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環保的建議書合集(精選3篇)
關于環保的建議書合集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發現現在人們越來越不會保護環境,那些伐木工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砍伐樹木,破壞生態環境。
眾所周知,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不亂扔垃圾,注意環保,那我們地球就不會這么脆弱了。當我們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時,是不是能夠順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后能否分類收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我們究竟具備了多少環保意識。
同學們,讓我們做點我們力所能及的來保護地球吧,比如:我們可以節約每一張紙;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亂扔廢舊電池;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和家長一起到山坡或郊外栽下幾棵小樹,每年如此,讓小樹和我們一起長大,長成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
建議人:
日期:
關于環保的建議書合集 篇2
環保局局長先生:
您好!
我是培英小學的一名學生。我從小就在煙臺市長大,煙臺市是怎么變化的,我都看到了。從一個不知名的城市變成了一個中國綠色城市。現在的煙臺,到處可以看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等字樣。在馬路邊上,各種各樣的垃圾桶,既美麗,又環保。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分開。可是,我覺得光有分類是不行的,要在垃圾桶上貼一些可回收一類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一類垃圾的種類,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接受知識多,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是什么,而那些民工,他們不知道扔哪里,就會亂丟一氣。這樣不但不好,還起不到環保和垃圾分類的作用,而且還會給一些垃圾場的工作人員帶來工作的困擾。
此外,我還發現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有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坐出租車,想要去公園玩。開始我們是開開心心的出門啊,可是當我們去路邊等車的時候,發現旁邊有一個垃圾桶,里面的垃圾已經發臭了,路過的行人紛紛捂著鼻子繞到走,我們走過的時候一會聞見一股很大的腐臭味。后來,我在去過的地方,凡是有垃圾桶的,我就仔細觀察有沒有臭味。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現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種可以把垃圾倒出來,可是為什么會發臭呢?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垃圾桶是固定的,那些環衛工人早晨清垃圾桶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把表面的垃圾撿出來,并沒有清理到底部。有一次,我就去問他們為什么不把垃圾清理干凈?他們說不是不想,是因為垃圾桶是固定的.,所以手又不能伸到底部,垃圾也不能倒出來,所以就只能把那些垃圾留在里面了。由此可見,垃圾桶發出腐臭味,不是因為環衛工人不負責,而是因為垃圾桶的設計有問題。我在此希望,為了XX市的美麗,為了人們的健康生活,為了空氣的清新,請環保局局長先生再叫人設計過一些既實用,又好看,又方便的垃圾桶,不要再讓那些腐臭味來污染我們城市清新的空氣。
于曉彤
6月5日
培英五年級:于曉x
關于環保的建議書合集 篇3
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們:
你們好
如今十分發達的地球,雖然環境情況看起來十分樂觀,但是卻有十分重大的隱患,這都是人為制造出來的,: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胡亂排放有害液體。"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見這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人類,你們有何感想?從2300萬年到1800萬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現到現在人類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對于每個人從未停止過的索取,大自然都是
"有求必應"的,這更滋長了人類的貪欲。舉一個例子:我國的木蘭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河流,但現在它已是魚蝦絕跡的污河,又為我們的地球母親添多一道疤痕。這,不是給人類重重地敲響了警鐘嗎?由此,我鄭重地向仍未覺悟的人們建議:
第一,人類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對于改造自然理應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闊斧,勇于實踐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協調發展,決不能重蹈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
第二,要從我做起,首先選擇有利于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們的家園、善待地球,共創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1、節約資源減少污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
(2)購買低砩家用制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復使用多次利用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循環再用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5。保護自然萬物共存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6、講究衛生保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制造噪音。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門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后代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希望你們能夠研究并采納我的建議
建議人:
日期:20xx年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