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師或校長寫建議書(精選5篇)
給老師或校長寫建議書 篇1
在以往,不少教師將我們“學困生”劃入另冊,利用課外時間對我們進行“填鴨式”的補課,極大地挫傷了我們的積極性,使我們產生了厭學心理。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必須對我們“學困生”予以更多的關注與幫助。在這里,作為數學“學困生”的我,向老師提幾點建議,說幾句心里話。
一、 運用課堂提問,激發我們“學困生”的參與欲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難發現這樣的情況:大部分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表現很出色;一少部分學生自卑感強,缺乏發言的勇氣,久而久之,對上課所學內容毫無興趣,結果往往淪為課堂上的“聽眾”或“觀眾”。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幫助我們這些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按不同順序回答。比如:提問求思維的問題或難度較大的問題時,可讓我們“學困生”在其他學生之后回答,這樣“學困生”會感受到學習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從而激起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樹立起“我也行”的信心;提問求異思維的問題時,可讓“學困生”在優等生和中等生之前回答,這樣我們“學困生”也和其他學生一樣從不同角度回答問題,不僅沒有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冷落,反而得到及時的鼓勵和表揚,使我們能鼓起勇氣主動學習。
二、 運用課堂板演,幫助“學困生”大顯身手
大凡學習困難的學生,不敢舉手發言,更害怕到黑板上板演。但是,到黑板上板演確實能使教師及時發現“學困生”在學習上的不足,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因此,教師每節課都要安排一些“學困生”在黑板上板演。如果我們做錯了,可以及時給予指導,并感謝我們給大家提供了有價值的問題,引起討論與思考;如果我們做對了,可以幫助我們樹立信心。這樣做有助于“學困生”對知識的準確把握,并且養成當堂的問題當堂解決的好習慣,從而增強學習的自我約束力和責任感。比如,在計算混合式題574÷7+234×4時,由于數字偏大,計算起來比較煩瑣,“學困生”很難做對,教師應該對我們做對的步驟加以充分肯定,對做錯的步驟引導我們找出原因,并且及時改正過來。
三、 分層布置作業,增強我們“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不同的人可以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種差異,要求數學作業的布置不能千篇一律,對“學困生”要有所“傾斜”。每次作業都要適當安排基礎題、擴展題、思維訓練題等。優等生可選擴展題、思維訓練題等難度較大的題做,而我們“學困生”要視其基礎題的完成情況而逐漸提高要求,引導“學困生”向擴展題、思維訓練題“跳一跳”,讓我們在“跳一跳”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習能力,不斷增強學習興趣。
四、 及時批改課堂作業,使我們“學困生”獲得自信
我們“學困生”的作業應及時批改,及時反饋,及時矯正。教師在批改“學困生”的作業時不能只打“√”或“×”,而應該多采用眉批法,即在錯處寫上“想一想”“驗算一下”或者“再讀讀題”等,在對處寫上“要相信自己”“你能行”“你是好樣的”“寫得真漂亮”“我為你的進步高興”等。這樣,既可以降低學生改錯的難度,又可以幫助其增強信心。對于學生的作業特別是“學困生”的作業有時需要學生互改,如果“學困生”發現別人的錯誤,也會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因為“學困生”的錯誤一般都是相近的,我們一旦發現了別人的錯誤,對自己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給老師或校長寫建議書 篇2
尊敬的校長:您好!
當我提起手中的筆給您寫這封信時,我這握筆的手微微顫動,惜別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依依不舍之情油然而生。我——一名即將畢業的小學生,就要離開這朝夕相處六年的母校了。母校六年的學習生活,灑下了我們多少快樂的笑聲,留下了我們多少快樂的身影。操場上的嬉戲打鬧,教室里瑯瑯的讀書聲……
校園里組組美好的鏡頭,叫我怎能忘懷?馬上就要離開親愛的母校了,尊敬的校長,我有些話想對您說,您能坐下來聽聽我這位畢業生的心聲嗎?校長,我建議,學校的圖書館向大家敞開大門,讓大家盡情地遨游書的王國。我明白,我們是畢業生,此時的學習是十分緊張的。可是,我們不想整天學習,成為一個沒有快樂的“學習機器”。書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有了書,我們就能得到更多的精神財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校長,您說對嗎?校長,我還有一個請求——畢業生能否上一上體育課呢?人的健全,不僅僅靠學習,還應靠運動,兩項是同等重要的。書是一切智慧的源泉,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經常鍛煉,可以發展動作的和諧,還可以鍛煉意志力,對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喲!抱歉了,尊敬的校長,我打擾了您這么多寶貴的時間。以上是我的兩個建議,希望您能考慮一下,謝謝
建議人:___
5月1日
給老師或校長寫建議書 篇3
敬愛的校長和老師們:
我在小學里已經度過了六年了,快要小學畢業了。我對母校真是依依不舍啊!為了我對母校的熱愛,為了讓學生和家長更加信賴學校,我向您提一點兒建議。
現在的學生大都缺乏課外知識,我希望學校能增加一節自習課,讓同學們可以再這節課里看一些課外書,增長課外知識。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有了這節課,同學們就有充足的時間看課外書了,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精神食糧。
以前,我們學校安排的課程中沒有自習課。如今,我們學校應該開展一節自習課,我還想到了一些具體辦法。
首先,在教室里設置一個圖書角,讓每個同學各自捐幾本課外書,越捐越多,圖書角就形成了。同學們可以互看別人的課外書。
其次,教室內還要安排一位老師,負責保持室內秩序,讓同學們有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認真閱讀。
第三,在自習課結束前十分鐘,可以讓同學們講一講讀書的心得和體會。
以上便是我的建議,望校長能夠采納。
給老師或校長寫建議書 篇4
敬愛的老師們:
在小學已經度過六年了,您們的額頭也有了幾條皺紋。我,作為一個即將跨入另一所新學校的學生,出于對母校的熱愛,也為了讓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更好,我向您們提點建議。
我希望您們在教育學生是想一想,如果您們是學生,您會聽的了那些枯燥無味的課嗎?現在學生比較懶惰,不熱愛勞動,要讓我們這些學生多參加一些活動,讓他們學會勞動。上課時,最好說話幽默點,這樣學生上課不會走神。
為了讓您們用更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學生,也為了學生們,我向您們提點建議。
第一,在每節上課之前講一些有趣的開場白。上課時,用一些風趣幽默的語言。最好上課時根據不同的條件來玩些小游戲,增加活躍氣氛,不讓課堂變得嚴肅。
第二,最好不要嚴厲的批評學生。因為這樣會在他們身上多一份對您們的厭惡。最好委婉點,幽默點,讓學生心甘情愿接受批評。
第三,讓學生們熱愛勞動。在班上大掃除。有時,周末可以帶他們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
第四,讓學生們輕松點。現在學生壓力太大了,又要上那個補習班,又要面對一大群的家庭作業,真是頭疼。我希望您們作業不要布置太多。
第五,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比較寵愛他們。但由于這一點,父母放松了警線。現在學生會抽煙,會早戀,會打架,會說臟話。很沒素質。希望老師對他們加強道德教育。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望老師們采納。
給老師或校長寫建議書 篇5
現在的年代需要的是“創新”。其實在一定意義上來說,“葆有舊色”、“保持本色”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姿態。做語文教師20__年了,我的本色絕沒有發生些許的改變,而我的這種本色,現在已變成“創新”的原我。
我非常欣賞劉鐵芳的一段文字:“人的內心許多時候是需要安頓和留戀的。比如怎樣當老師,今天一個觀念,明天一個口號,就會給人帶來一種迷失。我們今天什么文化都好,什么新名稱、新旗幟、新口號都來了,人人都求新,卻失去了厚重的根基”
這就讓我們語文老師無所適從了,到底什么樣的語文老師才是好老師,才是創新的教師,才是“保持本色”的老師,才是“葆有本色”的老師。我們常常說這樣的一個名詞:那就是生命在場。換句話說,那就是學生必須在場。從這個意義出發,我們所有的教育教學的評價,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態度、學生的性情、學生的評價。所以,一個被廣大學生普遍接受的教師,基本上是一個“好”的教師了。
那我們的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師,我們的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語文教師,這個問題你考慮了沒有?今天上課,我在班里做了一個“給教師提一個建議,給語文教師提一個建議”的問卷調查。現結合調查結果,來說說“好”(語文)教師的幾個關鍵詞。
在電腦上非常輕易地打出這四個字,但我知道,我們的學生有90℅給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我常常這樣想:一個老師能夠不人云亦云,獨特富有創造性帶領學生取得好成績,這里面是不是缺了很多的東西。最主要的東西便是:敬天愛人。我們面前的學生是一個個不可復制的存在,是一個個不容忽視的個體,是每一個家庭幾代人的全部。面對這樣的學生,正如我們學生所說的:做老師不能太絕了!!一個“絕”字,愛心蕩然無存。“絕”字當頭的師生關系是可怕的,即使你的成績是最高的,可你在學生的心里的地位可想而知。當然,以上的文字只是針對部分老師或老師的部分行為來說的,不能否定全部,但他(她)給了我們啟示,把我們的學生當作平等的人來對待。我們可能做不到“悲天憫人”,但是我們可以給任何的一個學生以善意的微笑;我們可能做不到給每一個學生善意的微笑,但是我們可以管住我們的嘴不說出任何傷害學生自尊的話語。不要把諸如“你啊,也就這樣了”的話語放在嘴邊,你要知道,這樣的語言多了,你就形成了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就是挖苦。
這是一個剛轉來的學生,給老師的建議。他寫道:教師應該以身教生,規范自己的言行,萬不可“己所不欲”或“己所欲”施與生。是啊,行動是行動的指南。在一切庸俗的行動面前再美麗的文字也是泡影。我們老師身體所傳達每一種聲音,都會在學生的行動中留下回響。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回響啊!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你的身體要傳達:敢于說真話,敢于說較真的話,敢于說獨特的話,這一切切的表達,都指向了一個詞語,那就是真實。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你的身體要傳達:對任何問題都要葆有期許,期待一個美好的出現,而不是在庸俗、無奈、彷徨、隨波中淹沒。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你的身體要傳達:走進任何的事物,要帶著“三只眼”。一眼看物,一眼看物中實,一眼看實中物。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你的身體要傳達:享受當下。所謂的當下,就是人生。千萬不是抱著“學生要長大成人”的舊觀念不放,學生現在就是人,現在所做的一切不是什么給將來打好一個什么好的基礎,只有充分享受拼搏、只有充分享受
著這種拼搏的艱辛,才能充分的享受人生的當下。其實,說白了你給學生的期許,過于渺茫。考高中,少一分要交2千元,把一切的努力變成了白費。四年的美好期待,四年的努力拼搏變成了金錢來衡量,這個世界變得瘋狂。與其,學生日后的氣急敗壞,不如變個角度,告訴他(她):享受初中四年的美好,享受初中四年拼搏,你的人生變得非常有意義。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你的身體要傳達:詩意生活。我們教師其實很平凡,說白了,和別人也就是職業的不同而已。千萬不要拿著“偉大”來禁錮自己。你在學生的心目中不應該是苦行僧的角色,你首先是一個對生活葆有熱情的人,會生活、詩一般的生活。你還必須是一個“佛者”,對人生的無常與艱辛,過后,報以微笑。
以上,沒有過多地講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教學層面的問題。我想,只有做到了以上的兩點,在人格上你已經引導了學生。你和你的學生都走在一條共同面對的路上,彼此不孤單,痛苦有人分擔,幸福有人分享。做這樣的教師,是一件幸事。
忽然,想起了3年前寫的一篇《新課標下語文教師的歸屬》的文章。我改變我的觀點,語文教師的歸屬,不應該變來變去,唯有葆有作為一個語文老師的本色,才能“舊中折射新銳”。
1、做一個有才情、有詩意的語文教師,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情畫意。
2、做一個會生活、感悟生活的語文教師,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活本色。
3、做一個懂感情、用感情的語文教師,讓真情為課堂注彩。
4、做一個懂歷史,講文史的語文教師,讓歷史人物活在課堂。
5、做一個關注人類心靈世界,關注人類精神世界的語文教師,讓語文課堂充滿哲思。
6、做一個會想象并讓學生思維的語文教師,讓課堂充滿奇思妙想。
7、做一個知道有所為,知道有所不為的語文教師,讓課堂達到最高境界。
8、做一個勤讀書、勤寫作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學生。
9、做一個敢批判、敢創新的語文老師,讓學生能夠感知到你的存在,并能影響學生去批判、去創新,去真實的存在。
10,做一個知道語文是什么的語文教師。
把以上10條重新梳理了一遍,眼前急速閃現過去的每一個教學細節。也許,我永遠走不出10條給我的樊籬。但是,如果我和我的學生能在其中,學習而有所得、生活而有所獲,我愿意老此一生。
時間不早了,我那寶貝兒子,不知什么原因,在哭。有時候聽到他的哭,也是一種幸福,因為你能感知到真正的擁有。同一個道理,你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你真正擁有你的學生嗎?
明天,要去聽劉良華教授的報告,心里在期許,他應該如我所想,是一個有職業操守、學術為業的人。他的語言會出乎我的意料,給我以震撼,讓我看到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