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閱讀大賽心得體會(精選3篇)
青年教師閱讀大賽心得體會 篇1
我校舉行的青年教師授課大賽中,我講授《我與地壇》;仡櫿麄歷程,從準備到試講到最終比賽,實際時間只有一個周,我卻感覺像漫長的一個月,其中充滿了各種慌亂與不滿意,在此過程中,張新峰老師竭盡全力幫我穩定心態,從學案的編制、修訂到試講的督促、點評,都給予了寶貴意見,像師父也像大哥哥。孟麗梅老師參加德州優質課比賽時講過此文,主動提供給我當初用過的資料,并在總體教學思路上給予了指導。隋秀曉老師也像看待自己的事情一般參與評課,幫忙制訂學案。高一二部語文組像個大家庭,每一個成果都凝聚著大家的心血,除了感謝我不知還能說什么,真的,謝謝。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雖然辛苦,但經過這次歷練,我自己也收獲良多,并且發現自己平常教學中的許多不足,對教學有了更深的思考。
現簡單說一下自己的收獲:
。ㄒ唬⿲π率谡n課型有了更好的把握。
1. 注重學生朗讀。語文是知識學科,更是人文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朗讀,使其在朗讀中體味作者的情感以及語文的美!段遗c地壇》以深沉的筆調抒寫著作者對生命苦難的感悟,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朗讀對把握作者的感懷至關重要。
2. 發揮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相結合。老實說在這次授課中,學生的很多表現讓我十分驚訝,他們完全有能力獨立或通過合作完成對課文某些方面的解讀,我們應該多把講臺留給學生。當然,學生永遠有沒想到的方面,教師不能高估學生水平,遇到問題要沉著冷靜地啟發誘導,不能急于告知答案。
3. 深化落實。教師講完了和學生記住了是兩回事,當堂鞏固和提問是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定要引領學生及時掌握該掌握的東西,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ǘ⿲ξ逯匕l現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自學發現,使學生自主、獨立學習;展示發現、探究發現,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深入探究文本;總結發現,使每節課都讓學生有收獲;拓展發現,開拓學生思維、視野。這五個環節環環相扣,經過不斷教學實踐,我也由原本的陌生,變得運用起來越來越熟練,也愈加體會出其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
。ㄈ┗顒又谐砷L
1.突發情況牽引出的反思。在課堂最后“聯系實際,回憶母親打動我的一件事”環節時一學生深情講述,原本是很好的收束,但由于語言啰嗦且口齒不清造成拖堂,大家也不知道說了什么,貌似是突發事件,卻發映出我對時間把握的欠缺以及平時對回答問題要聲音宏亮、清晰的訓練力度不夠,以后還需加強。
2.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比賽時看到不少老師進行組內評比,并實施獎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所教的班級中也有學習小組,但平時主要進行組內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未很好利用組間的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高一是學生高中學習階段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作為老師要促使學生夯實基礎,引領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經驗+反思=成長,我會不斷在實踐中改善自己的教學,望老師批評指導。
青年教師閱讀大賽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6月9日——11日,廣東教育學會在廣州暨南大學邵逸夫禮堂舉辦的第九屆青年教師閱讀大賽。我們大亞灣有6個人同行。對于本次學習,我總結如下:
1、參賽的老師普遍注重學生書寫習慣(包括坐姿):如注意3個一(一寸、一尺、一拳頭),腰挺直,某某同學寫得字非常工整等等激勵學生。我覺得這個在省委會都重視的問題已是現階段中小學生的普遍現象,大部分學生不論年級高低,坐姿歪歪斜斜,不然就是臉蛋貼作業本,像要吃掉作業本一般;字的書寫結構也毫無章法,沒有一定的順序,隨意亂拼,如寫口字,同學們的筆順是:豎、橫折橫。最后一橫不僅是跟橫折共一筆,更牛的是從右往左寫。當然這與幼兒園教育關系較密切,但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糾正學生的書寫習慣我們責無旁貸。
2、教師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從評價語言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文化底蘊和功底,有些老師的評價能結合學生的回答和課文的關聯而體現得及時且中肯、精確到位。如“讀出了飛蛾的求生意志”、“某某同學不僅僅耳朵在聽,而且是心也在聽。想得真多啊,一下子說出那么多!老師同意你的想法。讀得很自豪、很激動。打分表揚(老師善于讓學生接讀)。你已經陶醉其中。好一個名師出高徒。一個情不自禁把作者的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啊!了不起,從作者的字里行間看出作者的感情。謝謝你,你的聲音真好聽。你是個有愛心的小朋友,你能結合實際談感想,很好。你讀出了小紅軍的內心,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讀得好,聲音洪亮,前面的導語是學習的好幫手。人之常情,你真有愛心。你可真善于發現。同學們積累的詞語還真不少。果然聰明。讀得抑揚頓挫,有滋有味,真厲害!詩有詩意,詞有詞律。寫字如做人,身正心也正。這孩子有學問。讀得干凈利落。你真會想像。你真了不起。你有一雙火眼金睛。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勇者。善于積累、學以致用、熟讀成誦、歸類應用。入情入境背誦,我感受到你得內心。短短時間內寫好一首詩,說明你功力深厚!你的朗讀讓我聽出長征的味道!
青年教師閱讀大賽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6月二中分校歷史教研組開展學科教學研討周活動,以此為平臺,我們三位青年教師舉行了同課異構——《歐洲的經濟區域一體化》。在備課、研課、磨課、上課、評課中我收獲著我的專業成長。
在對自我常態課進行反思的同時,教研組教師們進取幫忙我診斷、修正,加深我對"生學為本、合作內化、師教為要、點撥升華"這一教學原則的理解,促進我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提升;在此期間,xx市高中歷史教研員張士方教師蒞臨二中分校歷史教研組,以互聯網時代下的歷史課堂為題對我們的同課異構課進行悉心的指導;二中歷史教研組組長張愛華教師也來到分校,與組內教師進行研討交流。張教師結合具體課例分享本校歷史組在基于網絡教學中利用Pad教學的探索與經驗,給我們即將展開的《歐洲的經濟區域一體化》同課異構很多新的啟迪。
在經歷了備課、研課、磨課之后,20xx年6月1日,我在高一工程學院8單元舉行了青年教師匯報課即組內同課異構《歐洲的經濟區域一體化》。
我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如下:課前完成兩個工作,一是下發思維導學任務單,引領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并進行批改;二是下發反饋單,要求學生把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產生的困惑記錄在反饋單中,我將共性問題進行了分類,以學生的收獲和問題作為本堂課的起點,設計本堂課的教案。課堂前十五分鐘又分割成兩部分:前五分鐘進行基礎知識檢測,采用游戲化的方式,如搶答、必答、選答等,在檢測知識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后十分鐘用于處理反饋單中我認為依靠同伴互助能夠解決的問題,如"西歐有著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體此刻那些方面?",采用組內合作的方式,這樣能夠很好的發揮學生發展共同體的作用來解決問題。反饋單中學生自主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拿到課堂上來共同探究。在課堂探究環節中,我給學生供給必要的材料載體來輔助學生思考,但切不可代勞,采用組內合作,必要時采用組組合作。如"從歐共體到歐盟的演進過程中呈現出怎樣的特點?",這是學生問的比較多的一個問題,依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較難解決,于是我就給學生供給兩個載體,一是歐洲一體化大事年表,二是《馬約》的資料;若學生仍是面露難色,便給學生點撥四個角度"規模?合作領域?合作方式?性質?"輔助學生思考,最
終進行歸納。之后我設計一個情景體驗,讓學生親身體會歐洲的一體化給歐洲人帶來了便捷,隨后我拋出一個時政熱點"英國退出歐盟,或在20xx年與歐盟分手",讓學生進行觀點的碰撞"歐洲一體化是直線發展還是裹足不前?",在碰撞中學生的思辨本事得到提升。整堂課設計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合作、創新。
這節課的設計初衷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進取探究、主導課堂,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主動質疑、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本事。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發現了很多問題:
一、游戲化教學固然能夠調動學生的進取性,但我在上課過程中發現搶答的學生往往是組內固定的那幾個,都是由他們來給小組加分,那組內其他同學呢?他們會不會呢?要想做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這就涉及到游戲規則的設定問題。比如規定一名同學只能搶答一次,多次搶答無效不得分等。
二、如何解決課堂容量和深度的問題。由于教學任務擺在那,總是會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很多問題都是蜻蜓點水,留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不充分。比如這節課在探究"歐元圖案的設計有什么特點?象征著歐盟怎樣的精神?"這個問題時有些超時,所以在探究后面其他問題時就顯得很匆忙,學生匆匆說幾句就快速的進入到下一環節。學生發展共同體的作用體現的也不夠明顯。這就需要提高我的課堂掌控本事。
三、如何實施有效的過程性評價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這堂課的評價我分為兩部分: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堂探究學習,兩部分相加是小組的整體評價。另外也進行了個體評價,如評選"今日誰最閃亮".但還是覺得這種評價方式比較單薄,可加入生生互評。
在精心準備這堂課的過程中有收獲也有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會在"生學為本、合作內化、師教為要、點撥升華"的教學原則的引領下繼續不斷反思、不斷實踐、不斷完善、不斷提高,實現我與學生的共成長!心飛揚,求索一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