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安全校園建議書(精選3篇)
中學生安全校園建議書 篇1
同學們: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遵守交通規則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社會高速發展、交通面貌日新月異、交通路網四通八達、交通車輛川流不息的今天,道路交通安全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尤為重要。為了增強同學們的交通安全意識、交通法制意識、交通文明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共同營造文明、和諧的交通環境,為了你我的生命安全,學校鄭重地向全體同學提出以下幾點倡議:
一、認真學習、宣傳和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增強社會公德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樹立文明交通新風。自覺遵守交通信號、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通過路口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
二、文明走路:必須在人行道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右邊行走。不闖紅燈,不三五成群并肩走,不貪圖方便翻越、鉆跨交通隔離護欄,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嬉戲,不在馬路上使用劃板,旱冰鞋,不要穿越、倚坐在馬路邊的護欄、花臺上;在路口不要急拐猛跑;不準在道路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和拋物擊車。
三、文明騎車:未滿12周歲、未經家長及學校同意不準騎自行車;做到不闖紅燈,不走快車道,不扶身并行、猛拐、互相追逐;不牽引、攀扶車輛,不雙手離把;騎自行車橫過機動車道時,應下車推行;不騎車帶人,不違章載物;不打傘騎車;步行或騎自行車過馬路時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確保自行車閘、鈴、鎖、牌齊全有效,要在劃有停車區域停放車輛,不亂停、亂放。
四、文明乘車:坐家長的摩托車請戴好頭盔;請在站臺指定地點等候公交車,做到車輛停穩后有序上下車,遵守“前門上車,后門下車”的規則,不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車外,不向車外拋灑物品;堅決不坐“三無”車輛。
五、做文明交通的宣傳者和實踐者,勸告你的家人、親戚也要遵守交通規則,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這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的愿望。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識,共建一個安全、有序、暢通的交通環境,我們倡議:遵守交通規則,從我做起。
中學生安全校園建議書 篇2
尊敬的校領導:
你們好!
我們安陽實小似一座美麗的大花園,這里有充滿奧秘的童話樂園、有碩果累累的植物園、有美麗的ABC花園……我在這個美麗的校園學習已有六年了。與校園的朝夕相處使我和這個充滿活力的校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但是,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校園里,我們不難發現它或多或少還存在著不如人意的地方。如ABC花園中食品袋、紙屑等垃圾隨處可見,走廊、操場、小徑中,還可以看見吃剩的零食。
為了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美麗,我向學校領導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開展“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活動,并通過廣播、雜志等宣傳形式讓同學們在聽覺和視覺上體會到浪費資源是可恥的。
2、舉辦“以物換物”活動,收集垃圾袋換取禮物,即可以清潔校園,又可以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概念深入人心。
祝福學校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林晨
201x年10月30
中學生安全校園建議書 篇3
我們從小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逐漸成長,擁有一個美麗和諧的校園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在校園,就在我們身邊團結互助友愛的行為隨處可見。在校園春季運動會中,我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雖然我們班沒有多少“重量級”選手,卻奇跡般奪得了好成績,同學們歡呼啊,跳躍啊!贏了靠的是什么?是我們全班同學一顆顆無比團結友愛的心,想為班上奪得榮譽。所以在非常緊要的關頭,大家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動作協調終于在那心驚肉跳的一瞬間,拼盡全力取得了勝利。這就是團結的力量! 在“捐助四川”活動主題中。讓我們小學生多一份愛心,讓那些與我們同齡的朋友一起在校園中學習,讓那些失學兒童在鮮花和快樂中讀書。同學們踴躍地捐出自己平時積攢的零花錢,1元.5元.10元,甚至一百元。雖然我們捐的錢不多,但滴水成河,也能讓許多孩子讀上書。一張張燦爛的笑容,一顆顆火熱的心,一幕幕和諧的鏡頭。在校園中隨處可見。校園中洋溢著愛的奉獻。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老子.孔子和莊子都曾提出過構建和諧社會的設想。實現社會和諧,構建美好社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追求,也是當代人的社會理想。學校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和諧校園不僅直接關系到人才的培養,而且關系到未來和諧社會的建設。 多一份關愛,少一些爭執,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作為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在呼吁共建和諧社會的大環境中,努力學好科學,與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讓民族之花開遍祖國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