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教師培訓心得(通用3篇)
新東方教師培訓心得 篇1
非常有幸再次參加新東方教師培訓,在這短短的5天里,我收獲的不只是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我最大的收獲是新東方老師的那種研究和創新教學的精神。他們研究教學方法,研究學生,研究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三位教師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他們各自獨特的魅力。
剛接到培訓通知時,我就很期待,因為我在去年暑假曾經參加過新東方社會責任行的“燭光行動”的培訓。那次的培訓讓我在思想上收到了洗禮,使得我更加意識到自身英語素質的提高有多么重要和迫在眉睫。感覺到新東方的教師們那種對英語的精通,那種站在講臺上的自信,那種獨有的魅力。除了佩服、羨慕、更多的是對我的影響。
本次培訓的三位教師,都各有他們的風格,郭暢老師溫柔內斂,她講的英美文化,仿佛把我們帶到了國外。讓我們真實體驗與外國人的交流過程。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關注英美文化差異比較少,只有課文里出現了才會講一些。郭老師的課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給學生講定語從句的方法:“你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這個句子用在定語從句的教學上簡直太妙了!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讓學生輕松的學會了定語從句的用法。使學生樂在其中,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定語從句。第二天郭老師的聽力課程,使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英語口語的連讀的重要性。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們都跟著郭老師進行連讀的訓練,老師們的學習熱情高漲。郭老師不但讓我們體會到英語作為交際工具的重要和魅力,還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英語是美的,有趣的。提高了我們的審美啟迪了我們的心智。郭老師完美的發音使我們體會到英美國家的純正的語音語調,給了我們聽覺的享受。在我們平時的聽力教學中,其實我們忽略了教授學生連讀和語調的方法和技巧。應該多訓練學生聽一些純正的英美發音的原聲版的東西。比如鼓勵學生看英美原聲電影,動畫片等。 鼓勵學生聽BBC,VOA。
為我們講課的第二位新東方教師是齊冉老師,他會因為課堂上的激情四射而滿頭大汗,他的詼諧風趣,讓人聽了精神百倍。在他的課堂上,絕對不會犯困或者走神,不會覺得枯燥。因為他能夠很好地利用自己風趣幽默的語言和淵博的知識,把看似乏味的英語單詞、句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在齊冉老師的課堂上充滿了陣陣歡笑聲,老師們因為他的幽默的語言,生動的舉例,都感覺他上課的時間過得太快,還意猶未盡的感覺。在他身上學到的不止是方法,感受的不止是他知識的淵博和對他英語水平的驚羨,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他的思想,他對學生的愛,對幫助過他的老師的感恩。這才是做教師的成功吧!他對學生的教育,很合學生的胃口,很受學生歡迎。他永遠是積極的,他的學生也會受他的影響,成為積極的人。他強調“夸學生”“贊美學生”的重要性,也用自身的事例警示了教師們: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在語言上打擊侮辱了他的學生,將會對這名學生造成多么大的傷害,甚至是一生的影響。我再次深深警示自己:做一名老師,絕對不能諷刺打擊任何一名學生。齊老師還糾正了我們的國際音標的發音,他教的發音方法耳目一新,過目不忘。使得音標教學簡單不枯燥了。在座的老師都張開嘴跟著齊老師大聲讀音標和單詞。感覺自己回到了學生時代,燃起了諸多老師奮發學習的火花。齊冉老師的博學,幽默深深影響了我。
最后一名為我們授課的教師是左婧老師。她嬌小富有親和力,她對工作的敬業令我折服。她自己為了上網搜一些資料和素材來制作課件,每天都在凌晨2點以后才去睡覺。光這一點就值得我去學習。左老師講課不那么幽默,不那么張揚,但是卻是那么的自信。她的創新思想,把最枯燥的英語語法講得生動有趣。她重注的吸引學生的眼球,重注的是情景教學。她對語法的歸納很獨特,相信她的課件,花了她太多的心血。她還慷慨地把自己的這些課件留給了我們。左老師以課前準備為切入點,告訴我們如何設計一堂語法課。設計語法課的宗旨就是:趣味、易懂、好記、實用。左老師的這8個字,簡單卻又很關鍵,總結的很到位。我們在平時的語法教學中,恐怕只是教枯燥的語法規則,根本沒注意這8個字的內涵和重要性。我們平時教學中思考的更多的是“我們該怎么教這些語法點。”卻忽略了“學生的接受方式和能力。”左老師的這8個字點醒了我,使我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語法教學中欠缺的是什么。左老師說,我們老師其實就像是“設計師”,每一堂課都要精心設計,所以課前的準備一定要充分,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左老師把英語語法中的難點和重點都用自己的方式總結歸納了,并做成PPT,對于賓語從句的講解和練習,左老師也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講解方式。使得我們感覺到,這個語法也可以這么簡單易懂。對于“現在完成時”的講解,其中的“話外音”就足以說明了問題,讓學生們一聽就懂。左老師對not...until 的講解也有獨到之處。其實這個老師們看似很簡單的固定句型,卻不知這正是孩子們經常寫錯的,我們似乎都沒有好的方法讓孩子們不錯,左老師的方法,讓我不得不佩服。真真正正體現了她的“易懂”。左老師的語法教學還重注舉吸引學生的生活中的或者學生喜歡的電影人物等的例子,然后讓學生“舉一反三”的練習。這樣學生容易接受,容易模仿。教學效果也達到了最佳。在主謂賓,主系表的句型講解方面,左老師又再次讓我們折服。我們在場的老師們都覺得這樣教,學生們一定可以學會并運用。左老師對英語語法的研究深入有效,使得我深感慚愧。我缺乏的就是創新,鉆研。左老師的那8個字,我一定會在今后的教學中特別注意,并且要學習左老師的勤奮,善于研究教學方法。使自己不斷提高。讓自己的學生也對語法課有新的感受。我要努力加油,在語法教學方面做請教左老師。向優秀的教師學習,相信自己的教學定會有新的提高。總之,這三位教師教給了我們一些教學方法,這是最寶貴的。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在教學中也要對學生這樣,不能再“填鴨”了,要讓學生掌握方法,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新東方教師培訓心得 篇2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江蘇省小學數學教師網絡培訓班的學習,本次學習時間從7月15日開始至8月31日結束,相對于以往的培訓,這次學習時間比較長,但是學習內容十分豐富,從教師的專業成長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從課堂上每一環節的設計到教學反思,從課程資源的開發到教師的人際關系,每一個專題都那么的切合實際,有法可循,讓我感到受益匪淺。能擁有此次學習機會,實在值得珍惜!非常感謝領導對我們教師成長的關愛,給予我們創設了共同交流學習的平臺。現就將本次培訓后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升自身專業水平
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但要想學生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盡,教師就得時時給予補足。鄭毓信教授的講座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征博引給我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面對著一群群渴求知識的學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以及教師職業的神圣。《新課程有效教學叢書》讓我對如何進行有效備課和上課指明了方向。特別是教師們對教學中的困惑和爭論,更讓我體會到了進行終身學習,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要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二、改變教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每位教師都要面臨的備課和上課任務,在這次培訓中我對課堂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平日里面對班級眾多的學生,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再加上那么幾個后進生,教師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何談每天細心備課,認真鉆研教材,尤其是像我這樣缺乏經驗的年輕教師,日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內心來說實在讓人堪憂。老師的講解為我們在這些地方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鑒的辦法。空談理論不切現實,屏棄理論也不合邏輯。我們應理論結合現實,在日常工作中根據自身工作量在學期初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標,如細致備多少節課,開展多少節課堂教學研究等。簡而言之,就是有選擇性地開展教學研究,保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謂:量不在多,貴在精。我想這樣一種教學做法的轉變,才能真正意思上運用到我們的現實工作中,才能讓學生獲得更為有效的教學。
三、聯系生活,體現數學教學的價值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由“情景串”引出“問題串”,倡導數學課堂生活化,也就是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所以說,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的利用好課本中的教學情景,將課本數學變為生活數學,盡量創設生活化的的課堂情境,這樣將抽象的數學具體化和生活化,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并不是孤立于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于生活,并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另外,在這一次的培訓中我不僅學到很多教學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和其他學校教師之間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暢所欲言,互相討論、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讓老師來幫助解決,這樣使得相互之間都得到了學習、鞏固知識的機會,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經過這次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有不斷的提升。也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教師職業的責任與神圣。我愿重新的起點跋涉,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探索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新東方教師培訓心得 篇3
20xx 年 10 月 13 日 ,在博興實驗小學舉行了全縣科學課堂教學系列達標活動培訓會,我我聽了三節立標課,三節錄像立標課的說課,受益匪淺。
特別是學生的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等,讓我對科學學科的動手和積累運用有了新的認識。對觀摩教學課堂我認識到要想上好科學課,教師自身的修養就要不斷提高,進行自我加壓,要想把科學課堂上的有聲有色,那么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前的準備,資料的搜集整理等,為上好科學課打下良好的基礎。課堂放給學生,學生才是實驗的主人,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匯報交流結果,提高了學生的情感思維,使他們真正產生興趣,熱愛科學,也使授課教師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授課任務。
聽了一小高飛老師的錄像課說課,使我認識到科學一科,并不只是在課堂上,社會本身就是一個科學大舞臺,讓我知道了,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協調才是科學實踐最有堅實的基礎。最后有高小麗教研員作總結,她只出我們小學科學課的課型流程(提問題、猜想假設、實驗論證、結論、交流)。
總之,科學學科雖小,但我們應該把眼光方的長遠一些。不管是科學課堂還是實驗實踐,我們都應像魚兒入水一樣對待,給科學一個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