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精選16篇)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1
長城是我國著名的景點,它那雄偉的氣勢和歷史情懷,每年都吸引著大量國內外游客去參觀旅游。但是開放旅游參觀后也發生了一些不良現象,如:亂扔垃圾,在墻上亂涂亂畫等。
我們要保護長城,因為它是中華古跡,是中國人的驕傲,可現在它受到了破壞,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我要建議游客們不要亂扔果皮,水瓶,廢紙什么的,也不要在條石上亂刻亂畫,不然長城會變得很難看。
二、我希望長城的管理員應該讓電視臺做一些保護長城的廣告或者是新聞,這樣游客就會愛護長城了。
三、建議想修復長城的人,請你們不要用現代的發明來修理長城,你們可以請專家來,讓他們一點一點的把長城修好。
四、我要對農民提出建議,你們應該去愛護長城,不應該去傷害它,你們也不應該用長城的條石壘自己家的墻,大家都該愛護我們的長城。
如果能做到這幾點,長城一定會因為我們的愛國之心一代代地傳下去的。
建議人:
日期: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2
經過本報組織的“邀你當記者尋訪古遺跡游”活動,已經深深愛上西安古遺跡的特邀嘉賓記者于、崔、宋、王等人,昨日聯合發出倡議,希望全西安的市民們從自身做起,自覺地愛護文物,保護文物。
倡議書提出:
一、要做文明的西安人,熱愛古城,愛護古跡,依法保護古跡;
二、對偷盜倒賣文物的人進行依法舉報,依法處理,人人都要保護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
三、教育青少年從小要有保護文物的意識,這項工作應從學校、社會、家庭聯合做起,創建文明的古城要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
作為主要發起人于說,西安與開羅、羅馬、雅典齊名為四大世界名都,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其中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歷史留下的文物古跡是我們特有的不可再生資源,在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中,作為市民,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來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源。如果沒有全民的保護,再健全的法律法規都是留在紙上。
倡議發起人:特邀嘉賓記者于、崔、宋、王、張、張等68人。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3
長城是我國的世界遺產,近來我發現長城受到嚴重的破壞,有大量的游人進來,有的人把塑料袋、廢紙等垃圾亂扔在長城上面,還有的人把字雕刻在長城上,還有一些房地產開發在保護區內建起與長城不協調的建筑物,加速破壞了長城的景觀,對于這樣不好的行為,我提出下面幾點建議。
1、那些破壞長城的人,能自我反省,保護中國唯一的長城,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2、建議國家制定保護長城的法律,破壞者罰款,長城是大家的,不是私有的。
3、在游人很多的地方上,放上宣傳板,告訴游人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長城。
4、在放長假的時候,可以找一些大學生自愿者來把長城的前面上的一點拉圾,清理一下,并告訴游人不能亂扔垃圾。
5、那些把字刻在長城上的人,不但要罰很多的錢,還得自己想辦法補好原來自己刻字的地方。
只要人人都保護長城,那長城就能一代一代的傳下去,給未來的子子孫孫看,不會在我們這一代就沒有了。
建議人:
日期: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4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保護長城,做到以下幾點:
1、從我做起,做一個文明的游客。
2、號召少先隊來阻止那些在長城亂扔垃圾的人。
3、成立保護長城的宣傳隊,在旅游點等地方進行宣傳,提醒人們要保護長城。
4、提醒公民不在長城設點收費,讓長城變得更美麗。
5、對破壞長城的人進行訴責。
6、向有關部門呼吁,利用電視、廣播向全國宣傳,讓每人心中有“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做起”的觀念。
7、添加保護長城的標語牌。
8、不攜帶危險物品,不扔煙頭。
9、在長城內見到垃圾應隨手撿起。
10、不在長城上面往下扔垃圾,保護長城周圍的環境。
11、不應在長城上亂涂亂畫。
12、不要在長城上大聲吵鬧,破壞了別的游人的好心情。
我們的倡議:保護長城,保護文物,保護古人給我們留下的美好財富,這既是守法行為,更是愛國的表現,愿我們從小樹立保護長城等文物的意識,做一個守法愛國的好公民,愿我國的`“世界遺產”永遠放光!
20xx年xx月xx日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5
20xx年4月14日,xx縣發生了7.1級大地震,給眾多重點保護文物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尤其是寺廟等不可移動的文物,幾乎100%受損,xx縣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在地震中,新寨嘛呢的佛塔、護法殿堂等附屬建筑倒塌,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和勒巴溝摩崖石刻、藏娘佛塔及桑周寺等損害嚴重,禪古寺近乎坍塌,結古寺幾成危房。嘎然寺、原江南縣政府舊址、當旦石經墻等受損嚴重。
眾多文物多與藏傳佛教有關,如東倉家族收藏的《大藏經》距今1000余年,被稱為藏族百科全書;新寨嘉那嘛呢堆由25億多塊嘛呢石堆積而成,堪稱“世界第一大嘛呢堆”,之前曾多次申報世界遺產。鑒于此次玉樹震區民族文物受損的嚴重性和搶救修復的難度,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等單位聯合發出如下倡議:
一、倡議海內外個人和團體積極提供支持,推進玉樹災區少數民族文物、文化遺產和古建筑遺址的搶救性修繕和保護工作,尤其是寺廟文物區重建工作。
二、倡議在震后災區積極進行民族文物知識的普及宣傳,號召災區人民積極參與保護少數民族文物和文化遺產,無論何時何地,不盜竊、哄搶、私分、非法占有,凡發現文物面臨被毀、被盜危險的,要立即制止。
三、倡議集中專家隊伍和科技力量,深入災區進行民族文物的調查和搶救征集工作。
四、重建中,受災地方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既要保護、延續、傳承其歷史文物、文化遺產和古建筑遺址風貌,又要著眼于長遠,進行高標準、高起點的科學規劃。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6
尊敬的長城風景區的各位領導:
您們好!
冒昧打攪了您們的工作,真對不起!我是一名小學生,我是看到了一則關于長城被破壞的報道,才想起給您們寫這封建議書。當我看到這則報道時,我感到非常羞愧,我們中國人怎么一點兒文明都沒有!破壞長城也就等于是在侮辱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啊!他們就是我們的祖先啊!這些人到底有沒有想過,他們正在破壞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有可能是他們自己的祖先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的!為此,我感到非常痛心。于是我為保護長城提出了幾點建議:
1、讓游客們自己帶垃圾袋;并且在每隔100米處建設一個垃圾桶。
2、安裝攝像頭、廣播;再找人巡邏,然后被發現的人在破壞長城罰款。
3、讓那些住在長城附近的無業游民來當長城的保護員。
4、向政府建議:保護區內要少建房、并且要建必須建成風格統一的公用設施。
以上,是我為保護長城貢獻出的一小點兒力量,希望各位領導不要見意。
20xx年xx月xx日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7
我們中華人民雖然為我們的古代勞動人民修筑的我們的長城感到驕傲,但是我們卻破壞了我們的長城:游客們在我們的長城亂扔垃圾有果皮有礦泉水瓶還有餐巾紙……有些人為了開礦資源把我們的長城給拆了。有些游客隨身帶著雕刻工具,在我們的長城里寫上某某某到此一游等。還有些游客亂爬城墻。我建議北京市市長發布下面的法令:
一、讓人在我們的長城里不能亂扔垃圾,如果被人給發現了先勸他,如果他不聽就進行罰款。
二、讓幾個人在我們的長城門外把守,如果看到有人要開礦資源的話就告訴他們要礦資源請不要在我們的長城開礦,青島別的地方吧!
三、讓門衛檢查游客看一下有沒有帶雕刻工具,如果發現就沒收并且罰款。
四、門衛讓游客一批一批的進去。一批只能進去五十個人。這樣子可以避免我們的長城被壓壞。
保護我們的長城需要我們一起保護。所以市場快下達命令吧!
建議人:
日期: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8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保護長城,做到以下幾點:
1、從我做起,做一個文明的游客。
2、號召少先隊來阻止那些在長城亂扔垃圾的人。
3、成立保護長城的宣傳隊,在旅游點等地方進行宣傳,提醒人們要保護長城。
4、提醒公民不在長城設點收費,讓長城變得更美麗。
5、對破壞長城的人進行訴責。
6、向有關部門呼吁,利用電視、廣播向全國宣傳,讓每人心中有“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做起”的觀念。
7、添加保護長城的標語牌。
8、不攜帶危險物品,不扔煙頭。
9、在長城內見到垃圾應隨手撿起。
10、不在長城上面往下扔垃圾,保護長城周圍的環境。
11、不應在長城上亂涂亂畫。
12、不要在長城上大聲吵鬧,破壞了別的游人的好心情。
我們的倡議:保護長城,保護文物,保護古人給我們留下的美好財富,這既是守法行為,更是愛國的表現,愿我們從小樹立保護長城等文物的意識,做一個守法愛國的好公民,愿我國的“世界遺產”永遠放光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9
我國有許多文物古跡,長城就是其中之一。近段時間,我去到長城,發現有許多來游賞的游客亂扔垃圾,還有許多游客在城墻上亂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刻上什么圖案,在上面亂寫亂畫,還有很多村民,私自搭梯,收取游客費用,還有許多開發商在長城四周建破壞長城風景的建筑物。
我建議:
1、長城是世界上唯一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長城不是讓人亂仍垃圾的垃圾桶,請游人不要在長城上亂扔垃圾。
2、建議在長城的城墻上貼上一些宣傳標語和警告牌,警示游人不要在長城上亂涂亂畫。
3、長城是大家的,不是個人的,請不要私自搭梯子,收取游客的費用,破壞長城的景觀。
4、請政府部門設下一條法律,讓人們保護長城,破壞長城的人,一律嚴厲懲罰。
貼宣傳標語和警告牌可以使人們只打都要愛護長城,長城的景觀就會更加壯光。
建議人:
日期: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10
近段時間,我發現長城上還有別人丟的礦泉水瓶、廢紙、果皮……這些垃圾隨處可見,還有城墻被游客們亂涂亂畫,對于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我提出一些建議:
1、在一些游人多的地方放上一些宣傳保護環境的牌子,讓游人知道不能亂丟垃圾。
2、在放假的時候,可以召集同學們來宣傳保護環境,并起一個好的帶頭。
3、讓那些在墻上亂涂亂畫的人受到嚴厲的`處罰和深刻的教育。
4、讓那些破壞長城的游客們得到應有的懲罰,比如說:罰款、坐牢、把那些垃圾撿起來并罰款。
5、讓那些破壞長城的人,讓他們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為什么這樣做。
6、還有就是讓一些志愿者去組織一個團隊來長城清潔,給游客們做一個榜樣,不讓他們再丟垃圾,跟著一起清潔垃圾。
現在,讓我們一起攜手保護長城吧!
建議人:
日期: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11
我們能為保護文物做這些事:
一、不亂丟東西、垃圾等。
二、不折花、草。
三、不隨地吐痰。
四、可以給博物館寫建議書,要求嚴格管理文物,不要讓文物販子做壞事。
五、可以發些宣傳單,告訴大家要愛惜文物。
六、如果看見文物要拿給鑒定師進行鑒定,還要查清它的價值。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12
保護文物是造福子孫后代的事:
(1)不可過度開發,文物遺跡所承受的參觀能力是一定的,超過了這個能力,文物肯定會有所損毀,這種損毀可能是微小的,、不易察覺的,但等到你發現它的時候,恐怕已失去了補救的可能。
(2)在維修擴建文物古跡時,應保持它的原汁原貌,不可輕易加入現代的元素,最好是能做到“修舊如舊”,雷鋒塔前修了自動扶梯,我個人覺得就破毀了整個雷鋒塔址的味道,修建者當初也許是好意,但結果令人不敢茍同。
(3)保護文物不是僅靠政府的力量就能解決的事,要靠每一個人的保護意識,當我們漫步在白堤、蘇堤,飽覽西湖美景時,我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行為,比如吐痰,亂扔東西都會破毀我們身邊好不容易保護下來的文物古跡。因此,提高全民意識是關鍵。
保護文物,人人有責 文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是金錢買不到的。經過多少年的風風雨雨和戰亂,流傳至今的文物相對來說已經不多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留傳于世的文物會越來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貴,我們也應該愛護文物。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13
近期,xx鎮發起了以“保護文物,留住歷史痕跡”為主題的文物普查活動,旨在通過活動的開展,摸清現存的碑刻、石刻等歷史遺跡,從而進行有效地保護、利用和管理。
是千年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物古跡眾多,文化遺存豐富。歷史的長河中曾存在文廟、關帝廟、報恩寺等20余處祠堂廟宇,父子狀元坊、龍門連躍坊等72架牌坊,然而歲月風雨的侵蝕,戰亂的破壞,人為的毀壞,流傳至今只留下清真寺還有零星的碑刻石刻無奈地訴說著歷史,見證著變遷,留下了歷史的痕跡。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梁一柱,一碑一刻,一磚一石,無不凝聚著先人的智慧,留存著沉淀了千百年的歷史文明,價值不可估量。然而由于眾多的歷史的的原因,文物多散落民間或埋于地下,難于統計,更談不上保護管理,再加上群眾法律觀念淡薄,意識不到保護文物的意義和責任,以及文物販子的介入,導致文物盜賣、毀壞現象時有發生,讓人心痛。
在這種情況下,xx鎮黨委政府深深地感覺到保護文物對于發掘千年古城的意義和責任,深深地意識到只有保護好文物,才能豐厚文化的底蘊,才能留住文化的根基,千年古城才不枉為口談,旅游開發才有落腳之地,起航之點。
整個文物普查活動,由鎮宣傳室牽頭,共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調查了解階段。組織鎮上有業務專長,責任心強,熱愛該項活動的人員,深入村居走訪座談,調查了解,摸清底子。目前第一階段已基本結束,共發現整理碑刻石刻40余件。第二階段,全民發動階段。印發倡議書,喊響“愛我,保護文物,留住歷史”、“保護文物是功臣,破壞文物是罪人”口號,號召全鎮廣大干部群眾提供文物線索,積極捐獻。第三階段,收集保護階段。積極宣傳文物保護法,明確文物屬于國家所有,買賣非法。組織專人把可以轉移的文物運到鎮上統一保存,歸個人存放又不能轉移的,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明確責任。
留住文物,就是留住文化的血脈,就是對先人和歷史的尊重,就是在歷史和現實之間架起了一座對話和溝通的橋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文物不會再是被遺棄一域的孤客,它會成為推動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它會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引領著我們向和諧富裕文明的社會前進。
近期,xx鎮發起了以“保護文物,留住歷史痕跡”為主題的文物普查活動,旨在通過活動的開展,摸清現存的碑刻、石刻等歷史遺跡,從而進行有效地保護、利用和管理。
是千年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物古跡眾多,文化遺存豐富。歷史的長河中曾存在文廟、關帝廟、報恩寺等20余處祠堂廟宇,父子狀元坊、龍門連躍坊等72架牌坊,然而歲月風雨的侵蝕,戰亂的破壞,人為的毀壞,流傳至今只留下清真寺還有零星的碑刻石刻無奈地訴說著歷史,見證著變遷,留下了歷史的痕跡。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梁一柱,一碑一刻,一磚一石,無不凝聚著先人的智慧,留存著沉淀了千百年的歷史文明,價值不可估量。然而由于眾多的歷史的的原因,文物多散落民間或埋于地下,難于統計,更談不上保護管理,再加上群眾法律觀念淡薄,意識不到保護文物的意義和責任,以及文物販子的介入,導致文物盜賣、毀壞現象時有發生,讓人心痛。
在這種情況下,xx鎮黨委政府深深地感覺到保護文物對于發掘千年古城的意義和責任,深深地意識到只有保護好文物,才能豐厚文化的底蘊,才能留住文化的根基,千年古城才不枉為口談,旅游開發才有落腳之地,起航之點。
整個文物普查活動,由鎮宣傳室牽頭,共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調查了解階段。組織鎮上有業務專長,責任心強,熱愛該項活動的人員,深入村居走訪座談,調查了解,摸清底子。目前第一階段已基本結束,共發現整理碑刻石刻40余件。第二階段,全民發動階段。印發倡議書,喊響“愛我,保護文物,留住歷史”、“保護文物是功臣,破壞文物是罪人”口號,號召全鎮廣大干部群眾提供文物線索,積極捐獻。第三階段,收集保護階段。積極宣傳文物保護法,明確文物屬于國家所有,買賣非法。組織專人把可以轉移的文物運到鎮上統一保存,歸個人存放又不能轉移的,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明確責任。
留住文物,就是留住文化的血脈,就是對先人和歷史的尊重,就是在歷史和現實之間架起了一座對話和溝通的橋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文物不會再是被遺棄一域的孤客,它會成為推動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它會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引領著我們向和諧富裕文明的社會前進。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14
文物古跡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文化遺存,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用實物書寫的歷史,是刻劃一個民族歲月的書,在它的身上記載著許多歷史故事。我國有一句老話“見了故物,如見故人”。文物古跡,不僅反映民族性格與民族精神,同樣也是一個國家、民族繼承、發展、創造先進文化之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它是人類改造自然的見證, 反映了歷史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及其發展,通過對文物古跡的研究探索,我們可以窺見人類自誕生以來的生活面貌。文物是人類在歷史上創造的,是人類過去生活的反映,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環的特點,一旦消失就可能永遠不能再現。因此,對文物古跡實施保護意義極其重大。
1 文物古跡保護的必要性
文物古跡是特殊的文物,其特殊性體現在:整體而言,文物古跡作為文物的一種,是不可以人為移動的。如果移動了, 其價值必然受到巨大貶損甚至喪失原有價值。因此,《文物保護法》 在制定條文規范諸如古遺址、古城址、古窯址、古地道、古墓葬、古建筑群、石窟寺等文物古跡的時候,使用了“不可移動文物”的概念,并規定:“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根據它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可以分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從過去單純追求物質生活向尋求精神享受轉變,不少人開始追求尋根問底,從歷史文化古跡中,從民族民間文化、宗教文化和神奇的大自然中吸取教益,陶冶性情,抒發情懷。因而旅游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高的綜合效益,并成為各地經濟最具潛力的新的增長點和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然而,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時期,有些地方的個別單位、個人,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不能正確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文物古跡之間的關系,在國家級、省級、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區內大興土木工程,或興建商店、攤點,或興建餐廳、旅店,對這些單位和個人來講,是得到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其結果嚴重違反了《文物保護法》,破壞了文物保護景點的環境風貌,打破了其整體的完美性;有些地方以開發旅游資源的名義違章違規修建堂館等,與當地政府的大量干涉不無關系,有的政府不能正確處理發展旅游業與文物古跡保護之間的關系,片面的認為,“保護是為了利用,只有利用好了,賺了錢,才能做到有效保護”, “改革開放,核心是發展經濟,在建設中的一些破壞是難以避免的,保護是次要的”。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演化成了破壞性的建設行為。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因此,加強對文物古跡的合理保護,加大對文物古跡知識的宣傳工作就顯得及其迫切和重要。
2 在保護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文物古跡首先是文物,一切歷史、科學和旅游價值都依托于文物本身,失去或破壞了文物本身,所有的價值也就不復存在。所以,我們應該而且必須永遠把保護放在首位。但是,如果說保護就是純粹意義上的保護,就是為了保護而保護,則失去了保護的意義。任何奇珍異寶,一旦束之高閣,外人難睹其貌,也就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試想,假如將一些文物古跡圈禁起來,將一些著名的文物如三星堆兩坑文物出土后就藏于庫房,僅供專家學者研究,那么,今天世人恐怕絕大部分不知其為何物。而正是這些文物古跡的建成開放和各類出土文物的頻繁出展,才使各文物古跡名揚四海,文物古跡的保護才愈來愈受到各方的關注和重視。所以,在加強保護的基礎和前提下,應該對文物本體進行充分展示,以彰顯其文化特質,發揮其社會教育功能。
新世紀以來,文物保護工作者要抓住機遇,立足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按照文物遺址保護規劃的要求,科學、系統地實施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通過展示重要遺跡、整治遺址環境,使文物遺址成為遺跡景點眾多、環境優美宜人、有機相融的大遺址景區,成為彰顯古代文明、弘揚傳統文化的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最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觀。所以,要加強重要文物遺跡的保護,實現文物保護與利用的雙贏。
文物古跡是一項重要的旅游資源,保護文物古跡對于我國旅游事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探古求知是廣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人們希望對自己的民族、國家乃至全人類的歷史有所了解,對自己民族、祖國乃至全人類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所體會。達到這一目的的途徑不外乎兩條:一是,學習書本知識;二是,觀覽文物古跡。作為人類文化載體、 反映人類發展歷程的文物古跡給人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受,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此外,文物中大量的人類各發展階段的絕世之作,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由于文物能滿足人們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因而成為旅游資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有著 5000 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史,文物古跡比比皆是,如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世界上古今體量最大的封土陵墓秦始皇陵,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宮北京故宮,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的敦煌莫高窟等。文物豐富、文化古老的特點,決定了我國要重點開發以歷史文化為主體的旅游資源,旅游產品始終以觀光型文化旅游為主。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旅游業的靈魂,中國旅游業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體現于東方特色的文物古跡,國際游客到中國來旅游,主要還是出于對中國東方文化體系的一種神秘感。
因此,較之其他國家來說,文物對于我國旅游事業,更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我們應充分利用文物優勢,以文物古跡為主題,開發系列產品,著重發展文物古跡旅游,以推動我國旅游事業的發展。
發掘歷史文化內涵,提高旅游景區品位。文物古跡、風景名勝都有它本身的價值,也有其歷史淵源和傳說,各有不同的內容和特點。景區景點中的歷史文化內涵是形成特色和吸引游客的關鍵所在。只有打造出旅游“品牌”才能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人來觀賞旅游。忽視歷史文化、民族民間和神奇大自然自身所蘊含的科學文化的發展和整理提煉,名景名點就會缺乏文化主導和精神支柱,失去持續發展活力。所以,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掘歷史文化、文物內涵,發掘其中的史跡、人物、政事、神話,用歷史名人、名事、名詩、名篇來包裝旅游業中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增強旅游業的吸引力,提高旅游業的生命力。旅游部門培養一大批既是教師、教授,又是表演藝術家,又有淵博的知識的導游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先進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建立在豐厚的文化內涵之上的旅游業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和持續發展。
發展旅游業,一定要搞好整體的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創出自己的特色,而且把旅游資源的保護放在重要位置。把規劃搞好了,合理、科學地安排好、保護、建設好各種吃、游、娛樂、購物等基礎設施建設,一定會對許多國內外旅游者觀光開闊眼界產生極強的吸引力。這樣,文物古跡的保護與旅游事業的發展就可以做到兩全其美、相互促進。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15
文物古跡是國寶,它們記錄了祖國古老的歷史,是中華民族 文明的象征,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欣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一旦損壞就再也不能復得,有些文物還是無價之寶,是不能用金 錢來衡量它們的價值的。我們要保護名勝古跡,那么我們應怎樣 保護名勝古跡呢?
我們要遵守紀律,在參觀時要愛護,不能破壞名勝古跡,不 在上面亂畫、亂寫,向大家宣傳保護名勝古跡的重要性,號召大 家共同為保護名勝古跡出力,如果見到有人破壞名勝古跡,能制 止的要想辦法制止,不能制止的要積極報告有關部門。 希望同學們以后要做到遵守國家保護文物的法律, 不破壞文物,像其他人多宣傳有關的知識,見到破壞文物的及時報告,做 一個保護名勝古跡的小標兵。
學生保護文化遺產建議書 篇16
提起長城,目前基本情況是:三分之一基本完好,三分之一殘破不全,三分之一不復存在。據史料記載,長城全長約6300公里,所以叫萬里長城,但據最新調查顯示,明長城墻體和遺址總長已不超過2500公里。 使我感覺到:如果長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遲早它會面目全非或全部毀滅。
我覺得我們能這樣保護長城:
一、不要登長城,過分的開發旅游已經使長城變得滿目瘡痍。
二、遵守長城保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