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對低碳生活的建議書(通用7篇)
小學生對低碳生活的建議書 篇1
全市各級團組織、廣大青少年朋友們:
您好!春暖花開,綠意盎然,值3月12日植樹節來臨之際,團市委特向全市各級團組織、廣大青少年朋友們發出三項“綠色倡議”。
一是樹立增綠意識,參與護綠活動。深入推進“共青林”、“志愿林”、“紅色紀念林”建設,大力開展“我為家鄉添片綠”、“我與小樹共成長”認養等形式多樣的植綠護綠活動,鼓勵青少年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培養青少年綠色生態理念。
二是提倡簡易生活,崇尚低碳環保。建立“xx5綠色出行生活圈”,即因公務外出或上下班路途在1公里內的,一律步行,3公里以內騎自行車,5公里以內乘坐交通工具;牢記“三不”,即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破壞室內外環境衛生,不浪費水電油氣能源,爭當低碳生活的“綠色使者”。
三是發揮引領作用,凝聚青春力量。聚攏草而成春色,聚滴水而成大海。全市各級團組織、團干部要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匯聚起全市青少年的強大“微力量”,合力共建美麗港城“大未來”。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美麗中國需要美麗港城,也只有“美麗”港城才能“美麗”中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美麗港城的山清水秀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美麗港城的文明和諧更加期待你的傾情加盟!
小學生對低碳生活的建議書 篇2
一個雙休日,班里由毛靖宇組織大家去一次環保情節活動,我積極地報了名。那天,我們在一起約好了的少兒公園見面,大家顯得格外興奮,可當大家走進去的那一剎那,我們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孩子們高興的吃著食品,吃完后隨便丟在了草叢里,在一旁的父母卻當作視而不見,甚至還用腳去撥弄草,似乎想要掩蓋自己的不良行為,我十分不解,明明垃圾桶就在旁邊,為什么不愿意伸一次手,將它們送回家呢?
之后,毛靖宇媽媽仿佛早就猜到我們的心思,說道:“其實,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將這些隱蔽的垃圾找出來,然后男女生來比一比,哪一隊撿到的垃圾多,哪一隊就獲勝了!”說完,我們一陣興奮,戴上塑料手套后,我們便分頭行動了。這一找,“躲”在草叢里的垃圾可真不少,我們將它們統統放入了塑料袋,不過,有時候真讓我們生氣,因為有些垃圾居然橫七豎八地“躺”在垃圾箱邊,而沒有一個人將它們撿起,我不由得搖了搖頭。這時,一個老奶奶對她的孫子說:“你看看,這些姐姐在那兒辛勤地撿垃圾,你可要好好學一學,不要再亂丟垃圾,為環境添污染啦!”孫子羞愧地點了點頭,聽了這些話的我們心里暖洋洋的,比吃了蜜還要甜!這讓我們又補充了精神上的體力,繼續搜尋遺失的垃圾。最后,比賽結果出來了,我們雖然輸了,可是還是一臉幸福和滿足的樣子,因為這一塊的環境讓我們賞心悅目了。
這次的活動,讓我知道了環境是要靠大家行動起來的,而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的。今天的環;顒诱媸亲屛沂芤娣藴\。
小學生對低碳生活的建議書 篇3
我新買了一個既漂亮又厚實的筆記本,上面畫著郁郁蔥蔥的樹木、姹紫嫣紅的小花、調皮可愛的小草和清澈見底的小河。我覺得筆記本上面畫的環境特別好,就把它稱為“環保記錄本”。每次我都會把看見的、做過的環保事件或不環保的事件記錄在上面
星期一,我值日。在去水房打水后,我忘記了關掉水龍頭,自來水一直嘩嘩地流淌著,還是同桌去倒水時看見了,把水龍頭關上的。唉,忘記關水龍頭,浪費水資源,真不應該。星期二,我遠遠地看見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微風一吹,花兒翩翩起舞。我看得正入迷時,一個同學也看見了這朵花,她特別喜歡,伸手就要摘,我急忙喊道:“這位同學,請你手下留情,花兒也是有生命的。”幸運的是,那位同學聽從了我的勸告,小花得救了。星期三,我看見一位叔叔正準備把垃圾扔進河里,我連忙跑過去說:“叔叔,您這樣會破壞水質的,別把垃圾扔進去好不好?”看見我祈求的目光,叔叔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星期四,媽媽準備去買菜,看見她手里的塑料袋,我不滿地說:“媽媽,塑料袋很不環保的。”媽媽聽從了我的建議,改用竹籃去買菜了。星期五,愛美的姐姐要去扔用完的化妝品瓶子和包裝紙,我對姐姐說:“姐姐,你可以把這些玻璃瓶和包裝紙分類放在可回收垃圾箱里!苯憬泓c點頭,笑我是個環保達人。星期六,晚上,我忘記關掉開關,燈亮了一晚上。唉,這是我的失誤。星期天,我到鄰居妹妹家玩,看見她隨手扔垃圾,我又忍不住了,說:“妹妹,隨手扔垃圾會破壞環境的!泵妹米隽藗鬼臉說:“知道了,我以后不會這樣了!鼻,這就是我的環保記錄!
小學生對低碳生活的建議書 篇4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地球污染也變得十分嚴重。而我,中國20年后的環保大師,讓中國不在受到污染的侵害,成為一個綠色之國。
提起污染,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指塑料袋、快餐盒等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帶來的污染。可以說這是中國當前面臨最大的環保問題。但這對于20年后的中國來說,簡直就是“區區小事”!20年后,中國拋棄了原來的白色塑料袋,改用天然無公害的“綠色袋”。所謂的“綠色袋”其實是一種植物。這種植物不易破裂、不易腐壞。是豬籠草與捕蠅草進行雜交變異的結果。人類在這基礎上使其達到透明的效果。綠色袋是土壤的好幫手,它在土壤中1個星期就可以被分解,成為土壤的養料。在被白色污染的土壤中1個月就能夠分解土壤中的塑料。綠色袋的纖維還可以替代衣物中的塑料成分。雜交變異出這一植物使我成為了中國的環保大師,每當看到被白色污染的可耕地越來越少;購物的人們都在使用綠色袋時,我心里就說不出的高興。
希望這個夢想20年后會變為事實。如果1個20年不夠,那我就用2個、3個、4個20年來實現它!
小學生對低碳生活的建議書 篇5
1.倡導形成綠色消費、綠色經營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須轉變公眾和社會的觀念,做任何事都要適度適宜、合理節約。對于個人,要培養節約是美德的觀念,徹底改變諸如餐飲浪費等與節能減排背道而馳的陋習;對于企業,則要推行綠色經營的理念,建立清潔生產機制和精益生產方式;國家引導企業將環保成本計入企業生產成本,幫助企業樹立企業公民意識,解決節能減排沒有效益的錯誤認識。_
2.解決潛藏在空間格局和社會發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費問題。有效的節能減排必須以工業相對集中為前提,工業相對集中才能產生專業化分工,提高效率,節省能源;同時催生集群創新,不斷產生新技術、新工藝,從而減少物質消耗。
3.培育靜脈產業,建立完備的工業化體系。民眾對循環經濟體系的理解目前還處于表層,基本理解為廢渣利用、尾氣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環經濟體系應如同人體系統一樣,如果把工業制造系統比作人體的動脈系統,那么,我們使用過的工業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則應如人體的靜脈系統一樣。工業品的回收再利用———“靜脈”產業應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4.大力發展低碳技術,解決自主創新成果和人才的匱乏問題。低碳技術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必須強化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
低碳經濟的加快發展急需大量前沿科技人才與科技成果支撐。以新能源領域人才現狀為例,目前,我國風電產業當中受到長期專業技術培訓的人不超過50個。在中國《可再生能源法》實施兩年后的今天,全國僅有華北電力大學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學院。另外,傳統的創新成果評價認證體系,存在對某些現有科學體系不能解釋的成果無法認定的尷尬現實。未來的重大科技成果,很可能來自自學成才的科學工作者,面對現有科學體系不能解釋的成果,應當采取“非共識性原則”結合實證的方法加以認定。
5.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處于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和低碳消耗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服務業,能夠為社會創造巨大的財富,同時避免了能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
6.從雨污分流入手,治理城市污染問題。我國的縣級城市基本沒有雨污分流的設施,大中城市雨污分流設施雖然投資量很大,實施卻不夠徹底,造成大量污水處理廠的勞動成果被不能徹底實施的雨污分流措施“一票否決”。
7.從我國能源結構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節能減排的效率。中國能源消耗形式主要為動力消耗、農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費、電能消費3種,其中大約有68%的能源是由各種能源轉化為電能后被消費的。而我國電力系統普遍存在著低效率運行和嚴重能源浪費問題,尤其是在配電和用電兩個環節,節能潛力總計為1.2億千瓦,占中國電能的20%。重點推廣配電用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項目,可極大提高節能減排效率。
8.低碳經濟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國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最終實現由“高碳”時代到“低碳”時代的跨越,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小學生對低碳生活的建議書 篇6
環境是發展的基礎,發展依賴于環境,只有轉變發展方式,人類才能擁有未來。在認識環境,了解環境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審視我們的過去,思索我們的未來。保護環境的關鍵在于你、我、他的共同參與,在于我們每個人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倡議:
一、在社區及公共場所宣傳環保知識,提高廣大公眾的環保意識,參與社區的環保實踐和監督。
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提倡綠色生活,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消費,支持環保。
三、積極認真搞好居住社區、公共場所的綠化、美化、凈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染,對環境少一分破壞,多一份關愛,共建綠色家園。
四、全面提高環境與發展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和環境道德風尚。負起環境責任,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五、 認真貫徹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積極從事和廣泛參與環保工作,為改善人類居住環境作出實質性貢獻。
六、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為了我們共有的家園,保護環境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動。讓我們把綠色奉為夢想,把夢想化為行動,用熱情和努力奏響追求綠色與和諧夢想的樂章,從現在起,從身邊做起,共創繁榮、文明、和諧的辛集。
人類每年向大氣排放的垃圾,僅我國230個城市就有6500多噸,僅歐洲15個國家每年被酸雨破壞的森林就達70萬公頃,世界上每天有2.5萬人因飲用污染的水而得病……地球母親在過度的開采和濫伐中,逐漸被污染和二氧化碳包圍著……我們需要一個充滿綠色的地球,一個低碳的生活!
21世紀的今天,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手機的應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隨著信息化進程進一步的提升,充分運用互聯網進行企業信息化的提升。我們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業文化精神,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更關注環境及社會的發展。綠色環保,技術先行。我們開發了系列信息化產品,如:企信通、政務通、警務通等系列產品,都已經大大降低了企業能耗,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為企業效益的提升,起到關鍵的作用。
139郵箱電子賬單的推出,更是為企業帶來了賬單信息化的解決方案。為能夠讓廣大企業加入到這次環;顒赢斨,我們發起了綠色賬單倡議書,保護地球,以身作則,提前進入低碳的生活!讓我們一同加入該計劃,減少一點浪費,增添一點綠,再造一片森林,為和諧深圳,效益深圳添上新的力量!
小學生對低碳生活的建議書 篇7
環保
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可以循環使用,這是環保的第一步。像有的塑料瓶底有環保標志,這表示可以回收循環使用。牛奶喝完時,瓶子就沒用,可以放在奶箱里,當收奶瓶人來時,就會將奶瓶帶回工場,重新泡24小時,循環使用。
也許有人不知道像可樂瓶子一樣的瓶子是怎么做出來的,那就讓我告訴你吧。在礦場采集在1噸的土,經過一些磨練,就可以獲得0.5噸的材料,再運至一個地方,清洗、噴漆、裝上可樂,放在超市架上賣,喝掉需要5分鐘,扔掉卻只用一鈔鐘。做一個瓶子多辛苦,我們要珍惜他人的勞動,循環使用,非常環保。
同學們,我會用我的行動告訴大家,你們呢?
綠色環保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生活環境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保護環境上并不十分重視。
在我們上學的路上,也有許多同學丟棄廢物。比如說有的同學把小吃袋仍在校門口外,還有的同學把疊好的紙飛機隨意扔,甚至順著墻扔進學校。他們的這些行為,不但一次一次地影響著學校,還給每天早晨做值日的同學帶來很大麻煩。
已經醒悟的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做為一名學生,我們不能參與具體的環境節能工作,但我們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支持它。我們可以組織活動普及公民的環保節能觀念。我們在外面吃飯時,應該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飯盒。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垃圾的產生防止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