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學心得(精選3篇)
高中美術教學心得 篇1
本學期的教學,感觸很深,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反思一:現在的學生在變。
我在課堂教學上,雖能認真地完成教學任務,但碰到了不少問題。我發現現在的學生在變。在教學中,我發現現在的學生已與上幾屆不同,他們可能因其他學業的壓力增加,他們對藝術學科越來越無所謂,學生在學習上心理壓力很重,很少歡樂,這是當今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這對我的備課帶來新的課題,例如,以前上了幾屆,內容同是服裝的課,學生普遍很喜歡,但這一屆的學生就不一樣,反映平平,使我有所反思,在教學上要不斷探索,不能吃老本,備課必須考慮與研究學生的心理。要根據現在的學生進行備課,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本學期自己在備課上下了一定的精力,在原有的備課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增加一些動態的影像資料,不斷充實新的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想,對于藝術學科應不斷關注社會上新的動態,學生的新的變化。現在的學生在變,教師應該在教學上有新的探索。
反思二,時代的審美習慣在變。
當今的時代,生活節奏、工作節奏、學習節奏等都在不斷地加快,我們的審美習慣在變。傳統的文化正在快速地消退,人們的眼光轉向時尚。現在的學生對傳統不感興趣,傳統的名畫名曲,已變得陌生起來了,代之而起的是流行,從超女現象,可以看到今天的學生審美興趣。要解決這一課題,我把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來上,這樣既了解傳統,也能給學生增加一定的興趣,現在正在嘗試。現在新的課改,新的教材,對我來說也是新的起點,新教材,加強藝術性,體現綜合性。這需要教師知識面更廣,教師要接觸更多的藝術門類,雖說各藝術是相通的,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系統,這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學習,能夠適應現在的教學。使學生通過學習,了解一定的藝術語言和藝術規律,了解傳統文化,來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新教材關注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體現實踐性和趣味性。在教學中應研究怎樣來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反思中,感到,現在的備課不僅要鉆研好教材,而且,還要了解學生的現狀,了解當代人的審美心理,只有這樣才能上好現在的藝術課。
反思三,上好選修課。
新教材強調藝術實踐,為學生提供自我表達和發揮想象力的空間,藝術需要實踐,這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最好方法,選修課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在上高一的美術選修課中發現我校學生中對美術喜歡的很多,尤其是這屆高一。我能努力去上好美術選修課,通過一年來的學習,學生的繪畫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學生很希望高二有美術選修課,能繼續參加。今年高三有不少學生參加了美術專業考試,也有名列前茅的。部分學生參加美術選修課,他們的進步也會感染周圍的學生,這樣也有利于學校的文化生活。本學期,我自己有空也畫了一些作品,這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提高了我在這些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我想,作為美術教師不能荒廢自己的專業,自己應該是熱愛藝術的人,專業上應不斷精益求精,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美術教師。這是我很重要的體會。新教材形式多樣化,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藝術課,更應呈現藝術化,設計集生動、有趣、互動的課件,使教材變得更豐富,更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本學期能積極地參加區的教研活動,特別是寫生活動更能激發教師對藝術的熱情,這樣也有利于教學。
高中美術教學心得 篇2
不少老師認為:美術課上只要讓學生依葫蘆畫瓢,畫出幾張畫,課堂不出問題就行了。其實,并非這樣簡單,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是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創造性思維是思維活動的高級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從問題中找出新關系,尋求新答案的過程,這種思維具有新疑性、獨創性、發散性。美術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繪畫中 用發散思維的方式去想象
美術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藝術創造并非易事,因為他們完成作業大部分是臨摹,這樣一年兩年之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臨摹中逐漸減弱,已經習慣了照抄別人的模式,習慣性思維占據了學生的腦海。因此,當設題讓學生創作時,學生會說:“我什么也畫不出來”,“太難了”,“還是照抄課本上的吧”。出現這種狀況,原因之一就是讓學生長期臨摹,缺乏想象力的訓練,發展下去,只會使學生變成墨守成規,將來離開書本,離開學校,離開老師將一事無成的人。故在教學中,每一節課先不急于完成作業,而應圍繞每節課的內容,盡可能多的去設想,比數量,看誰的想法最多,最有獨到之處。如四年級《鞋的設計》一課,先安排10分鐘讓學生大膽想象畫出各種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圖,有的學生一口氣畫出五、六種,有的畫出三、四個,無論多與少,此時學生想象的閘門已打開,毫無顧忌的畫所見、所想、所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步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又如裝飾畫中畫樹,他可以畫出春天的綠樹,秋天的紅樹,那么可以不可以畫出蘭樹、黑樹呢?通過引導學生從光的角度看,從裝飾寓意手法表現,學生明白了,只要畫面需要,什么顏色都可以去畫,以此類推,學生敢于用多種手法表現事物,表現內心的情感。事實說明:發散性思維對擺脫習慣性思維的束縛很有益處。
二、 提供培養創造思維能力的情景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作為教育者應多給學生提供這種探究的機會,并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將激勵他們不斷的去探索,從而走上成功之路。
(1)在寫生課中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實踐性強是美術學科教學的重要特點,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學生創作的源泉,學生新奇的想法來源于實踐,創造思維的萌發,更取決于學生頭腦中接觸過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教五年級《各種各樣的房屋》一課,讓學生來寫生校園內極普通堆柴房,屋前堆放許多木頭,如完全寫實照搬畫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寫生中引導學生觀察的是自然中的結構、形狀,要求學生用減法方式,減去不入畫的部分,補充一部分,使構圖完美,意境更充實。要求學生用夸張變形手法表現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據主觀感受,表現情趣,加強藝術感染力,這樣的效果是,全班幾十人的作業,一人一模樣,共性中有個性。看學生的寫生作業:有的是一棵大樹下的一間小屋,有的是一筆一劃的勾房瓦,有的屋前一條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寫生提供了創作的源泉,經過藝術概括,去粗取精,創造出的是比現實景物更有個性,更為鮮明的形象。
(2)在動腦動手中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四年級《我為祖國造大橋》這課,要求學生用橡皮泥捏出橋的立體造型,這并不難,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體會一下當建筑設計師的滋味。在看過優秀橋的建筑的照片基礎上,同學們迫不及待的動手,許多同學把對未來橋的發展變化憧憬于設計中。好多同學改變了原來橋的形狀和結構,大膽地想象、運用夸張表現手法,設計出有主題,有自己個性的立體橋型。這一課給同學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機會,學生不僅僅是動手制作,動腦構思,立意的思考,升華了主題思想,培養了創造思維能力。
(3)鼓勵學生難能可貴的創造思維
創造需要勇氣,需要有一定的氣氛烘托,在創造活動中,有的學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學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因此,提倡學生有創造意識,就要求老師敢于表揚標新立異的同學,尤其在評判作業時,不以干凈規矩為唯一標準,而看誰的作品不隨大溜,有獨到之處,誰的作業就是最好的作業,成功的作業。
三、 教師自身素質對學生的影響
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導作用,是因為教師擔負著在知識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盡可能少遇困難,少走彎路。好的教師應通過儀表、語言、板書、范畫、演示、輔導,評定成績等一系列活動得到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同時,教師要通過對學生情感上的交流影響感染學生進行創造思維的活動,試想:面對一個面目冷冰冰的教師,一個不負責任的教師,學生怎敢各抒己見呢?在課堂上,教師也要以一個探求者的身份出現,對有些問題,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們一起來琢磨”。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性。
教師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活動,首先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創造者,她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不斷探求新的教學方法,創造出富有個性的獨特的新穎的教學方式,力爭使更多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現代社會,發展很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獲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觀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藝術創造,教學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學,教師還要大量創造自己的作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斷充實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完成的作業,教師要盡可能先嘗識一下,試圖從多方面,多種途徑去考慮,對隨時涌現的想法,只要有價值,就要付諸實踐,這樣即可鍛煉自己的創造思維能力,也可以對可能出現的教學效果有所設計和預見。
除此,課堂上教師領畫、帶畫,示范都因直觀性強易于學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們的教師具備濃厚的業務功底,有瀟灑的畫風,有獨特的創作精神,不僅能博得學生深深敬佩,還將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
創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將蘊藏在學生身上的寶貴資源,積極開發,才能培養真正具有創造性的人才。
高中美術教學心得 篇3
本學期我班美術繼續以線描畫為特色,圍饒這一特色,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美術活動,并取得了可喜成績。
這個學期我們主要是通過美術欣賞、美術創作活動等方式豐富幼兒對線描畫的經驗,提高幼兒畫線描畫的技能技巧,以鼓勵孩子大膽畫為重點,營造良好的美術氛圍。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幼兒對線描畫不但有了較深的認識而且在技能技巧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且還畫出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畫了。
孩子們有了一個學期畫線描畫的基礎,這個學期畫起來顯得輕車熟路,我引導他們想象各種各樣的點、線、面,鼓勵他們自己動手畫,并創造一切的機會讓孩子們畫,動員家長為孩子準備各種線描畫工具在家也畫,一次次的作畫和練習,孩子們對線描畫的理解也越來越深,畫畫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了,他們的技能技巧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大膽畫了。
我努力為孩子們創設自由、寬松的作畫環境,鼓勵和引導他們想象出各種獨特的點、線、形來裝飾畫面,在每次美術課的評價環節,我都注意讓孩子們相互欣賞作品并且進行評價,一次次經驗的.積累,他們的畫面越來越豐富,繪畫技法也越來越細膩了。我還鼓勵幼兒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材料畫線描畫,體驗創作的快樂。在全園的美術觀摩活動中,各班的老師都驚嘆孩子們的落筆大膽和想象力的豐富。
三、孩子們畫線描畫的技能提高了,而且畫其他種類的畫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了畫線描畫的基礎,孩子們畫起其他種類的畫顯得容易多了,再也不用挖盡腦汁去想怎么裝飾了,畫面也更豐富了:畫小朋友時,他們會給他們穿上各種圖案的衣服;畫房子、汽車、輪船、大樹、動物時也有了漂亮的圖案,作品的質量越來越高了。孩子們的小畫冊有了讓我們驚喜的內容,小畫廊的作品也讓家長們豎起了大拇指。
孩子們畫畫有了較大的進步,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孩子們的繪畫技能兩極分化比較大。
二、幼兒的評價能力有待加強。
希望孩子們在藝術的世界里更加自由地翱翔,接受美的熏陶,走上藝術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