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骨干教師校本研修計劃(精選3篇)
小學英語骨干教師校本研修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為目標,遵循骨干教師成長的規律,教、學、研、用四方面兼顧并重;堅持前瞻性理論和效用性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強調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和自主發展能力的形成;突出先進語言教學理論對受訓學員自身教學經驗再認識的作用.
明確教師的素質取決于他們的可持續性發展,而關鍵是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在轉變觀念的基礎上,通過反思進行自我評估,增強自主發展意識和改革創新精神,明確自主發展的方向和近中期發展目標,走上可持續性自主發展的道路,進而推動無錫市英語教學改革,適應21世紀對高素質人材的需求.
二、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學員在思想政治、職業道德、教學觀念、專業知識、教學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成為本地區具有英語教學科研能力和教學示范能力的骨干教師.
具體要求如下:
1.熱愛教育事業,有較高師德修養,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創新改革意識,重視素質教育.
2.了解國內外英語教學的最新理論,熟悉英語教學改革動態和英語語言發展趨勢.籍此對自身積累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行反思和再認識,提高語言基礎知識和教學基本技能.
3.研討課堂教學方法.學習先進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并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應用、調整、改革、創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專長,在本地區有一定示范作用.
4.重視教育教學科研活動,具有較強教育科研意識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能獨立完成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的研究課題和教改實驗.
5.能使用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學技術和教學工具,初步掌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術.
三、培訓內容:
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分為三大板塊:理論與技能;實踐與考察;課題與實驗.其主要培訓內容包括:
1.英語教育教學理論:目的在于拓寬學員的視野,介紹英語教學的先進理論和現代英語的發展趨勢,重在更新教學觀念,調整知識結構.
2.英語教學技能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目的在于提高學員的教學水平,學習英語語音學基礎理論和英語聽說教學方法論,開展相應的教學技能訓練和教學方法研討.學習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基本技能和網絡資料檢索的基本方法,討論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推廣和應用.
3.教育教學考察:目的是了解省內外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和改革發展趨勢,學習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最新成果,特別是課堂教學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方法,拓展視野,更新觀念.
4.英語教學實踐:要求學員借鑒、運用現代英語教學理論及先進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方法,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開展英語教學改革,特別是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試驗,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同時加深對英語教學規律的認識.
5.英語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在學習教育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考察、了解英語教改動向和英語教學現狀,引導學員反思自身積累的教學經驗,重新思考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開展專題討論,確定研究課題或實驗項目,獨立開展課題研究或教改實驗,并在培訓結束前結題.
小學英語骨干教師校本研修計劃 篇2
具體安排如下:
1、英語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自學和講座相結合)總課時為225課時,分配如下:
A:學科教學理論類(50課時)
小學英語教育心理學
小學英語教學藝術
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情景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交流
英語新課程標準
B:堂教學技能類(50課時)
英語教學用語
板書設計
簡筆畫繪制
英語多媒體課件制作
C:學科專題研究類(50課時)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研究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研究
小學英語聽說教學研究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課型類別研究
小學英語教學綜合評價
科研課題的選定與論文的撰寫
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策略
D:知識更新與擴展類(40課時)
小學英語教改信息與動態
語言教學與文化背景(與現行教材相結合)
小學英語教材國內外版本介紹
E:教學實踐活動類(35課時)
教學設計、活動課設計
說課、聽評課
教學實踐課
2、教學考察(20課時)
考察學校:省市重點小學、其他區屬重點小學有英語教學特色的學校作為考察基地。
考察內容:主要考察英語課堂教學、英語課外活動及英語教學科研。
考察要求:教師在考察活動中與考察學校有關教師交流,了解該校英語教學的特色、模式和方法,學生學習英語狀況,參加教研活動,聽各種類型的示范課,作盡詳的聽課記錄,進行個案分析研討,在考察結束時提出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建議。
3、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一般以教師所在工作學校為基地。實踐重點內容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整體效果與微技能評價,小學生課堂學習心理與行為以及教學互動性分析。教學實踐期間,教師可根據事先確定的選題,獨立開展課題研究,并根據課題研究后的新教學思路,調整優化教學過程,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此基礎上作一堂實驗匯報課,并攝制成錄像帶。
4、教學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擬先行預設范圍,培訓中根據學員研討熱點或教師自帶課題進行調整。課題研究之前要有相關的課題材料。課題研究成果可以采用研究報告、論文、教學軟件等多種形式。課題的選定要與教師的自身教學工作有密切聯系,能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選題切忌大而空。
課題研究預設范圍
1.小學英語素質教育研究
2.小學生英語學習心理研究
3.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4.小學英語情景教學研究
5.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6.小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7.英語兒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8.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9.情感因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0.直接拼音法在小學英語教學起始階段的作用
11.小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訓練方法
12.小學生英語語音語調訓練
13.小學英語課外興趣活動
14.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微技能應用
15.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估
16.其它自選課題
四、培訓方式:
1、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集中培訓與持續性自主研修相結合。
培訓工作流程為:
理論學習與技能培訓→教學實踐與課題研究→綜合考核與成果展示
2、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具體安排為:
第一階段:集中培訓及教學考察。集中培訓以專題講座為主,安排英語教學理論學習,現代教學技能培訓,課堂教學案例研討,教學科研課題選立等活動。教學考察時間為10課時,考察小學2所。
第二階段:以分散自主研修,自主實踐為主。期間每位教師開設實驗課一節,組織有關教師及專家聽課、評課及考核。中期安排一次集中活動,進行階段性課題成果交流和專家指導。
第三階段:集中展示交流教學實踐和教學科研成果,進行綜合考評和工作總結。擬編輯《優秀教學設計》一冊,《優秀教學論文集》一冊,開展一次經驗交流活動,開設二節匯報觀摩課。
3、貫徹理論講座與教育案例分析相結合,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相結合的原則。
培訓過程中強調教師的參與性和主體性,以自主學習,自主研修,自主實踐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持續自主發展能力的提高。在培訓結束時,教師必須完成:
1篇與研究課題相關的理論專著的讀書報告;
1學時能反映本人實踐現代語言教學理論和現代教學技術,并改善、調整、優化教學過程的教學錄像帶;
5份詳盡的教學設計;
1篇課題研究報告,教改實驗方案或學術論文;
2個較完美的CAI課件;
五、考核方法
實行嚴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凡無故缺席,不能完成研討、考查任務,不能提交課題研究成果的教師將取消學科骨干教師資格。
考核內容及權重如下:
1、課程與科研考核40%
A:語言教學理論和教學技能訓練考核,采用開卷考試的形式。
B:教學課題研究,由課題考核機構作出考核結論。課題研究主要考核學員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的質量,以及推廣應用價值,特別是在小學英語素質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2、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考核30%
根據教師提供的課堂教學錄像。考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反映出的專業教學技能和實際教學能力。
3、工作實績考核30%
主要由教師所在學校根據教師一貫工作表現,特別是在推薦區學科骨干教師期間的工作實績,提出考核意見。
最后匯總各項考核成績,作出綜合評價。
小學英語骨干教師校本研修計劃 篇3
扳指算來,我已走入自己教育生涯的第13個年頭。這20xx年的教學經歷,我感受過酸甜苦辣,但成為一名“好老師”的愿望始終是我今生所追求的事業。 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有賴于 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因此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尤為重要。我身為骨干教師,更應注重自身的發展。
一、自我分析
1、 主要優勢
有 較扎實的幼教專業理論基礎和教育學理論基礎。有20xx年的一線教學工作經驗,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能多次承擔省、市級公開課,參加各類競賽取得優異成績。榮獲 多項各種殊榮。有正確的工作態度,工作中熱愛幼兒、對教育教學工作有熱情,認真負責,踏實肯干,對幼兒園、幼兒有很強的責任感。有股不服輸的勁頭。
2、存在不足
(1)缺乏自我發展動力,缺少自己創造學習的思想。
(2)科研能力有待加強。
二、自我發展目標:
以 骨干教師培訓及考核為契機,用現代教育的思想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使自己 具有淵博的知識,積極的創新意識,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精湛的業務水平,和諧的人際關系,讓修養與能力共增長,讓反思與實踐同前行。努力使自 己逐步成為學習型、科研型、創新型、有強烈的敬業精神的專業型、學者型的骨干教師。
陶行之說過:“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兒的命運,便操著民族 和人類的命運。”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業,它所承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呼喚著“教師教育”和“教師發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為從事這樣神圣的職業而自 豪的同時,我也在時刻的告誡自己:沒有一成不變的教育,教育的世界,學無止境,不進則退!因此,我追求卓越,拒絕滿足,崇尚楷模,注重發展,勤于反思,勇 于創新,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學習,可以進取的機會,爭取在學習中夯實底蘊,增強才干;在不斷的創新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制定具體措施如下:
三、自我發展規劃具體發展措施:
1、勤于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學習,可以使我們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過去和未來,關照反思自我,從而獲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覺得要做到“三學”。
(1) 堅持不懈地學。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 多渠道地學。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淀;也要在“無字處”學習,學習他人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3) 廣泛地學。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特別要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4)持之以恒的學。有了學習的目標和決心,貴在能持之以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要做到不斷的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集中精神,將學習進行到底!
2、在“思”中探索感悟進取。
(1)思考。
學習工作時,要找出“問題”所在和“困惑” 之處。并能夠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排除困惑的答案。不惟書,不惟上,不盲從,不輕信,這樣,才會使所學轉化成自己的智慧,豐富自己的內在。
(2)反思。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有學者指出:對教師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學”的方式化解教 學中發生的教學事件,這是判別教師專業化程度的一個標志。由此不難看出反思的重要性。因此,在學習時,要根據所學,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優點,發揚;不 足,改進;問題出在哪?找準突破點;方式不正確?換一種來嘗試;教學語言不精練?勤練基本功;教態不恰當?對鏡常演練;難點有偏差?教材不可輕;提問不科 學?策略很重要……反思,這是一種對教育的執著和專注,是一種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相信,經過不斷的反思,我的教育智慧也會隨之不斷增長。這樣,才會有效 的促進我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