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精選11篇)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1
這次家訪,我去了初二某班兩個孩子家里,一個是我的政治課代表,另一個是班里上課非常活躍成績中上的孩子。他們在一個單元住著,是很要好的朋友。給我感觸深的一點是家庭氛圍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我的課代表是一個性格內向的男孩子,家里有個姐姐,兩個人都是偏內向性格。他的媽媽是幼兒園老師,從小對他們要求嚴格,兩個孩子也都屬于聽話懂事型。媽媽不是特別愛說話,性格同樣屬于穩重型。另外一個孩子活潑開朗,有個上幼兒園的開朗的小妹妹。媽媽是銷售,爸爸是個體,家庭氛圍比較輕松。在我們談話期間,爸爸正好接幼兒園妹妹放學回來。妹妹一進門就和我們熱情的打招呼,還主動坐在我身邊給我展示她今天舞蹈課老師獎勵的棒棒糖,還跳舞給我看,全程都笑嘻嘻的。媽媽叫她,她都一直粘在我們身邊。
不同的家庭氛圍,成就了兩個不同性格的孩子。但這并不影響他們成為好朋友,也不會影響他們一塊學習,一塊進步。性格開朗的孩子課上反應更靈敏,記憶力好,但粗心大意。性格內斂的孩子不愛表現,但踏實認真。希望他們能一路前行,實現夢想。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2
一個學生能夠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健康快樂的成長,需要學校雙方積極配合,家訪是老師是了解學生在校外情況的主要途徑;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家長比較歡迎。平時,有些家長由于忙,很少有時間來學校,也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趁著家訪,教師和家長們可以就孩子的問題坐在一起多聊聊。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作為聯系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梁。通過家訪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即使現代通信再發達,電話、電腦及網絡再普及,家訪還是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因為教育是情感與思想的碰撞,需要面對面、心對心地密切相連。學生的許多校外表現及家庭背景是難以“一線牽”的,而教育對象的“第一手資料”則需要借助家訪直接渠道獲得,家訪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蒙臺梭利說過:“教育就是激發生命,充實生命,協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幫助他們發展這種精神。”恩格斯也曾經指出:“人只為可能達到的目標努力奮斗。如果孩子們自認為目標不可能達到,就失去自信,從而失去努力的方向。所以,要爭取家長的了解到這一點,并從生活中發掘他們的點滴優點,加以擴大,讓孩子在愉悅的心情下茁壯成長。方法:家訪前的準備。想幾條學生的優點,并要有具體的事實。讓家長聽了高興,學生聽了感激,為以后的教育鋪平道路“在每個孩子心中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這句耐人尋味的話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
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為孩子提供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會象外面的世界一樣紛繁復雜,不可揣摩。這樣的時代需要的教師,就是能進入學生內心,與學生共同感受,共同歡樂,共同傾聽,能與之進行心與心交流的人,不僅在學校,而且能走進學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們的另一面。家訪就是為我們教師提供的一個這樣的平臺。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這次的家訪,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呢?怎樣才能使孩子感到幸福呢?是好玩的玩具?是漂亮的衣服?是好吃的食物?都不是,要使孩子感到幸福,決不是僅僅給她提供物質上的滿足,而更要與她在精神上有很好的溝通,而在一起游戲,就是與孩子進行精神交流的好的渠道。用蘇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伴隨孩子成長”。我真想對所有的父母說如果你們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那么請你們每天抱一抱孩子,讓她體會到你們對她的關愛,那會比給她買新衣服、新玩具更有效!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3
家訪工作是走進幼兒個體環境,全方位了解孩子的過程。我們蘋果二班共有29名幼兒,在家訪過程中,我們的目標是走進每一位幼兒的家中,了解不同的孩子,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工作。為達到預期的效果,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針對每一名幼兒的特點,制定家訪計劃,設計好內容,預先通知家長,約定時間。我們還不怕冬天天氣的寒冷,懷著極大的熱情積極開展家訪活動,同時做到了態度和藹可親,語言簡潔易通,不讓家長感到拘束,為家訪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
在家訪中,我們了解到了不同孩子的不同的情況:孩子的生活習慣,家里的狀況.在家的脾氣性格,從中了解孩子不同的性格特點.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得用不同種的教育方法去引導.也了解一些家長在家對幼兒的要求是什么.以便我們更好的與家長開展溝通工作。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希望聽取了更多的意見和希望,我們也會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表現,肯定幼兒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幼兒的需要改進的地方,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幼兒的情感和品德。
通過家訪,我們不僅了解到了平時不了解的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了共識,更大范圍地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重與認同,也使得我們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神圣與責任,激發了工作熱情;更使我們得到了教育和鍛煉。通過家訪,不僅弘揚了師德正氣,還樹立了教師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園配合,深層互動,和諧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
總之,通過家訪感到,教師與幼兒之間不只是傳遞與被傳遞的關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人的情感是在認識基礎上產生和形成的,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確的學習習慣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4
這次家訪,我去了初一兩個成績中等的孩子家。這兩個家庭情況比較類似,每家都有一個未上或剛上幼兒園的二寶,家長忙于生計還得照顧小孩子,而且文化程度不高,對于我們學生學習上的幫助力不從心,監管也不到位,孩子成績一直上不去。了解到了這種情況,我積極指導家長,交流了好長時間,也和兩位學生進行了面談,教他們一些學習、寫作業的方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了。希望學生家長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家校聯合,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5
這次家訪我去了幾個學生的家中,印象深的是我們班的一個男生。他平時在學校比較熱心,腦子靈活,但是學習上卻不認真,沒有耐心,性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脾氣比較急躁,事情不符合他心意就會立刻表現出來。在家訪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夠嚴格,對孩子的脾氣比較包容,使得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都存在急躁,不夠耐心的問題。家庭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可能會因為孩子的逐漸長大,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變化,家校溝通就起到這樣的作用,及時交流學生的日常表現,以便于發現問題。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6
人們常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可見,一個孩子的成長,家庭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父母的言行是多么重要,這一點,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更清楚,為了了解這些,我們每學期的家訪工作成了學期結束收尾中的重點。于是我一開始就制定好了計劃。雖然也不是第一次家訪,但這次的家訪感覺收獲很大,在家訪的過程中有些體會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家訪,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
1、能全方位認識孩子。了解了很多學校里無法了解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較典型的是我班的李夢茜,在校性格內向而膽小,說話細聲細氣,有什么事都藏在肚子里,從不跟我說,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家里卻很活潑。聽她媽媽說,家里她可活潑了,把學校里學的什么都跟他們表演,跟他們說,這確實讓我很吃驚,其實班中家校反差很大的學生還有很多,經過家訪,全面了解了他們后,在今后的教育中,能更好地掌握他們的心理,以引導他們的行為。
2、能更好地建立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信任。我感覺,第一次的家訪很重要,這是你與家長真正面對面,走進他們的生活,坐下來聊聊他們的孩子,于是我拿出比平時更大的耐心向學生家長講述我校的辦學理念,孩子的在校表現等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很多家長對于我的到訪,很受感動,也很熱情。雖然一杯開水很普通,家長的話語很樸實,但卻能驅走當時的寒冷,讓我心中倍感溫暖。
3、獲得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我們的家訪深入到了每一個學生的家庭,忠誠地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地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詳細的記載,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家訪,每次要算好線路和時間
由于在城市,每個孩子的家都很分散,于是出發前必須先制定好路線,及每家家訪的時間,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出更高的效率。如出發前先把一個家庭住址都列到一張表格里,然后按照門牌號排列好,這樣方便你尋找,不走回頭路。城里的道路雖說沒有前鄉村那樣難走,但是還是有點難度,因為不熟悉,有時因為要找這家會繞一些冤枉路,也經常遭遇迷路的尷尬。還有狗真的很多,而且都是大型犬的,真是有點怕,不過還好老人都很熱情,經常給你來解圍。
四、家訪,不能用打電話代替
電話交談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及家庭的情況,再加上農村有的家長比較靦腆,有話不愿意說,而且電話里有些話也說不清楚,如果不到學生家里去看看,老師不可能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也不可能了解這個孩子的家庭,因為孩子的教育跟家庭有很重要的關系。
五、家訪,很累但很快樂{家訪教師心得體會20字}.
家訪,每次都跑那么遠、那么多的路,而且每次都會為電瓶車能不能到達,有沒有足夠的電而煩惱,有時真的很擔心出去就沒法開回來,真的有推回來的經歷后倒也就不那么害怕了。但是,家訪也有讓
我快樂的,比如,你會接過家長送上的熱熱的茶水,你會聽到家長一句句的問候,你會看見家長發自內心的微笑,你會遠遠的看著孩子一家站在門前望著你的離開。等等,每每看到這些,想想累,辛苦都值得。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孩子的身理、心理教育刻不容緩,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7
“我們沒有什么財產可以留給他,但我們一定要給他一個溫暖的、充滿愛的家。”然而,她孩子身上的那一身正氣,一臉陽光,一心向更高處攀登的愿望和一直不懈努力的行動,已然是爸爸媽媽帶給他的寶貴的財富。
其實,在家訪過程中,作為班主任的我也是收獲著一筆筆溫情的財富:每每敲開一扇門,都有明媚的笑臉迎接;每家每戶都準備了許多時令的水果,泡好的熱茶或是解渴的涼白開,有的同學還特地拿出自己出游時買到的花茶招待我;有的同學因為擔心我不認識路而早早在小區門口,甚至跑過一條街來接我;有的家長帶著孩子在傾盆的大雨中送我去開車,堅持著陪我走過好幾條街……許多時候,家長總說家訪是學校、老師對孩子的關心,但這一次次的家訪讓我深深感覺到,家訪也是老師在了解孩子及家庭的同時,收獲孩子的溫暖、家長的信任的特別難得的人生經歷。
感謝遇見,希望我們都牢記初心,不負韶華!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8
這次的家訪,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家庭教育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以及個性的形成至關重要。只要家校雙方同心協力,用涓涓細流去滋潤、用愛心去耕耘、用慧心去播種、用耐心去等待,孩子們成長的歷程將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9
借著“千名教師訪萬家”的東風,我們一行六人在這個周末來到了白毛村進行家訪。眾所周知,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梁。如果老師天天呆在學校里,就不可能不可能把學生了解的很全面,知道最多的也就是學習。關于學生的其他方面,就了解的非常的少了,所以借著這一次活動,我們很有幸能夠更多的了解學校之外的學生。通過家訪能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現將這一次活動的感受總結入下,希望對每一位辛苦的老師能有所幫助。
一、了解了學生現在所處的家庭環境。學校統一印發了關于家訪活動的調查問卷表以及關于我們學校的個方面的簡章。也使得這一次的家訪更加有序。在學生的帶領下,我們按照名單上學生的家庭信息進行逐個訪問。但去的時候,很多都只是學生和自己的爺爺奶奶在家,父母多在外或經商或打工。通過這一點,我們能很清楚的理解到,為什么現在的學生越來越不好教育——沒有父母的關愛和監督——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又太溺愛,而且很多時候管教不了孩子。這些情況我們全都做了非常詳細的了解和記錄。父母的外出,讓很多留守學生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和監督,很多學生走向了兩個極端——要么內心孤寂,性格內向;要么非常不聽話,不服于管教。這也讓我們每一個老師感觸很多——每一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只是他們太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了。
二、拉近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距離。家長除了有事會在學校和老師做簡單的交流之外,很少能和老師坐在一起,慢慢的聊聊家常。也就對學生在校情況了解的很少。因此每當有老師打電話時,父母想到的都是是不是孩子在學校又惹事了,對自己的孩子沒有信息。當這次家訪,我們有機會主動和家長聊天的時候,更多的家長面對我們的到來,幾乎都在重復著同一句話:“是不是我孩子在學校出了什么事情了?”我們當然都會馬上進行解釋說:“你不要誤會,我們來家訪并不是因為你的孩子出了什么事情,而是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學生的家庭環境和生活環境。”聽到這里,很多家長才露出笑容。然后,我們談了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家長能夠督促孩子完成好作業,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這次家訪讓我們意識到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于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念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于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家訪是溝通教師、家長、學生心靈的橋梁。三者共處,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有利于意見的交換,有助于達成共識,更容易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家訪,教師可了解到學生的在家表現,日常行為,家庭教育,學習環境,學習習慣等等;教師能更好地提醒家長;家長也能了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了解學校的教育方針,學校的常規,這樣家長能更有效地配合學校做好工作。通過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幾乎所有家長都能接受老師的建議,并表示愿和老師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10
:這次家訪我訪問了四家孩子,這四家孩子的情況各有不同,有單親家庭,有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等,但家長都有這共同的企盼,都希望孩子能夠努力學習,考取大學,企盼很美好,但是很多家長都把實現這種企盼的砝碼壓到了學校,而沒有明白家庭才是孩子第一位的,也是重要的學習場所。我們這次家訪也把學校老師對家長的要求和希望和家長做了充分的溝通,希望能夠形成一股合力。讓糾正家長的錯誤思想,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任務,更應該是家長的責任。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11
作為高一年級的班主任,通過家訪熟悉學生,走進學生家庭,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和經歷,了解學生和家長的需求,為新的教育歷程獲得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為了盡可能多的家訪,我把全班的學生按家庭住址分成幾個片區,每天走訪一兩個片區,每天晚上都是10點過回家,有時孩子沒人幫著帶,只好帶著三歲的女兒走家串戶。許多學生聽說老師來家訪就到村口、小區門口來接我,讓我非常感動,聽到多的一句話是“老師您辛苦了”。在和家長和學生的交流中的大感受是四班的孩子們都非常有上進心、會勤奮、懂禮貌,家長們都非常重視教育。經過這次家訪,讓我對接下來的班級工作更有信心!感謝你們,讓我們能在一中四班遇見。一起努力,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