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學術態(tài)度建議書(通用3篇)
端正學術態(tài)度建議書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三學生___,今天我被推上來演講,我感到非常的榮幸,謝謝大家給的這樣一個機會。今天在這里我要演講《端正學習態(tài)度,才能有更好的成績》。
我現(xiàn)在是高三的學生了,我經過前兩年的學習,有這個經驗。我就來舉一個我的例子吧。我在高一的時候,學習成績不是很好,每天都是吊兒郎當?shù)模稽c都不把學習當回事,每天就跟度日如年一樣,不懂得怎么去學習,我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高一第一個學期,而我到了第二個學期,我換了一個同桌,這個同桌很讓我敬佩,他成績不好,甚至比我還差,但是有一點我很佩服,就是他把學習當成很重要的事去做,他把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端得很正,及時當時的成績很差,就算我不怎么愛學習,成績都會比他高,我當時都很瞧不起他這樣的行為。
可是也正是因為我這樣小瞧了他,雖然平時他的成績比我差很多,但是他每天都是一樣很認真,不會的題目就努力問別人,直到會了為止,老師布置的練習題,都會很認真的做完,在老師講解的時候在旁邊做好筆記。就這樣過了半學期,這才是讓我驚訝的地方。學期過半,就到了期中考試了,我還是那樣,但是他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期中考試結束后,成績一出來,全班同學都很驚訝,就更不用說我了,他的成績從中下等直接升到中上等,排名也是上升將近20名,天哪,我震驚了,真的我當時都不信,可試卷發(fā)下來,看到他的整張試卷,我不得不相信,因為試卷上的每道題他都做了注解,這都是因為他平時就認真做筆記的原因,所以他能夠很準確的找到題中的重心,那解題就簡單了。
經歷他這一次,我相信了只要把態(tài)度端正了,就算自己學習成績不好,可是在時間的推進下,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終有一天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他不就是這樣。高一他都是如此,所以我敬佩他,自從那時,我受他影響,也開始正視自己,努力把學習搞好,再也不懶散了。所以我高三了,成績還是保持在一個很好的位置,不曾掉過。因此在這里作為高三學長,我希望大家也能夠把學習的態(tài)度給端正了,這樣才會有滿意的成績,不會辜負三年的高中學習。
我的演講就到這里結束了,謝謝大家!
端正學術態(tài)度建議書 篇2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端正學習態(tài)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先賢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只有真正熱愛學習并且為它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所以我們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為一名中學生,學習是我們的天職,我們不僅不能厭煩,而且還要主動學習。但事實上,有不少同學學習是被動的,在家被養(yǎng)著父母壓著學,到學校則是老師壓著學,都不是主動學習。那么,我們該如何對待學習呢?首先,我們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學生,學習是自己的事,因為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如何,直接決定著學習效果,所以,我們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除了主動學習,我們還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堅持不懈地求取知識。我國自古就有囊螢映雪、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的感人故事,這些故事表現(xiàn)了古人對讀書的渴望和對知識的向往,這是一種讀書態(tài)度,一種不畏艱難困苦、始終熱愛知識的學習態(tài)度,非常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
一個人的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未來。愛因斯坦曾說:“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卡萊爾更是激勵我們:“天才就是無止境的刻苦勤奮的努力。”
同學們,趁現(xiàn)在,端正我們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沖向我們的成功之巔!
端正學術態(tài)度建議書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
很榮幸能在臺上進行我的演講。今天我所演講的主題是“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習興趣”。緊張激烈的第二次月考已經告以段落,接下來就是我們大家所要面臨的事實?d?d成績。大凡考試過后,都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現(xiàn)象。我們同學的成績相對期中考試,有的上升有的下降。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那些成績下滑的同學沒有端正學習態(tài)度,沒有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首先要對各門學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高中的各門學科旨在進一步提高我們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情趣和身體心理素質,培養(yǎng)我們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我們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們是教學的主體,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接受各科知識,只有對各門學科有一個充分、理性、科學的認識,才能使我們產生高度重視,這樣對學習就有了一個良好端正的態(tài)度。
現(xiàn)在知道了學習態(tài)度的重要性,但光是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后對學習的興趣。有人曾這樣說:“興趣是做成一件事的先決條件。”孔子也曾這樣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林肯也曾回答過別人關于他的學習的問題:“我之所以這樣好學,只是興趣罷了。”可見興趣產生為學的動力,它在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難題,如果沒有興趣,便會覺得興致索然,信心和毅力得不到熱情的支持,便會使我們心灰意冷而一敗涂地;相反如果有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動力,那么攻克難題的毅力和信心便會得到熱情的充分支持,那再大的難題也會迎刃而解。這一事實充分證實了興趣在我們學習過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但興趣不是生來俱有的,要靠我們后天主動地去發(fā)掘,主動地去培養(yǎng)。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最頭痛的要屬理科,特別是在理科演算時更覺得它枯燥乏味,萌生迎難而退的情緒,如果我們能克制這種不良情緒,鼓起知難而進的勇氣,一旦難題經過努力而被攻克,即使花了大量時間,我們也會產生一種巨大的成就感,興趣也會在其中油然而生,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使發(fā)掘的興趣得到更完善的鞏固,我們學習的效率便會大大提高,做事情的成功率也會有大的進步。
端正學習態(tài)度可以使我們對各門功課有更高的認識,培養(yǎng)學習興趣可以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提高效率而事半功倍。最后預祝大家在期末考試以及在高中階段每一次考試中測出令自己令家長令學校滿意的成績。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