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師學期工作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一年級教師學期工作心得體會 篇1
一、基本環境 本班有學生36人,大部分同窗能尊敬教員,連合同窗,沒有違法亂紀的現象。在學習方面,大部分同窗都能認真學習,上課留心聽講,課后自覺復習功課,按時完成功課,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規律松散,學習立場馬虎,基礎不扎實,成績不理想。他們上課經常開小差,課后不按時完成功課,書寫馬虎。因此,在學習和規律上都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主要成績 1、認真學習了《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文明班評比條例》,對學生進行了規律教育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 2、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3、經過師生們一學期的共同努力,使本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創造了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空氣。 4、共同學校的工作計劃,開展了一系列有益身心發展的勾當,使學生的身心獲得全面發展。 5、通過對學生進行防火、防電、交通等的平安知識教育,增強學生的平安防范意識,本學期我班事故率為零。 三、主要做法 1、重溫“守則”、“規范”,強化行為習慣的培育與訓練,努力培育一個“連合合作、守紀進取”的集體。 2、校會、班會、少先隊中隊為主要形式,開展對學生的思惟品德、品質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3、做好日常行為工作,抓好文明班的評比勾當。 4、抓好學風建設,做好培優扶差工作,抓好學生個性特長和創造能力的培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5、加強與家長聯系,共同督促學生前進。 6、積極開展第二講堂勾當,培育學生全面發展。 7、強化班干職能作用,充分發揮班干的作用。 四、經驗與體味 要管理好一個班級,班主任必須把工作做得詳盡,放下架子,與學生多親近。只有做學生的貼心人,學生才能聽之、信之。只有動之以情,才能敲開心靈之門。如宋焱坤同窗,日常普通上課經常開小差,我發現他原來是因為沒在戶口,自卑感強,心理不均衡才造成這種景象的。我知道后并沒有在講堂上過度責備他,相反卻經常與他交心,他聽后想到自己日常普通的行為,羞愧地低下了頭。之后努力學習,在期末檢測中成績前進較大。假如其時不是用愛心去感化他,而是怒斥他,或許會迫使他走上斜路,就截然不同了。教育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教誨學生要講究方法。特別是看待后進生的問題,他們因為性格、心理、素質等并不是我們可以憑一腔熱情可了事的。因此有需要曉之以理,先用理論加以開導,闡明學生的任務和班集體的作用,恰當講古代先賢的故事,從正反兩面加以激發、引導,從而以理服人。 五、存在問題與工作設想 存在問題: 1、個別學生連合協作意識稀薄。 2、個別學生勞動觀念較稀薄,勞動時不積極。 3、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夠明白,學習積極性低。 工作設想: 1、在集體勾當中,培育學生連合協作精神。 2、培育、提高學生的勞動觀念,發展學生的勞動能力。 3、加強思惟教育,明白學習目標,培育正確的學習觀。
一年級教師學期工作心得體會 篇2
本學期是我第一次擔任班主任工作,從開學懷著無比激動興奮的心情,到本學期即將結束,經過一學期的洗禮,讓我深深感到當一名班主任的不簡單。需要無限的愛心、耐心更要有如針般細的心才能創造出讓孩子茁壯成長的良好教育環境。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所面對的又是朝氣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強的一年級學生,所以一個學期下來給我最最強烈的體會是: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宏觀的群體管理,又要有微觀的個性發展;要有強烈的前瞻性;工作更要細致的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班上健康全面發展。作為一年級班主任,我針對我們班活潑好動的特點,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重視培養孩子們的行為習慣
各種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班風班貌的基礎,一年級則是良好習慣養成的最初時期。我覺得培養良好的習慣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習慣意識,使他們做到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如果一個班級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生會在各方面得到提升。對于這一點,我正在努力中。如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采用各種比賽來鞏固學生的良好習慣。如:寫字比賽、比一比誰的衣服最干凈、下課看誰的小手小臉最干凈、看看誰的位置周圍最干凈等等。
二、時刻關心孩子
愛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師溝通學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要想管理好班級,必須關心、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低年級的孩子對老師特別熱情,經常會圍著老師轉。我也會把孩子叫到身邊,和他們聊聊天:問問他們周末去哪玩了;這漂亮衣服是誰買的等等;還告訴他們這幾天都誰進步了!在這種輕松的聊天氛圍下,把握好時機,順其自然的給孩子們提出一些要求,再鼓勵鼓勵他們的學習情況,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及時表揚鼓勵孩子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表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平時,我會在跟他們聊天的時候告訴他們:“你又進步了”,“你的字越寫越漂亮了”;課堂上經常對他們說:“你真棒”!“你學得真快”!“你說的真好”!……當我和家長交流時,經常聽他們說起,孩子們回家說老師又表揚他什么了,一臉興奮,然后那幾天在學校表現就會特別好。
四、加強與家長聯系。
平時,我能關心愛護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對一些表現不太好的同學,更是傾注了更多的愛和心血。我經常和他們談心,抓住他們的閃點鼓勵他們。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我總是耐心地幫助他們。一但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況,我總是及時性、主動地和家長聯系,向他們了解情況,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通過一系列的工作,使學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學生。
我的班主任工作由于經驗的欠缺,在許多方面還是存在著不足。
1、班級管理工作雖然有條不紊,但還得再加一個“嚴”字。對學生的熱愛不可無,但對學生的嚴格更不可丟。雖然我意識到這一點上,但我在執行的時候總是心軟,總認為他們還是小孩子,不能逼得還緊,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
2、預見性不強。總不能在事情發生之前,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從而防止事情發生,我處理事情總是跟在學生的身后。
3、班級的各項常規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比如:衛生、路隊、兩操等,要天天講,天天抓,要不厭其煩。
總之,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一切以孩子為出發點,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我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能在不斷的磨練中得到提升。
一年級教師學期工作心得體會 篇3
轉眼間,這學期的工作就快結束了。回顧這學期的工作,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支持和幫助下,我認真的做好各項工作,讓孩子們在這個溫馨的大家庭中幸福的成長與學習,看著孩子們一張張活潑可愛的笑臉,為了更好的做好以后的工作,我對本學期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教學方面
從本班的幼兒實際情況出發,每周都安排好周計劃活動內容,在活動中體現實際操作學習,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中的主人。在上課前教案準備充分,內容豐富新穎生動,并產生了較強的操作性。教態自然,表情豐富多樣,具有兒童化形象化,與學生們交流順暢,每天都想出的很融洽。我個人覺得只有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才能讓幼兒大膽發散自己的思維,充分運用自己的五大感官,讓幼兒學會在游戲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衛生習慣
每天保持幼兒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帶領學生開展各項體育活動,鍛煉身體。每天督促學生按時按量的喝水,保證身體成長所需,每天定時打掃教室、睡房、廁所衛生,幫助幼兒養成便后洗手的好習慣,能主動在餐前餐后洗手。
三、家園溝通
主動親切地與家長交流,了解幼兒在家里的學習生活交際情況。同時呢,通過和家長的交流與溝通,讓家長能夠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給與及時正確的指導。促進幼兒更好更快的成長。當然呢,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做到有禮,熱情,還需要有耐心。真誠的與家長進行交流。
四、安全工作
在一天的教學活動安排中,安全始終都是工作的中心,也就是所謂的重中之重,只有確保了安全工作,才能是其他各項工作正常穩定的順利開展。為校園建設、教師工作、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
五、反思和今后改進的方向
通過一學期的工作,在許多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進步與提升。當然了,也還存在很多的不足與欠缺。比如說在與學生、老師、家長交流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相關程度的加強。不足的是還需要向有經驗的老師們多學習學習,提升加強自己的實力,諸如如何與孩子更好地互動交流,像孩子傳播知識,盡我所能,盡心盡力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