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草原的建議書(精選3篇)
保護草原的建議書 篇1
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大草原那一碧千里的景色,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牛羊在草原上悠閑散步的景色。那么,就不要去破壞草原,讓那些過度開發草原的人放下那罪惡的包袱吧。
以前的草原,就像老舍先生說的“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可以想象,以前的草原是多么的美,是多么的清脆!而現在,放眼望去,空曠的大草原上,星星點點有幾棵草,灰蒙蒙一片,再也見不到“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景色了。
一半是全球變暖,一半是人為,在這兩種破壞的前提下,大草原上,星星點點,才有幾棵草;空空曠曠,看著不舒心,這都是我們不愿看到的。所以,我倡議,讓我們一起保護大草原,讓我們重建牛羊以前的家,讓我們恢復草原以前的神色,讓我們向保護眼睛那樣保護我們已經生了病的地球母親!
保護草原,恢復草原,僅靠機械是不能完成的,所以我希望我們每人伸出一只手,那么現在的草原會恢復綠色!告別灰色!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保護草原的建議書 篇2
草原(草地)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蒙古草原作為華北的生態屏障,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水草豐美的大草原孕育了曾經輝煌燦爛的馬背文化。但是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這片草原的生態狀況正在急劇惡化,綠色植被覆蓋面積不斷減少,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危機。隨之而來的沙塵暴屢屢襲擊包括京津在內的廣大華北地區。專家認為,如果內蒙古大草原被徹底破壞,那么華北、華中將毫無阻攔的暴露于風沙威脅之下,損失不可計量!保護好這一重要的生態屏障,已經刻不容緩了!
雖然政府已經三令五申,出臺了《草原法》、《全國生態保護綱要》等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草原的生態,國家對草原建設和恢復的投資力度也年年增強,但與此同時某些地方不顧國家法律法規,為了局部和眼前的經濟利益,將工礦業開發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盲目吸引投資發展工礦業,監管失控,無序的工礦業開發更加劇了對北方地區草原的破壞。部分企業在經營中違規作,無照經營、非法占用牧民承包的草場、隨意堆放礦渣、任意排放工業污水,廢水污染草場和地下水資源并使牲畜致死等現象屢屢發生,草原遭到慘不忍睹的人為破壞。東烏旗草原是國內僅存的相對保存完好的草原。但令人心痛的是,這個美麗的草原正在遭受著這樣人為浩劫。
草原是我們家園的生態屏障,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我們怎能無動于衷地看著個別地方和企業為了微小的眼前利益而犧牲草原的巨大的生態效益,我們怎能眼睜睜地任憑美麗的草原被漫漫的黃沙所吞噬?我們怎能讓我們的后代僅從電視和詩歌中去追憶草原昔日的風光?我們已經有大量由于盲目開發建設而造成草原退化的前車之鑒,我們不能重蹈覆轍而因此留下永遠的遺憾!
對此,綠色北京攜同參加工業發展與東烏旗天然草原保護研討會的全體與會人員發出如下倡議:
1、認真總結因人為破壞而導致草原退化的經驗和教訓,不走“先破壞再治理”的老路,制止任何對目前保存相對完好的天然草原的破壞行為,正確處理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走草原可持續發展之路。
2、希望有關職能部門對東烏旗草原工業污染等事件引起足夠重視,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嚴格執行排污標準,加強監管和對責任單位的處罰力度,關閉無污染處理能力的企業,停止責任企業的非法污染行為。
3、保護草原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讓社會各界都來積極參與到草原保護中來:科學論證、法律支持、媒體宣傳、公眾監督和參與,會集各方力量,積極尋求草原可持續發展模式。
保護草原的行動任重而道遠,但我們不會因此而退縮和放棄。為了草原的明天,讓我們共同行動,為草原環境保護和生態的改善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保護草原的建議書 篇3
___:
保護濕地,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為此,我們鄭重向大家發出倡議:
一要普及濕地知識。走進自然,認識濕地、了解濕地。采取多種方式,合力推動濕地知識的普及與傳播,促使人們更深入了解濕地生態價值,認識濕地的功能和作用,關注濕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懂得保護好濕地對促進新區生態文明建設和“四個銅川”建設的重要意義。二要提升保護意識。要通過宣傳教育,提升廣大干部群眾保護濕地、關愛家園的意識。積極組織和參加各類濕地保護活動,鼓勵更多人們積極投身濕地保護的行列,自覺愛護濕地里的每一種生物、珍惜每一寸水土,全力保護生存環境,共同創建和諧家園。三要摒棄破壞行為。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和《陜西省濕地保護條例》,舉報、制止、打擊一切破壞濕地的違法行為,維護濕地生態平衡,造福子孫后代。同時,要引導鼓勵更多人們,從我做起,愛護環境、親近自然,積極保護野生動植物,為其創造適宜的棲息環境。
保護濕地功在當代、生態平衡惠千秋。保護濕地,不僅是為珍禽異鳥提供一個棲息地,也是保護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濕地,為建設綠色生態、文明和諧的美麗新區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