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優質課堂培訓心得(精選3篇)
教師優質課堂培訓心得 篇1
能參加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舉辦的在線培訓,我很珍惜這次機會。各種主題講座,涉及面十分廣泛,豐富而多彩的講座,拓展了視野,了解到行業發展的前沿和新的教育理念。我負責《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聽了王連英教師主講的《數字電子技術》,并選修了《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如何講好一門課》、《心理學_遺忘及其原因》和《數字電子技術_AD轉換》。時間一晃而過,培訓就要結束了,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一、網絡學習成本低,資料豐富
一般來說,教育受經濟的影響。在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在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能夠讓幾百人聚集在一齊上課。可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絡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絡所替代,并不意味著教師作用是剩余的,相反,作為指導者的教師或設備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二、網絡學習方便,隨心
這種學習方式是適應了我們工作之余學習的特點,節省了很多時間。我們能夠經過網上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絡學習,而不用耽誤工作。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在網絡社會中,人的學歷已不顯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學術水平和真實本領。一個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斷地了解新技術,掌握新技術,網絡社會需要的是有多個學位、多張資質證書的人才。
三、名師講座,深度、廣度兼具
這次聽了《數字電子技術》這門課后,自感受益匪淺。這門課師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講授,所以該課程準確地把握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學資料的取舍整合貼合職業崗位素質與技能需求,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容量適當,結構合理,各環節時間分配合理,層次清楚,各環節銜接過渡自然,有較好的教學理論基礎和研究本事。
本次在線學習的選修資料極其豐富,因為我不是師范類畢業,缺乏教師基本素質的鍛煉,選修資料給我更多的學習提高的機會。
經過這次培訓的學習,我有了以下收獲:
一、我深刻意識到:自我的知識、本事還有必須差距,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立足于自我的本職工作,繼續運用網絡資源,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進取實踐新課改,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價值,為教育事業發揮自我的作用。
二、要將課上得精彩,重要的是自我的視野要寬要深,能夠把國內外最先進的技術思想融入到課程中,引領學生去發現探索,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
總之經過此次學習,我感受頗深。要想真正做到為人師表,還要不斷提高自我的人格魅力,使自我具有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質,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教師優質課堂培訓心得 篇2
最近,我參加了彭州市組織的新教師培訓。經過6天的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名校校長和骨干教師的講座的也為我將來的工作初步地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承重分量,對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義。從始業教育到專業成長,從師德學習到班主任培訓,從教師教學工作,到學生學習常規,面面俱到,細致入微,在各方應對我們加以培訓。讓我們樹立起師德觀念,規范教學過程,從而邁好第一步。下頭將我的學習心得小結如下:
一、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正是這個意思,那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本事,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到達知心朋友一樣。最終,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一樣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和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忙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二、在反思中提高、成長
經過培訓,讓我清醒地認識到,一名教師要想以高貴的姿態行走,就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本事,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所以,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個人專業發展
能否對學生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生動地發展關鍵在于教師的素質。僅有經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景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教師的能耐是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愛學習了”,所以,教師就應著力于將經驗資料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和理解的資料與形式,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困惑中的引導者、探索中的支持者和學習過程的合作者。我們在職的每位教師都應當多讀書、多思考、多反思,不斷地用知識來充實自我,做有思想的教師,認真做好反思總結工作,爭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
2、努力轉變好主角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們應當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的主角,改變以往學生時期那種趨向“感性”或者說是“浪漫”的生活態度,在這個新環境中處理好新的各方面的關系,如新老教師之間的關系,同事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的關系等。
剛來賀高時,有很多的不適應,吃飯,住宿,生活,學校管理一切都很凌亂,陌生感十分強烈,但在賀高領導的關懷下,我們漸漸熟悉和適應了一部分,并以極大的熱情和活力投入工作中,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這些新來的教師們也十分團結,無論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我們都互相幫忙,互相鼓勵,并互相探討教學中的疑問,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和動力,但新教師的主角轉變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還有很多的疑問,最大的困惑還是如何上好課,這是教師基本素質。為此,新教師必須轉變自我的主角地位,順應學生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在這種簡便的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進取、主動地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去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3、教師要做好“言傳”和“身教”的表率作用
(1)用心去熱愛和善待學生。
教師應當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我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教師要心胸寬廣,不要小肚雞腸。必須要有一種容人、容事的寬廣胸懷,能夠聽取各種不一樣意見,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少一點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關懷之心、友愛之心,這樣給學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因為,我們每一天應對的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活,一個個正在茁壯成長的學生,我們要把他當作一個能動的人,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尊重平等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和他們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然后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讓學生感到溫暖,增強自信,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更會使教學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我的言行去感染學生
教師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么應為之,什么不可為。所以,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重、規范、得體,此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能夠向學生談自我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能夠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我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總之,經過參加這次短期培訓,讓我開了眼界,學到了很多東西。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這一職業的特殊性、自我的任務及肩負的使命,更加堅定信心。并利用此次培訓所學理論和方法,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素質,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兢兢業業,刻苦鉆研,為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教師優質課堂培訓心得 篇3
9月18日至9月20日,我有幸到洛陽外國語學校參加了20__年河南省中學地理優質課評比暨新課標教學研討會,聆聽了22位教師的說課和六位老師的講課以及張東玉專家的點評,感受頗多。參加此次大會的有省基礎教研室的曲忠厚主任、洛陽教研室的李玉峰主任和洛陽外國語學校的胡偉民校長、楊慧茹老師以及參賽的22位選手和各個地市的教研員、一線老師。在大會的開幕式上,省教研室曲主任作了重要講話。他對說課、講課、評課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他要求說課說出水平、說出特色、說出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評課時優點要說透,缺點要補漏,更要說出你的建議和看法。同時也透露了下一步新教材修訂的基本原則。
接下來的說課大賽中,來自各個省轄市的老師們各顯神通,將他們的課程精彩的展現出來他們用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精細的教學設計,給我們展示了一節節精彩的課堂,給了我很多啟迪,對以后如何上好地理課有了很多的啟示。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課堂上時時處處洋溢出的種種“新”。
一、新的地理教材觀。
參賽選手使用的教材版本總共有四種:大象版、人教版、湘教版、商務星球版。許多參賽教師能夠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創造性的整合教材資源,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個版本的教材。這種變化為地理課堂的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新課程理念下,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準繩,教材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途徑和手段。
我們應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整體結構,認真研究教材,吸收各種教材的精華,圍繞具體的教學目標去選擇、開發教學資源,組織課堂教學,設計探究性的課堂活動,形成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教師個人特色的教材資源。比如:漯河市第二中學的張沖老師(她使用的是湘教版教材)干脆把“祖國心臟”北京市這節課的標題改成了歌曲的名字“北京歡迎你”,我覺得很大膽,很有創新性,而且她自己用美妙的歌聲唱出來并向同學們展開懷抱,讓同學們個個都有想了解北京的沖動。濮陽市三中的李喜燕老師(她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講的是34個省級行政區,她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礎上加入了湘教版教材第9頁活動2的內容,是關于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特征,讓學生采用聯想記憶的方法來掌握省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教學形式新
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地理學習方式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調,實施開放式、參與式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分析能力,發展學生的潛能,樹立正確的地理思想觀念。本次展示課上,各種形式的活動異彩紛呈。如洛陽外國語學校秦鑫鑫講的《地形和地勢>》一課,就設置了“快樂登山”、“地形探索”、“智勇闖關”三個學生活動。這種有趣的活動比單純的說教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安陽市實驗中學梁彥星《長江一課》設置了游長江、贊長江、憂長江。鞏義市芝田鎮第二初中趙麗娜的《祖國寶島臺灣》一課,設置了走進寶島、慧眼識寶、合理用寶、悉心護寶四個環節,在教師的引導下,以探寶為主線,在探寶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同時滲透情感教育。學習完本節課,學生更加關注中國臺灣了,更加關注祖國的統一大業了。以上這些做法可操作性強,我們不妨拿來一試。
三、師生角色新
新課程教學改革雖然已經實施了多年,但在不少教師的課堂上仍不乏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教學,教師還占據著課堂的主角,一講就是三四十分中,給學生思考和練習的時間很少。而這次優質課展示的課堂上,在新教育理念指導下,課堂更加關注學生發展的潛力和主觀能動性,學生自始至終處于被肯定、被激勵之中,時時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課堂上教師的角色不再僅僅是教者、述者、指導者,同時也是學者、思者、聽者;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時而高歌一曲,時而表演一番,既展示了教師的個人魅力,又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老師又有了新的了解,萌生崇拜感。學生也從單純的聽者、答者的規定角色中走了出來,充當了論者、思者。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中,師生的相互合作是那么地和諧。
最后的評課階段,評委老師肯定了他們這些老師的課程設計與新課標相符合,遵循課程標準,創意新穎,設問層層遞進,說課環節完整,也指出一些不足,如要注意說課標,注重三板技能的應用等。評委老師的評課讓我明白了說課講課的評價機制,使我能夠更加清楚的明白說課講課要注意的事項,同時也教給我如何對別的老師的課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