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學科教師培訓工作計劃(學前教育
3.內合:加快進度,整合相關縣(市、區)的教師培訓、教研、
科研等資源,XX年要完成樂清、永嘉、蒼南、瑞安四個縣(市)研訓機構的整合,實現全市12個縣(市、區)研訓合一任務全面完成。在整合運作推進中,重點關注四件事,一是機構的級別要明確,能升格盡量升格;二是編制要充足,人員要優化;三是內設科室要真正體現“研訓合一”;四是早調研、早提方案、早啟動。
4.外聯:(1)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加強與中國臺灣教育交流合作工作的文件精神,啟動兩地教師培訓交流具體項目,與有豐富培訓經驗的中國臺灣高校締結友好聯誼關系,嘗試開展境外教師培訓項目。(2)爭取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學院建立培訓合作關系。(3)組織承辦“海西20城教師培訓聯盟”年會。(4)參加全國地市級教師培訓聯盟組織,共享全國各地教師培訓的優質資源和先進經驗。
(六)立足崗位,引導教師培訓者從專職走向專業專家。
1. 分層次分階段分專題扎實開展第二輪全市教師培訓者研修計劃。分別從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法規政策學習領會、教師成長規律、教師培訓理念與實踐創新等方面開展系統多樣化的理論研修和跟崗實踐及自我反思等研修活動。
2.修訂完善市、縣兩級培訓者專業發展評估細則,加強師訓員研修學習,經驗提煉和專業成果的獎勵舉措。
3.成立培訓者讀書俱樂部,開展小型多樣的主題研討活動,辦好《溫州教師教育》雜志,爭取內刊號,提升雜志規格。
4.向省市級媒體重點推介我市優秀培訓者的先進典型和特色經驗,宣傳我市教師教育優秀成果。
5.建立院校領導專題研究培訓質量相關制度。院校級班子成員在做好各項行政管理事務的同時,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培訓質量和加強師訓員隊伍建設上來,今年先著重做好以下三件事。一要實行推門聽培訓課制度,每學期不少于10節(不含聽中小學教師隨堂課);二要堅持每年開設兩個以上專題講座;三要爭取申報一個培訓項目并組織實施。
6.加強信息宣傳工作,各縣(市、區)教師培訓機構要建立健全信息報送制度,并由專人負責。定期發行內刊,加強對外宣傳與交流;積極推薦、報送本區域教師培訓工作先進典型和特色亮點;強化監管,切實提高單位網站質量。
7.開展豐富多樣的師訓員業余休閑活動,提高身體素質,豐富文化生活。
(七)認真研究師訓與教研的分工銜接,逐步形成兩者各有側重又相互補充的工作機制。
1.根據市局的總體要求,開展師訓與教研工作銜接合作的專項調研。廣泛聽取基層中小學校長和教師意見,聽取縣市區教育局和教師發展中心的建議,尤其是在各縣市區教師培訓與教研機構全面整合的情況下,市級培訓和教研機構如何順應這一新體制,切實有效做好具體分工銜接工作,無疑是專項調研的關鍵所在。
2.在形成調研報告的基礎上,擬定培訓與教研工作銜接合作的實施方案。根據當前我市教師培訓實際情況,積極提出培訓工作對接教研的具體內容、方法以及運作路徑,供教育局決策參考。
3.在市教育局的統一要求領導下,按照先易后難先簡單后復雜的原則,開展具體的實施項目。比如,年度重點培訓教研內容的整合銜接,常態培訓教研的合作與互補,培訓教研資源的共建共享等等。
(八)繼續加強市級培訓機構的硬件建設,為優質的教師培訓工作提供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