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考試自我反思作文(精選3篇)
學生考試自我反思作文 篇1
天空終于放晴,陽光終于明媚。只是心卻好像被風刮,搖搖欲墜。
上學七年,第一次容忍自己的淚水在旁人面前肆意流淌,無法假裝鎮定,無法自作堅強。淚浸入嘴角,好咸。
這次的月考,又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天翻地覆。
一個星期以來,每日都像是步步驚心,一個細微動作卻常常能引出一個看似殘忍的分數。像是深水炸彈一樣在自己的心田里一個接一個轟然爆炸,震出了極大的浪,無法抑制的痛,破碎的心。
發揮真的不太好,哪怕這是剛考完自己心里就很明確的一點。
這次的語文題不算太難,沒有多少根據理解才能苦思冥想出的一些賞析和閱讀,只考了第五單元的古文。然而自己終究是出了紕漏,漏洞無限擴大在日常的過關,自己的過關本上仍有95分以下的成績。然而考試題,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多方面的闡述過,講解過。可是那時的自己心都飛到哪里去了?記憶中留存的稀稀拉拉,依舊拼不成一個像樣的短句。發下成績,連自己都傻了眼,92分。有人98,有人97或94,我看著他們的笑,心里真不是滋味,自己最近咋了?
數學,所有科目中最砸的一科。平時做數學題,總是磨磨蹭蹭的兩三個小時才能把數學作業完成。做題速度慢的自己常常歸功到自己腦子笨的緣故。但自己的心里都明白,自己的功夫下得不夠,思維不夠開闊,想題太復雜,考慮因素太多,別人一分鐘的題我愣是要花2分鐘磨蹭掉。
學生考試自我反思作文 篇2
就在昨天,我們又一次進行了月考。現在,我要鄭重宣布:考試已經結束了。
成績還沒有出來。但可以想象,我那試卷上的紅叉叉該有多少個,并且那些叉叉們正在猥瑣地竊喜。怎么說呢?從初一時的認真到初二時的鬼混,我很難相信這是同一個人,而且這個人竟是我!
回想從前,我是一個文靜、優雅、默默無聞的小女生。成績雖然不算很好,但也算用功了。可是現在,盡管性格沒什么變化,學習態度卻大不如以往了。
我也曾想過,到底是我變壞了,還是他們都變好了?
其實我也明白,像我這種人,沒有老師的鎮壓(比如“不好好學,想回家啊”)、父母的恐嚇(比如“考不上重點,別想回家”),是不會主動學習的。沒有那些推土機,也許此時的我正在某處破罐子破摔、自生自滅呢。
我真的很敬佩爸爸,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此時的我為何這副模樣,他卻一清二楚。他對我說,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驕傲自滿,得到表揚,就飛上了天。之后,我冷靜想想,才覺得確實如此。“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話果然有哲理。難怪,這是我第一次對考試產生恐懼感。
學生考試自我反思作文 篇3
擔任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半年來,在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中進行教學。認真回顧這半年的教學工作,現對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進行重新思考,將反思所得總結如下:
第一,摒棄舊的教學觀念,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改變了自己在以往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角角色:將要講述的內容為自己編好“劇本”,然后自己在講壇上盡情演繹,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現在是給學生編好“劇本”,為學生創設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充當主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演繹,自主、合作地獲取知識。
第二,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要讓學生演好主角的角色就必須為學生設計好適合學生演繹的劇本。因些,本人認真鉆研教材,為集體備課和學習材料的設計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三、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標努力提倡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別,不挖苦、不譏諷,相反在問題情境的設置、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中,都要盡可能讓全體學生能主動參與,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或有能者有大作為,小能者有小作為的練習。如在七年級第二學期,學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后要求學生完成一些給出方程編寫聯系實際的應用題,并讓學生交流評議,這樣有能者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題的背景通過借鑒書本完成。
第四、在課堂教學上突出了精講巧練,做到堂上批改輔導和及時的反饋。
由于人數較多,新學生的數學層次參差,有針對性的輔導還不完善。另學生學習的參與度還可以提高,體現在小組討論、新知識的舉例交流等合作學習,今后還可適當增加。七年級的學生學習方法較單一,可加強學法的指導。第五、改變單純以成績高低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傳統評價手段,逐步實施多樣化的評價手段與形式: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又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本學期所任教的(7)班中,(7)的學生生性好動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較差,容易形成雙差生,為此,我在反復教育的基礎上,注意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予及時的表揚與激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鏡威同學平時不太安份,但數學測評做得比較多,我及時在我所教的兩個班中表揚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驚喜,并在之后的學習較為積極。而(7)班的學生有好幾個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弱,我反復強調會與不會只是遲與早的問題,只要你肯學。同時,我加強課外的輔導,想辦法讓他們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經過近一年來的新課程與新課標的實施,我深感在教學的理念上、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角色上、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師生的評價體系上都發生了根本的轉變,這都給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只有在教學的實施中,不斷地總結與反思,才能適應新的教學形勢的發展。
因此,我覺得要想教好學生就要做到:
1.傾聽學生說,做學生的知音。
2.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做,獨立思考、獨立說話,教師要誘導發現,凡是學生能做的不要包辦代替。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教學上掌握好“度”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務于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6.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
總之,教育學生就要從正面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師要愛學生,用心去愛,用行動去愛,對于學生所犯錯誤,不能只批評不教育,要寬容善待,并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學基本功要過硬,教學業務能力要強,教學水平要高。課堂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具備良好的師德。這樣你就能撐起一片藍天,用你的道德行為染學生,學生就會愛戴你,家長就會信任你,你的教學改革就會成功。
半學年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這半年的教學工作很苦,很累,但在不斷的摸索中,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今后我會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著求知欲和表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