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禮儀 > 交際禮儀 > 情商與人際關系論文(精選3篇)

情商與人際關系論文

發布時間:2022-10-19

情商與人際關系論文(精選3篇)

情商與人際關系論文 篇1

  摘 要:為探討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系的內在聯系,用《情緒智力量表》和《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系整體上有顯著的正相關。

  關鍵詞:大學生;情緒智力;人際關系;顯著的正相關

  1.問題的提出

  情緒智力主要是指個體在加工和處理情緒信息和情緒性問題的一種能力[1]。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某種交往方式產生相互影響而形成的比較穩定而直接的心理關系[2]。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但是現階段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并不理想。因此,探討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系之間的關系就非常必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試 以班級為單位,用整群隨機抽樣法選取鄭州大學在校大學生,共發放問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94.44%,剔除問卷45份,有效問卷共405份,有效率90.00%。

  2.2研究工具

  2.2.1《情緒智力量表》。采用Schutle等人[3]編制的情緒智力量表(EIS)來考察大學生情緒智力的特征。

  2.2.2 《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采用鄭日昌等人編制的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分數越高,說明人際關系行為困擾越嚴重。

  2.3 施測過程 測量過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測試,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指導語的要求填寫問卷。全部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與分析。

  3.結果

  3.1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關系在人口統計學上的特點

  3.1.1不同性別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關系得分的差異比較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鄭州大學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系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情緒智力和人際關系上以及在各個維度上的得分均無顯著性差異。

  3.1.2不同年級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關系得分的差異比較

  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不同年級的在校大學生的情緒智力和人際關系得分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知覺情緒、調控情緒和情緒智力總分上差異顯著,而在理解情緒和運用情緒維度上差異不顯著。在與人交談、交際交友和人際交往總分上差異顯著,而在待人接物和與異性交往方面差異不顯著。結果見表1

  3.1.3 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交往得分的差異比較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系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除在理解情緒的能力方面的差異顯著外,他們在其他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結果見表2

  3.2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

  本研究相關分析得出結果:情緒智力在與人交談維度上,與情緒智力各個維度和情緒智力總分有顯著相關,人際關系總分與知覺情緒、運用情緒和情緒智力總分上顯著相關。具體結果見表3.

  4.結論

  性別對情緒智力和人際關系四個維度和總分沒有顯著性差異。年級在情緒智力和人際關系總分上差異顯著,對各個維度的影響不平衡。除在理解情緒的能力方面的得分差異顯著外,獨生和非獨生子女在其他方面的得分都不顯著。情緒智力和人際關系總體上呈顯著的正相關。(作者單位:鄭州大學)

  參考文獻

  [1] 許遠理.情緒智力組合理論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xx.

  [2] 時榮華.現代社會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314-315.

  [3] Schutte.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8,6(25):167-177.

  [4] 陳偉偉.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初步研究[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11(1):107-112.

情商與人際關系論文 篇2

  【摘要】 目的:本文著重于初探大學生情緒調節方式與人際交往的研究。方法:選取712名蘇州大學本科生,分別接受情緒調節方式量表、人際交往能力量表的評定。結果:大學生對于不同的情緒,調節方式有很大差異,男生偏向重視調節,女生則無明顯偏向。針對悲傷和害羞兩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對人際交往能力有較大的影響,對于害羞進行維持調節的大學生比那些運用重視調節的大學生更易獲得較好的人際關系,其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概率是重視調節學生的1.74倍。結論:當下大學生對于害羞、悲傷等情緒的忽視調節欠妥,對于悲傷、害羞、憤怒等負面情緒,建議大學生采取正確的宣泄以及積極的調節方式。有效的情緒調節能幫助個體獲得良好的情緒和人際溝通技巧,更好地滿足社會和環境的需求。

  【關鍵詞】 情緒調節; 人際交往; 學生

  情緒人人都有,但未必人人了解,也未必人人都能調控。日常生活中,因情緒失控造成的悲劇和失誤比比皆是,再加上生存壓力產生的催化劑,好情緒、好心情著實難覓。情緒是個體對重要的機遇或事件作出適應的生物反應傾向:一般認為,情緒包括基本情緒和復雜情緒[1]。Lzard[2]指出有8~11種基本情緒,如快樂、驚奇、憤怒、悲傷、恐懼、厭惡、興趣、羞澀、羞愧、蔑視、內疚等。情緒調節最早出現于發展心理學領域,根據調節的努力程度,情緒調節可分為重視調節、忽視調節和維持調節[3-5]。重視調節指對情緒進行積極的干預,努力使某些情緒增強。這種調節在臨床上常被采用,如對抑郁或情緒淡漠癥的患者進行增強調節,使其調整到積極的情緒狀態;忽視調節主要指對強度過高的情緒,尤其是負性情緒所進行的調整和修正,如降低狂躁患者的狂躁強度,使之恢復平靜;維持調節主要指人們主動的維持和培養對自己有益的正情緒,如興趣、快樂等,使這些情緒維持在一定的程度或范圍。能力按照功能劃分可分為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其中,人際交往能力已成為人的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6]。依據文獻[7]所述,本文將人際交往能力定義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個體為了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表現出有效和適宜的交往行為所具備的能力特質。大學生不同的情緒調節方式對人際交往有影響,尤其對大學生個體健康化人才發展起較大作用[8-9]。本文將著重研究三種情緒調節方式,分別為情緒忽視(簡稱忽視)、情緒重視(簡稱重視)、情緒維持(簡稱維持)。從主動交往、廣交朋友、沖突解決、情感支持、語言表達五個維度測量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展開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被調查者為蘇州大學各個校區本科生共712名,包括文史類207名、理工類100名、藝術類14名、醫學類391名。其中男228名,女484名,年齡18~22歲,平均20歲。

  1.2 方法

  1.2.1 情緒調節方式問卷 這是一個自編問卷,用于測量生活中對10種基本情緒(內疚、害羞、快樂、厭惡、痛苦、興趣、悲傷、憤怒、恐懼、羞愧)進行的減弱型調節、維持型調節、重視型調節。調節頻率用“1-從不這樣,2-極少這樣,3-有時這樣,4-經常這樣,5-總是這樣”表示。

  1.2.2 數據轉換 將每種情緒在三種調節方式的使用程度相加,得到10種基本情緒的調節量,根據調節調節量的大小,將各個情緒的調節分為忽視、維持、重視三種方式。

  1.2.3 人際交往能力評價方法 人際交往能力量表采用Buhrmester D,Furman W,Wittenberg M(1988)的人際關系能力問卷(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ICQ)[10],結合中國當代大學生心理特征,進行文獻綜述、訪談即開放式問卷調查,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問卷由主動交往、廣交朋友、沖突解決、情感支持、語言表達五個維度構成。數據轉換:將各項目評分相加,得到人際交往能力水平的平均數,大于等于3分表示人際交往能力良好。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AS 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大學生對10種情緒的調節方式 由表1可見,對于不同的情緒,其調節方式也有很大差異。例如對快樂的維持調節明顯高于忽視調節,對興趣的重視調節最顯著,而對厭惡情緒普遍采用的是忽視調節,對內疚的調節則三種方式差距不大。

  2.2 三種情緒調節方式的性別差別比較 由表2可見,對于內疚、快樂、憤怒和痛苦四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在男女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男生的情緒調節方式偏向于重視型,女生則比較偏向于維持調節和忽視調節。

  2.3 不同情緒調節方式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系以及交際能力良好(≥3分)的logistic回歸結果 表3反映了人際交往能力好的大學生的情緒調節方式是否有差別,用 字2分析得出結果顯示:在10種情緒中,害羞和悲傷兩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對人際交往能力產生了影響,對害羞和悲傷采取不同調節方式的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得分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0.05)。不同情緒調節方式的交際能力良好(≥3分)的logistic回歸結果反應了對于害羞進行維持調節的大學生比那些運用重視調節的大學生更易獲得較好的人際關系,其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概率是重視調節學生的1.74倍,而對于悲傷和羞愧的忽視調節比重視調節更難獲得良好的交際能力。

  3 討論

  情緒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情緒聯系著個人情境,反映著人們的生活目標、信念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大學生自身發展需要有良好的情緒狀態、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和適當的情緒調節方式[11]。本文初步探索了情緒調節方式和人際交往之間的關系。

  3.1 情緒與情緒調節方式 情緒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它具有鮮明的生理基礎。Lazarus[12]情緒狀態標志著個體適應環境時的生物性動力狀態,每一種情緒都代表著某種適應動力。情緒調節發生與情緒感受過程之中,情緒調節就是在感受情緒時忽視、重視、宣泄的傾向。良好的調節能更好實現情緒的適應功能。   按照Gross[13]的情緒同感模式,人們在感受和表達情緒時,總是要考慮情緒發生的原因、情緒表達的時間、地點及形式的適當性,所以,在情緒感受過程中調節也同時發生。從10種情緒的調節方式來看大學生對于快樂的維持調節明顯高于忽視調節,對憤怒的忽視調節明顯多于重視調節。另外,對恐懼、厭惡、羞愧等情緒,大部分人會采取措施進行調節,但是分重視忽視兩種選擇不一,對內疚的調節則三種方式差距不大。

  3.2 性別差異 情緒調節方式與個體內部情緒相關模式有著密切關系,這些個體內部情緒相關模式涉及由生理、文化及學習決定的許多個體差異,性別差異包含著復雜的生理、文化及學習因素,就成為情緒研究的重要變量[14]。本研究表明,情緒調節方式中都存在著一定的性別差異:男生對于情緒的調節多采用重視的調節方式,女生則傾向于選擇重視與忽視調節方式。

  3.3 人際交往能力與情緒調節方式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個體為了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表現出有效和適宜的交往行為所具備的能力特質。在人際交往能力與情緒調節方式的表格中顯示了在10種情緒中悲傷、害羞兩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對人際交往能力產生了影響,對于悲傷、羞愧進行重視調節的大學生更易獲得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而對于害羞,則是采取維持調節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較好。

  綜上所述,合理的情緒調節方式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處理自身發展、社會交往等問題。而當下大學生對于害羞、悲傷等情緒的忽視調節欠妥,對于悲傷、害羞、憤怒等負面情緒,建議大學生采取正確的宣泄以及積極的調節方式。有效的情緒調節能幫助個體獲得良好的情緒和人際溝通技巧,更好地滿足社會和環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Gross J J,Levenson R W.Emotional suppression:physiology,self-report,and expressive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1993,64(6):970.

  [2] Lzard C E.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s[M].New York:Plenum,1991:27-57.

  [3]李梅,盧家楣.不同人際關系群體情緒調節方式的比較[J].心理學報,20xx,37(4):517-523.

  [4]方平,李改,劉金秀.大學生情緒調節方式的調查與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xx,19(5):60-65.

  [5]李璇,侯志瑾,黃敏兒.社交焦慮大學生元情緒評價,情緒調節方式的探索及指導[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xx,19(2):231-233.

  [6]王翔南,程一波,周玲娟.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危機干預的構建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xx,8(22):63-66.

  [7]黃敏兒,郭德俊.大學生情緒調節方式與抑郁的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xx,15(6):438-441.

  [8]王慧,孟婷婷,陳仙.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xx,28(11):1031-1032.

  [9]劉佰橋.人際交往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xx,16(5):489-491.

  [10]方翰青,繆寧陵.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調查分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7(5):69-73.

  [11]展寧寧.大學生情緒調節策略與人際關系困擾及生活滿意度的關系[J].石家莊學院學報,20xx,12(6):115-120.

  [12] Lazarus R S.On the primacy of cogni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9(2):124-129.

  [13] Gross J J.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271.

  [14]齊原.大學生情緒調節的現狀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20xx(14):193.

情商與人際關系論文 篇3

  [論文關健詞]大學生 交往障礙 人際關系

  [論文摘要]大學生踏入大學校園后面臨著新的環境,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遠離父母,在學校里學習生活,在這種環境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大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保障,更是大學生自我發展的深層需要。

  處于青年期的當代大學生,其特點是: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他們力圖通過人際交往去認識世界,獲得友誼,以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各種需要。但在交往過程中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交往順利或不順利,如果交往順利,會心情舒暢、身心健康;如果交往受挫,便會使得心情郁悶,身心受損,導致各種不良后果,這些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是極為常見的。大學生在各種心理障礙中,人際交往障礙表現最為常見,直接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1 大學生交往障礙的特點

  1.1認知障礙認知障礙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隨著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開始了主動交往,但由于社會閱歷有限、客觀環境的限制等原因使其不能夠全面接觸社會,同時心理上也不成熟,在人際交往中往往帶有理想化的模型,然后據此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知己,一旦理想與現實不符,則產生交往障礙,心理出現創傷。另一個是以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的目的在于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諒互讓,以誠相見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而有的大學生卻常常忽視平等、互助這樣的基本交往原則,自我為中心,從不考慮對方的需要,這樣的交往必定以失敗而告終。

  1.2情感障礙 情感成分是人際交往中最為重要特征。情感的好壞決定著交往者今后彼此間的行為,交往中感情色彩濃重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一大特點。情感障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嫉妒與自卑嫉妒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品質,表現為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報以嫉恨,乃至行為上冷嘲熱諷,甚至采取不道德行為。嫉妒容易使人產生痛苦、憂傷、攻擊性言論和行為,導致人際沖突和交往障礙。自卑是則一種過低的自我評價,自卑的淺層感受是別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層的體驗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對一個人性格的培養極具腐蝕作用,會打擊他的自信心,扼殺他的獨立精神,使其找不到生活的精神支柱。有自卑心理的大學生在交往中常常表現出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點挫折,便怨天尤^。實際上,自卑并不一定是能力低下,主要是不了解自己,沒有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或者總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而導致自卑;有時是凡事期望值過高,不切實際,在交往中總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化。懼怕丟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絕與恥笑。因此這種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將社交圈子限制在狹小的范圍內,導致人際交往障礙。

  1.2.2自負、害羞自負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傲氣輕狂、居高臨下、自夸自大,過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強調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他人。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獨生子女比較多,父母對其嬌生慣養,養成任性和自我為中心的特點。與同學相處,高興時海闊天空、眉飛色舞;不高興時就大發脾氣、不顧他人的感受,最終導致人際交往障礙。無論是自卑還是自負,都是導致交往障礙的兩個極端。害羞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常常表現出靦腆,動作忸怩、不自然、臉色緋紅等,說話音量低而小,嚴重者怯于交往。對交往采取回避的態度,導致過多約束自己的言行,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無法與他人產生良好的溝通,造成交往雙方的誤解,妨礙了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

  1.2.3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是另一種常見的人際交往障礙。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個性特征、心胸情懷和道德操守。是個體在成人化和社會化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和行為范式。人格的差異會帶來交往中的誤解、矛盾與沖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造成人際沖突。

  2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原則

  大學生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改善人際關系,加強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邁進大學校園,因剛從緊張、繁重的高中學習生活中走出來,沒有時間和機會深入社會,對于人際關系,大腦中幾乎是一片空白。而大學生活,又恰恰需要交往,需要溝通。那么如何打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局面?使其在人際交往中不四處碰壁,應該掌握以下原則:

  2.1平等交往平等主要指交往雙方態度上的平等,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關系。在交往過程中,如果一方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發號施令、頤指氣使,那么他很快便會遭到孤立。大學生往往個性很強,互不服輸,這種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絕不能高人一頭,更不能因同學的出身、家庭、經歷、長相等方面的客觀差異而對人“另眼相看。”

  堅持平等的交往原則,就要正確估價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優點而盛氣凌人,也不要只見自身弱點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這是人際交往的基礎。

  2.2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并期望在各種場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夠引發人的信任、坦誠等情感,縮短交往的心理距離。一般來說,大學生的自尊心都較強,因此,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則,不要損傷他人的名譽和人格,承認或肯定他人的能力與成績。否則,容易導致人際關系的緊張和沖突。

  堅持尊重的原則,必須注意在態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學。平等待人,講究語言文明、禮貌待人,不開惡作劇式的玩笑,不亂給同學取綽號,尊重同學的生活習慣。

  2.3真誠待人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只有以誠相待,才能使交往雙方建立信任感,并結成深厚的友誼。誠實又是成功交往的基礎,知心朋友和牢固的友誼是通過真誠相處才獲得的。那么。怎樣做到誠實呢?簡單的說就是一要正直無私;二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三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堅持真誠的原則,必須做到熱情關心、真心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對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誠懇批評。對人、對事實事求是,對不同的觀點能直陳己見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誹謗人,做到肝膽相照、赤誠待人、胸懷坦白。

  2.4互助互利人際關系以能否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為基礎。如果交往雙方的心理需要都能獲得滿足,其關系才會繼續發展。因此,交往雙方要本著互助互利原則。互助,就是當一方需要幫助時,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給對方提供幫助。這種幫助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腦力的。也可以是體力的。一個人如果只想得到別人幫助,而不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是處理不好人際關系的。

  堅持互助互利原則。就要破除極端個人主義,與人為善,樂于幫助別人。同時,又要善于求助別人。別人幫助休克服了困難,他也會感到愉快,這也可以進一步溝通雙方的情感交流。

  2.5講究信用 誠信是一個人內在氣質的反映,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是成功的伙伴,是無形的資本,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信用原則要求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說真話,言必行,行必果。答應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難,也要千方百計、不遺余力地辦到。如果經再三努力而沒有實現。則應誠懇說明原因,不能有“湊合”、“對付”的思想。_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時的朋友或終將被拋棄。

  堅持信用原則,要做到有約按時到,借物按時還,不亂猜疑,不輕易許諾、信口開河,讓人家空歡喜。

  2.6寬容大度 人際交往中產生誤解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大學生個性較強,接觸密切。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矛盾。這就要求大學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計較,而要謙讓大度、克制忍讓,不計較對方的態度,不計較對方的言辭。并勇于承擔自己的行為責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撐船”。寬容克制并不是軟弱、怯懦,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現,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潤滑劑,能“化干戈為玉帛”,贏得更多的朋友。在寬容別人身上的缺點時,應該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時,也要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古人說得好,水至請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明白了這些道理,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真誠。從而獲得多一些友誼。

  2.7保持距離 保持距離感決不是設置心靈上的屏障或戒備防線,它因人、因場合而異,人與人之間親密程度的不同所保持的距離是不相同的。同學之間要處理好人際關系,保持牢固的友誼,就必須象刺猬彼此相抱著取暖。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既能感受到對方的溫暖又免于相互之間的傷害。懂得了這一道理,我們就學會了尊重和被尊重,就能更好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總之,對于在校大學生,要從各方面鍛煉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問題,改善人際關系,使自己能夠適應大學生活。大學時期是大學生心理趨于成熟的時期,特別需要別人的理解,愿意向別人傾訴自己的思想,以便通過別人的理解與安慰而對壓抑的情緒進行調節,使心理壓力緩解。另外,重視人際交往,掌握交往技巧,積累交往經驗,不僅是大學生現實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功走向社會的需要。

情商與人際關系論文(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心理健康人際關系論文(通用3篇)

    【摘要】 目的 探討人際關系敏感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高校進行新生教 育及心理咨詢機構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提供依據。方法 抽取某大學20 04~20xx級新生中人際關系因子超3的新生339人,對其SCL90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 情商與人際關系論文(通用3篇)

    【摘要】 目的:本文著重于初探大學生情緒調節方式與人際交往的研究。方法:選取712名蘇州大學本科生,分別接受情緒調節方式量表、人際交往能力量表的評定。...

  • 心理論文關于人際關系(精選3篇)

    【摘 要】當代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對于大學生以后心理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由于大學生本身的性質較為特殊,因此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的關系也較為復雜。...

  • 以矛盾的觀點處理人際關系的論文(精選3篇)

    【摘 要】在中職階段中,寢室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場合。寢室關系的和諧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從班主任工作的角度,通過剖析中職寢室人際關系不和諧的主要表現和產生原因,探索如何構建良好和諧的寢室關系。...

  • 和諧人際關系論文(通用3篇)

    摘要:隨著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深入發展,和諧人際關系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本文從學校和諧人際關系的涵義及重要性、學校人際關系的現狀以及如何建立學校和諧的人際關系等幾方面探討了學校和諧人際關系狀況。...

  • 建立良好人際關系論文(精選3篇)

    【論文摘要】 良好的人際環境是激發社會成員創造活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為了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激發社會成員的創造活力,必須不斷改善人際環境,努力構建民主團結、平等友愛、政治和諧的良好人際環境。...

  • 我的人際關系論文(精選3篇)

    摘 要: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增強團結,有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人們形成互補,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弘揚傳統美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

  • 關于人際關系論文(精選24篇)

    摘 要: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是最為復雜的。現代社會,人際關系的發展對于很多人來講都非常重視。在職場中,人際關系處理的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將來在事業上的建樹,不管是對于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還是身經百戰的職場...

  • 關于人際關系的論文(精選7篇)

    [摘要]校園人際關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這個特殊的群體里,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每天都在相互進行著交流和交往活動,處理好這三種人際關系,不僅會給教師和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感,更會激發教師工...

  • 關于人際關系的論文(精選6篇)

    【摘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強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人際交往障礙會給大學...

  • 關于人際關系心理學論文(精選3篇)

    摘要: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逐漸從物質需求的滿足過渡到對精神食糧的渴求,生活的重壓面前,人人都疲于奔命,心力交瘁。錯綜復雜的關系網在今天已然稀松平常,但如何處理各種交織關系所帶來的問題,如何面對不同人群所帶來的精...

  • 人際關系的論文(通用6篇)

    【論文摘要】 良好的人際環境是激發社會成員創造活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為了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激發社會成員的創造活力,必須不斷改善人際環境,努力構建民主團結、平等友愛、政治和諧的良好人際環境。...

  • 心理健康人際關系論文(精選3篇)

    摘 要:無論是在學習、生活以及工作方面,大學宿舍成員之間都會形成各種交往關系,而這類人際關系和諧與否,將對其中宿舍成員的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

  • 和諧人際關系的論文(通用3篇)

    [摘要]校園人際關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這個特殊的群體里,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每天都在相互進行著交流和交往活動,處理好這三種人際關系,不僅會給教師和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感,更會激發教師工...

  • 情商與人際關系論文(精選3篇)

    摘 要:為探討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系的內在聯系,用《情緒智力量表》和《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系整體上有顯著的正相關。...

  • 交際禮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托克托县| 藁城市| 磴口县| 阿坝县| 木兰县| 太谷县| 台前县| 盖州市| 德昌县| 南陵县| 来凤县| 商都县| 兰坪| 常山县| 桑植县| 定日县| 西贡区| 辽宁省| 通榆县| 台北市| 蓬溪县| 繁峙县| 卢龙县| 耿马| 孝感市| 织金县| 攀枝花市| 民县| 云霄县| 金门县| 抚松县| 周至县| 大新县| 同心县| 石屏县| 五指山市| 恩平市| 武城县| 丹阳市|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