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項目建議書示例2023(通用3篇)
一份項目建議書示例2023 篇1
目 錄
第一章 投資者的基本情況
第二章 投資規模和項目建設主要內容
第三章 項目建設工期
第四章 污染及其治理
第五章 投產后的效益預測
第六章 投資單位營業執照
第一章 投資者的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塑料模板生產
①項目投資主體:
倪志軍(自然人)
滁州市城建勘察設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②投資人代表名稱:
趙長明 高級工程師
③聯系方式:
電話 0
地址 滁州市建設路1號504室
2.投資企業概況:
①投資企業概況:
滁州市城建勘察設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年,主要從事建筑工程設計、地質勘察、室內外裝潢設計、建筑工程咨詢、園林綠化工程設計及施工,弱電布線設計及施工。
②現有企業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約300萬元
第二章 投資規模和項目建設主要內容
1.擬成立的新公司名稱(暫定)
滁州市城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①產品名稱:改性塑料模板
②項目市場分析:
20年下半年,在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的大背景下,中國政府出臺了很多拉動內需的措施,因此,對于中國建筑業來說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新的機會。
面對此次危機,市場要求每一個行業都要進行內部調整,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企業,綠色環保型的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而當前我國建筑業發展的總目標是:提高建筑業的整體素質、生產工業與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在國際建筑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并充分發揮建筑業在帶動國民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中的先導產業作用,到20年使建筑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建筑業要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但是在施工中木模板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量浪費并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針對這個問題,塑料模板產業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近幾年,塑料模板在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發展很快,逐步取代了木模板和鋼模板的地位,塑料模板的品種規格越來越多,我國塑料模板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過程,目前在建筑工程和橋梁工程中也已得到大量應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塑料模板是一種節能型和綠色環保的產品,推廣應用塑料模板是“以塑代木”,節約資源的重要措施。
塑料模板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采用塑料模板應該是模板行業今后發展的方向之一。
上世紀80年代初,在北京圖書館等一些密肋樓板建筑的模板工程中,吸取了國外的經驗,采用了塑料模殼,進行密肋樓板的施工,取得較好效果。
這種模殼以改性聚丙烯塑料為基材,采用模壓注塑成型。
其優點是生產效率高,重量輕、韌性較好。
但是由于價格較高,市場發展受到了限制。
而由于全球石油價格暴跌,塑料顆粒價格也顯著下跌,經過對相鄰先進省份的考察,可以發現在此階段塑料模板的發展前景及趨勢優點顯著。
從技術上分析:
塑料模板板面平整光滑,可達到清水混凝土模板的要求,脫模快速容易;板面平整度誤差可以控制到0.3mm以內,厚薄均勻度好,厚度公差可以控制到±0.3mm之內。
用作鋼框組合的模板比竹膠板模板更適合。
耐水性好,在水中長期浸泡不分層,材料吸水膨脹率小于0.06%,板材尺寸穩定。
可以耐酸、耐堿,耐候性也好,溫度在-60℃~130℃都能正常使用,耐久性強,使用6年的衰老度僅為15%,能正常使用8年以上。
在沿海地區、地下工程、礦井、海堤壩等工程中應用比鋼模板更適宜。
可塑性強,允許設計者有較大的設計自由,能根據設計要求,通過不同模具形式,生產出各種不同形狀和不同規格的模板,模板表面可以形成裝飾圖案,使模板工程與裝飾工程相結合,這是其他材料模板都不易做到的。
加工制作簡單,制作工序和生產設備都較單一,板材用熱壓機即可快速模壓成形。
施工應用簡便,塑料板材可以鉆孔,釘、鋸、刨等具有與木模板一樣的加工性能,現場拼接很方便。
可以回收反復使用,塑料模板施工使用報廢后可以全部回收,經處理后可以再生塑料模板或其他產品。
對生產廠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對施工企業無需支付處理報廢竹(木)模板的費用,還可以得到塑料模板10%的殘值。
施工應用整個過程中無環境污染,是一種綠色施工的生態模板。
從經濟上分析:
塑料模板節省工時,而多次的周轉性也使施工成本顯著下降。
③ 原材料及用量:
本項目主要使用再生PV PE塑料粒子及少量粉煤灰,并且本產品可以循環利用。
2.項目生產工藝簡介
主要技術:部分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由浙江大學主導研發的生產工藝。
利用機械設備對原材料進行高溫高壓擠出,并最終處理成各種規格的板材。
主要設備:錐形雙螺桿塑料擠出機塑料板材成型機,以上主要設備來源于山東、浙江等,總裝完成后生產線具有具有速度高、擠壓力大、傳動平穩,精度高的特點。
3.投資規模:
①總投資額約3000萬元,注冊資金額約280萬元
②固定資產投資額:
土地受讓投資額 120萬
土建投資額 1500萬
設備采購及安裝投資額 1300萬
辦公設備及交通工具購置費用 80萬
4.申請受讓的土地面積及總建筑面積:
本項目擬申請土地24畝 總建筑面積約15000平方米
其中:廠房面積約10000平方米
研發中心面積約4000平方米
辦公及輔助用房面積約1000平方米
道路及綠化面積約3000平方米
5.主要設備清單:
其中安裝及運輸費暫定20萬
3.生產經營概況:本公司成立于20年3月29日,注冊資金280萬元,主要從事建筑工程設計、地質勘察、室內外裝潢設計、建筑工程咨詢、園林綠化工程設計及施工,弱電布線設計及施工。
第三章 項目建設的理由和依據
1、項目提出的背景,說明項目建設的重要性
2、引進資金、技術、設備的必要性
塑料模板從世界范圍來講也好,從我們中國來說也好,應該是一種趨勢,是建筑的發展方向。
因為塑料模板具有很多木模板和鋼模板所無法比擬的優點,已被公認為綠色環保型產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但是為了促進企業發展,所以對于引進資金、技術及設備有一定的必要性。
四、產品方案、建設規模和建設地點的設想
1、產品的名稱及年產量
滁州市城建勘察設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擬在建設年產10萬平方模板加工生產項目。
并根據企業發展狀況,擬建設各類塑料模板的加工。
本項目確定一期工程產品方案及生產綱領如下 表1.
2、 產品方案設想,包括主要產品和副產品的規格、質量和標準等
2.1 主要產品規格:
★ 產品規格
厚度 12 mm 15 mm 18 mm 12 mm 15 mm 18 mm
規格 915 mm x 1830mm 915 mm x 1830mm 915 mm x 1830 mm 1220 mm x 2440 mm 1220mm x 2440 mm 1220 mm x 2440 mm
重量 21kg 26kg 31kg 37kg 45kg 54kg
3、產品的性質和用途。
一、塑料模板具有抗濕性、耐腐蝕性強、耐酸和耐堿性強等到特點,特別適合地下和潮濕環境中使用。
二、塑料模板強度高、韌性強,耐沖擊、彈性強,不易產生變形,從而大幅度提高模板的周轉使用次數。
三、塑料模板規格全、重量輕,支拆模輕便,施工操作及搬運安全可靠、勞動強度低、施工效率高。
四、塑料模板可與現在木(竹節)膠合板等多種材質板同時并用。
五、經測試,塑料模板的正常使用次數可反復使用60-100次,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且使用后的廢舊模板還可收回,以舊換新,節約成本更加可觀,有利模板租賃業的發展。
六、塑料模板在使用過程中無需涂刷脫模劑,容易清潔和保養。
因此減少了模板清潔、保養費用。
七、塑料模板表面平滑、光潔,與混凝土剝離性好,易脫模,可大大加快施工進度,縮短施工工期,有助于實現清水混凝土。
八、塑料模板如遇損壞,可百分之百地回收、再生、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符合國家創建節約型社會的基本國策。
總之,塑料模板具有常規建筑模板的使用共性和優于常規模板的更多特性。
因此,塑料模板必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我國建筑施工以塑代木、以塑代鋼、以塑代竹的理想建筑模板產品。
4、產品的市場預測,包括產品國、內外供需情況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的預測,產品的銷售方向和銷售價格預測
◎ 省時40%以上,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 省工40%以上,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
◎ 最多可省材1/3以上,顯著降低木材耗費
單次成本降低30%左右,可周轉使用40次以上
輔助成本年節省40萬,全面降低輔助成本
◎ 殘余價值相當可觀,廢棄后可回收再生
◎ 安全可靠,有效保障施工安全和質量
◎ 綠色環保,共建和諧社會
以上的特點決定了該產品有著很大的市場前景。
五、主要協作配套條件
(一)用地
1、擬用地總面積:10畝
2、廠房、庫房、實驗等生產和科研用房占地面積:6畝
3、辦公、住宿等辦公和生活用房占地面積:2畝
4、道路、停車等輔助設施占地面積:1畝
5、綠化占地面積:1畝 (二)用電
1、年用電量:
2、擬安裝變壓器容量:
3、能耗指標分析:
(三)用水
1、年用水量:
2、擬接水管徑:
3、水耗指標分析:
本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轉載請保留此標記,謝謝!
(四)用工
1、擬用工人數:50人
2、用工的類型及素質要求:男性,18~40歲,要求身體健康,五觀端正
3、人員錄用辦法及培訓計劃:以合同制的方式錄用,生產工人和從事產品研究開發、設計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由公司組織在公司內或產品研究所或國內科研院所進行定期培訓。
4、勞動用工待遇:不低于城市最低工資標準,簽訂合同后購買養老、失業及醫療保險。
(五)用氣
1、年天然氣用量:
2、氣耗指標分析:
六、生產及工藝分析
(一)主要原材料及供應
再生PP 、ABS、PVC、PE顆粒及粉煤灰等
(二)主要技術、設備,要說明技術、設備的先進性、適用性及來源
1、主要技術: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2、主要設備:錐形雙螺桿塑料擠出機塑料板材成型機,以上主要設備來源于山東、浙江等,總裝完成后生產線具有具有速度高、擠壓力大、傳動平穩,精度高的特點。
(三)生產工藝流程
(四)生產規模及主要指標分析
塑料模板生產項目,是投資1200萬元新建的一個投資項目,占地面積近10畝、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達到10萬平方,為安徽地區較先進的塑料模板生產基地。
(五)生產組織及定員,說明職能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
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項目建成以后公司按照發展方向和目標確定組織機構,多渠道吸引國內外專業技術人才,建成一個具有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的技術研發中心。
滁州市城建勘察設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管理及市場把握的經驗豐富,擁有一批技術熟
練的操作工人和專業技術水平較高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營銷人員,本次技術改造的勞動定員為100人,同時將加強技術人員的比例,其中技術人員40人,占40%。
七、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一)總投資額,其中,固定資產投資額,流動資金額;及資金來源。
該項目總投資額達1200萬人民幣,其中固定資產700萬元,流動資金500萬元,資金主要來源于購買土地、設備等。
(二)固定資產中土建工程投資估算。
(三)固定資產中設備投資額
(單位:萬元)
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初步評估
(一)年產值: 項目首期建成投產后,年產10萬平方塑料模板
(二)年銷售收入: 年銷售收入約為1500萬元
(三)生產成本分析:
(四)年稅收:
(五)年利潤:
(六)回收期:該項目預計年產10萬平方塑料模板,年銷售收入1500萬元,預計5~7年內收回成本。
(七)社會效益分析,主要分析項目投產后的社會影響:從發展企業人才素質來看,經過幾年來的發展,專業設計人員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而且他們的專業素質在實踐中得到不斷提高。
(八)效益評估結論: ,塑料模板發展也成了業內的熱點話題,該產業的發展有著光明的前景。
九、環境保護與安全
(一)影響環境因素分析及保護措施:
本項目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無污染;
良好的工作環境有利于職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積極性,本項目的實施注重廠區綠化工作,在項目設計中統一進行規劃,進行必要的投資,通過在廠區內多栽種長青樹木,充分利用樹木吸收噪音及有害物質的作用,同時又能夠美化環境,創造舒適的生產、生活空間。
按照國家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要求,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全面、詳細的評價;對環境可能造成輕度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二)安全危險程度分析及防范措施:
公司對生產管理上建立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對員工實行先培訓再上崗,對員工經常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宣傳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嚴格操作規程;
廠區內建設較為完善的消防系統,廠區內主要建筑物間距符合防火要求,并設有可通行消防用車的環行通道;
廠區內所有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的布置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對不帶電設備的金屬外殼都妥善接地。
(三)衛生危害程度分析及保健措施:
在廠區的總體布置上充分考慮了綠化、消防、衛生等安全衛生要求,在建筑物設計中,盡量利用自然采光、通風。
(四)消防設施配備及消防安全措施:
按照消防法的要求,項目設計方案應經過市消防部門審查認可,消防設施應按照有關規定“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距離要滿足防火間距要求,車間內形成環行通道。
主要廠房為輕鋼結構屋架,應滿足二級耐火等級要求,其他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均不得低于二級。
建筑物防火分區面積、安全疏散距離和出口均滿足防火規范要求;火災危險場所,電氣設備采用防塵保護措施,線路敷設穿鋼管保護,車間內設置事故照明疏散指示燈;本項目中建設消防供水管網,足以滿足本項目消防用水要求。
十、項目建設進度安排
(一)項目建設工期,其中,開工時間、竣工時間、投產時間:
該工程建設工期預計一年,20年12月開工,20年12月竣工,20年1月投產。
(二)項目建設進度表
一份項目建議書示例2023 篇2
1、總論
1.1項目名稱
德清環林休閑林業觀光園建設
1.2承辦單位概況
德清環林休閑林業觀光園建設項目,由浙江環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
浙江環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王環林等自然人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金人民幣1000萬元。公司法人代表王環林。公司地址為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公司是一家集林業技術開發,農業技術開發,農林科技成果轉讓,休閑農林園區開發建設,旅游設施開發建設,果樹及城鎮綠化苗新技術新品種引進、繁育、種植、銷售,干鮮果種植銷售,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等于一體的現代農林科技企業。公司現有員工22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人;技術人員中,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9人,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和推廣能力。
1.3擬建地點
德清縣武康鎮上柏雙燕村雪銀山朝天塢。林地屬性為村集體薪炭林、早園竹林、小竹林及部分荒山。
園區四至界限為:
東界:外朝天塢爛水坑;南界:朝天塢山崗;西界:野豬頭山崗;北界:直塢底東西廂山溝至炮臺山頂。
1.4建設規模與內容
園區總面積1500畝。主要建設干鮮果種植園1000畝,花卉苗木基地290畝,林間道路50000平方米(75畝),生產管理用房8畝,山塘蓄水池30畝,旅游設施用房50畝,游客集散地15畝,林間旅游設施30畝,其他2畝。
項目全部建成后,達到年游客流量20萬人次以上,成為集林業物產、休閑采摘、生態養生、自駕露營、綠色餐飲、文化會展于一體的大型現代生態林業休閑觀光園。
1.5建設年限
整個建設周期為5年,分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自項目建議書批準之日起三年內,完成生產基地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階段:項目建設第三年起至第五年,完成全部生產和觀光旅游設施建設。
1.6投資概算
項目總投資19819.5萬元,其中工程投資11371.8萬元,其他工程費1101.1萬元,基礎預備費623.6萬元,遞延資產、無形資產4523萬元,前期流動資金2200萬元。
1.7效益分析
項目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10360萬元,上繳各種稅金2352.6萬元,凈利潤3609.1萬元。項目投資回收期7.58年,項目投資利潤率30.08%。項目直接解決就業崗位300人,帶動周邊農民人次以上。對挖掘大莫干山旅游資源,建設清涼世界、竹海別墅為特色、具有觀光、休閑、度假、避暑和生態保護等主要功能的綜合型風景名勝區,發揮積極作用,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8建設依據
1.8.1《德清縣域總體規劃(-20__)》
1.8.2《德清城市總體規劃(-20__)》
1.8.3《德清縣十二五規劃綱要》
1.8.3《德清縣旅游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年)》
1.8.4德清縣《政府工作報告》(年2月17日在德清縣第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2.1項目背景
本項目是以農業生態旅游為主要業態的現代林業精品園區建設。
2.1.1農業生態旅游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
2.1.2農業生態旅游是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式,也是一種新型旅游活動項目,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有機地附加了生態旅游,成為普通大眾的一種新的旅游消費方式,是農業經營形式和旅游經營形式的一場革命。
2.1.3農業生態旅游可以讓城市居民遠離都市喧囂,在質樸、清新、典雅的環境中放松自己,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親吻土地的芳香,舒展被辦公室僵化了的神經,體會采摘豐收果實的喜悅心情。
2.1.4我國農業生態旅游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旅游走向興旺發達之后開始萌發。最近三、四年,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居民消費需求的變化,農業旅游在全國各地逐漸升溫,成為我國旅游產業鏈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1.5農業生態旅游項目的出現是后工業文明社會渴望已久的回歸自然的旅游主題。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樓,疏遠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緊張、煩躁壓迫著現代人的神經。于是“生態熱”、“休閑熱”成為都市人的追求與渴望。
2.1.6高效益的生態農業,為我國傳統農業的現代化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農業生態旅游改變了我國傳統農業僅僅專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農業的單一經營思想,把發展的思路拓展到關注人一地一人和諧共存的更廣闊的背景之中。這也正好契合了長期以來農民渴望脫貧致富的愿望。同時,生態農業開發項目因其農業特色,直接受到國家投資政策的傾斜優惠。城市周邊農村地帶正是基于這種地緣加血緣的優勢,吸引了大批投資者進入,并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2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2.1.1農業生態旅游,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是加快農村,農業發展,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2.1.2農業生態旅游,有利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當前正在迅猛發展的農業旅游,將會帶來農村第三次發展浪潮。各地實踐證明,農業旅游具有很強的產業滲透性和互動性,可以將農村一產、二產資源轉化為新的旅游資源,可以帶動一產,推動二產,拉動三產,進一步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的良性發展。
2.1.3農業生態旅游,有利于擴大就業門路,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就地轉移,既不離鄉也不離上,增加農民直接收入,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1.4農業生態旅游,有利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農業旅游吸引大量城市的人流、信息流、資金流,從而使農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文明意識、經濟意識、市場意識、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同時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從整體上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德清農村“山水美、農家富、社會和、機制新”的目標,推進“中國和美家園”建設。
2.1.5農業生態旅游,有利于豐富旅游產業。農業旅游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個性化需求,具有休閑娛樂、健身療養等綜合功能。同時農業旅游延伸了旅游產業鏈,擴大了旅游經濟覆蓋面,增強了旅游業發展的后勁。
2.1.6農業生態旅游,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開展農業旅游能夠增加就業,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的消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增進城鄉居民感情交流和信息交流,對于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別、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都具重要意義,是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創新、接滬融杭”戰略,堅持創新融入、推進三化同步、謀求和諧跨越,全力打造轉型升級的先行區、城鄉一體的引領區、生態建設的示范區、幸福和諧的樣板區,加快建設長三角“秀美、富裕、和諧”的現代田園城市,實現德清“全面翻一番,實現新崛起”的需要。
2.3建設條件分析
2.3.1區位與交通條件
德清縣位于浙江省北部,屬杭嘉湖平原,東鄰桐鄉市,南毗余杭市,西界湖州市安吉縣,北與湖州市郊接壤,東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連太湖、西枕天目山麓,處長三角腹地,是杭州都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縣(區)之一。地處北緯30°26~30°42,東徑119°45'~120°21'之間,東西長55.95公里,南北寬29.89公里,全縣總面積936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個開發區、151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縣城所在地武康鎮。
杭寧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104國道、09省道、宣杭鐵路、京杭運河、杭湖錫線航道穿境而過,杭州k588公交車直通縣城武康。武康距杭州市中心僅半小時車程,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40分鐘車程,距上海、寧波、南京均在2小時車程以內。隨著寧杭高鐵的加快建設、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復線和輕軌的規劃,德清臨杭近滬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
雙燕村地處武康鎮郊南部,東至龍鳳村,長春村,西至山民村,南至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項目區位于104國道西側,距104國道1800米,區位優勢十分突出。
2.3.2歷史沿革與人文
德清因瀕臨余不溪,取政德清明如水之義。宋代詩人葛應龍《左顧亭記》道:“縣因溪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故號德清。”
德清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繁衍生息。縣境周初隸吳,春秋屬越,越滅屬楚。秦漢兩代,為烏程、余杭縣南疆北境。三國入東吳版圖,吳黃武元年(222),武康立縣,初名永安。晉太康元年(280)改永安為永康。太康三年改名武康。唐天授二年(691),析武康東境17鄉立德清縣,初名武源,景云二年(711)改名臨溪,天寶元年(742)又改名德清。此后兩縣長期并存。1958年,武康并入德清縣。
雙燕村唐宋時屬崇仁鄉,明時屬崇仁鄉五都。清時為南鄉五都上管一保二莊、四莊、五莊,五都上管二保一莊、二莊、三保、四莊、六莊、九莊。民國時期為防風區湘溪鎮五保,共17個甲。解放初期為上柏區鳳燕鄉百燕村、白燕村。1956年為百燕,白燕農業合作社。1958年,為龍鳳生產隊、長春生產隊。1961年調整社隊規模,把龍鳳生產隊分設鳳燕、龍鳳兩個生產大隊。長春生產隊分設長春、白燕兩個大隊。__期間鳳燕改名勝利,1978年復原名。1984年恢復鄉鎮建制,為上柏鄉鳳燕村,白燕村。1987年上柏鄉改鎮。1999年上柏鎮并入武康鎮,年鳳燕、白燕合并為雙燕村至今。
德清有千年古剎云岫寺、宋代石橋等一大批歷史文化遺跡,還孕育了沈約、孟郊、管道昇、俞平伯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
德清“五山一水四分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名山之勝、竹茶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譽。德清歷史悠久,有著良渚文化的遺跡和古代防風文化的傳說。境內有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莫干山,江南最大濕地、防風古國故里下渚湖,東部千年水鄉古鎮、素有“千年古運河、百年小上海”之譽的新市。
雙燕村的福慶寺,據道光《武康縣志》載,在縣南十八里上柏埠南。宋乾德四年,錢氏建,名鎮安院。僧崇慶開山。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元末毀,明洪武四年僧普潤重建。寺有翠屏軒,秀亭。國朝雍正八年僧寶輪復修。今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著名書畫家陸儼少來福慶寺,在寺側購建住房,避亂居住,并作國畫《山居圖》,題蘇東坡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雙燕村南有馬頭關,姚塢關遙遙相對,為武康鎮南北兩大關隘。據道光《武康縣志》載:馬頭關在縣西南二十七里,高二百八十丈,周十八里。一名馬頭塢。晉成和七年,石勒將韓雍浮海寇吳興,中郎趙允,敗于馬頭塢,即此。其險隘處,日與頭關。關外為余杭。南走宣歙。元伯顏分兵東下,破獨松天,入臨安,陸路之要害也。一云鐵菱關,土中墾掘多鐵蒺藜。民國24年(1935)夏,馬頭關發生一起綁票大案,國民黨南京政府的中國、中央4大銀行的頭日被悍匪馬立山綁架,驚動朝野。
2.3.3氣候與自然條件
德清縣境呈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氣候特征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度濕潤。由于縣城內地貌類型的多層性,構成了我縣土壤類型的多樣性。據土壤普查表明,我縣共有5個土類、9個亞類、31個土屬。其土類分別為紅壤、黃壤、巖性土、潮土、水稻土。
縣境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西部為天目山余脈,山巒起伏、竹茂林豐,是全縣竹木生產基地。西部山區有700米以上的五指山、黃回山、塔山(莫干山主峰)、天山、倍頂山等五座山峰。國家級著名風景區莫干山就在境內。中部,屬湘溪、余英溪、阜溪“三溪”河谷,為山區向平原過渡地帶。東部,在東苕溪導流以東,地勢低洼,海拔3.5米左右。古運河流經縣境東南,東苕溪斜貫東北,水塘河港縱橫,漾蕩星羅棋布,屬杭嘉湖平原水網地帶。德清縣境內中西部有竹、木、林、茶、果,東部為糧食、蠶桑、水產、畜牧的主要產區,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茶竹之地”的美譽。縣境山地丘陵面積341.2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6.48%;平原面積456.0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8.74%;水域面積138.3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4.78%。
縣境地質構造,處于揚子準地臺之錢江臺拗中,屬安吉──長興臺陷的武康至湖州隆褶束南段東側,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西北面以莫干山為主體的低山區。東南面山地較低,在上柏、武康、三橋一帶為蜿蜒起伏的丘陵,母巖以沉積巖相為主。緊接山體的英溪、湘溪、阜溪所形成的不很發育的河谷地段,母質主要是河流新老沖積物,質地砂壤至重壤,下游形成地勢低洼、封閉的圩區。母質為河湖相、湖海相、湖沼相并存。東部水網平原,由晚更新世以來多次海侵和東苕溪交替而成。母質以湖海相、湖沼相沉積物為主。
2.3.4社會經濟條件
德清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先后8次進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排名從年的第93位躍升至年的第39位(浙江省第17位),獲得了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世博之星?中國(長三角)最具活力民營經濟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首批文明縣城、全國首個新農村建設氣象示范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和全省首批“金融創新示范縣”試點縣、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森林城市、省首批教育強縣、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年,全縣生產總值達278.9億元,財政總收入44.2億元,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71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5776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7.3:58.2:34.5。逐步形成了以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裝飾建材等新興產業為主的3+x工業產業體系,生物醫藥產業被列入全省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試點。“3830”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兩區”建設扎實推進,莫干山現代農業綜合區、新港現代農業綜合區被列為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被湖州市列為全市唯一的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范區“示范縣”,氣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在年全國氣象工作會議上進行交流。第三產業加快發展,莫干山風景區、下渚湖濕地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新市古鎮通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驗收,“名山濕地古鎮、休閑度假德清”旅游品牌進一步打響,被評為省旅游經濟強縣、全省首批中國低碳旅游示范縣。
年末全縣總戶數為137166戶,總人口431669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7150元上升到2971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13442元上升到15776元。
德清縣現轄11個鄉鎮(9鎮2鄉)、1個開發區、151個行政村。縣城所在地武康鎮轄20個行政村、12個社區居委會,其中塔山、英溪社區居委會于年新成立。
2.3.5政策環境條件
德清縣第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3830”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穩定發展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優勢產業,積極發展花卉苗木和休閑觀光農業。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狠抓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大力推廣新型農作模式。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構建“5+n”服務業發展體系,狠抓集聚區建設,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圍繞“一核兩翼”旅游發展格局,培育以“洋家樂”為代表的國際化高端低碳旅游新業態,提升旅游品質,拓展旅游外延。
這為本項目建設創造了極佳的政策環境條件。
2.4主要產品市場分析
2.4.1藍莓:近年來,傳統三大果在市場上的價格走低,藍莓、荔枝、櫻桃、葡萄等小雜果價格看好,特別是藍莓中的花青素能夠延緩記憶力衰退和預防心臟病的發生,因此被人們視為超級水果。藍莓這一被美國農業專家預測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水果品種,在走俏國際市場的同時,也開始在國內悄然升溫。
年市場價格高達100元/kg左右。
2.4.2美國薄殼山核桃:在我國俗稱“長壽果”、 “碧根果”。在核桃族中,美國山核桃含部分營養素是普通核桃的二倍以上。
薄殼山核桃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長期食用美國山核桃有明顯的防衰老、健腸胃、預防前列腺癌、肝炎、婦女白帶增多、防治心臟病、心血管疾病、改善性功能等作用。
薄殼山核桃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為世界著名的高檔干果、油料樹種和材果兼用優良樹種。
美國薄殼山核桃用途廣泛,經濟效益高,市場供不應求,產業前景廣闊。
年市場批發價在60元/kg左右。
2.4.3香榧:又稱榧子、赤果、玉山果、玉榧、野極子等,是一種紅豆杉科植物的種子,其果實外有堅硬的果皮包裹,大小如棗,核如橄欖,兩頭尖,呈橢圓形,成熟后果殼為黃褐色或紫褐色,種實為黃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種香氣,很能誘人食欲。榧子含有豐富的脂肪油,含量高達51.7%,甚至超過了花生和芝麻。榧子中含有的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煉高級芳香油的原料。榧子仁中所含的四種脂堿對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對治療和預防惡性程度很高的淋巴肉瘤有益。傳統中醫藥學認為,榧子具有消除疳積、潤肺滑腸、化痰止咳之功能,適用于多種便秘、疝氣、痔瘡、消化不良、食積、咳痰癥狀。榧子可以用于多種腸道寄生蟲病,如小兒蛔蟲、蟯蟲、鉤蟲等,其殺蟲能力與中藥使君子相當。榧子中脂肪酸和維生素e含量較高,經常食用可潤澤肌膚、延緩衰老。食用榧子對保護視力有益,因為它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等有益眼睛的成分,對眼睛干澀、易流淚、夜盲等癥狀有預防和緩解的功效。近年來銷售價格連年攀升,目前市場批發價為300元/kg左右。
2.4.4靈芝:靈芝為珍貴中藥材,自古以來傳為“仙草”(白娘子上峨媚山盜仙草救許仙就是靈芝)。以其子實體及孢子供藥用,具有滋補、健腦、強壯、消炎、利尿、健胃等功能。主治慢性氣管炎、冠心病、神經衰弱、失眠、急慢性肝炎、白細胞減少癥、萎縮性肌強制、高血壓、心肌炎、風濕性關節炎、腦震蕩后遺癥、偏頭疼、矽肺以及陽痿、遺精、耳鳴、腰酸等癥。現代藥理證明,靈芝有震驚、鎮痛、抗驚厥、降血脂、鎮咳、祛痰、保肝解毒、抗缺氧、增強免疫力和抗癌作用。現市場上暢銷的中華靈芝寶為治癌常用藥物。另外,靈芝不僅有延年益壽作用,還是高級化妝品的添加劑。據分析,靈芝實體含有靈芝多糖、多肽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十多種微量元素,營養豐富。
靈芝培養基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回歸果園,并在果園中養土雞,雞食用靈芝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毛色整齊光亮,冠鮮紅,皮光滑爽脆,肉質結實有彈性,肉脆皮也脆,香滑可口,具有野雞風味和獨特的靈芝香味。由于雞進食靈芝后,免疫功能顯著加強,經醫學臨床證明,食用后能改善人體免疫調節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明顯促進病后、產后及手術后的康復。
目前紫靈芝的市場價格高達450元/kg左右。由于靈芝藥用價值很高,用途十分廣泛,國內各大制藥集團用其開發新藥、特藥、中成藥和各種保健產品、美容產品、化妝品等,需求量明顯增加。
由于靈芝可明顯改善亞健康狀況,而且無毒副作用,可以藥食兩用,近年來也逐漸受到百姓餐桌的青睞,浙江、廣東、云南、上海、深圳、北京等省市食用靈芝藥膳較為普遍,而在北京、上海各大型超市已列柜銷售。
野生靈芝品種由于幾百年的采挖,資源已基本絕跡。而人工栽培靈芝起步晚,規模小,產量低,并不能滿足目前市場的需求,缺口逐年加大,缺口在50%以上,供需矛盾十分尖銳,導致市場價格連年攀升,效益可觀。
2.4.5旅游市場:年,德清接待國內旅游者600萬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3.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5億元,是省旅游經濟強縣,被評為全省首批低碳旅游示范縣。德清坐擁舉世著名的避暑勝地莫干山和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兩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本項目受其輻射,獨特的區位優勢,能與之產生聯動效應,旅游市場前景廣闊。
3、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3.1建設規模
園區總面積1500畝。主要建設干鮮果種植園1000畝,花卉苗木基地290畝,林間道路50000平方米(75畝),生產管理用房8畝,山塘蓄水池30畝,旅游設施用房50畝,游客集散地15畝,林間旅游設施30畝,其他2畝。
3.2產品方案
3.2.1種植業產品:
干鮮果:種植美國薄殼山核桃,香榧,藍莓,奉化水蜜桃,東魁楊梅、其他小規模應時水果。
苗木基地:城市綠化苗主要為雞爪槭、垂絲海棠、紅楓、櫻花、桂花、南方紅豆杉、厚樸、石楠、紅葉石楠、含笑香樟、黃山欒樹等;薄殼山核桃、香榧、藍莓、其他水果苗等苗木繁育。
盆景花卉園:各種山石盆景、樹樁盆景、花卉盆景。
3.2.2食用菌和靈芝土雞:
在果園林下,發展以靈芝為主的食用菌。修剪下來的廢樹枝通過粉碎后作為人工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培養基用過后回歸果園,再在果園養雞,雞食用培養基中的精華成分,雞屎留作果園肥料,從而形成一個果園---靈芝---土雞---果園的生態循環模式。可供應靈芝子實體、靈芝盆景,靈芝土雞等。
3.2.3休閑旅游產品:
水果采摘、生態餐飲、森林養生、戶外拓展、團體會議、休閑娛樂、文化會展等
4.1技術方案
生產技術主要是標準化栽培技術,包裝加工冷藏技術,農產品的綠色認證、有機認證、食品安全認證及相關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肥水同灌、微蓄微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精準農業技術,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技術,農業可循環利用技術,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等。
●旅游設施用房:
合計用地面積50000平方米,建筑率為30%。
建筑物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布局,特別是獨立單體賓館,將分散布局于園區的各節點。其中:
單體獨立賓館100套,帶半地下室或架空,地上一層,重質木結構,每套占地面300平方米,建筑物占地面積80平方米。分散布局,建筑風格多樣化。
綜合賓館區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其中室外景觀1000平方米,建筑物外圍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賓館為三層,四合院布局,層高3.3米,每層建筑面3500平方米,合計10500平方米。其中客房150套,每套50平方米,計7500平方米;餐廳800平方米,廚房200平方米,計1000平方米;會議室:大會議室一個,400平方米,中會議室2個,每個150平方米,小會議室4個,每個100平方米,合計1100平方米;休閑娛樂用房900平方米。
辦公區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筑物占地500平方米,三層,層高3.3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其中員工宿舍500平方米。
文化展示館:一層,層高6米,建筑面積平方米。
綜合賓館、辦公用房、文化展示館等建筑,均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琉璃瓦,外墻外立面水泥砂漿找面,二度刷白。外立面四周邊緣用木質材料加框包邊,營造仿古磚木結構建筑效果。
健身設施:占地10000平米。其中標準網球場4個,籃球場1個,室內標準游泳池一個,健身拓展場地及野外露營基地4000平方米。
●公共設施用房:合計1000平方米。其中配電房30平方米,廢棄物處理設施與場地800平方米,消控室30平方米,其他建筑物140平方米。均為磚混結構。建筑立面風格與主體建筑保持一致,為江南民居風格。
●山塘蓄水池:按需要建設5-6個,總面積控制在30畝以內,總蓄水容量為40000立方米。蓄水池與建筑物的落差應不小于50米。
●游客集散地:15畝,主要為停車場,附屬休息長廊,長50米,寬3米,江南園林式建筑,兩邊帶靠背長凳。停車場除進出車道外,全部用彩色水泥植草磚鋪設。車位全部由高大喬木遮陰。
●林間旅游設施:30畝,主要是游客休憩場所,涼亭5座,分別用四角、六角、圓形、長廊型等,風格為江南園林建筑;公共洗手間5處,每處建筑面積60平方米,計300平方米,獨立化糞池,沖廁用水就近利用山澗水,利用自然落差加。
●其他設施:2畝。
●林間道路:總計15000米,其中
主干道長5000米,有效路面寬5米,帶40cm×40cm排水溝,面層10cm瀝青路面,路基總厚度60cm。
游步道:10000米,路面寬1.5m,分別采用花崗巖條石,鵝卵石與混凝土鑲嵌,混凝土預制條塊、仿木質鋼筋混凝土棧道等材料鋪設。
●網狀圍欄:四周及內部區域,用鐵絲網狀圍欄。總長度10000米,參照高速公路圍欄強度和標準。
●各種安全警示牌、森林防火警告牌、文明休閑告示牌、旅游線路指示牌、垃圾桶等設施建設。
三項合計574.98萬元。
(1)燃料、動力消耗費:按照年旅游人數20萬人,人均40元估算,則為800萬元;職工300人,人均年500元估算,計15萬元。兩項合計815萬元。
((3)折舊費方法及費率
(基本預備費、建設期利息及其它費用按建筑工程和工藝設備所占投資比例分攤到固定資產原值中提取折舊),根椐規定房屋及構筑物的折舊年限按30年計算、機械設備折舊年限按18年計算,運輸設備折舊年限平均按年計算,預計殘值率按5%計算。
房屋及構筑物:
6.2.1示范作用:
德清環林休閑林業觀光園建設,創立了一個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模式,既鞏固了德清農業發展成果,又找到了以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民俗風情為綜合開發的突破口,充分利用了雙燕村茶埠頭山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對區域荒山、荒地進行農、牧、林農業自然觀光開發,創出了一條以生態環境來開發旅游,以旅游開發來保護環境的路子,為德清山區薪炭林和荒山的生態建設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6.2.2解決就業:
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既豐富了德清生態農業和觀光旅游的內涵,又解決了當地及周邊農村部分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也解決了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同時還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及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6.2.3拉動經濟:
項目區位于德清旅游開發規劃的兩翼中,屬于環莫干山西部生態旅游區域。在項目帶動下,當地農民依靠種植和旅游致富的積極性會普遍高漲。同時,項目建成后,還將拉動當地交通運輸、食品工業、建筑業、工藝、手工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信息業等相關產業發展。
6.3生態環境評估及分析
本項目將采用沼氣技術處理人畜排泄物,采用污水處理設施對生產生活用水進行處理,水排放達到國家標準。同時采用水循環設施,充分利用水資源。能源方面,生產生活用熱水,采用太陽能熱水器,整個項目不使用燃煤鍋爐,供水系統利用山體自然落差形成勢能,盡可能節約灌溉和供水用電。建筑物設計采光盡量多使用天窗自然采光,以節省電能。
項目建設時期,特別是在將薪炭林改造為經濟林時,實行分步分年度改造。即在種植果樹時,預留大部分薪炭林,僅將會遮擋果樹生長的部分薪炭林改造,其余的按照果樹生長進度,分年分期逐步改造,到果樹成林后,按照需要改造完成。從而將因改造而可能造成的生態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或無顯著影響。
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一個集休閑、度假、娛樂、游覽、觀光、美食為一體的生態林業旅游區,樹立一個全新的山區綠洲形象,有利于改善山區生態和植被結構。
7、結論
7.1結論
園區總面積1500畝。主要建設干鮮果種植園1000畝,苗木基地290畝,林間道路50000平方米(75畝),生產管理用房8畝,山塘蓄水池30畝,旅游設施用房50畝,游客集散地15畝,林間旅游設施30畝,其他2畝。項目全部投產后,達到年游客流量20萬人次以上。
項目總投資19819.5萬元,其中工程投資11371.8萬元,其他工程費1101.1萬元,基礎預備費623.6萬元,遞延資產、無形資產投資4523萬元,前期流動資金投入2200萬元。
項目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10360萬元,上繳各種稅金2352.58萬元,凈利潤3609.1萬元。項目投資回收期7.58年,項目投資利潤率30.08%。
項目直接解決就業崗位300人,帶動周邊農民人次以上。對挖掘大莫干山旅游資源,建設清涼世界、竹海(林海)別墅為特色、具有觀光、休閑、度假、避暑和生態保護等主要功能的綜合型風景名勝區,發揮積極作用,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所以,本項目建設具有可行性。
一份項目建議書示例2023 篇3
一、項目概述
項目名稱:上胡家村里莊公路建設工程建設地點:里莊村民組
項目責任單位:**鄉人民政府項目責任人: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里莊村民組位于**鄉東南部,東北與寧國市及本縣家朋鄉相接,東南毗鄰浙江臨安市馬嘯鄉。該村民組現有農戶103戶,人口383人,境內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獨特的森林及地勢山貌得到很多專家及旅游開發商的青睞。具林業部門森林資源調查該地森林覆蓋達到97%,木材儲藏量3.1m3。再是上核桃年產量25噸,人均1000多公斤。新種的山核桃約500多畝,產量將逐年攀升。
里莊公路的建成將成為以**鄉通道為主干線,與全鄉54個村民組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實現縣委提出的“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戰略目標,加快當地農村奔小康步伐,切實擺脫貧困村落后面貌的現實需要。當地群眾改路修路積極性很高,愿意集資、投勞。建設里莊公路極大改善該區的交通條件,促進深山地區農民群眾的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共同富裕。
三、項目建設綜合條件評價
1、地形
項目區屬山丘區,四面崇山峻嶺中間地勢平緩,是典型的盤地形狀。整個項目區地勢較高,平均海拔820m以上。
擬建路線與公路相銜接,地形標高在610m至820m之間,全長2.2公里,路基寬4.5m,行車道寬3.5m。
2、水文、氣候、地質
溪流兩邊居住農戶,溪水匯入河流入浙江省屬錢塘江流域。
該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20mm,平均氣溫12℃極端氣溫33℃,極端最低氣溫-12℃,無霜期180天。
項目區沿線大量分布花崗巖、石灰巖、平板巖與泥土混合工程地質條件好,就地取材簡易。
3、筑路材料及運輸條件
石料可采用路段邊開采邊利用,一舉兩得。間砂可在河開采篩選。所需間砂、水泥、鋼筋等材料以農用車運輸為主,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四、項目建設標準、規模
根據當地具體地理位置,發揮的作用和功能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再結合資金、施工技術等因素確定主線采用鄉村公路建設標準,路線全長2.2km,路面寬4.5m(彎道5—6m),縱坡7%。
五、工程概算
人工工資:根據我鄉相繼幾條公路建設慣例和當地農民群眾修路的積極性,人工粗工工資不作編制說明,主要實行自愿投勞施工。技術工資根據基本建設工程的有關規定,技工1500工,按40元/工計算,計6萬元。
材料:石料、河砂就地取材。原木按工程需要實行農民自愿捐助,不作編制說明。鋼材3t,鋼材3600元/t,計1.08萬元。水泥80t,按410元/t(含運費),計3.28萬元。zhà藥、雷管、鋼扦及轟鉆設備等估計3萬元。
土地征用、三費補償:水田征用3畝,按1.4萬元/畝計4.2萬元。坡耕地8.0畝,按0.7萬元/畝計5.6萬元。經濟林(主要是山核桃林)補償7萬,共計16.8萬元。其他費用及不可預計費用3萬元。
總計所需資金概算33萬元。
六、工程的實施計劃
根據當地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該項目的特點,對工程進度如下安排:20xx年3月份前做路線測量、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經濟林補償等前期準備工作,6月開工。20xx年8月底完成土石方開挖,檔墻、路基、橋梁涵洞。20xx年10月前完成排水溝及路面整平工作,并竣工通車。
七、結論
里莊公路的建成解決了一村380多人交通,有利于鄉村道路與主干線的合理銜接,提高區域內的綜合運輸能力,為深山區群眾加快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基礎,改善了投資環境,必將帶動該地區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該項目實施是我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及加快我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實可行。建議上級給予批準建設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