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新認識》,使我深深的體會到:搞好教育要有愛心。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不會是成功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學校,愛教師,愛學生,師生之愛,生生之愛,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良好開展的基礎。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面對跨世紀的人才培養(yǎng)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應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時刻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積極參加職業(yè)道德學習,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的給自己充電,在實踐中不斷進取,刻苦鉆研,勇于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不斷提高。真正做到有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在市場經濟、影視文化、網絡浪潮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經常的讀書學習。 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有精湛的業(yè)務直接影響學生,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是一部好的教科書,是一股強大的精神支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終身受益的,并可影響著好幾代人。教師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fā)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應在團結協(xié)作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將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位學生,發(fā)揚奉獻精神,同時,應對學生充滿希望,要做到“尊重與信任,有耐心和愛心”。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2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好的師德師風就是一本教科書,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教師職業(yè)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教師要做“人之楷模”。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我通過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學習,深刻體會到:師德貴在誠。師德是教師之魂,德成業(yè)則立,德劣業(yè)則垮,一名新時期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應突出一個“誠”字。心誠則事成。
第一:要有精誠的敬業(yè)精神。
有人把教師的職業(yè)比作“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這充分說明了教育工作的光輝和重要,所以每位教師從自己準備執(zhí)教的那一天起,就應該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第二:要有誠懇的治學態(tài)度。
一個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不僅要“專”,而且要“博”,要興趣廣泛,一專多能。自身要有比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并不斷完善自己,才能教書育人,不誤人子弟。“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里面有一層很重要的含義,就是教師如何把學生教好,這就是我們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我們的教法。教而得法則事半功倍,教而無法則事倍功半。在世界已進入信息化的今天,我們不要再作井底之蛙,墨守成規(guī)。我們也不能以已經獲取了較高學歷而一葉障目,放松學習。否則我們將是“墻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在獲取扎實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在教改、教法上下功夫。
第三:要有坦誠的博大胸懷。
作為教育者,應具有博大的胸懷和火熱的心腸,善于尊重、理解、愛護我們的教育對象,以建立一種有利于教學活動的新型師生關系。
第四:要有赤誠的無私愛心。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對學生充滿愛心,與學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關心學生的冷暖,體察學生的心理,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人,能自覺自愿地向你訴說心中的喜與悲,喜歡上課,喜歡你組織的各種活動。這不僅能增強學生克服困難,增強改正錯誤的勇氣和信心,并會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個性的發(fā)展產生良好的影響。
第五:要有“以校為家”的主人翁精神。
要有“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責任感,這是形成良好師德師風的思想基礎。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與單位的榮辱、單位的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才會時時、事事、處處從嚴要求自己,才不會犯錯誤,才會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你的事業(yè)中。提倡“以校為家”,就是要我們在單位樹立節(jié)約意識,從點滴做起,把在家里養(yǎng)成的節(jié)約習慣在單位里發(fā)揚光大。只要我們每一個教職工都能“以校為家”,那我們就基本具備了較好的師德師風,那我們的學校將會更加興旺發(fā)達。
第六:要多做貢獻不貪名利。
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就要忠誠于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不怕吃苦,不計較名利。學校的新時代師德師風應與傳統(tǒng)的標準揉在一起,即:平易近人、嚴中帶慈、公平待人、效果顯著。平易近人就是要做到和藹可親,拉進與孩子和家長們的距離,讓他們有信任感、放心感;嚴中帶慈就是要做到嚴與愛相輔相成,嚴中有愛、有理、有方、有度;公平待人就是要做到在教學方法、教學態(tài)度上不偏私,要有平等、一視同仁的觀念;效果顯著就是要做到工作方法恰當、質量高、效率快、有成果,從而在社會上樹立我們學校全體教師高素質的良好形象。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yè),就要愛我的職業(yè),愛我的學生,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盡心盡責,以心換心,以愛博愛,傾我所有,去換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強師德修養(yǎng)即是社會賦予我們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教師適應教育改革開放的必然需要。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3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想就應從幾個方面做起:
一:要有高漲的工作熱情:許許多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取決于用心主動的心態(tài)。而教師的用心情緒、主動心態(tài)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種內驅力,能促使我們用心向上,不斷進取。不僅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tài)還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并構成良性循環(huán)。反之,如果教師做事懶散,處世消極,那么,勢必會使祖國的花朵耷拉著腦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壯成長。
二:要養(yǎng)成寬容公正的愛心,這是教師對待學生的核心原則。教師務必學會寬容。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所應對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別是非潛力的孩子呢?嚴是一種愛,寬容也是一種愛。寬容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仁慈。它能溫暖、滋潤學生的心田,開啟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師還就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理解所有的學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注意時時處處在細節(jié)中體現(xiàn)出公正的意識。
三:無私奉獻,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奉獻是世世代代進步人類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行為、道德境界。一名教師就應對學生無私奉獻。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與自我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我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愛,作為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其內涵極為豐富,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學生,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學生。
四:要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是教師走向終身發(fā)展的基本原則。終身教育,這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思想觀念,教師更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zhàn)性的職業(yè)。我們就不斷地給自我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yǎng),使自我變得更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識、觀念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善反思、勤筆記,注重積累,加強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終身發(fā)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務必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了教師務必具備更高的到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4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無私奉獻的紅燭。面對這些贊美和敬仰,我們無疑是自豪的,然而同時,面對洶涌而來的新世紀大潮,我我們應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完善自己。學習了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后,我想了很久:“以人為鏡”,方能揚長避短,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若要給孩子一杯水,我首先不是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長流水,這就要求我們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
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要想有效的從事教育活動,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就是我們說的職業(yè)道德。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就是指在共產主義道德的指引下,通過教育勞動過程逐步形成并必須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的總和。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yè)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不僅要求我們教師發(fā)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甘為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yè)上,終生獻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yè)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yè)道德,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愿望。“愛之,能勿勞乎?言之,能勿誨乎?”
能過學習教師職業(yè)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yǎng)人的工作,教師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5
我認真學習貫徹重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通過學習,我充分認識到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準確地理解了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基本內容,并自覺用新《規(guī)范》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做新時期師德楷模。
1、修師德,從勤于育人做起
當您漫步在校園時,您便會發(fā)現(xiàn)在這塊實驗田里,每一天都有一串動人的故事在編織著。在教書育人中我們要努力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是對那些特困生,更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且多加鼓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2、修師德,從小小微笑做起
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永恒話題。如何體現(xiàn)教師的愛,如何讓學生接受教師的愛,我認為,最簡單、最容量做到的、的效果是從微笑面對學生做起。
“微笑”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天給學生燦爛的微笑,會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發(fā)展。微笑,是一把閃閃發(fā)光的金鑰匙,能開啟教育成功的大門,幫助學生們茁壯成長。
在教育教學中,我學會了微笑,學會把微笑奉獻給每一位學生,把這溫暖的陽光灑向每一位學生,讓它滋潤學生心田,讓它點燃學生奮進的火花:當孩子們遇到難題時,我給他們送去鼓勵的微笑;當孩子們淘氣時,我給他們送去寬容的微笑......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6
這幾天,通過組織學習和自我學習,使我深刻感受到師德的博大精深。
我們可以從網絡上搜索到許許多多的老師的模范事跡,從教育部部長周濟發(fā)表的《愛與責任——師德之魂》一文中的提示,立馬在《做人民滿意的教師》一書中學習了霍懋征、鄒有云、黃靜華、盤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師事跡材料,從網絡上學習了譚世明、姜伯成、陳善知、傅六云優(yōu)秀教師群體先進事跡,深深地被他們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強烈的責任意識、無私的奉獻精神而感動不已。
一、師德就是榜樣,當今實踐師德是第一要務
從這些師德高尚的教師,無不是身體力行的楷模。師德修養(yǎng)重在修煉,重在實踐。理論轉化為實際的過程,是教師在職業(yè)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水平的實踐過程。實踐的過程就是精神升華的過程,閃耀著人格魅力的光輝。
“一生鐘情栽桃李”的優(yōu)秀教師霍懋征六十年來總是細心地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經過努力有所前進,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能天天有所進步。在實踐中他感悟到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一朵默默守望太陽的云”的優(yōu)秀教師鄒有云放棄很多能夠走出深山、掙大錢、出名的機會,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扎根山區(qū)教育事業(yè)。為了太陽山明天的太陽,“讓愛的陽光照亮深山”,兢兢業(yè)業(yè)、甘于清貧、無私奉獻30年。
“哪怕只有一個學生,我也會選擇留下來”的優(yōu)秀教師盤振玉,她有無數(shù)機會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掙錢,但是她舍不得孩子們,她不想讓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她“用大山一樣的情懷,讓愛在大瑤山中不斷延伸”,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澆灌著下一代。
“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秀教師黃靜華,以“假如我是學生”的情感去體會孩子的內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們的“荒唐”,寬容他們的“過失”,有禮貌地對待他們,讓學生時時體驗到一種高于母愛、超越友情的師生情,總結出了班主任工作八法”:人格感染、愛心傳遞、契機運用、心靈相融、潛能發(fā)現(xiàn)、集體凝聚、家訪溝通和反思升華。
認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的63歲的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林崇德,在他44年的教育生涯之中,兢兢業(yè)業(yè),努力“培養(yǎng)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把全部的愛獻給了自己的學生和心理學事業(yè)。總結出教書育人的理念是: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他說過:“如果人有來生,在我高中畢業(yè)時,我仍會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愿填上‘師范’,畢業(yè)后仍當教師,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像霍懋征、鄒有云、盤振玉、黃靜華、林崇德,像全國優(yōu)秀的所有師德標兵,表現(xiàn)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yè),他們的身上閃爍著師德的絢爛光輝。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xiàn)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矗
二、教師的道德實踐,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教育教學的活動中
同志指出:“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涵,也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yōu)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為,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yǎng)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tǒng)工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xiàn)的根本保證。眾所周知,每一位教師在實踐中要遇到如何看待教育對象的問題。教學實踐的過程也是一種道德實踐,比如說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成績差的學生?我們常稱成績差的學生為“差生”,教育者本身不自知,認為這種稱呼沒什么了不起,但是對于被冠以差生之名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副沉重的枷鎖,容易使他們更加喪失自信心,產生自卑心理。“差生”一詞反倒可能成為這些學生追求上進的思想障礙,銷毀他們原本不多的自信,助長他們的自卑心理和自卑情緒,致使他們走上自暴自棄的歧途。怎樣對待成績差的學生,是檢驗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尺度。師德內容、師德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隨時代的變化而吐故納新,如書中提到的“在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條件下依法執(zhí)教的問題”,這是時代對師德實踐提出的新要求、新課題。教師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已不僅僅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法律的要求。懲罰學生最要不得,而且也是違法行為。
中小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時期,他們的自尊心、好奇心、獨立意識、模仿能力以及積極向上的愿望都較強。但是他們涉世不深,辨別是非能力相對較差,做出一些令人費解并造成不良影響的事情是很難免的。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7
目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新的形式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教師來說應具備全面的素質教育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21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現(xiàn)代社會在帶給人們物質文明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了沉重的負荷。教師,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更作為培育下一代的言傳身教者,他們的心理健康,是與培養(yǎng)下一代息息相關的大事。
教師不是神,愛情婚姻、子女家庭、經濟收入、名譽地位等種種人生瑣事必然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當心情不好時,很容易將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語言不檢點,甚至動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學生感到緊張、委屈、怨恨,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準則,干工作要求具備起碼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如果說對教師有什么特別的要求,我認為,比“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更重要,還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這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最重要的方面。在個人和社會之間,體制和人性之間,國情和人情之間,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之間尋找一種張力,教師就會用自己柔弱的雙肩盡量抵擋一下來自四面八方的擠壓,給學生騰出盡量多一點的自由空間和時間,讓每一位學生得到的發(fā)展空間。因此,教師必須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社會和歷史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自覺維護教師職業(yè)道德,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廉潔從教、精心育人、團結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善于交流、及時溝通的氛圍,也是保持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環(huán)境。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鉆研業(yè)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有人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的崇高評價和美好贊譽。世人給教師帶上了如此美麗的“花環(huán)”,我們更應當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為這頂“花環(huán)”增添光彩。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yè),只有充滿了對教師職業(yè)的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無私奉獻;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溫暖。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8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因此教師這一職業(yè)是神圣的,擔負著培養(yǎng)、教育下一代的艱巨、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我們的天職。這段時間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20___年修訂),規(guī)范的內容有六條,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這六條規(guī)范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規(guī)范教師的育人行為,提高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具體表現(xiàn)。
一、愛教育。我們所從事的是教育事業(yè)。愛教育,就是要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yè),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教育事業(yè)需要的是我們教師實實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機取巧,更不是事事以報酬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擁有了對事業(yè)的一分熱愛,才能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對學生負責、讓家長滿意。尤其是青年教師,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育教學工作。
二、愛自己。教師愛自己就是要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用自己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去影響學生、改造學生!安灰晕锵玻灰约罕。特別是在現(xiàn)在的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矛盾層出不窮,各種思想相互碰撞,教師的人生取向不僅關系到自己是否擁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過程。一個不愛自己的教師,是談不上愛教育和愛學生的。所以我們教師要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規(guī)范中要求教師“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這就要求我們在育人的同時,不要忘了自身的繼續(xù)學習。
三、愛學生。這是教師所有“愛”的歸宿點。教師對學生的“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崇高的師愛表現(xiàn)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按成績區(qū)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且多加鼓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
新規(guī)范還規(guī)定:教師應保護學生生命安全。我想這是每位教師必須做到的,這也是一位教師應有的高尚道德。當學生生命受到威脅,受到傷害時,作為一名教師應在學生危急時挺身而出,應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們學習,學習他們生死關頭臨危不懼、舍生忘死、奮不顧身,拼死保護學生的英勇獻身精神;學習他們危難時刻堅守崗位、忠于職守、不畏艱難險阻、奮力搶救學生拼搏奉獻的精神。我想這正是教師愛學生的體現(xiàn)。
愛教育、愛自己、愛學生,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從民族和事業(yè)的大局出發(fā),認認真真地學習,勤勤懇懇地鉆研,扎扎實實地工作,就能無愧于教師這一光榮稱號,就是對《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詮釋。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9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在課堂教育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耐心答疑,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授課之余,刻苦鉆研業(yè)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水平。
教師并不是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教師置身于現(xiàn)實生活中,市場經濟的環(huán)境下,如何不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要“守身如玉”,“一塵不染”,敬業(yè)盡職,專心致志,作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名真正的教師,名副其實的教師,必須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強不息的精神,嚴以律己的精神。教師要勝任當代社會的教育工作,不僅要有精深的知識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還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教師職業(yè)道德是教師在其職業(yè)生活中,調節(jié)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yè)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或行為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
總之,師德修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既要有崇高的師德理想作為個人修養(yǎng)的目標,又要從自身實際出發(fā),有切實可行的具體要求;從現(xiàn)實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入手,刻苦磨練,堅持不懈,日積月累才能取得成效。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10
《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它表現(xiàn)在:當學生受到挫折、處境困難的時候,給學生以同情、關懷、體貼和幫助;當學生生病的時候,主動噓寒問暖,送藥送飯;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致,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tǒng)一起來。
熱愛學生,就必須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學生,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的性格,這就要求我們做思想工作時應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來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yǎng)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政治教師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政治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尺應當是這種人。"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
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風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勿以惡不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政治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較強的綜合能力是政治教師素質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等等。這些能力與政治教師的教學實踐和工作效率息息相關。加強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即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政治教師完善自我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要求。高尚的師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對學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遠的。所以,我們政治教師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yǎng),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四有"新人,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歷史使命。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11
通過學習《中小學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使我受益匪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從原來的8條縮為6條,并在保留原來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新增了一些可操作性強、描述更為具體的條目,對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對教師自身修養(yǎng)和素質的時代訴求。
通過學習,我充分認識到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理解了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基本內容,并將自覺用新《規(guī)范》來要求自己的言行,做新時期師德楷模。
一、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一定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yè)。 只有抱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之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學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對教育的執(zhí)著、認真,你的這份熱情會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學生,讓他們多對學習投入一份認真,同時老師也會多贏得學生的一份尊重。在“愛崗敬業(yè)”一條中,倡導教師“志存高遠”、“樂于奉獻”,這在舊《規(guī)范》中是沒有的!兑(guī)范》第二條“敬業(yè)奉獻”,只有當教師把教育作為一項事業(yè)、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時,才可能默默奉獻、甘為人梯,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價值所在。
二、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典范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公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一定要有愛心。
愛心是師德素養(yǎng)的重要表現(xiàn)。新《規(guī)范》第三條“熱愛學生”中,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崇高的師愛表現(xiàn)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qū)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多加鼓勵,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
另外,新《規(guī)范》第四條“教書育人”中,明確提出要“實施素質教育”,并首次將“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列入其中。實施素質教育,必然對教師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師“不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相信隨著教育改革、考試制度改革的深入,這一點會越來越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上得到體現(xiàn)。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規(guī)范》第六條中提出“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遵守教師培訓制度,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教育教學業(yè)務,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這個條目的提出,我覺得更有利于當前教師的發(fā)展和教育的發(fā)展。在任何教育體制下,教師總是充當著引領者的角色,教師的品行、內涵,代表著社會的文明程度。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12
通過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聯(lián)系最近發(fā)生在身邊的是,我的感觸很深。
我認為的教師的道德素質并不是指規(guī)范、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guī)范、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yè)的準則。教師所從事的職業(yè)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yè),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而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師魂”。 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xiàn)。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guī)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xiàn)。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guī)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tài)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板書筆跡等。而師愛則是師德的靈魂。
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就更困難了。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xiàn)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熱愛教師的職業(yè)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天天與學生接觸我深深地感到同學們的純真,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他們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關心,從愛護他們的角度去教育他們,他們都會變成很有出息的人材。問題是我對他們關心太少了,作為一個教師,要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心,的確有些困難,因為我要面對的是兩個班級的學生,精力較為分散。而在學生眼里,教師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雙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學工作,并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思想認識問題,使他們健康地成長。也就是說,課堂不僅是教師教書的場所,也是教師育人的場所。
教學過程本身是師生交流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接觸學生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有不良習慣或行為,應該及時加以制止并正確引導,指出其錯誤之處和危害;如果學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難,也應該多加以關心和幫助。從我的親身經歷來看,坦誠對待學生,真心面對學生,是教師受學生歡迎的重要法寶之一。通過學習,結合自己教學經歷的體會,針對當前教學的現(xiàn)狀我認為師德師風教育是極有必要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做到: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敬業(yè)奉獻,甘為人梯,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學生,對工作賦予高度熱情;用于探索創(chuàng)新,虛心請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師德的自覺性,是行風建設的關鍵,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成為一個良好口碑的教師,重溫天底下最燦爛的工作。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13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苯虝弑仨毾葹槿藥煟苏弑叵刃袨槭痉。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就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做為一名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師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典范,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和教育學生。又一次學習了新修訂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使我更深的認識到:教師要教書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只有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要愛崗敬業(yè),關愛每一個學生
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這是教師必須要具備的良好品德。如果連這點都沒法做到,那么這一輩子都很難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既然干了這份工作,就要對這份工作負責。要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求,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
熱愛自己的工作,還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熱愛上。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給予愛。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一個不愛自己學生的教師,不僅干不好自己的工作,更不是一個好的教師。
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由于他們年齡小,沒有形成一定的習慣,所以他們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時,我們就要寬容的對待他們,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愛孩子,還要學會信任、鼓勵、安慰孩子,給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成長氛圍,用自己的溫暖與真心去打動每一個孩子。特別是那些學困生,更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更要給他們更多的愛心。只有愛才能教育好孩子。愛崗位、愛學生,才是教師應該努力培養(yǎng)的基本道德品質。
二、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學習的表率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在多年的教師崗位中發(fā)現(xiàn),教師的一言一行的確能深深影響著學生。教師的舉止言談、道德修養(yǎng)、處事方法、性格愛好,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小學階段的孩子,年齡小,沒有很強的是非觀念,模仿能力特別強,所以他們往往把教師當作自己的學習楷模。正是在這種模仿與影響的過程中,他們的性格、愛好、品質、修養(yǎng)等也在逐步形成。教師對學生的這種影響甚至是終身的。正如教育家加里寧所說的:“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币虼耍處煾鼞趯W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嚴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工作態(tài)度和方法,給學生做個好榜樣,用自己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和師德修養(yǎng)去教育感染學生,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和修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培養(yǎng)自己的工作熱情,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工作
許許多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取決于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而教師的積極情緒、主動心態(tài)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種內驅力,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不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tài)還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并形成良性循環(huán)。反之,如果教師做事懶散,處世消極,那么,勢必會使祖國的花朵耷拉著腦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壯成長。
如今,由于社會對教師更高的要求,教師自身工作任務的繁重,工作壓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師產生了對工作的厭煩情緒,對工作的熱情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工作的質量,也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這種現(xiàn)狀對教師自身發(fā)展、對學生成長的不利,要學會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難,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師價值與學生成長的雙贏。
四、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走終身發(fā)展之路
總之,通過多年的教學工作和此次的新師德規(guī)范的學習,我更加明白了: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傳授多少課本知識,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如何做人!作為一名教師,要教會學生做人,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坝讼扔海褐赜隆!币虼耍視媒處熉殬I(yè)道德規(guī)范時刻的鞭策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yè)中的一盞明燈!讓我們帶著愛和責任走下去吧!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14
教師職業(yè)道德是我們應該遵守的基本準則,良好的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是我們成為合格教師的充要條件。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師德修養(yǎng)。首先我們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并且付諸于實踐。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法規(guī),新的教育理念,國內外數(shù)學家的先進的教學思想,只有我們不斷學習,我們才能教給我們的學生新的最前沿的知識。其次,我們要學會交流。和別人的交流的過程就是我們思考的過程,在和別人思想碰撞的過程中我們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最后,我們的職業(yè)道德體現(xiàn)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所以我們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來提高我們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進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有很多。一味地讓學生跟著教師走是不對的,我們要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要讓學生追著我們學習,而不是讓我們牽著學生學習,這就要看看我們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的修養(yǎng)程度。
如果學生喜歡這個教師,那么學生就會喜歡學習。這是我們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較高的一個表現(xiàn)。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這個老師呢?
首先,我們應該用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去感受老師對他們的愛,F(xiàn)在的班級是我從一年級帶上來的班,現(xiàn)在已經五年級了,學生和我無話不談,下課主動來找我聊天,有事情也找我。這和我平時對他們的關心分不開。
第二,我們要偏“愛”一些特殊的孩子。對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我們要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我們隊他的關心。記得這個班三年級的時候來了一個插班生,剛開始學習成績不錯,后來成績直線下降,我了解了原因:他的爸爸媽媽離婚,孩子跟著爸爸,爸爸天天喝酒、上網、打麻將,父子倆住在一個不足10平米的小屋子里。了解了這些情況以后,我會經常關注這個孩子,和他聊天、談心。利用課余時間給他進行輔導,利用課間活動時候讓別的孩子和他一起做游戲,并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他鼓勵,慢慢地,孩子變了,變得愛笑了,變得愛和我說話了,成績也上來了。對于班級里的這些有特殊情況的孩子,我們一定要有愛心,有信心,有恒心。
第三,我們要公平對待每一名學生。每個班級里面都有一些不聽話或者是反應比較遲鈍的孩子,對于這些學生我們不能有帶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適當?shù)墓膭睿鰪娺@些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最后,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換位思考。我們要把學生看成和我們一樣的平等個體,尊重他們。在我們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先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學生,我會怎么辦。再去想怎樣來處理和學生之間的問題,我想這樣我們就會讓學生更加喜歡我們。
當然,提高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還會遇到很多狀況,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愛,只要我們可以換位思考,我們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就會不斷提高。
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15
學習了新修訂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使我更深的認識到:教師要教書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只有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一、勤懇敬業(yè),樂于奉獻
教師的積極情緒、主動心態(tài)是身心健康的一種內驅力,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不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tài)還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并形成良性循環(huán)。如今,由于社會對教師更高的要求,教師自身工作任務的繁重,工作壓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師產生了對工作的厭煩情緒,對工作的熱情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工作的質量,也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這種現(xiàn)狀對教師自身發(fā)展、對學生成長的不利,要學會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難,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師價值與學生成長的雙贏。
二、終身學習,拓寬知識
終身教育,這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思想觀念。做為教師,更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zhàn)性的職業(yè)。陶行知先生的“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钡乃枷,雖然說了幾十年,但在今天依然適用。社會的發(fā)展,知識的更新,課程的改革,都需要教師去不斷的學習,在學習中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這樣,教師才能去適應課程改革與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我們就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yǎng),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識、觀念的過程中,還要善于反思、勤寫筆記,注重積累,加強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終身發(fā)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
總之,通過師德規(guī)范的學習,我更加明白了: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傳授多少課本知識,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如何做人!作為一名教師,要教會學生做人,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因此,我會用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時刻的鞭策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yè)中的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