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校長的建議書綠化校園(精選6篇)
給校長的建議書綠化校園 篇1
如今,洪水泛濫、空氣污濁、噪音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等問題如同惡魔緊緊纏繞著人類,更多的人在它們手中喪命。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歸根結底只有兩個字:綠化。可別小看它哦,它的好處多著呢。
綠化,乃植樹種草也。種植這些含有葉綠素的植物,對改善空氣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綠色植物可以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研究表明,植物每生長1噸,可以產生5噸氧。每公頃樹林每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產生0。735噸氧氣;每公頃草地每天能吸收0。9噸二氧化碳,產生0。6噸氧氣。充足而潔凈的氧氣能讓人類身心保持健康。
其次,地球上的樹林每天可向大氣中散發1。7億噸萜烯物質,這種芳香物質具有無可比擬的殺菌能力和興奮作用。
然后,綠色植物對空氣中的灰塵、粉塵有良好的過濾和吸收作用,并能阻擋工作粉塵向空氣彌散。據測定,大氣通過林帶,可使粉塵量減少32%-52%,飄塵量減少30%。
你知道嗎?森林中的負氧離子可達到10-100萬個。負氧離子能調節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狀態,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醫學專家模擬森林的神奇作用,把負氧離子引進病房。結果發現,當環境中負氧離子與正氧離子的比例控制在9:1時,對氣喘、燒傷、潰瘍、外傷病人的治療可起促進作用。
除此之外,綠化還有吸收噪音、減少水土流失等功能。把你的一份力量投入到我國的綠化事業中去吧,那一抹綠意會向你慢慢訴說它的好處。
給校長的建議書綠化校園 篇2
曾記得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那里天天狂風呼嘯,家具上都布滿了灰塵,街上都是動物的尸體,不要以為這里沒有人居住。其實那里是兩大沙漠的交界處。昔日,那里是一片綠洲,居住著善良的人們。但是,有一天善良的人們迷失了本性,他們開始了對樹木的砍伐,為了一個“利”字,那一片森林,那一片綠洲,轉眼間化為了烏有。從此,沙塵暴一次又一次席卷這里,這個小村莊被沙土埋沒。
直到有一天,一組綠化隊經過這里,在這里種上了一株又一株白楊,他們自建房屋,在這里居住,細心照料這些珍貴的“綠色”。終于,樹木長大了,沙塵暴被拒之門外,那些往日的居民又回來了,你處處可以看到人們植樹造林的熱火朝天的場面。
一個小朋友,拿一杯水,用其中珍貴的半杯,澆在了楊樹的枝干上,他說:“他看見了楊樹在朝他微笑。”然后把剩下的半杯水倒進了臉盆,把臉盆傾斜放著,洗了臉,又洗了手,說道:“有水的感覺真好,有樹的感覺也好,真不明白人們為什么要濫砍森林,‘利’字到底有多重,難道比生命還要重嗎?”
是啊!現在的人類,已被“利”字腐蝕了思想,為了“利”不顧一切,他們可曾知道,樹木給了他們一個家,有了樹木,才會有氧;有了樹木,才不會有沙塵暴。那一個個樹樁在哭訴,他們已不堪重負,既然綠化好處多,為什么有人亂砍濫伐?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用行動證明,綠化好處多,綠化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
給校長的建議書綠化校園 篇3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應該保護它,不要污染它。要做到低碳生活,其實很簡單。
記得去年夏天,天氣非常熱,我和我的家人“躲”在家里看電視。爸爸離開沙發,走到空調下,找了找空調遙控器,便“啪啪”地按了幾下。之后又走到沙發旁坐了下來,我好奇的問爸爸:“爸爸,你剛才干什么的呀?”爸爸說:“沒干什么!”我不信,便穿上鞋,走到空調下,拿起空調遙控器,看了一眼,呀,原來爸爸把空調調到了24攝氏度,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快跟爸爸說叫他把空調關掉吧,如果我們把空調關掉,把電風扇打開,那能減少多少排碳量啊!”又為大自然節省了能源。記得還有一次,我和媽媽要去買紙盤,由于第二天要用,我們晚上才去超市。出門時,媽媽對我說:“一會兒到超市車停哪兒呢?”我連忙對媽媽說:“不行不行!如果開車去,沒地方停,最重要的是開車去會排出多少碳哪!”
媽媽聽了我的話,陪我走到了超市。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淘米水可以用來洗臉洗手,茶葉渣可以曬干做茶葉枕頭,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舉動,都是在為地球減碳。市環保局的專家說,“低碳生活”實際上就是節水、省電、省氣和回收四大要素,具體到市民生活中來說,都是些舉手之勞的小事。低碳生活,其實不僅僅關系到環境保護、節約資源之類的宏大命題。
即便在個人生活層面上,它也是好處多多的———既節省生活開支,又有利于身心健康。比如,選擇自行車、步行、公交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又比如,少用一度電、少用一張紙、節約一滴水;再比如,使用環保購物袋、認養一棵綠化樹……
給校長的建議書綠化校園 篇4
以前吃的蔬菜都沒有被噴灑過化學藥水,現在吃的事“嬌艷欲滴”的'“綠色”蔬菜;以前的豬肉都是安全的,現在卻要擔心所謂的瘦肉精;以前的饅頭是店家早起親手揉制的,而如今沒有顏色饅頭是出不了廠的……
科技高速發展的如今,我們必須吃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留神就掉進了食品生產商的“毒瓶”中。化學物品的濫用不僅僅給百姓的健康帶來傷害,還有對地球的破壞。
以往的夏日沒有很多的高溫天,一把蒲扇就能對付整個夏天。現在要是不開個空調就是怪人了;以往在大街小巷總能聽到自行車“嘀鈴鈴”清脆的聲音,現在則是車子的喇叭聲和引擎聲。
空調工作時的散發出的氣體,汽車行駛時產生的尾氣破壞了臭氧層。于是一個陌生的名詞闖入了人們的生活——溫室效應。南北極冰川大面積融化,北極熊、企鵝瀕臨滅絕;亞馬孫逐漸消逝,威尼斯幾十年后就會完全被淹沒……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告,是時候該讓我們為地球做些什么了!
也許我們所能節省的只有微不足道的一點點,但是積少成多。科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刷牙時將水龍頭關閉,一年節約的水量可以足夠一個人一個月的生活用水量。而這都是我們所能做的舉手之勞:寫字寫雙面,將空調調高或調低一度;將垃圾分類爭取做到廢物利用……
不只是科技在提高,節約科技也需不斷提高。LED的普及、太陽能放熱充分利用,節能燈的推廣都有效的為我們節省了不少資源。看來環保不僅僅是節約,更是從科技角度減少資源浪費。
如果我們都把地球看作是自己的小家,一定會加以愛惜和保護;地球這個大家園才會長久地為我們提供舒適的環境。只有友好對待才能互惠互利,友好共存!
給校長的建議書綠化校園 篇5
自從地震、海嘯與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人類不得不思考:“這些都是我們一手造成的嗎?”答案是肯定的。
人類不斷地在浪費、破壞地球資源,導致全球溫室效應,沙漠化等等……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們對地球做過有益“她”的事了嗎?那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創建綠色家園!
人們時常有著以下尷尬:知道保護環境很重要,也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人們不得不以增加著污染以及不停地浪費資源。其實,“零污染”是做不到的,但是人人都能做到減少污染。在資源貧乏的當下,把有限的資源供給人們的基本需要,限制鋪張浪費,養成天然、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
其實,只要我們勤動腦勤動手,就能進行廢物利用。如盒裝物品,利用完之后,稍加改造,就能“變身”成有用的物品,可以做成化妝盒,儲物盒之類的。喝剩的茶葉渣,曬干后還可以做一個香噴噴的茶葉枕,既能睡得好又能有助于記憶……
或許有人認為,自己“綠色”了,但還是阻止不了工業污染帶來的危害,還不如不要過綠色生活。但是,請你們想一想,冰川融化,火山噴發和氣候惡化,每個人都會受到來自大自然的懲罰。其實呢,“綠色生活”帶來的是一種新的生活質量,而不是不能開車子了,不能住大房子了,不能玩電腦了,而是給人類創建一個新的健康環境,并且又能將把對環境的破壞縮小。而我們如果不去著手進行這樣美好的生活,那我們人類的環境還有什么指望?
那對我們中學生來說,還有什么降低破壞、浪費的方法嗎?其實有很多,比如:紙張的節約,不用一次性的餐具,減少糧食的浪費……我們可以做到很多呢!
我們的地球要由大家來保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減少浪費,一起為實現“綠色家園”而努力!
給校長的建議書綠化校園 篇6
20__年8月,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在深圳市隆重舉行,深圳將以她最亮麗的城市風貌迎接世界各國來賓和體育健兒。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等單位共同倡議于20__年3-5月期間在全市開展“同創綠色大運,共建宜居家園”綠色行動。
本次綠色行動的主題口號:“喜迎綠色大運、播種綠色希望、創全國文明城市標兵”。將在全市開展領導帶頭義務植樹活動,市民、企業捐資種樹活動,社區、轄區單位紅線內綠化美化和居民家庭陽臺綠化美化活動,旨在喚起全體市民“關愛綠色、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積極參與植綠、愛綠、護綠行動。
深圳是我們安居樂業之基,也是興業發展之源,保護生態環境、創全國文明城市標兵,是每一個深圳人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以20__深圳大運會為契機,推進“綠色大運、和-諧深圳”理念,以實際行動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讓那紅花翠樹、青山綠水、藍天飛鳥重現;讓那繁茂生機的自然生態,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協調共生、循環有序、持續發展。我們期待能與您,為大運、為深圳共植一片綠,共添一片彩。
“從這里開始”!我們一起參與,一起見證!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