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應用基礎機教學計劃(精選3篇)
中職計算應用基礎機教學計劃 篇1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工作計劃
樂陵市成職教中心 賈玉倩
本學期我仍任教12計算機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這是一學期的復習教學課程,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將教學計劃安排如下:一、課程的目標和任務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計算機專業(yè)學生一門必修的計算機基礎課,也是以后計算機專業(yè)其他課程的入門課。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理解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使他們能勝任辦公自動化在生活的應用。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為:1) 計算機基礎知識。
2) 具備WindowsXP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3) 會使用因特網上網瀏覽、下載、收發(fā)郵件、聊天等。
4) 熟練掌握Word文字處理軟件、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體軟件的應用。
本課程的學習任務分為兩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論的學習,一是掌握操作過程的學習。結合學校工作計劃,積極開展本科各項活動。旨在提高學生計算機知識水平,使學生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統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尤其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所必須的職業(yè)技能。
二、學生情況分析
現任教的12級計算機專業(yè)學生有部分是剛入學的新生,其中有少數沒有使用過電腦的學生,他們和其他大部分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的基礎相差較大。而絕大多數同學接觸過Windows操作系統,但也沒學習使用過集成辦公軟件諸如Word、Excel等軟件,對于計算機的了解比較膚淺,認為計算機就是用于游戲、聊天的一種工具,對于計算機的認知還不夠,對于學習計算機的方法一無所知。表現在知識銜接不上,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三、教材分析
學生現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專為中等職業(yè)高中學生而編寫的《計算機應用基礎》。
1、教材特點:教材實用性強,淺顯易懂,圖文并茂,是比較適合高一計算機學生的使用。
2、教材內容:《計算機應用基礎》總共有七章,第一章認識計算機,第二章 WindowsXP操作系統,第三章 因特網(Internet)應用,第四章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第五章 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的應用,第六章 多媒體軟件應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應用。
3、重、難點:重點在于使學生熟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Windows的操作,會使用因特網上網瀏覽、下載、收發(fā)郵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難點在于對程度不一的學生,特別是從未操作過計算機的學生,要在短短幾個課時中熟練掌握和運用,理論和操作兩不誤。四、教學措施
學生光有興趣,不一定就能學好這門課程知識,要想使學生能系統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計劃采取以下措施:
1、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目的進行引導,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 2、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讓他們能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鐘時間。
3、每節(jié)做小結,每結束一章要做總結并布置上機綜合實訓操作練習。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軟件制作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件,或借助一些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加深學生的印象。每節(jié)課均采用演示——操作——提問——解疑的方法,讓學生在觀看演示后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然后師生一起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可以即學即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印象。五、教學進度安排表
六、對學生的學習要求
課堂上認真聽講,理解各個知識要點,注意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掌握操作步驟,上機時認真實踐,完成各個實驗任務。
中職計算應用基礎機教學計劃 篇2
武穴理工中專計算機專業(yè)教學計劃
一、招生對象及學制
(一)招生對象:招收初、高中畢業(yè)生或具有同等學歷者。
(二)學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養(yǎng)目標
本專業(yè)培養(yǎng)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掌握信息處理和信息管理技術,具備程序設計、信息管理系統軟件開發(fā)和維護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yǎng)學生具備計算機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與職業(yè)技能,具有硬件組裝與維修、軟件開發(fā)及系統維護、信息統計分析、處理、網絡運行的維護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較寬泛的計算機專業(yè)知識和扎實的計算機專業(yè)技能。
三、專業(yè)基本要求
1、知識要求
本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熟悉和了解計算機系統及信息管理的相關專業(yè)知識。主要包括:計算機組成原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財務會計及統計、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和開發(fā)方法、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安裝、配置及維護知識。
(1)基本掌握大學英語、高等數學、電子技術、會計學及統計學原理等基礎知識;
(2)掌握和熟悉計算機硬件系統知識,包括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原理知識;
(3)掌握和熟悉計算機軟件系統知識,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數據結構、高級程序語言設計等知識;
(4)掌握和熟悉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基本原理,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知識;
(5)掌握和熟悉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和開發(fā)方法。
2、能力要求
(1)計算機硬件的安裝、配置能力;
(2)計算機常用軟件的安裝與維護能力;
(3)計算機網絡的組建、維護的能力;
(4)熟練使用辦公應用軟件的能力;
(5)信息處理和信息管理能力;
(6)信息管理系統軟件開發(fā)和維護能力;
(7)基于網絡的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fā)、設計與維護的能力;
(8)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3、素質要求
(1)思想政治素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觀念、社會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具備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和公民意識,關心公益事業(yè),具有奉獻精神。
(2)文化素質:達到大專生應具備的文化素質要求,系統學習本專業(yè)所要求的課程,專業(yè)知識比較過硬,知識面廣。
(3)業(yè)務素質:熟練的使用辦公軟件和工具軟件進行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具備軟件開發(fā)的基本技能以及網站的開發(fā)與維護的能力,具備企業(yè)管理的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敬業(yè)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
(4)身心素質: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身心健康并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達到國家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
4、職業(yè)資格證書要求
本專業(yè)學生可獲取如下證書:
(1)湖北省計算機資格考試中級證書
(2)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
(4)人事部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初級證書,包括信息處理技術員、網絡管理員、程序員職稱證書。
四、畢業(yè)規(guī)定
修完本計劃規(guī)定的全部必修課、選修課和各個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成績全部合格并達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學生,才準予畢業(yè)。
五、畢業(yè)后就業(yè)范圍與崗位分析
1、就業(yè)范圍
本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范圍主要包括:
(1)工商企業(yè)(約30%);
(2)政府部門、事業(yè)單位(約5%);
(3)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系統(約10%);
(4)其他(約55%)。
2、主要工作崗位
本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將從事下列崗位的工作:
(1)IT企業(yè)信息管理軟件的開發(fā)技術人員;
(2)企事業(yè)單位的計算機辦公自動化應用,信息處理人員及軟硬件系統、網絡系統維護人員;
(3)計算機網絡的組建,管理及維護人員、網站設計與制作人員;
(4)計算機的銷售及售后服務人員、電子商務網站建設和網絡營銷人員。
六、部分課程要求:(主干課程介紹)
1、計算機應用基礎(180學時)
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基本應用技能,為后續(xù)課程學習和辦公軟件專題訓練打下基礎。
課程內容:計算機基本原理,各種軟、硬件的功能與特點,WINDOWS的特點與基本操作,計算機網絡的常識與基本使用方法,計算機及其網絡安全的常識,MS-OFFICE中主要軟件的使用方法。
2、多媒制作技術-FLASH動畫設計(72學時)
為從事網頁動畫設計、商品廣告設計、游戲動畫設計或其它視頻動畫設計工作訓練設計技能。
課程內容:FLASH操作基礎,動畫的生成原理,圖形繪制、對象編輯、顏色設置與使用、元件實例的組織與使用、文本的使用、外部素材的使用、腳本的使用等各種設計手段及其使用技巧,各種格式動畫的特點及生成方法。
3、網頁設計技術(72學時)
在學過《計算機實用基礎》掌握了網頁直觀制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HTML和CSS語言的使用方法,能建立簡單的網站、制作網頁,并盡可能美化網頁和擴展網頁功能。
課程內容:HTML、CSS的基礎知識,DREAMWEARER軟件的使用方法,HTML、CSS
語言的使用,框架、表單、鏈接等的設計,腳本的嵌入與調用方法等。
4、VB程序設計(72學時)
初步掌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及編程思路,能用VB獨立編寫實用的小程序。
課程內容:VB集成環(huán)境,面向對象基本概念,程序設計基礎,常用控件,圖形、數據庫應用,多媒體應用等。
5、數據庫原理與應用(72學時)
用這一門直觀、較為簡單又實用的程序設計語言啟蒙學生的計算機語言、數據庫意識和編程、數據庫查詢操縱意識,為后續(xù)的語言類課程的學習打下概念基礎,也為計算機二級考試作準備。
課程內容:類、對象、對象實例的概念與運用,對象屬性、事件、過程的概念與運用,數據類型的概念與運用,常量、變量、運算、函數、表達式的概念與運用,程序結構的概念與運用,關系數據庫的概念與運用,數據庫的生成與操縱方法,SQL查詢的使用方法,應用程序的設計與連編方法等
6、網絡技術(72學時)
理解局域網的基礎知識,能設計和組建局域網,能管理與維護局域網,能進行局域網互聯。
課程內容:計算機局域網概念,局域網規(guī)劃與設計,組建網絡基礎平臺,組建信息服務平臺,LinuxServer服務平臺,局域網管理與維護基礎,局域網互聯解決方案,局域網管理與維護進階,局域網應用范例,局域網管理與評估。
7、C語言程序設計(72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C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及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與編程技巧,能讀懂較簡單的C語言程序,能使用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設計簡單的程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處理C語言程序設計問題,并能在計算機上調試、運行程序,具有一定的查錯、改錯能力。
課程內容:C語言的數據類型,語句,流程設計,函數,數組,指針,結構體與共同體,文件等概念、功能、格式和使用方法。
七、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
1、本專業(yè)課程類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類:必修課包括公共基礎課、專
業(yè)課和選修課
2、公共課15門;
3、專業(yè)課14門;
4、選修課2門。
5、第六學期實習(540學時)
計算機專業(yè)課程設置、學時分配及教學進程表見附表:
八、主要集中性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軍事訓練(第一學期)、專業(yè)實習(假期)、畢業(yè)實習(第5、6學期)。以上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軍事訓練安排在第一學年第一學期機動周進行,畢業(yè)頂崗實習,安排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進行,專業(yè)實習安排在每學期及寒暑假。
學生在每學期都有安排計算機上機實訓,以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在校內,由有關任課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具有學科特點的模擬訓練,使學生能夠將本專業(yè)相關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實踐初步結合。
在校外畢業(yè)實習中,主要對學生進行崗位實訓,增強學生對專業(yè)崗位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管理水平和業(yè)務操作能力。(540學時)
九、教學環(huán)節(jié)與考核
整個教學體系分為三個模塊:
基本素質教育課程模塊、專業(yè)理論課程模塊、實踐技能教學模塊
基本素質教育課程模塊——注重文化基礎和基本素質
專業(yè)理論課程模塊——注重專業(yè)基礎和專業(yè)素質
實踐技能教學模塊——注重專業(yè)實操能力
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根據課程的性質可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應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的考核。加強和規(guī)范實習和實訓環(huán)節(jié)的考核。
十、說明
1、本專業(yè)在三年學習期內包括實踐性教學及技能實訓教學;
2、最后一學年為專業(yè)頂崗實習及畢業(yè)綜合實習撰寫畢業(yè)論文;
3、課程設置應根據社會主義市場需求變化,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人才。
中職計算應用基礎機教學計劃 篇3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計劃
康縣職業(yè)技術學校 李莉
本學期我仍任教職一(四)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將教學計劃安排如下:
一、課程的目標和任務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計算機專業(yè)學生一門必修的計算機基礎課,也是以后計算機專業(yè)其他課程的入門課。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理解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使他們能勝任辦公自動化在生活的應用。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為:
1) 計算機基礎知識。
2) 具備Windows7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
3) 會使用因特網上網瀏覽、下載、收發(fā)郵件、聊天等。
4) 熟練掌握Word文字處理軟件、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
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體軟件的應用。
本課程的學習任務分為兩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論的學習,一是掌握操作過程的學習。結合學校工作計劃,積極開展本科各項活動。旨在提高學生計算機知識水平,使學生掌握Windows7操作系統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尤其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所必須的職業(yè)技能。
二、學生情況分析
現任教的職一(四)班學生是剛入學的新生,其中有少數沒有使用過電腦的學生,他們和其他大部分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的基礎相差較大。而絕大多數同學接觸過Windows操作系統,但也沒學習使用過集成辦公軟件諸如Word、Excel等軟件,對于計算機的了解比較膚淺,認為計算機就是用于游戲、聊天的一種工具,對于計算機的認知還不夠,對于學習計算機的方法一無所知。表現在知識銜接不上,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
三、教材分析
學生現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專為中等職業(yè)高中學生而編寫的《計算機應用基礎》。
1、教材特點:教材實用性強,淺顯易懂,圖文并茂,是比較適合高一計算機學生的使用。
2、教材內容:《計算機應用基礎》總共有七章,第一章認識計算機,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統,第三章 因特網(Internet)應用,
第四章 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第五章 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的應用,第六章多媒體軟件應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應用。
3、重、難點:重點在于使學生熟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Windows的操作,會使用因特網上網瀏覽、下載、收發(fā)郵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難點在于對程度不一的學生,特別是從未操作過計算機的學生,要在短短幾個課時中熟練掌握和運用,理論和操作兩不誤。
四、教學措施
學生光有興趣,不一定就能學好這門課程知識,要想使學生能系統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計劃采取以下措施:
1、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目的進行引導,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
2、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讓他們能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鐘時間。
3、每節(jié)做小結,每結束一章要做總結并布置上機綜合實訓操作練習。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軟件制作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件,或借助一些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加深學生的印象。每節(jié)課均采用演示——操作——提問——解疑的方法,讓學生在觀看演示后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然后師生一起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可以即學即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五、對學生的學習要求
課堂上認真聽講,理解各個知識要點,注意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掌握操作步驟,上機時認真實踐,完成各個實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