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戲的建議書(精選3篇)
沉迷游戲的建議書 篇1
同學們,青少年朋友們:
當今社會科技漸漸發達,網絡和手機也慢慢來到了我們身邊,我們和網絡不可分開,它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可是網絡雖然快速又方便地給人們查找資料,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會給人們帶來一些壞處——,會讓人們沉迷于網絡游戲,讓他們不斷地去充值游戲,會給人們的身體與精神帶來極大的影響,讓他們消極,尤其是那些小孩子最容易受到影響。
網絡游戲不僅侵蝕了孩子們幼小的身軀,也破壞了他們的學業,更加腐蝕了他們的心靈,像一個生物入侵者一樣不斷的去消磨美好的童年時光,不斷的去打擊他們薄弱的力量與精神,讓他們日思夜想著游戲,更讓他們的成績直線下滑,所以,我們更加要拒絕網絡游戲,不能讓更多的人一直沉迷于網絡游戲的黑洞之中!
拒絕網絡游戲,不能光說不做,具體如下文倡議:
1、在陋室書屋中,不得拿出手機玩游戲,不論是上課、下課還是放學。如有發現,一次提醒、兩次扣分,三次沒收手機等家長來取。
2、在家里,家長監督,一周只能玩1-2次,每次一小時左右,不能超時,一次批評教育,兩次曝光在微信群。游戲時間為晚上飯后一小時。
3、外出游玩時,家長監督,一律不得玩游戲,等候車輛或飛機等交通工具時也不得玩游戲,如有發現馬上曝光到微信群。
拒絕網絡游戲,從我開始做起,大家一起來當監督員,管一管愛玩游戲的人吧!珍惜生命,遠離網絡!
倡議人:楊晨
和議人:陋室三階1班全體同學
201X年7月6日
沉迷游戲的建議書 篇2
青少年朋友們:
網絡,在21世紀是個眾人熟知的詞語,乃家喻戶曉,走入人類的生活。隨著科技發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在家家戶戶之中都可以看見,已不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網絡的出現給21世紀的人們帶來了其他的方便――現在的婦女不一定是上街購買生活所需物品,只需坐于家中登錄淘寶天貓,阿里巴巴等購物app通過網絡支付。
網絡的出現造成網絡游戲的誕生。游戲這個鮮明的詞語闖入了青少年的生活之中。自然,不可以否認的是游戲有時可以提高人們的智商指數、靈活思維。但是,青少年們由于過于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的弊尤為明顯――大多數游戲經營開發商陰險狡炸、詭計多端。為了使游戲火熱,得到更多利潤不屑在游戲中受了許多誘惑系統,如:讓你升級或是分發類似于游戲中,可以使用的金錢,給操縱者在短暫的榮耀感,還有許多不良網站,使許多處于花樣年華的,青少年誤入歧途。天天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少年們多數出現各種不良狀況如:精神的狀態處于萎靡不振,導致聽課內容的質量大打折扣。成績流水線下滑,甚至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還有些學生才入網絡游戲這個無底之洞,整天呆網吧之中,滴水不沾、廢寢忘食過于興奮身體承受不了導致猝死。
網絡在我們良好的使用下能為我們帶來利,但若我們并不良好的使用它,而是登陸不良網站,沉迷網絡游戲,那么網絡的弊也會隨之降臨!
在此我提倡:
1、要良好利用網絡這個資源,不要成沉迷于網絡游戲,莫負花樣年華!
2、每天可以上網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違規采取適當處罰措施。
3、在陋室一律不玩網絡游戲,發現一次警告;第二次發布在班級群里,并且扣分;第三次沒收,待家長來取。
倡議人:王家禾
和議人:陋室三階2班全體學員
201X年,7月6日
沉迷游戲的建議書 篇3
_X: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已成為現代人學習、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同時也為青少年學習、交流及娛樂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但是,互聯網在給社會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部分未成年人因自控能力較弱,沉溺于網絡游戲、網上聊天、荒廢了學業,侵濁了思想,嚴重損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網吧的負面影響已經成為了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教育未成年人自覺遠離網吧,構建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的教育網絡,特發出如下倡議:
1、未成年人要拒絕誘惑、遠離網吧。營業性網吧是面向成年人開設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因此,未成年人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自覺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堅決不進入營業性網吧,做到自我約束,互相監督。
2、文化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管理,強化監督,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辦案。逐步建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機制,把網吧管理納入文明城市、文明行業創建活動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評價體系。
3、網吧要加強行業自律。各網吧應積極構建內部管理機制。通過平安綠色網吧、文明星級網吧等評比活動。形成互相學習、互相監督的經營氛圍。
4、家庭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應率先垂范,致力于建立和諧、文明、平等和睦的家庭關系。積極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和娛樂觀念,通過“家長監護工程“從預防入手控制未成年人不當使用網絡,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5、學校要積極參與,要利用各種形式、多種渠道開展“遠離網吧”系列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法制教育,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健康上網。
6、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到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活動上來,形成社會監督、社會管理的良好氛圍。
讓未成年人遠離網吧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民心工程,讓孩子遠離網吧,拒絕沉迷,文明上網,健康成長,需要政府職能部門、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讓全縣每一個人都獻出一份愛心,付出一份努力,共創一片明凈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