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心理咨詢案例(精選3篇)
人際關系心理咨詢案例 篇1
賈某,男,23歲,中專畢業,已工作。賈某的母親發現生活中孩子不愿意和別人交往,說話不帶感情,做事思想不集中并且動作慢。于是,通過網絡找到了郭老師。
在利方心理咨詢中心,郭老師和賈某、賈某的母親分別做了有效的溝通。通過耐心的溝通,郭老師了解到賈某在學校時被同學欺負,學習成績也不理想。母親對賈某的教育方式過于嚴厲,賈某受到父母的批評,心理承受力差,想到過自殺。父母經常在賈某面前發生爭執,在賈某13歲時,父母離婚。賈某和父母的情感過于淡薄。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校里,賈某都不愿意和別人溝通,我行我素。賈某成年后參加工作,沒有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工作積極性也不高,經常受到領導批評。
郭老師采用一些心理治療的方法,幫助賈某了解自己,給予賈某正確積極的人生態度,幫助賈某的母親調整好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態度。最后,賈某開始愿意和身邊的人良好的溝通,找到了自信,和母親也能融洽的相處。賈某的母親非常感謝郭老師的幫助。
人際關系心理咨詢案例 篇2
小蘭今年23歲,目前在一家公司從事財務統計工作,工作內容比較枯燥機械。由于她的人際關系出現了問題,影響到了她的精神狀態,最終她不堪忍受痛苦,向心理醫生在線咨詢。
小蘭訴說到:我從小就不太合群,朋友極少,到現在差不多沒有朋友,從畢業到現在4年了,一直在找工作與換工作之間。一般都是我的人際關系問題,因為不合群,一般的老板都認為我沒有團隊精神,所以試用期一結束就被炒掉。
到現在為止,我的自信與自尊差不多已經降到了零,同事覺得跟我在一起壓抑很悶,不怎么跟我說話。我就是對什么都沒什么興趣,除了電腦以外。我喜歡與電腦有關的一切,喜歡上網下象棋。總是沒什么高興的事,很無聊提不起情緒,年輕輕的沒點朝氣和活力,都快忘了應該怎樣笑了,成天臉上沒什么表情,反應有點慢,記憶力下降。
對于小蘭的這種情況,心理醫生分析到:小蘭的人際關系問題部分是由于自卑。過于自卑的人成為職場單兵的可能性很大,總是想著大家是否能接受自己,所以做事情的時候放不開手腳,跟人說話的時候也是客客氣氣,讓大家有一種距離感,在辦公室里就會顯得像個局外人。
事實確實如此,如果你跟別人客氣,別人也會跟你客氣,而你又會從別人客氣的態度中推測別人是和你保持距離的,從而更加不敢接近其他人,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因此,心理心理專家建議像小蘭這樣的職場單兵可以先從改變自己的說話語氣開始,適度地與同事開玩笑,不要那么緊張,時間長了,自然能和同事們打成一片。
人際關系心理咨詢案例 篇3
西安心理咨詢中心 屈紅星
一般資料:男 28歲 集體企業員工 未婚 宗教信仰:無
主訴問題:人際關系不良,跟領導、同事處理不好關系。
來訪者自述:
我是在集體企業上班的,在集體企業中人脈關系是很重要的,好的人脈關系意味著在升職、獎金以及提拔方面會占有優勢。但是我目前遇到的問題就是無法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問題,經常會有領導給我穿小鞋。
大學畢業之后直接到這家企業應聘,之后也順利被錄取。由于是集體企業,福利、待遇以及工資各方面都很好,自己也很滿意。在這樣的企業里最重視的就是人脈關系,但這偏偏就是我的弱勢,以前在大學的時候我也很少去跟同學交往,人際關系也不是很好,那時候我雖然也意識到這是個問題,但是由于對我沒有什么影響,所以我就沒有理會。現在出來工作了,我不得不處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可能關乎著我的事業以及我的前途命運。
咨詢師深入詳細的了解之后,發現來訪者經常在領導面前不重視領導說過的話,而且態度比較高傲,領導講話常常不服氣,性子比較傲氣,在同事的相處過程中也存在這個問題,漸漸的同事都不喜歡跟他交往,讓來訪者很困擾。
在咨詢師的幫助下,來訪者意識到了自己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帶給別人的感覺是高高在上的,同事對他的這種高傲的態度很不屑,所以人緣也不好。
在與領導接觸中,來訪者還存在有時候不尊敬領導,對領導不耐煩,種種的不良表現使得領導對其印象更不佳,所以經常刁難來訪者。
咨詢師提示來訪者:自己與領導的關系是什么樣的一種關系。領導是自己的直接管理者,管理者是發號施令者,自己是執行者,當發號施令者決定讓執行者這樣做時,執行者需要遵從發號施令這的方式去執行,或者提供相對的意見,而不是違反發號施令者的命令,使得發號施令者的威嚴無處存放。而在與同事的交往過程中,自己與同事是平等的,但是來訪者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對于同事的有些觀點以及做事方式常常表達出來一種蔑視以及高高在上的態度,導致同事也不喜歡與其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