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相關建議書鑒賞(精選3篇)
環保相關建議書鑒賞 篇1
地球晚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它就像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生存資源和條件,誰不想讓自己的家園變得更美,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們地球已經傷痕累累了。保護環境已刻不容緩了。
人們經常把保護環境掛在嘴邊,可真正做起來卻不往往有些困難。就拿塑料袋來說,人們都知道使用塑料袋會造成白色污染,也知道國家的限塑令的要求,可是人們還是在用,我們身邊環境污染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人們大都知道廢舊電池回收不當會污染環境,但許多的時候我們卻把它們隨手一扔。另外,我們周圍浪費資源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常常忘了關水龍頭等,為此根據實際情況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市民收聽、收看關于保護環境的節目,閱讀環保知識讀物,討論環境保護問題,與破壞環境的現象作斗爭。
二、 把損壞的物品修理好再用,延長使用期,多使用循環用的物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紙制品。
三、設置專門回收部讓垃圾及時回收并合理利用。
四、 保護野生動物,不采摘花朵,不砍伐樹木。
五、倡導市民節約紙張,節約糧食,節約有水,節約用電,節約燃料,共同節約我們有限資源。
六、引導市民購買有環境標志和綠色標志的物品,不吸煙,不隨地吐痰,不使用會破壞臭氧層的物品。
我們共同,一定會創造一個美好家園!
環保相關建議書鑒賞 篇2
親愛的校長:
轉眼間,小學的六年時光就過去了。為了使學校更加受大家的歡迎,我想向您提出一些建議。
事情是這樣的:每當我們去包干區打掃衛生的時候,總能發現有一些墻灰在地上,把地面都染成了白色,下雨時還和水混在了一起,把整片地面都弄臟了。于是,我們會趕緊清理掉它們。可是當中午時,我們卻又發現這樣的墻灰。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因為我們沒有掃干凈,可這樣重復幾次之后,我就十分奇怪,心想:這墻灰怎么會有分身術呢?我一定要調查清楚!于是,我就抬頭一看,發現上面的墻上千瘡百孔,原來墻灰都是從上面掉下來的呀!據說,學校每年都花錢來修補上面的漏洞,特別是老教學樓,但是收效甚微,對此,我想出了以下一些辦法:
第一,可以在每年修補教學樓上的漏洞時多花一些費用,這樣會使新刷的涂料質量提高,不易脫落,既比每年都修省錢,又可以保持環境衛生。
第二,可以在修補教學樓上的漏洞時由學校相關部門人員進行監督,以防工作人員偷工減料,對學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第三,可以讓工作人員在修補漏洞時更換涂料,以防劣質涂料脫落,影響公共環境衛生。
第四,可以請專業人士對涂料脫落的地方進行修補,防止涂料再次脫落。
這就是我的建議,希望校長采納。
建議人:
環保相關建議書鑒賞 篇3
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環境保護也變得越來越嚴峻,無論是從20xx年前那個優美的小漁村還是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沿海城市,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環境與經濟并重發展無疑成為各大環保單位的重要工作。
中國,一個世界上代工最大的國家,歐美人群眼中的污染嚴重的國家。
如今在經濟發展上呈現出病態。
無論哪座城市,或多或少清晨人們起床的時候,霧霾包圍著城市。
城市發展占地面積日益增大,綠化面積越來越少。
唯一感到幸運的是,中國政府在環保問題上已經給了足夠的重視,下達了一系列環保政策和企業環境保護的規定,但是到了地方政府,市級政府又能有多少的執行力呢?這個暫且不提。
江蘇一個美麗富饒的城市,南到無錫、蘇州、南京,北到宿遷等地,經濟日新月異,可是,環境呢。
作為一個在宿遷生活了7年的宿遷人,這幾年環境的變化,讓我心痛。
每天早晨呼吸著帶有燒焦氣味的空氣穿行在街道中。
越是接近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味道越濃。
霧霾的天氣也日益嚴重,想象7年前的宿遷,還是外來人口口中,那個空氣質量良好的,最適合人居住的城市。
對于宿遷城市環境的改善,個人提出以一下幾點,這不僅關系到宿遷地方產業、經濟、環保事業的發展,同時還關系到宿遷市整體“經濟與環境保護并重”政策的貫徹程度。
由此我們提出以下環保倡議:
1.保護環境從監管做起。
企業是社會環境的一大主導因素,近幾年,宿遷通過招商引資先后建了宿遷北區、宿豫區經濟開發區、宿城區經濟開發區、蘇宿工業園區等。
經濟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宿遷本地的就業,帶動了GDP增長,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聚集了大量的企業和廠家。
根據環境指數,針對部分污染的廠家實行實時監管,讓污染物不出廠房就能得到解決。
2.保護環境從扶持做起。
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這一類公司,針對社會環境問題研發、設計、生產環保產品。
此類公司生產加工過程無污染,不會排除廢水、廢氣。
此類公司的銷售產品一般為全國各地,出貨量大、周期短、出售地域廣泛,扶持限制少。
同時,這一類企業一般為個體經營有限公司,這樣更好為政府扶持。
我想,如果政府像扶持秀強玻璃廠一樣扶持這一類型的環保公司,那樣過幾年,宿遷將擁有不止一家上市企業,而且全都是宿遷本土的上市企業。
多舉辦一些行業的交流、多一些聯合研發設計,宿遷環保一樣可以成為中國最大的環保設備生產基地。
不經無污染,同時可以培養一批技工,讓整體經濟開發區勞動力的技能水平上升一個層次。
同樣,針對這類廠家,從宿遷本土的幾大中高等學院安排優秀學員與企業接洽,注意培養管理、技術型人才,為我宿遷所有。
3.保護環境從娃娃做起。
學校是社會中的一塊凈土,孩子更是祖國的未來。
環境在于維護,維護的動力在于自制力,自制力的來源在于跟深入理智中的環保意識。
所以說,一個很重要的工程就是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環境保護的意識。
我看很多的學校,把學習的標語貼在墻上,諾大的字很是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