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模板(通用5篇)
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模板 篇1
保護文物是造福子孫后代的事:
(1)不可過度開發,文物遺跡所承受的參觀能力是一定的,超過了這個能力,文物肯定會有所損毀,這種損毀可能是微小的,、不易察覺的,但等到你發現它的時候,恐怕已失去了補救的可能。
(2)在維修擴建文物古跡時,應保持它的原汁原貌,不可輕易加入現代的元素,最好是能做到“修舊如舊”,雷鋒塔前修了自動扶梯,我個人覺得就破毀了整個雷鋒塔址的味道,修建者當初也許是好意,但結果令人不敢茍同。
(3)保護文物不是僅靠政府的力量就能解決的事,要靠每一個人的保護意識,當我們漫步在白堤、蘇堤,飽覽西湖美景時,我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行為,比如吐痰,亂扔東西都會破毀我們身邊好不容易保護下來的文物古跡。因此,提高全民意識是關鍵。
保護文物,人人有責 文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是金錢買不到的。經過多少年的風風雨雨和戰亂,流傳至今的文物相對來說已經不多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留傳于世的文物會越來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貴,我們也應該愛護文物。
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模板 篇2
20xx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了7.1級大地震,給玉樹眾多重點保護文物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尤其是寺廟等不可移動的文物,幾乎100%受損。玉樹縣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在地震中,新寨嘛呢的佛塔、護法殿堂等附屬建筑倒塌,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和勒巴溝摩崖石刻、藏娘佛塔及桑周寺等損害嚴重,禪古寺近乎坍塌,結古寺幾成危房。嘎然寺、原江南縣政府舊址、當旦石經墻等受損嚴重。
玉樹眾多文物多與藏傳佛教有關,如東倉家族收藏的《大藏經》距今1000余年,被稱為藏族百科全書;新寨嘉那嘛呢堆由25億多塊嘛呢石堆積而成,堪稱“世界第一大嘛呢堆”,之前曾多次申報世界遺產。鑒于此次玉樹震區民族文物受損的嚴重性和搶救修復的難度,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等單位聯合發出如下倡議:
一、倡議海內外個人和團體積極提供支持,推進玉樹災區少數民族文物、文化遺產和古建筑遺址的搶救性修繕和保護工作,尤其是寺廟文物區重建工作。
二、倡議在震后災區積極進行民族文物知識的普及宣傳,號召災區人民積極參與保護少數民族文物和文化遺產,無論何時何地,不盜竊、哄搶、私分、非法占有,凡發現文物面臨被毀、被盜危險的,要立即制止。
三、倡議集中專家隊伍和科技力量,深入災區進行民族文物的調查和搶救征集工作。
四、重建中,受災地方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既要保護、延續、傳承其歷史文物、文化遺產和古建筑遺址風貌,又要著眼于長遠,進行高標準、高起點的科學規劃。
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模板 篇3
最近,埃及文物出現“丁錦昊到此一游”的新聞非常的火熱,因為這件事,到處都有人在討論關于保護文物的話題,而這件事情,也引發了人們對保護文物的爭論。
最近,近年來,旅游成了人們一大愛好,有的喜歡登山,有的喜歡觀景,還有的喜歡了解中國歷史古跡,這顯然是好事.可是有些人卻不珍惜文化遺產,甚至破壞文化古跡;在古跡上亂寫亂畫,任意踩踏花草,垃圾亂扔等.總之, 這讓文物古跡受到很大的損害.
為了讓祖國悠久的歷史傳得更久遠,為了讓人們提高保護文物的自覺性,我提出以下幾點保護文物建議:
一.在墻壁上懸掛保護文物的字樣;
二.對隨地扔垃圾的人要受到罰款;
三.在古跡容易受到破壞的地方修建護欄;
四.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放置垃圾桶.
五、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好監督責任,如果看到有人在破壞文物,應該及時制止.
六、家長應該做好監督和教育的責任,不讓小朋友因為自己不懂事,而犯下這些自己不理解的錯誤。
這些,就是我對保護文物的建議了,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些。
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模板 篇4
20xx 年12月8日至10 日,由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論壇”在海口舉辦。來自中國、東盟確定與會國家及英國、肯尼亞等相關國家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大計,共同倡議如下:
一、充分發揮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重要作用
我們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也是促進共同發展的經貿之路、文化之路、和平友好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研究,對促進沿線各國經濟文化友好往來,拓展睦鄰友好,擴大互利共贏,意義重大。
二、共同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水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水下文化遺產保護與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海上絲綢之路綿延兩千年,跨越亞歐非,在沿線各國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希望,各相關國家和地區,在考古調查與研究、人員培訓與交流、修復保護、展覽展示等方面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共同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共同建立一個開放性交流與合作平臺,實現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資源共享、信息互通。
三、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機構和學術團體的交流合作
我們將共同努力,借鑒中國與東盟合作的良好機制和成功經驗,廣泛開展以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為主題的雙邊或多邊交流與合作,并積極開展與域外其他國家在此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和利用等方面謀求更廣泛的合作。
四、共同抵制和防范非法占有水下文物的行為
損毀、盜掘海上絲綢之路水下文化遺產的非法活動,是對人類文化財富的嚴重侵害和野蠻掠奪。我們呼吁,各相關國家和地區應共同防范、共同抵制、共同打擊非法占有或破壞水下文化遺產的行為。
五、倡議實現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論壇的機制化
我們倡議建立定期定址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論壇的機制。今后每兩年舉辦一屆,會址常設海南,可采取申請或推薦、指定等方式決定論壇主賓國,每次論壇的主題由主賓國提出,與參與國共同商定。
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模板 篇5
尊敬的長城風景區的各位領導:
您們好!
冒昧打攪了您們的工作,真對不起!我是一名小學生,我是看到了一則關于長城被破壞的報道,才想起給您們寫這封建議書。當我看到這則報道時,我感到非常羞愧,我們中國人怎么一點兒文明都沒有!破壞長城也就等于是在侮辱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啊!他們就是我們的祖先啊!這些人到底有沒有想過,他們正在破壞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有可能是他們自己的祖先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的!為此,我感到非常痛心。于是我為保護長城提出了幾點建議:
1、讓游客們自己帶垃圾袋;并且在每隔100米處建設一個垃圾桶。
2、安裝攝像頭、廣播;再找人巡邏,然后被發現的人在破壞長城罰款。
3、讓那些住在長城附近的無業游民來當長城的保護員。
4、向政府建議:保護區內要少建房、并且要建必須建成風格統一的公用設施。
以上,是我為保護長城貢獻出的一小點兒力量,希望各位領導不要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