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計劃(精選3篇)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班共有學生21人。、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同時,要對他們嚴格要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好的學生態度不夠認真,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合作,幫助他人,熱愛集體,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意識。對于后進生,增強集體意識,培養他們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落實培尖補差工作是這學期的重點、。
二、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3)”與“識字”、“課文”組成。“識字”安排了2個單元,每單元4課,共8課。課文安排了6個單元,每單元3-5課,共23課。
1、關于識字。本冊繼續采用“識字分流”的辦法安排生字。全冊共安排生字406個,其中要求會寫的為276個,另外的130個只要求認識。“識字”課有三種形式:
(1)詞串識字。
(2)看圖會意識字。
(3)形聲字歸類識字。
2、關于課文。全冊教材安排課文23篇,其中韻文6篇。有些課文內容與秋季風光有聯系;有些課文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兒童生活;有些課文讓學生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等。
3、關于練習。全冊教材共安排綜合練習8個,每單元后面安排1個。練習以綜合性為主,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寫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等。
三、本冊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2)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406個生字。
(2)掌握27個常用偏旁,正確書寫、默寫276個生字。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2)能就所聽所讀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愿意和別人交流,態度大方,有禮貌。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轉變教育觀念,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動實驗教材的實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創[______]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冊課文共三十四篇,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每組教材都包括#工作計劃#導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臺。八組課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
三、新課程理念: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綜合)。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豐富的人文內涵,熏陶感染作用,學生的獨特體驗;實踐性,
以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以語文實踐為培養途徑;母語教育,學習資源,實踐機會,感性把握能力;漢語言文字特點對語文教育的影響,起始階段的教育過程和方法,語感,整體把握。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意學生身心[______]發展的特點,兒童學習語文特點,個體差異與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和進取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鼓勵想象、質疑、發現、創新。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綜合:溝通學科間的聯系、語文與生活的聯系;實踐: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課內外學用結合;創新:吸收新思路新觀念,運用新技術新方法;適應: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的需求;
四、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十二班共有學生69人,經過一年級的努力,學生取得了一些進步,如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等方面。但二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嚴重,后進生面大,在書寫、學習品質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缺陷。另外,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差,勢必會影響整體水平的發揮,所以,盡可能轉化后進,提高先進,發展后進是本學期重點。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3
一、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識字”、“課文”和“語文園地”組成。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課文”安排了8個單元,每單元4~5課,共34課。每單元安排1個綜合練習,共8個。
本冊繼續采用“識寫分流”的辦法安排生字。全冊共安排生字450個,其中要求寫的為350個。
本冊教材安排課文34篇,其中韻文8篇。大體上按內容分為8個單元:
1~4課為“秋光篇”,課文內容大都與秋天的物候有關。
5~8課為“生活篇”,意在反映兒童的生活樂趣。
9~12課為“祖國篇”,意在培植學生愛祖國、愛首都、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13~17課為“人生篇”,意在讓學生認識社會,明辨是非,學會在故事中感悟生活。
18~21課為“團結篇”目的是引導學生與人要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22~25課為“情感篇”意在讓學生學習用真情獲得真情,培養愛心。
26~29課為“環保篇”,主要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30~34課為“科學篇”,意在讓學生關注科學,從而愛科學,學科學。
本冊教材仍然堅持“多編少搬”的原則,所編選的課文,仍然體現內容豐富、充滿情趣的特點。
本冊課文語言規范,淺顯易懂,便于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復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
二、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1班學生人數51人。年齡大多是7歲左右。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但由于教材變動較大,要求認識和會寫的字很多,課文篇幅很長而且全部脫拼音了,對于剛上二年級學生來說真的很難。而且我班學生男女比例懸殊,男生比女生多,男生比較好動,上課注意力較難集中,學生年紀較小還是容易受他人影響分散注意力,影響學習效果,大部分同學學習認真,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后按時完成作業,他們聰明好學。但也有少數一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個別同學頭腦不夠聰明,反映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后進生的學習,使他們逐步趕上大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