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異國弟弟的信》教學反思(精選5篇)
《寫給異國弟弟的信》教學反思 篇1
《寫給異國弟弟的信》這篇課文是鄂教版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教材是以“和平友愛”為話題組編的。本課是一封在“國際少年書信寫作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書信。這封信體現了一個中國小朋友給予戰亂中的異國小難民的無私的援助,表達了小朋友們渴望平息戰爭,渴望早日和平,過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全文語言樸實,文字流暢,感情真摯感人。讀罷此文,飽受戰亂之苦的難民們辛酸的生活和一個充滿愛心、富有正義、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現在我們眼前,讓讀者不由與小作者產生共鳴。
引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之后,我請同學們讀第二自然段,這時,我在課件中配上音樂來調動學生的情感,我插入的是斯卡布羅集市的音樂。這首音樂給人的感覺很美,聽著猶如來到仙境一般,同時讓人感受到了朋友的關愛,親人的思戀,它能激勵人們實現心中的夢想。同學們在音樂聲中朗讀課文,給我的感覺就是世界小朋友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盼望著建造一個美好和諧的家園。此時,我感覺到整個課堂都在一種漫無邊際的空間幻想之中,學生的情緒整個被調動起來。
《寫給異國弟弟的信》教學反思 篇2
我在教學第二課時的過程中,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復習上節課內容,知道我和維克多弟弟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做一名郵政工人,做傳遞和平的綠衣使者。我抓住這一要點,讓學生思考,為了實現這一夢想,我做了些什么?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并且把你的感受用一、兩個詞或者一句簡單的話,寫在旁邊。這樣教給了學生學法,引導學生抓詞語抓句子來理解課文內容,學生通過畫一畫,讀一讀,寫一寫,對課文有了自己的見解。反饋時,他們能暢所欲言,談自己的體會。比如,他們抓住“衣不遮體”這個詞,從字面上知道衣服不能遮住自己的身體,說明難民們生活非常艱苦,沒有衣服穿。理解作者的愛心,學生從作者自己親手畫畫,花了七八個晚上才繡了和平鴿和橄欖枝,體會出作者對難民小朋友的關愛和友情。這樣的教學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通過朗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朗讀在學習課文中有很大的作用,朗讀不是機械地重復原文,是要通過內部語言進行理解,把原文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朗讀,反之,通過朗讀又來促進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如:學生理解“我在報紙上看到你們衣不遮體的情景,十分同情。在父母的支持下,我把這份禮物轉送給你。”這一句時,在同學們交流了自己的感受后,我啟發同學們,這一句可以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學生覺得應該用同情的語氣讀,于是我先請黃煜瑩同學讀一讀。
她讀的時候聲音很高昂,很興奮的語氣,我又引導同學們評一評,這樣的語氣不能表達作者對難民小朋友的同情,怎樣讀出對難民的同情呢?學生思考得出,應該用低沉,輕柔的語氣讀,才能表達對難民的同情。于是,我再請黃煜瑩同學讀一讀,第二次,她讀出了對難民的同情。這時,我也進行了范讀,再多請幾位同學讀。就這樣,在反復的朗讀中,同學們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把自己的感情都融入到了課文之中,而且引發了對后文學習的興趣。
通過學習,我感覺同學們理解了課文,隨著作者的筆觸對難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能跟作者一樣對難民有了深深的同情。
《寫給異國弟弟的信》教學反思 篇3
這封信體現了一個中國小朋友給予身處戰亂中的異國小難民的無私的援助,表達了小朋友們渴望平息戰爭,渴望早日和平,過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全文語言樸實,文字流暢,感情真摯感人。讀罷此文,飽受戰亂之苦的難民們辛酸的生活和一個充滿愛心、富有正義、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現在我們眼前,讓讀者不由地與作者產生共鳴。
在第一課時里,我放手讓每一個學生按照導學案上的要求自學,重點完成:“我”和維克多有什么共同的愿望?為此,“我”做了些什么?用橫線勾畫出來,再讀一讀,體會一下“我”的心情,在劃線處做好批注。
在第二課時里,我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讀畫的句子,談體會,再讀句子。其他小組成員評價,并作補充。在這一環節中,同學們回答問題積極,個個見解獨特,課堂氣氛活躍。
最后,我還安排了練筆:想一想,接到“我”的信后,維克多在回信中又會說些什么?上課伊始,我將這樣與學生進行交流:戰爭帶給人們的是一系列的災難,饑餓、寒冷、病痛、流血、死亡……飽受戰亂之苦的孩子們,一天最幸福的時刻,就是郵車到來的時候。每當那時,伙伴們就一擁而上,讀著親人朋友的來信,放聲大笑,又唱又跳,像過節似的……今天,我們再和維克多弟弟一起,讀一讀遠方朋友的來信吧!(板書課題)來,齊讀課題!
接著,提出問題:當我收到維克多弟弟的回信時,心情怎么樣?再請學生用激動的語氣齊讀第一自然段(板書:激動)。
通過談話和復習導入,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和激活學生繼續探究的欲望。
《寫給異國弟弟的信》教學反思 篇4
上次和父親一同去理發館理發,父親要求那個理發師把他的頭發焗黑一點。雖說這只是一個小細節,但是我心里卻一直覺得酸酸的。再回憶一下當年:
正值壯年的父親騎自行車送我上下學,母親下了班就急著趕回家為我做飯。他們的壯年是在為我操勞中度過的,如今他們已然老了許多,頭發漸漸變白,而我卻還是一個不知道自理的孩子,還一直依靠著他們過活,這實在是說不過去的。自從我出生以來,父母就一直為我操勞,他們的大好青春一去不復還,他們放棄了多少娛樂時光來關心我,為我的事忙碌,他們整天努力工作賺錢,說到底就是為了我,而我呢?享受著他們辛苦賺來的成果,還不知珍惜與節儉,有時想一想,我真的是不孝與無恥,到現在都沒有責任感,二十幾了還不知道擔負起未來孝敬二老的責任,無恥到拿父母的血汗錢不當錢。
我想多余的檢討我不愿做,我只想徹底改變自己的思想與行動,盡快擔負起未來的責任,進入奮斗的狀態,我會在學業和事業上成功的,我會成為有用的人的,我不會讓父母失望的,我不會為他們抹黑的。我要奮斗,我要爭氣,我要成功。
《寫給異國弟弟的信》教學反思 篇5
親愛的媽媽:
您好!
撒謊,這是我最不好的一個習慣,去年,本就犯下了大錯,可今年,我是在電話里,一次又一次的欺騙媽媽,更大的錯誤是,我回到家,居然還屢教不改,作業還是沒完成,又欺騙了媽媽。俗話說:“一而再,再而三。”我這已經是第三次了,我必須要吸取教訓,好好反思和見到我自己。
我不做作業的原因就一個,那就是我越來越懶了。從去年開始,我的心里,便已經種下了懶惰的種子,我就開始對媽媽撒謊,就像媽媽說的,我已經成為了一個騙子,欺騙自己的騙子。如果媽媽真的不檢查我的作業的話,或許,我也就報不了名了,更不能學習了,這實在是太可怕了!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絕不能再犯這種錯誤了!
為了嚴格的控制我自己,我也就必須寫出幾條規定:如果我再犯,就只能回老家種田,永不讀書了。有了這條規定,我堅信,我絕不會在說謊了。但因為凡事都是事不過三,如果我再犯,就只有這條選擇,別無他選。
平日里,奶奶給我做好吃的,媽媽陪我玩耍,而爸爸也輔導我做功課,家人們都對我這么關心,而我卻讓你們失望,我實在是無地自容了,因為我,爸爸費心,媽媽寒心,而奶奶也失望,我讓大家這么操心,但自己卻過了悠哉悠哉的懶惰的暑假,我簡直是無法無天了!
我發誓:在今后的日子里,我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無論遇到什么人、事,我都不會在撒謊了,老師布置的作業我也會按時完成,絕不拖延,為了我自己,也為了我的家人們能少操點心,我決心改掉我的這些毛病!
希望爸爸、媽媽、奶奶請在相信我一次,我從今以后,決不再撒謊、懶惰,一定成為一個優秀的小學生,請大家相信我吧!
檢討人:
20xx年xx月xx日