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下學期教師工作計劃(精選7篇)
高一數學下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1
(一)認真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本學期學完高一數學的全部內容,并力爭擠出時間學習高二數學的第一章,為高三學習爭取更多的時間。
(二)繼續實施“導學案教學方法”完善導學案,形成集美中學特色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和習慣,使學生做到簡單知識自己能學會,較難知識在老師點拔下能學會,難度大的知識在老師的講解下能輕松學會。
(三)教師間相互聽課,每周每個教師聽課不少于兩節,并及時的反饋交流,互相取長補短使老教師呆板陳舊的教學方法變得活潑生動,充滿生機,使新教師教學水平逐步走向成熟而穩健;組織好期中、期末的復習、考試、出題、評卷、講評、個別指導工作,約在12周左右進行期中考試。
(四)加強尖子生的培養工作,定期對他們進行輔導或者跟蹤檢測,以使他們成為全市的數學尖子,為學校爭光,進而帶動全校數學成績的提高,提高集美中學的數學層次。
(五)重點工作放在中下等學生的教學、管理、輔導、心理調節與學習方法指導上,使他們學所有所得、學有所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我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著眼于學生的未來,迫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行為習慣,以期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學校贏得更大的榮譽。
高一數學下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2
一、 指導思想
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
1.突出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培養
對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要貼近教學實際,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點,注重知識內在聯系以及中學數學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
2.重視數學基本能力的培養
數學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這幾方面的能力。根據高一上學期的內容,側重以下幾個方面:
(1)運算求解能力是思維能力和運算技能的結合,主要包括數的計算、估算和近似計算,式子的組合變形與分解變形,以及能夠針對問題探究運算方向、選擇運算公式、確定運算程序等。
。2)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要求是:能夠通過對實例的探究發現研究對象的本質;能夠從給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結論,并用于解決問題或做出新的判斷。
。3)推理論證能力的培養要求是:能夠根據已知的事實和已經獲得的正確的數學命題,運用演繹推理,論證某一數學命題的真假性。
。4)數據處理能力是指會收集、整理、分析數據,能夠從大量數據中提取對研究問題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斷,以解決給定的實際問題。
3.注重數學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要求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構造數學模型,將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4.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和科學態度。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 教材特點
高一上使用的是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4》,這套教材在堅持我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鑒、發展、創新的關系,體現了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點:
1. 親和力: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激發學習興趣和美感,每章配有優美的章頭圖和詩一般的引言和富有哲理的數學家名言。
2. 問題性:每節圍繞問題展開,設置問題情景,培養問題意識,以問題為切入點,形成問題鏈,來組織課堂教學
3. 思想性和應用性:通過不同數學內容的聯系和啟發,強調類比、推廣、化歸和特殊化等思想方法的運用,學習數學地思考問題的方式,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理性精神;取材具有時代感、現實感,加強數學活動,發展應用意識。
4. 可操作性:教材編寫體例就是以一堂課的全過程展開,易于學生自學、教師編寫教案,大致一節內容占三頁。
三、 學情分析
基本狀況:本年級共14個行政班級,其中2個實驗班,12個普通班。學生數共840人,由于初高中分別進行了課改,高中教材與初中教材銜接度遠遠不夠,需在新授的同時適時補充一些內容,因此時間上略緊。同時,因其底子薄弱,教學時必須注重基礎,夯實每個知識點。
四、 教學措施
1.加強自我學習,特別是兩個綱領性文件——《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普通高中數學考試大綱》,準確把握教學要求,提高教學效率,不做無用功;
2.加強集體備課,發動全組同志,確定階段主講人,集思廣益,討論優化教學方案;平行班級統一進度,統一要求,統一作業,統一考試;
3.認真貫徹教學六認真的要求,精心組織教學,保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重視數學學習能力培養;
4.加強銜接教學,適量打破模塊式教學,使學生得到和諧的發展。
高一數學下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為中心,以學生課后訓練為重點,以加強優化課堂教學為手段,努力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抓好基礎知識教學,著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全面提高數學成績,為下學期的成人高考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本學期學習三角函數和平面向量這兩章內容。按照讓學生知書中基本內容、讓學生會練書中的練習題、讓學生能獨立做作業題、讓基礎好點的能做章后總復習題的學習目標要求,以每周四節課教學進度,在期中考試前學習完三角函數,期中考試之后學習了平面向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豐富學生的數學思想。
(二)情感目標
(1)加強高中數學知識與初中知識的聯系,注意知識的連貫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過數學建模,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3)教學中加強知識形成的探究,讓學生體驗獲得數學規律的艱辛和樂趣,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趣味性,感受學習中的成功樂趣。
(4)加強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景,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和學習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努力學習,提高成績。
(5)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興趣,積累和發展他們的數學情感,積極訓練,發展思維能力。
(三)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記憶能力。
(1)通過定義、命題的總體結構教學,揭示其本質特點和相互關系,培養對數學本質問題的背景事實及具體數據的記憶。
(2)通過揭示三角函數有關概念、公式和圖形的對應關系,培養記憶能力。
2、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1)通過三角、向量等題型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2)加強對概念、公式、法則的明確性和靈活性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3)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正確、迅速與合理、靈活的運算能力,促使知識間的滲透和遷移,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1)利用數形結合,加強知識間的連通和邏輯關系的認識,加深知識的理解。
(2加強習題練習,提高對書本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具體措施
1、期中考前上好三角函數,期中考后完成好平面向量。
2、抓好數學補差,培優活動。
3、立足于教材。
4、要求學生完成課后練習及每一章課后習課。
5、還繼續學習了《課堂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努力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6、繼續認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經常聽課交流,認真評課,共同商討教材等。
7、課外活動課的時間,培優補差,抓好課后輔導,提高學生成績。時間定于周三、周四。
高一數學下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4
本學期,我校進入了建校以來最關鍵的年頭。我校能否真正成為一所區內一流、市內知名的四星級高中。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而教學質量的提升關鍵在課堂。因此作為一線的教師必須緊扣我校的工作目標,結合我校具體情況,準確把握新課程的要求,合理有序地安排課程,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真正做到消滅無效教學,落實有效教學,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F就我組全體教師的具體工作計劃制訂如下:
(一)集體備課安排與要求:
我組共有教師9人,其中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有4人。由于有一名教師負責整體審核,對其余的八人按照“老帶新”的原則,平均分成四組,充分利用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年輕教師的新視野和信息技術進行導學案的編制。兩組負責導學案,兩組負責午練、周練,月測試卷由每組教師輪流出,備課組長負責把關。提前一周備課,每周二下午全組教師在辦公室集中研討,教師無遲到早退、缺席、并要積極準備發言,力求發揮集體智慧。主要是對上一周的教學進度、教學得與失進行總結,對下一周的教學內容、課標要求、課時分布、例題選講,作業布置進行研討。
(二)午練安排與要求:
每天中午12:15——12:45進行當堂訓練,內容以教學進度最慢者的教學內容為主,兼顧前兩三天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決定題量,基本控制在6至8題,但必須有一道解答題,當天批改,當天反饋,及時補救。
(三)周練安排與要求:
一周一份練習,周五放學由學生帶回,周日交回檢查并反饋。內容形同單元過關練習,滾動進行。題量為十四道填空題,四道解答題。
(四)過程檢測安排與要求:
每學期期中前過半、期中后過半各一次,具體時間、試卷由學校教務處決定,題量為十四道填空題,六道解答題,分值為160分。內容為近四至六周的所學內容,盡量能反映近期學生平時練習中的易錯知識點及重難點知識。
(五)教研安排與要求:
行政每周聽三節課,備課組長每周聽兩節課,其余每位教師每周聽一節課。雙周周二下午有一位教師開設一節校級公開課,其余教師聽課,課后及時積極互評到位,評價要實事求是,不能只撿好的說。單周周二下午部分教師參加區、市組織的教學研討,回來后積極傳達研討的內容和精神。
高一數學下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依據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和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數學》,注重基礎知識和方法的教學,注意培養考生進入高等學校繼續學習所必須的基本能力。以發展教育的觀念為指引,以學校和教研組的工作計劃為指南,深入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積極探究、勤于思考、樂于合作的精神,實現教學方法和教學成效共同提高。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理解知識內在聯系,體會中學數學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
注意培養學生數學基本能力和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使學生能運用有關的知識與方法,解決較為困難或綜合性的問題。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構造數學模型,將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
三、 具體措施:
本學期高一數學備課組的工作圍繞學校的教學工作重點展開,立足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深化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有效性與針對性,圍繞方案的優化與實施開展工作。
1、制定詳實計劃,明確目標責任,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針對我校學生實際,明確定位,加強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適切性與針對性。加強對學生的出勤與學習參與度的管理;強化學生自學習基礎知識的指導,練講結合;加強基礎疏理和疑難分析,練講結合,加強學生的學業管理。
、艌猿置恐芤淮蔚募w備課,每次都做到有主講人。全體老師共同研究教法,備好每一節課,做到全組“四統一”。(統一進度、統一內容、統一練習、統一考試
⑵先學后教,做到“以學定教”。
上課前學生根據問題,在學案的引導下自學課本相關的知識,并自主解答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注意檢查學生自學及問題解決的情況,適時糾錯、點評或指導,共同找到正確的結論或解題方法和規律,明確解題思路,進而掌握相關知識。
、蔷o扣教學改革的重點、關鍵點。
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論,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樹立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意識,變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不斷探索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課堂教學模式。
⑷樹立全局觀念,對學習困難學生要給予幫助。
要讓學生都把該弄懂的基礎知識,會考必考內容弄懂。一發現問題立即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障礙,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2、加強集體備課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學設計水平。
、胖朴喺鹿潅湔n計劃,提出教材處理意見,落實輪流主備,進行電子備課。
⑵充分利用每周集體備課時間,開展教學研究,提高集體備課質量
、袤w現“精講、多學、重反饋”的理念。
②突出示例、隨堂練習和課外作業的選擇性。
、奂訌娀A型教材、拓展型教材和自選教材的整合。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的研究。
④注重即時反饋與教學系統性的有機整合,融作業講評于習題課之中。
3、加強教學實踐探索,致力提高教學實效性。
、旁诩w備課基礎上,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努力將“精講、多學、重反饋”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組內成員加強相互間的聽課、評課和研討
、萍訌娡獬雎犝n、跨科聽課學習。
、羌訌妼φn程標準、高考考綱的研究,提高試題研究的水平,結合學生實際,做好單元測驗與月考試題命制與質量分析工作。
4、強化學生作業管理,提高學生作業質量。
、琶鞔_要求學生將作業做在作業本上,便于教師祥批。
、茷閷W生的作業設計并提出明確的頁面格式與評比要求。
、敲看巫鳂I,教師原則上在上下一節新課前講評,以保證即時反饋。講評后,要求學生要用紅筆即時做好訂正改錯,或重做,或寫體會小結。教師在批改下一次作業時,要同時檢查學生的訂正改錯、重做或體會小結。
⑷對學生是否按時、認真完成作業的情況,按規定的頁面格式及評比要求,每兩周進行一次檢查,每月進行一次評比。
高一數學下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6
一、教法分析:
1、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引發學生“看個究竟”的沖動,以達到培養其興趣的目的。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3、在教學中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盡可能養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學習情況較好,但有的學生自覺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學中需時時提醒學生,培養其自覺性。班級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計算能力太差,學生不喜歡去算題,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其思維能力高一上數學教學計劃工作計劃。
三、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談話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注意從實例出發,從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反復比較相近的概念;注意結合直觀圖形,說明抽象的知識;注意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啟發學生思考。
3、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善于分析問題的習慣,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導和內在聯系;加強復習檢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自始至終貫徹教學四環節,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教法。
6、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的培養。
高一數學下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教務處、科研處、年級組的學期工作計劃,有創造性的開展數學備課組活動,力爭把高一數學備課組創建成為優秀備課組。
二、工作措施
1、抓好每周量詞(周一、四)備課組活動
、僮袷剞k公制度。
、诨顒佣c、定時。
③活動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形式多樣。
、艽_定主備人,提前準備好教學案的編寫,活動是集體討論,取長補短,形成定案。每個教師要有二次備課記錄。
2、嚴格聽評課制度
、倜總老教師每周至少聽1節課,新教師至少2節。
、诿恐芡瞥鲆还澒_課、示范課或觀摩課,上課老師要有教案。
、勖恐茉u課是要確定主評人,主評人要寫好書面材料。
3、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俳M織學習新考試大綱、新課標。
、谘芯扛呖紕討B。
、劾碚搶W習。
④期末每人撰寫一篇論文。
4、進一步落實青藍工程
、傩陆處熈幭嚷犝n后上課;
②老教師多指導徒弟的課;
③4月末5月初組內先評,然后申報到教處、科研處驗收。
5、加強提優補差工作,組建邊緣生補習班;
6、制定目標、明確分工
、俦緦W期目標:期中考試全縣第一,期末考試全市領先。
、诮虒W案編寫任務分工。
、蹎卧^關檢測的`編寫。
7、狠抓學生的作業、練習的質量。
①統一作業本,統一寫上姓名。
、趪栏褡鳂I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蹖W生練習的二次批改。
④錯題集的使用與檢查。
8、高一數學備課組的網頁建設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