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建議書(通用5篇)
中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建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建設節儉型學校,不僅僅是全社會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職責。然而,在我們的身邊,時有浪費水、電、糧食、紙張等現象發生,追求名牌、追求享受、過度消費等現象也屢見不鮮。為此,學校大隊部向全校少先隊員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
二、做有職責感、榮譽感、使命感的人。
三、確立“節儉為榮、浪費可恥”的觀念,養成“厲行節儉、勤儉自強”的作風,構成“人人愛節儉、個個懂節能”的班級氛圍,努力使節儉能源資源成為全班師生的自覺行動。
四、每位學生堅持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從小事做起,努力做到“八個一”:
節儉一元錢,不需要的東西不要買;節儉一張紙,作業紙用完一面能夠反過來用背面;節儉一滴水,洗完手,關緊水龍頭;節儉一度電,離開教室要關燈;節儉一粒米,每頓飯后,碗里都不剩一粒米;節儉一件衣,衣著整潔就是美;節儉一本書,能夠同學互相借著看,不要每本書都去書店買;節儉一小時,給自我做個時間表,有計劃地學習生活。
五、每位教師要節儉使用辦公用品,從節儉一張紙、一支粉筆做起,人人行動起來,為建設節儉型班級作貢獻。
六、樹立愛護公物、珍惜公共財產的道德意識,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
倡議人:__
20__年_月_日
中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建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指示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強化師生社會責任,倡導“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觀念,養成“厲行節約、勤儉自強”的作風,形成“人人愛節約、個個懂節能”的班級氛圍,努力使節約能源資源成為全班師生的自覺行動。高亭中心小學向全體學生發出如下倡議:
節約每一元錢,不需要的東西不要買;
節約每一張紙,作業紙用完一面可以反過來用背面;
節約每一滴水,洗完手,關緊水龍頭;
節約每一度電,離開教室要關燈;
節約每一粒米,每頓飯后,碗里都不剩一粒米;
節約每一件衣,衣著整潔就是美;
節約每一本書,可以同學互相借著看,不要每本書都去書店買;
節約每一分鐘,給自己做個時間表,有計劃地學習生活。
中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建議書 篇3
一:老師,我希望您常是一個有感情的人,而不僅是教書的機器。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臉上都掛著燦爛的微笑。因為我們不是機器人,我們也是在現實社會之中生活,我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的情感不可能被理智所掩飾,特別是在學生的面前,我們不希望自己是一個虛假的面具,但我們應該展現在學生面前一個本色的我,一個真實的我,我們與學生一起歡笑,一同哭鬧,我們的心也會變得和孩子一樣年輕快樂。我們因學生苦惱發火,學生也會體會到老師的一番苦心,會自我改正,這豈不是教師的美好境界嗎?
老師們,“面無表情,麻木不仁”應該從我們的辭典里刪去,“平和大度,嚴慈相濟”要永遠保留!
二:老師,請您把我當一個人看待,而不僅是您記分簿上的一個號碼。
我在李鎮西的《教有所思》中讀到這樣一段文字:今天的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我認為,需要一種把人當人的教育,我們向往并為之奮斗的教育,應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為了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教育,是充滿民主精神,散發著科學芬芳,閃爍著個性光芒的教育。
三:老師,您也需要學,您不學,我怎能從您那里學到新的東西?
幾千年前,孔圣人就曾經說過:“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宋代大理學家朱熹也說:“問渠哪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這些名言都告訴我們,人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F在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人人都要提倡學習,人不學,不知道。
作為傳授學生知識的老師,自古以來,就被人們奉為知識的傳播者。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新課改理論的深入,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但如今一桶水已經完全不能適宜教學的需要,我們老師要能擁有整個海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要無所不知。政治經濟,體育娛樂,要無所不談。這樣的老師,在學生面前,才能不時常冒冷汗,才能少出幾回洋相。其實,于在學生面前出丑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知恥可以后。我們怕的是在學生面前不懂裝懂,結果被學生愚弄,最后只會被學生所拋棄。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總是圍繞手中的教材轉,不敢超越教材傳授。碰到學生質疑,總是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匆匆收場或一副茫然,方恨自己知識少。在課改的今天,教師肩負著傳授知識的重任,唯有不斷地再學習,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知識傳授者和教育者,才能更快地適應學生的需求和時代的需要。所以教師理當首先成為學習型的人,給學生做學習的榜樣,讓學生在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中熱愛學習、學會學習、最終成為學習型人才,只有熱愛學習的老師,學生才會更加敬重他。四:老師,請您不要單看我的成績,更要看我所做的努力。
我們鼓勵和提倡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不只是看分數,而要看其進步;不要只看學生缺點,而要看到學生的亮點”。作為教師,要看到學生的努力與過程,不能把目光只簡單地盯在結果上,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各類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不斷進取,更好地完善自我。
五:老師,不要勉強我把求學當作人生的最大樂趣,至少對我,學習不一定是樂趣。
統一教材、統一教學方法、統一答案、統一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把富有生命力的學生變成一個模式,在這種模式之下,學生的愛好和豐富的想象力受到限制,一大批富有想象力,善于思考,富有個性和獨創性的學生被扼殺,F代教育理念認為,成功的教育選拔制度和成功的教育者,必須能夠深入細致地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天然稟賦及個性特點,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給他們一個廣闊自由的發展空間,同時還應予以熱情的鼓勵和科學的指導。擯棄傳統教育中“一刀切”、“一鍋煮”、“千人一面”的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尊重學生的個性,不用考上大學與否這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個性學生未來的不同發展,我們的社會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會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六:老師,您不僅要教我們知識,更要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優秀的北大學子是優秀的大師熏陶出來的!笔前,大凡優秀的老師都具有高雅的情趣,敏感的情感,堅定的意志,偉岸的靈魂。他們往往在不經意間的一絲微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甚至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也能夠讓學生讀出人格的魅力,讓他們的靈魂受到洗滌。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和諧的人,作為老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著眼于構建學生高尚的人格體系。不僅要求學生做,更要自己率先垂范。讓自己的人格率先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境界,讓人格的光輝自然昭示與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自然流露在一顰一蹙之間,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
七:老師,請輔導我學習自己思考,自己判斷,而不僅僅是背誦答案。
學會學習是教學的目的,也是教師的天職。“差老師向學生奉送真理,好教師則引導學生發現真理”。所以,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貴在引導,重在轉化,妙在開竅”上。
教師一是教給學生知識,二是教給學生如何獲取知識的知識,即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一是“魚”,二是“漁”。授之以魚,不如教之于漁!皾O”就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授之以漁”比“授之以魚”具有更重要的教育價值。
八:老師,假如我有所失敗或有所困難,尤其在大家面前,不要可憐我,可憐會使我自卑。
如果沒有平等和尊重,只有可憐和同情,愛可能是殘忍的,因為這種愛是一種權利的剝奪,甚至是人格的侮辱。讓我們每一位老師的愛心帶著關注和體驗,摻入真情和奉獻,融進理解和尊重,就像小品中的小紅帽一樣戴在我們的頭上,記在我們的心里吧!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靈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苯處煴仨氉鹬貙W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沒有了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愛護就會變成粗暴的傷害;沒有愛護的尊重就成了漠不關心;沒有了嚴格要求,尊重就成了對學生行為的放縱。
九:老師,請您經常給我一點鼓勵,不要讓您的要求超過了我的能力。
十:老師,在教室里,不要把另一位同學當作我的表率,我可能因此而恨他,也恨您。
中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建議書 篇4
各位可愛的同學們:
當我們迎著清晨的一縷晨曦走進課室,一天緊張又愉快的學習生活又開啟了。此時,湖中的蓮正悄悄抖動著她的花瓣,還有不知從哪處飛來的鳥兒在湖邊停歇覓食;知己樓前的竹枝隨風搖擺,發出沙沙的聲音;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能看見清潔人員們辛勤勞動的身影……
漫步在如此美麗的校園,誰不愛這里的藍天白云、綠草如茵呢?為凈化校園,守護我們共同學習、生活的環境,我們有責任從點滴做起,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共創綠色環保校園。為此,我們倡議:厲行節約,拒絕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飯堂就餐不浪費糧食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愛護環境,勤于清掃以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
不隨手亂扔垃圾節約用水,關好水龍頭水是生命之源請隨手關閉水龍頭珍惜我們的水資源及時清潔教室衛生維護寢室的干凈整潔美麗的天元需要我們以一份熱情與真誠、一份責任與素養,共同努力,愛護她、守護她。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增強保護校園環境的意識,爭做愛護校園的主人翁!隨手關燈,節約用電動一動手指,隨手一按是天元人文明素質的體現別忘了我們的多媒體儀器離開課室也要記得隨手關機喲。垃圾分類,一起參與用實際行動支持廢物回收利用盡量減少生活垃圾堅持做到垃圾準確入桶不亂拋、不亂丟、不亂吐
中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建議書 篇5
敬愛的校長:
您好!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小學生,再過幾天就要離開這朝夕相處的母校了。五年來,母校的每個角落都種下了我們的友誼。那教室里的朗朗書聲,那賽場上的加油聲,那隊旗下的鏗鏘有力的承諾聲……至今都記憶猶新。作為母校培養的桃李中的一棵,我衷心希望母校越辦越好。在即將離開母校的時刻,我想給您提一些建議——希望我們學校能加強圖書的管理和利用。
校長,我在母校生活了五年,見證了母校日新月異的變化。那姹紫嫣紅的小花園,那枝繁葉茂的鳳楊樹,當然少不了那詩情畫意的長廊……母校處處有文化氣息。但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我發現咱母校的“閱覽室”和“圖書角”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記得三四年級時,每段樓層增加過“圖書角”,我們懷著欣喜的心情等著課間遨游書海。但遺憾的是,“閱讀角”僧多粥少,許多同學連碰一下書的機會都沒有。過了不久,不知何種原因,“閱讀角”只有空空的“角”,沒有了書。校長,閱讀不僅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一道風景。我迫切希望學校能恢復“閱覽室”和“圖書角”,增加大家的閱讀氛圍。
對于圖書管理,我有幾點建議:
首先,規范“閱讀角”的管理。給圖書編號,平時封閉管理。每班選派一個管理員,負責借閱管理。這個班閱讀后,把鑰匙轉交下一位管理員。
其次,閱覽室沒有了,我希望學校圖書室能向大家開放,這樣,本來在圖書室里睡大覺的書,就可以給更多人提供知識了。
第三,各班增加“圖書角”,學校可以給每個教室設置一個“圖書角”。購置本年級需要的書籍,由每個班老師和同學管理,以方便學生隨時翻閱。
第四,學校可以開設一個“書迷俱樂部”,每周一次,讓大家談讀書心得,擴大知識面和閱讀量。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如果合適,望采納。衷心祝愿母校能再添一抹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