卷,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出并指導學生搞懂弄通,不留一個疑難點,讓學生學有所獲。
(4)積極與其它老師溝通,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水平。
(5)經常聽取學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議。
(6)以“兩頭”帶“中間”戰略思想不變。
(7)深化兩極生的輔導。
八、教學進度安排:
時間 周次 章節內容
3.2-3.8 第一周 講評期末試卷、第五章第一節氫氣
3.9-3.15 第二周 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3.16-3.22 第三周 古生物的“遺產”——化石燃料、本章小結
3.23-3.29 第四周 奇妙的金屬性質、金屬礦物與冶煉
3.30-4.5 第五周 珍惜和保護金屬資源、本單小結
4.6-4.12 第六周 第七章溶解現象
4.13-4.19 第七周 物質溶解的量
4.20-4.26 第八周 溶液濃稀的表示
4.27-5.3 第九周 期中復習
5.4-5.10 第十周 期中考試
5.11-5.17 第十一周 講評期中試卷、晶體的生長
5.18-5.24 第十二周 乳化作用、第七章小結
5.25-5.31 第十三周 第八章重要的酸
6.1-6.7 第十四周 重要的酸
6.8-6.14 第十五周 常見的堿、溶液的酸堿性
6.15-6.21 第十六周 常見的鹽
6.22-6.28 第十七周 化學肥料、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
6.29-7.5 第十八周 第八章小結
7.6-7.12 第十九周 期末復習
7.13-7.20 第二十周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